驮英水库及灌区综合开发与利用探讨
2023-01-10黄理明范稚莲杨丹亚
黄理明,范稚莲,杨丹亚
(1.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 530004;2.崇左市左江治旱工程管理中心,广西 崇左 532200;3.广西大学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南宁 530004)
1 项目概况
广西左江治旱驮英水库及灌区工程位于广西崇左市,地处左江旱片,工程任务为灌溉、供水与发电等综合利用,属大(2)型灌区,为Ⅱ等工程,灌溉范围涉及江州、扶绥和宁明3县区的21个乡镇,127个行政村299个村民小组。灌区工程设计引水干渠总长202.28 km,其中:宁明干渠46.03 km,驮英西干渠31.62 km,驮英东干渠64.48 km,客兰东干渠60.15 km。当前水库大坝已实现封顶,预计2023年底工程基本完工,工程建成后,在驮英水库龙头水源基础上,通过联合灌区现有各水库调度补充,可实现灌区总灌溉面积达84.12万亩。
2 综合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1)提升供水能力,保障产业园和工业区用水。驮英水库及灌区辖区内有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中泰产业园和崇左市工业区。园区距水源较远,引调供水困难,随着工业生产蓬勃发展,需水凸显。工程建成后联合调度就近的大型水库——客兰水库进行综合开发与利用,优化供水布局,建设水厂,完善水库输配水设施与园区管道用水一体化衔接,每天可为产业园和工业区供水15.5 万m3,缓解工业园用水紧张,促进工业稳步发展。
(2)改善播种面积,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崇左市地处左江旱片,常年干旱缺水,灌区内耕地复种指数偏低,特别是水稻种植严重受限,各类优良的农业技术也无法大面积推广。工程建设后水源充沛,复种指数将提高至1.44,总播种面积将达120.0 万亩。其中甘蔗播种面积达51.8 万亩,实施水源灌溉,预计单产由现状的5.54 t/亩提高为8.00 t/亩,当地龙头产业产量得到保证;水稻播种面积达38 万亩,单产由现状的382 kg/亩将提高为450 kg/亩,为当地粮食需求提供有效保障[1]。同时优化种植结构,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套种名特优水果、种植蔬菜等高附加值农作物,实现粮食增产,提高种植业效益,促进农业协调发展。
(3)为旅游开发提供水利基础条件。驮英灌区工程布置有1 条总干渠和4 条干渠,总长度202.28 km,还布置有支渠64 条,总长442.67 km,涉及范围广,工程建成后,灌区内水利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用现有的大中小型水库作为调剂、补充,并起“结瓜”库作用的水源联合调度开发,进一步增强辖区水利基础。灌区范围形成独特的水文化,通过大力宣传,可全力打造水上休闲度假品牌,兴办壮乡农家乐、水库景区、壮乡民宿、优美水田风光等旅游项目,兴旅富民,促进生态旅游业繁荣发展[2]。
(4)为乡村振兴提供水利支撑。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但乡村水资源匮乏成了乡村振兴“卡脖子”难题,驮英水库及灌区工程范围涉及江州、扶绥和宁明3 个县区的21 个乡镇,127 个行政村,工程建成后,水库总库容达2.28亿m3,工程渠系遍布,通过渠系与现有水库连点成线,联合调度提高供水水量,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景观。同时可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水源,乡村发展多样规划,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修复完善水利设施,更新换代水利供水设备,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国家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水利支撑。
3 驮英水库灌区现有资源状况
(1)气候资源。灌区范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630 h 左右,年平均气温约22.5℃,热量丰富,光热水同季,雨量丰富,年平均降雨量1200 mm左右,四季常青,利于发展亚热带水果及农作物。
(2)土地资源。灌区土地资源丰富,总耕地面积为104.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为3.28亩/人,是广西平均人均耕地面积的4.21 倍。其中水田面积为27.1 万亩,旱地面积为77.7 万亩,典型灌片土地较为平整易于开发,土壤类型适宜种植,主要发展甘蔗、粮食、蔬菜、水果、木薯、生猪、牛、羊、鸡(鸭)、淡水鱼等种养产业。
(3)旅游资源。崇左市是地处祖国南疆的边关年轻城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山水交融,有500 多处山水风光、原始生态等多类型旅游资源。素有“山水崇左别样桂林”的美誉,曾获央视“魅力中国城”冠军,灌区内有花山岩画、左江斜塔、白头叶猴生态公园、弄官生态公园等著名景点,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4)农业资源。灌区内的扶绥县、宁明县及江州区3个县(区)“双高”基地建设已完成土地整治并通过验收149.05 万亩,完成良种良法并通过验收111.58 万亩,水利化方面已开工建设面积84.96 万亩。灌区内高标准农田建成面积137 万亩,水产养殖面积约2 万亩,灌区内糖料蔗生产保护区面积完成划定294.35 万亩,旱改水161 个项目11.53 万亩,农业资源丰富。
4 驮英水库灌区现有综合开发与利用优势
(1)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崇左市一直推进农业示范区建设,目前已建成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498 个,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26 个,发展农民合作社1988家,农民合作示范社54家,家庭农场228家,兴边富农、绿色发展成为崇左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主旋律,为驮英水库灌区打造农业示范区、提升农业品牌打下坚实基础。
(2)养殖业成为新的增长亮点。灌区21 个乡镇年出栏1000 头猪以上规模养殖场50 家(共106.29 万头),年出栏肉牛50 头以上规模养殖场5家(共1650 头);工厂化现代化鳗鱼养殖场1 个,年产成熟鳗鱼1200 t 左右;水产圆形池养殖约395 个(其中扶绥县228个,江州区157个,宁明县约10个)扶绥县圆形池养殖罗非鱼实现单产55 kg/m3;灌区内各县大力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效益逐年增加。鳗鱼养殖、圆形池养殖和稻田综合种养成为产业新的增长点。
