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阳虚寒凝论治肿瘤

2023-01-10钟道利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肿瘤发生温阳阳虚

钟道利

(山东省汶上县中医院中医肿瘤科,山东 汶上 272500)

中医学认为肿瘤的形成多与情志失畅、邪毒浸淫等导致阴阳失衡、脏腑失调、气血失和,形成气滞、血瘀、痰凝、蓄毒、湿聚等有关,大多医家也习惯于行气、活血、化痰、解毒、祛湿等方法治疗。笔者认为,肿瘤发生后所表现的以上述病机为主的证候群,其根本为阳虚,阳虚是根本,气滞、血瘀、痰凝、蓄毒、湿聚等是病理产物,在肿瘤发生时,这些病理产物就作为继发病机而临床产生各种各样的证候群。因此,阳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启动因素,阳虚致寒凝成积是肿瘤发病的根本病机,温阳散寒法是肿瘤的重要治法。

1 阳虚寒凝成积是肿瘤形成的根本病机

1.1 阳虚是疾病发生的启动因素

1.1.1 先天不足 出生年份天干遇甲、辛、癸等,地支遇丑、未、辰、戌等之年,多素体阳虚,表现为先天脾、肾阳虚。

1.1.2 后天的变化 《黄帝内经》将人的一生归纳为生、长、壮、老、已。阳气也由此表现出了由弱到强、又由强到弱的盛衰过程,阳气由胜到衰的发展贯穿于整个中老年期,而且对老年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变化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历代著名医家都十分重视阳气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唐·孙思邈《千金翼方》曰:“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宋·窦材《扁鹊心书》认为:“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加强必毙伤”。张景岳亦云:“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内经知要》云:“火者,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发育万物,人非此火不能生养命根,是以物生必本于阳”“阳气者,身中温暖之气也,此气绝则身冷而毙矣”。清末著名伤寒学家郑钦安指出“有阳则生,无阳则死”。可见,历代医家都认为阳气是人体健康的根本,阳虚是人体衰老的必然,是疾病形成的启动因素,也是肿瘤形成的启动因素。田杰等[1]提出了“阳虚血瘀”法辨治晚期胃癌,张元兵等[2]用“阳虚痰凝”法辨治肺腺癌,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1.2 寒凝致积是肿瘤发生的根本因素 中医学认为,阳虚则阴盛,阳气虚损容易产生内寒,或者阳虚而外寒内袭,久居不去,而致寒积。人的生长变化和人体的气血津液运行、脏腑功能运化等皆有赖于阳气的温煦推动、运化宣畅、卫外固密等,阳气充足则人体各种功能得以正常运行,外邪不得入侵。阳气虚则气血津液及脏腑功能的运行迟缓,容易气郁而为聚,血停而为积;另外,寒性收引凝滞,更易成积,最终形成积聚。如《素问·调经论》中有“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灵枢·百病始生》的“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均指出阳气受损是寒邪凝积的主要原因。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积聚起于冷结”,强调寒冷之邪凝聚成积。可见,寒凝致积是阳虚的必然结果,是肿瘤发生的始动因素。

1.3 阳虚寒凝致积是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 对于肿瘤的形成与阳虚寒凝的密切关系,古人早有明确的认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化气,阴成形”。《灵枢·水胀》亦云:“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息肉乃生”。《难经·五十五难》曰:“积者,阴气也”。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有“积聚者,由寒气在内所生也……寒多则气涩,气涩则生积聚也”,明确指出阳虚寒凝致积是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现代学者也多认为阳虚寒积与肿瘤形成关系密切,肿瘤本质为脾肾阳气不足、阴寒积聚。所以,阳气损伤是肿瘤形成的重要病理环节。王景良等[3]认为“阳虚阴结”是肿瘤的基本病机,提出温阳化痰祛湿、温阳清热解毒、温阳活血化瘀、温阳软坚散结、温阳调气解郁、温阳扶正补虚等治法。

2 温阳散寒法是肿瘤的重要治法

清·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痈疽总论》关于阴疽的治疗,强调“诸疽白陷者,乃气血虚寒凝滞所致,其初起毒陷阴分,非阳和通腠,何能解其寒凝?”同时强调治疗阴疽,“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凝结,此三味,酷暑不可缺也。腠理一开,凝结一解,血气能行,则凝结之毒随之消矣”。《王旭高医案》明确指出了温通气血是治疗积聚的要法,“积聚之证,大抵寒多热少,虚多实少,桂枝、肉桂、吴茱萸为积聚之要药……盖气温则行,血寒则凝,营运其气,流通其血,为治积第一法”。《外台秘要》中治疗积聚的乌头丸也主要以乌头、干姜、桂心、附子、蜀椒等温阳药组成。孟庆华等[4]认为阳和汤,其温补气血,散寒化滞,用于恶性淋巴瘤、骨转移瘤、脊髓胶质瘤、椎体血管瘤等阴疽的治疗,效果明显。邓芳柏等[5]运用阳和汤治疗肺癌也获得较好效果。黄立中等[6]实验研究也发现大剂量阳和汤对肝癌有抑制作用。现代不少医家[7-9]采用温阳散寒法辩治肿瘤取得了较好疗效。

