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下的中西文化交流融合
——以烟台城市近代开埠以来的商业建筑为例

2023-01-10高玮懋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烟台商业建筑

文/高玮懋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建筑重点实验室

方旭艳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建筑重点实验室(通讯作者)

引言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越来越认识到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性。而近代以来的历史建筑,见证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再到融合的历史轨迹,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留存了一批价值较高、富有特色的建筑。这些历史建筑在城市历史风貌的展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烟台,史称芝罘,发源于福山县芝罘山。1398年,明朝设奇山海防卫所,并设立狼烟墩台,烟台之名自此而始[1]。烟台港口历史悠久,是我国沟通南方各大城市和北方各大城市以及海外各个发达国家的国际海上运输的重要航运要道。自秦至唐,外国商人大多由芝罘等我国沿海港口登陆;唐朝时烟台沿海港口已经逐渐成为了与越南、朝鲜、日本三国共享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贸易起点;宋朝时,我国和朝鲜的贸易也比较兴旺,烟台港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主航道的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历史起点,烟台以其独特而优越的沿海气候和特殊地理位置的条件,已经发展成为东北亚各地同中国交流的重要交通纽带,可谓是因商而兴、因港而起。据相关史料记载,烟台在鸦片战争之前,就已是产品集散的商埠。鸦片战争后,于1861年8月被迫开埠,成为当时中国北方地区最早的正式建立发展起来的开埠城市之一,以及山东省第一个正式开埠的港口城市。

1 烟台近代以来商业建筑的发展

近代以前烟台大都是频繁进行城乡之间的贸易,商人们所聚集的地区也大都是运河沿岸的小城镇。烟台开埠之后,各国商人都陆续从芝罘港登陆,发展商业,建造洋行,进行进出口贸易。而在外国商人的激发下,烟台本土的商业文化也在慢慢崛起。

外国商人进入芝罘,在客观上导致其西风东渐的演变过程,促进了社会与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融。在中西方文化的互相交流与碰撞之间,烟台的商品和贸易进一步走向更加兴盛和繁荣的新时期,因开埠通商而逐步产生的巨大商品供应能力,成为了烟台这座城市近代化建设与发展的一股新动力;商业功能日益完善,使其作为近代城市的主要功能也在慢慢凸显,城市面貌在历史上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景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近代海滨城市空间格局,烟台的发展对山东半岛的其他城市也有辐射作用。

烟台本土的商业区最早以大庙为中心,随着商业的发展,开始形成以北大街为主的商业中心的雏形[2]。北大街始建于1750年,是烟台最早的商业区及城市中心,众多民族品牌企业都曾经聚集于此,有“烟台街”的美称。19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烟台的开埠,殖民者和外商的大量涌入,商业区才慢慢向烟台山领事馆聚集地转移,烟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近代化自此而始。以烟台山为中心的地方建立起了外国领事馆的区域,以及以烟台毓璜顶为中心的地方兴建起了英美殖民者的居住地,许多洋行、别墅等西式风格的建筑在烟台各地都开始了较为大规模的修缮和建造。由此吸引了更多的外商及在烟台的外国人员从事对外贸易,兴起了一个不同于其原有的早期商业区,以“朝阳街-海关街”“广仁路-十字街”两条街道为核心的商业区便由此诞生,同时也吸引了大量中国本土商人进入。随着烟台新兴商业区的经济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不仅形成了同原有的大庙商业区相互对立的以中西合璧建筑为主的外商商业区,而且发展成为近代烟台都市区的重要商业中心,自此烟台就变成了一个西洋文化和当地传统文化相互共存的滨海山城。

2 烟台地区近代商业建筑的现状

2.1 烟台地区近代商业建筑典型实例

2.1.1 北大街——协增昌绸缎庄

北大街作为烟台城市早期发展起来的传统商业街区,曾商铺云集,经历城市现代化改造之后,仍有一幢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留存,就是协增昌绸缎庄。其位于北大街东段路南,始建于1935年。建筑主体为三层砖石结构,临街建筑坐南朝北。建筑的平面布局为方形院落式布局,和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形式类似,占地面积660平方米。整体建筑风格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复古思潮和中国传统样式融合风格,是烟台市中西合璧建筑的重要代表。现为烟台地级市文保单位。