(3)蔗糖业为灌区支柱产业。灌区所涉及3个县(区)甘蔗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三分之二以上,成为区域内优势特色支柱产业。2020年甘蔗种植面积299.15万亩,占崇左市总面积428.13万亩的69.87%,总产量1 737.55万t,占全市总产量2 573.16万t的67.53%,甘蔗成为灌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5 驮英水库灌区综合开发与利用重点发展方向
(1)绿色生态文化旅游综合开发与利用。驮英水库灌区内4大灌片依据自身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特点,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氛围。秉承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对辖区的灌区文化旅游发展按灌片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与开发设计。一是宁明灌片,充分利用水库、田园风光和部分文物古迹等资源优势,进行景观建设,可开发驮英水库旅游观光带;二是江州灌片,都市观光农业、生态休闲旅游业等资源较为丰富,有创4A 级旅游景区的崇左市白头叶猴生态公园,可打造罗白社区上进屯等民俗文化新村;三是东门灌片,具有丰富的森林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可打造森林公园;四是客兰灌片,客兰水库秋色宜人、日出日落蔚为壮观、延陵国文化和矿区工业文化独具一格可供开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美丽广西”乡村建设行动深入推进,灌片区域内村屯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将进一步改善提升,驮英水库灌区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助推当地旅游高质量发展。
(2)生态种养业综合开发与利用。驮英水库水质为Ⅱ类水,是养殖高价值水产品的重要资源,坚持“节约用水,先养后灌”原则,利用养殖尾水富含氮、磷等成分,灌溉甘蔗、西瓜、蔬菜等农作物,可以减少化肥用量,促进生态种养,实现农产品绿色安全有品质。按照“以养促种、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生态循环利用种养模式,可发展工厂化集约养殖、规模化生态种植,沿灌区干渠、支渠周边,推广水产养殖场与种植合作社或家庭农场有机结合,水库水资源优先用于水产养殖,后用于农业灌溉,种养双赢,促进种养业高质量发展。
(3)水力发电综合开发与利用。水力发电产生的电能属清洁能源,具有高效清洁环保等特点,当前为达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在政策上大力支持清洁能源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势必带动经济新发展。一是驮英水库建设有渠首、河道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0.6 MW,多年平均发电量5229万kW·h,可充分挖掘水库水能资源发电效益,注重电站运营管理扩大增收,为水库运营管理二次开发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二是利用水力发电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水力发电用于建设村级道路照明,给乡村大地夜景带来亮丽的风景线,提升乡村夜间文化。三是水力发电用于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用电,可结合火龙果农业基地、养殖基地照明用电,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4)水资源农田灌溉运营综合开发与利用。在工程辖区范围内开展灌区节水配套设施改造,充分利用水资源,在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地区规划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建设灌区高标准农田,推广应用喷灌、微灌、管道田间输水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灌溉甘蔗、果蔬等农田,促进增收。拓宽水利灌溉开发投入渠道,引导农民筹集资金,鼓励社会投资,通过企业或者农村合作社等方式运营,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计量收费制度,配套水表和智能控制技术,监测用水量,增强群众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灌溉效率,避免浪费。农田灌溉用水价格按照管理权限实行分级定价,政府可通过听证会等方式统一出台水价指导文件或由用水协会组织供需双方协商定价,充分利用水资源发挥经济效益,助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5)土地整理综合开发与利用。驮英灌区项目建设用地需占用耕地约651.69 hm2,其中旱地约为523.86 hm2、水田约为118.83 hm2。按政策要求,建设项目需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当前项目业主已购买耕地指标,工程建成后,原部分旱地变成了水田,可开发利用性强,除发挥工程原有效益外,运营管理单位可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民间资本等方式,联合市、县、乡、村一体化开发全域性产业合作,对形成的水田、弃荒地等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发与利用,设计布置田间道路、灌排渠系等水利设施,使旱地变良田,也可开发池塘养殖、田园乡情风光景色旅游等。工程建成后形成66 亿元固定资产,采用PPP、众筹等模式,结合金融政策,盘活固定资产,整合甘蔗“双高”基地和旱改水项目,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整个土地开发收益可与当地市、县、乡、村共享,促进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6 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应注重后期的运营管理和综合开发与利用,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对促进乡村生态和谐发展及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驮英水库及灌区结合现有资源现状和区位优势,在文化旅游、生态种养、水力发电、农田灌溉、土地整理等方面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