3 验案举隅

朱某忠,男,55 岁。2019 年4 月3 日因“纳差,腹胀,伴下肢水肿3 个月”来诊。2019 年1 月确诊为“胃癌肝转移”,多次在三甲医院及山东省汶上县中医院住院,给予抗肿瘤治疗,但纳差,腹胀及下肢水肿反反复复,一直不见明显缓解,消瘦明显,情绪低落。刻诊见:消瘦,面色黯黄,腹胀,便干,下肢轻度水肿,舌质红、苔腻干,口中气味明显,脉沉细。给予六己年白术厚朴汤和半夏泻心汤加减,组方如下:上白术30 g,川厚朴20 g,广木香9 g,小青皮6 g,姜半夏12 g,炮干姜3 g,肉桂6 g,淡黄芩9 g,川黄连6 g,潞党参15 g,浙贝母9 g,蓬莪术9 g。7 剂,日1 剂,水煎服,早晚温服。

二诊:进食好转,腹胀减轻,水肿消失,面色转润。避免苦寒攻伐过度,遂减掉半夏泻心汤,继以白术厚朴汤加浙贝母、泽兰、白花蛇舌草治疗2 个月余,诸症基本消失,面色红润,体力恢复正常,复查肝功,转氨酶轻度升高,彩超示:肝脏多发占位,与年初比较无明显增大。后每月服药1~2 周巩固治疗,一直到2020 年10月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去世。

按语:本患者治疗成功的要点是:(1)采用纯中医思维,由西转中,把重点由“ 胃癌肝转移”的现代医学诊断转到“积聚、腹胀、水肿”等中医症状上来。(2)就诊时患者虽表现出包含体虚、湿热、蓄毒、水停、气滞等在内的复杂病机,但作者抓住“ 阳虚寒积”是肿瘤的根本病机这一原则,在重视后天之本以培补中州的基础上,果断不忘干姜、肉桂等补火生土这一肿瘤治疗的主要原则。(3)采用运气辨证,把多病机的寒热虚实错杂的病症,转移到“ 天人合一”的运气辨证上来。2019 年为己亥年,王旭高《运气证治歌诀》 曰:“凡遇六己年,卑监之纪,岁土不及,风气盛行,民病… … 身重腹痛,肉瞤筋软,善太息,不嗜食”。本患者患病特点就迎合了己亥年的运气特点,故选用六己年土运不及的白术厚朴汤。(4)《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149 条:“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这里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心下痞满不痛,与患者符合。因此,本病临床重视“ 阳虚寒凝”这一肿瘤辨证的主要病机,采用“天人合一”思维,执简驭繁,切中病机,事半功倍。

总之,在阳虚体质基础上,温煦作用减弱,容易感受外寒,或虚寒内生,均会导致寒邪凝滞,气血积聚,并且因为“阳化气”的功能衰退,“阴成形”的功能过盛而形成肿瘤,因此可以说,温阳散寒法是肿瘤的重要治法。方药多选用阳和汤、荣卫返魂汤等,常用的药物有附子、肉桂、干姜、蜀椒、吴茱萸、淫羊藿、补骨脂、小茴香、白芥子等。

另外,在运用温阳散寒药时,要注意滋阴养血活血并举。养血活血应贯穿于肿瘤治疗的整个过程。通过健脾培补中州以资生化之源,气血双补,气充血旺,治病求于本;通过活血使新血得生,瘀血以化,肿瘤得消。有研究认为[10],活血化瘀药物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抑杀作用、抗转移作用。另外,活血化瘀药可通过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从而有效改善缺血缺氧的血瘀状态,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11]。同时,应用温阳药多燥,要注意滋补肝肾之阴。

猜你喜欢

肿瘤发生温阳阳虚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大学生阳虚体质睡眠质量和抑郁的关系
露已冷 草木在喊固本温阳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突变p53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功能研究与进展
microRNA与肿瘤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 AFAP1—AS1的过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再见初恋
阳虚体质遇倒春寒易失眠
遗失在岁月深处的宝剑
站在顶楼大声说出我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