建筑主体为四面围合的墙体,主体北面有高两层的厢房围合成中国传统院落的布局形式。主体建筑立面为西式风格,主入口立面布局为中线对称,并采用上下两层叠壁柱方式,将建筑主立面划分为纵向五部分。一层壁柱为简单的装饰,二层为贯穿二三层的带有凹槽雕饰的柱式划分,柱头有丰富的花草装饰。主入口正上方为带花饰的半圆形山墙,并且有柱式及涡卷装饰,具有典型的巴洛克式风格。北正立面和东西山墙设有20个方形窗户,一层为大体量方窗,利于商业经营并且通透;二三层为竖向长条窗户,并且第三层窗檐口有线脚装饰。屋顶原为中国传统的两坡硬山屋脊,青瓦屋面,檐口有丰富的雕花装饰,后进行维护被推平成了平屋顶。屋檐处排列有序的线脚构成丰富,形成丰富的阴影变化,产生强烈的水平方向感。整个建筑构图端庄典雅,和谐美观,建筑总体形态呈中国传统平面形象,采用了西式外立面布局的建筑形式。曾经先后作为烟台百货公司、美术博物馆、文物局等,如今在政府的修缮下重焕生机。

2.1.2 朝阳街——盎司洋行旧址

盎司洋行坐落于朝阳街中段,建于1886年,由营业楼、办公楼、仓库等建筑组成。如今仅存营业楼主体,建筑主体平面呈方形,主体建筑坐东朝西,占地800余平方米,共二层,建筑结构为砖木混合结构。建筑形式为早期殖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样式相融合,是近代烟台中西合璧的一座重要商业建筑,为烟台地级市文保单位。

建筑外立面为四面围合墙体,两层清水灰砖砌面层。建筑四个立面均有上下两层圆拱形窗户,并饰有线脚;东西立面下层四扇、上层五扇窗户,南北立面下层五扇、上层七扇窗户;西立面为山墙面,在一层主入口处有阁楼式券廊,为古典半圆形连续券拱。中间入口设圆拱形券洞门,上有多层线脚雕饰,门洞两侧分别设置壁柱,是典型的罗马券柱式构图。屋顶为中国传统式样的庑殿顶,五条屋脊,青瓦屋面,厦式滴檐,檐口线构造形式具有中国传统特色,不同于西方建筑的线脚,为中国古代硬山建筑叠涩出挑的檐口构造。东西屋面分别设置一个阁楼式天窗,天窗设双坡青瓦屋顶,当地称为“老虎窗”。由于该建筑在烟台建立的时间较早,西方的殖民地式建筑形态尚未完全被植入烟台,建筑总体形态呈中国传统形象特征,只是采用了西式券柱外廊式建筑形式,入口处的券柱式构图形式以及装饰线脚等部分细节处体现出西式风格,是烟台近代早期殖民地式建筑特点与中国传统建筑形态相结合而成的折衷式建筑。如今修旧如旧成为一个西餐厅,引入新的业态,更好地延续其原有的商业功能。

2.1.3 广仁路——生明电灯公司旧址

生明电灯公司始建于1913年,办公楼由烟台市德成营造厂投资建造[3]。建筑平面呈梯形内庭院式院落布局,坐东向西,占地2170平方米,共二层,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整体建筑风格为古典主义的折衷形式,形体变化丰富,中西合璧式风格,为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内部组织形式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天井式院落格局,内部庭院设置双层开放式围廊。主入口外立面被壁柱划分为纵向四列,竖向划分方式明显带有哥特早期罗马风时期的风格特征。其他立面设计风格同主立面是统一的,也是由壁柱进行了竖向划分,是哥特式的强调垂直向的构图形式,都是受到当时西方流行的古典复兴和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产生的。壁柱间各有一扇窗户,窗间墙为瓷砖贴面,带有装饰,二层为西式风格的外廊式空间,可做阳台使用;顶部有多层线脚雕饰,底部为毛鼓大理石墙基。主入口立面中间有一带有装饰线脚的拱券门厅,门厅上方为三角形山花墙,山花墙原为古希腊古典式样,是文艺复兴建筑的重要语汇,具有强烈装饰性。经历了复古思潮的巴洛克时期复杂多变的形式,山花形式趋于简化,形式上是屋顶的终结部分和墙面的平面化处理。屋顶形式为西方式样的转折式四面坡顶,组合关系丰富,石灰瓦屋面,木屋架,屋檐部分采用了西方古典风格的排列有序的线脚装饰。建筑整体是内部中式院落外部西式造型,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对西式文化的追求,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中形成的建筑风格。如今改造成为北极星钟表博物馆,积极赋予了新的内涵与功能,进行了再利用。

