四川大学康复治疗专业传统康复医学教学的体会*
2023-01-10李庆兵
李庆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康复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41)
康复医学是WHO 四大医学体系之一,伴随人口老龄化加剧,康复需求倍增,但康复人才紧缺。2016 年数据显示我国康复技术人员19.2 万人,每10 万人仅有1.4名,远低于15 名物理治疗师、8~10 名作业治疗师的国际标准[1]。康复需求与康复资源短缺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加强康复从业人员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自2001 年在高校开设康复治疗专业,历经十几年发展,截至2017 年全国约有245 所院校开设康复治疗专业,年毕业生1 万~1.2 万[2]。传统康复医学作为康复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简、便、廉、验”等特点,其经济角度与效用角度都值得肯定,应重视其教学及普及[3]。笔者从事传统康复教学多年,积累些许体会与思考,与同道交流,共促人才培养。
1 传统康复医学学科特点
传统康复医学基于中医理论,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为基础,运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维对病残者、伤残者或其他疾患开展中药、针灸、按摩、气功等方法治疗[4]。《“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中医药在康复治疗中处于核心地位,促进康复事业发展,形成中国特色康复发展之路[5]。康复治疗本科教育显示,传统康复教育得到充分的认可和肯定,西医院校开设传统康复医学课程率为88.18%,中医药院校为94.25%[6]。但现有传统康复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7],限制了学生及学科的全面发展,体现为以下几点:(1)课程教学内容多,西医院校授课学时少,师资相对薄弱[8];(2)课程教学内容抽象、整体思维性强,传统教学中教师“教”与学生“学”方式不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9];(3)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课时分配不合理等现象。综上因素,导致培养的学生传统康复治疗临床动手能力差,缺乏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10]。如何在传统康复教学中培养具有中医整体论治思维,能胜任临床工作岗位,并灵活运用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开展临床工作的康复人才,是目前传统康复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2 四川大学传统康复医学教学实践
四川大学是国内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最早的院校,于1997 年在中华医学会(CMB)资助下率先在国内招生,采用“四早”“三全”“一培养”理念培养合格康复人才。“四早”是指早接触临床、早接触科研、早接触社会、早开展服务;“三全”是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一培养”是指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秉持优质、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自2015 年康复治疗专业开设传统康复医学课程,长期以来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方法。从2018 年尝试运用新教学方法,传统康复教学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方剂、针灸推拿、中医功法等内容。逐渐形成以中医思维培养为重点、临床需求运用为导向、多模式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2.1 强化中医思维培养 中医院校授课需500 余课时,四川大学传统康复仅36 学时,如何在有限课时内让学生了解传统康复,培养中医思维尤为重要。本课程授课师资均中医博士,有中医教学、临床、科研背景,高级职称1 人、中级职称2 人。教学初期采用引入提问式、启迪式,让学生从身边发现中医学,强化感性认识;由此引入中医治法概念,延伸治法理论渊源;拓展疾病发病特点及中医辨证论治思维;整体教学以单知识点为切入点,延伸辐射形成思维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医思维的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可视化的思维导图调动学生视觉感官,将相关知识分析、整合和归纳,便于记忆及系统灵活运用,尤其适合整体思维性较强的中医思维能力的培养[11]。
2.2 多种教育模式交互应用 传统康复医学授课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西医背景的学生带入感较差,难于达到教学目标。在多年临床教学中,根据传统康复课程特点,运用团队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TBL)、问题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study,CBS)的现代教育方法,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使其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2,13]。通过PBL 教学可以发现学生的认识盲区及发掘学生的兴趣点,学生以“问题”为核心,通过问题提出、资料收集、假说建立、假说论证、总结思考等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BS 教学是PBL 的延伸,学生通过临床病例开展主动性、探索性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综合分析和处理临床具体病例的思辨能力。CBS、PBL 教学中均可配合TBL教学,通过团队、小作坊式学习,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增强专业认同度。
2.3 教学以临床需求为导向 传统康复医学教育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实用性康复人才,强化实用性传统康复技术及常见病、慢性病的传统康复治疗,逐步将中医特色康复治疗技术融入现代康复医学理论体系,培养复合型康复人才[14]。中、西院校90%以上认为传统康复医学应理论结合实训教学,重点放在实训教学,尤其应以针灸、推拿为重点[6]。针灸、推拿操作好坏决定临床疗效,穴位、针刺手法、推拿手法教学中皆可穿插学生体验,边讲、边示范;教师先在学生身上操作让学生体验;然后学生在教师身上操作,教师点评指出不足,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利于学生理解接受[2]。
2.4 改革教学考核模式 教学质量高低依托于客观的教学评价,学生评价不能简单以试卷成绩来评定,学习过程(考勤、课堂提问、互动、技能操作等)多方面皆能体现学习能力,因此综合评价尤为重要。四川大学传统康复医学教学考核由两部分组成:学生考核与教师考核。学生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出勤+互动参与+随堂测试)+期末笔试成绩,平时成绩占65%,笔试成绩35%,重点强化教学过程中参与及操作部分的评价。教师考核:授课结束后开展学生及教学督导对教师授课的评价,并根据得分形成相应排名。
通过教学改革学生平时成绩从2017 年平均52.5 分,提高到2020 年61.1 分;笔试成绩从2017 年平均28.7分,提高到2020 年32.3 分;学生满意度评估2020 年达到95.7%。综上,教学改革后学生操作技能及知识掌握、参与度、获得感均较改革前有所提高。
3 传统康复医学教学思考
中国文化孕育了具有独特理论、技术的传统康复医学,传统康复医学是中国特色康复的核心内容。在西医院校开展传统康复医学教学之初,学生刚接触中医理论,常感内容枯燥、深奥难懂,甚至混乱;教师亦有不好教、讲不透、讲不明的心理。笔者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构建学科间的密切联系;营造多模式、活跃的学习氛围;减少教材依赖、启发性教育;展示临床病案资料、加强实践性示范教学;让学生体会疗效,教学效果满意。为更好地开展传统康复教学,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1)教学之初应强化思政教学,加强学生对专业素养和能力的认识,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15]。(2)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抓住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2 个特点。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与临床渗透沟通的案例教学,鼓励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学习主动性。(3)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解决课时少的问题,教师运用教学平台完成备课、答疑;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手机自主在线学习、讨论,实现个体学习和协作学习。(4)结合社会需求,课程安排主次分明;多穿插病例、医案教学,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重点教学针灸推拿课程,强调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师资内在水平,注重中西融合。
4 展望
21 世纪重在发展生命科学,西医中医皆属于生命科学,中西医相互吸收、结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传统康复学一直是现代康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并存、融合将会一直延续下去,也必定会推动中医学现代化的进程。传统康复医学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具备康复治疗岗位所要求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完善的教学模式能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较强岗位适应能力的康复人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必须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教师授课中需要结合学生特点及课程特点,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划及安排。促进学生掌握更多传统康复技能,提升传统和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新时代的复合型康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