2.2 烟台近代商业建筑的特点

2.2.1 建筑空间形态及造型

商业建筑将功能性放在首位,而其功能性的需求也决定了建筑的体量与尺度变化,其单个空间尺度比较紧凑,但是却多样组合。与原有传统院落性建筑比较,窗地比增加,利于采光和通风。建筑类型由单一到多样发展,建筑平面形式也有内聚性向开放性转变。开放券廊式结构则是西方殖民主义进入沿海进行建筑活动,为适应湿润环境自发生成的突出建筑主体结构的外廊和围合外廊的拱券,这种类型在烟台地区的近代建筑随处可见。

2.2.2 建筑风格特征

在诸多不同类型的近代建筑中,商业建筑其所涉及构造的历史背景尤为复杂,它们都具有较强的历史时代性和区别性与地域性的特征。在烟台地区,由于结构、材料、建造技术的限制,其风格往往不是整体西式建筑风格,而是以局部借鉴西方原有的建筑形制或典型构件,并且运用烟台当地特有的材料,融合了当地传统建筑的形态,更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

3 烟台地区近代商业建筑的保护及再利用

3.1 存在的问题

老城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的要求,烟台滨海广场开发建设拆除了大量传统风貌建筑,破坏了传统的街道尺度和格局。近代建筑缺乏合理的指导性修缮,更多的是破坏性修复,没有应用再利用方式对历史建筑进行有效的保护。

3.2 再生趋势

(1)基于保护与再发展的趋势,以现代生活方式进行更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城市地域性进行特色塑造。

(2)在进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中,烟台目前规划的有两处历史风貌区,且都与近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有关,分别是:海关街-朝阳街商业街区、广仁路-十字街商业街区,建筑风格独特,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和较高的艺术价值,体现了烟台开埠后城市发展的进程。

(3)多元化的建筑特点,文化内涵的多元表现。建筑文化的产生和积极发展的过程都是基于地域性特点,烟台城市从不具近代城市功能到变成一座现代意义的城市,与外国商人西学东渐的文化载体历史作用密不可分。从最初外来城市建筑文化的进一步入侵,到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与烟台当地建筑和传统文化之间的一次碰撞,再到两者的交流和融合,烟台地域建筑和传统文化应运而生,这就是烟台开埠城市传统建筑和文化交流的特点。

3.3 烟台地区近代商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意义

通过对烟台地区的商业建筑的研究,使烟台城市的独特人文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得以留存和继承,注重对烟台城市商业建筑遗产的继承和保护,同时揭示商业发展对烟台地区从不具现代城市功能到具有现代意义城市演变的重要意义。

结语

对烟台地区近代商业建筑进行研究,相比于我国其他沿海地区的同类建筑,在其建筑技术和设计上并无明显优势,也缺乏不可被替代的唯一性和价值性;但是对于烟台地区的城市建设文化史,这些商业建筑都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烟台作为通商口岸开放了一百多年,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环境变化,一批批这样的遗产类建筑正在逐渐消失。剖析中国近代的社会变迁,分析其历史和文化的机制不可跳过,中西文化碰撞、互为影响的特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模式也推进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

因此,将烟台地区商业建筑的研究重点置于当前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商业和文化历史研究的视角层面上,能够更加客观地展示和体现这些商业建筑的价值。

猜你喜欢

烟台商业建筑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商业经济》征稿通知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烟台果树》征稿简章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建筑的“芯”
烟台优利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