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村公路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2023-01-10刘伟杰
刘伟杰
记忆中的乡间道路,是雨后天晴的夏日傍晚,骑行于遍布车辙与蹄印的田埂之上,空气中散发着一股清新的青草气味。如今农机替代了畜力,铺装路面替代了田埂土路,乡村面貌正在不断改善。2003年之前,上海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约5 000 km;2003年进入建设大发展时期,里程数快速增加;2010年总里程达到10 388 km后,开始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截至2020年底总里程达到11 095 km,其中县道3 237 km、乡道6 451 km、村道1 407 km。
2018年,上海市围绕“四好农村路”建设要求,出台《上海市农村公路建设规划(2018—2022年)》,为“四好农村路”建设描绘了蓝图。与此同时,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出版了《上海市农村公路规划设计导则》,全面指导农村公路场景化设计和品质化塑造。四年来,上海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是农村公路路网结构不断优化,通达水平进一步提高,路网技术等级指数上升至3.15,三级及以上公路覆盖建制村比例达100%。二是管养体制改革全面深化,“路长制”治理体系基本形成,深入开展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优良路率(MQI)从2017年的91.7%提升到97.8%。三是持续提升农村公路安全保障水平,安全隐患路段基本消除。四是农村公交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市建制村“村村通”公交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乡村地区公交线路覆盖范围,基本实现公交站点时刻表挂牌服务全覆盖;因地制宜建设27处农村公路驿站,提供驾乘者休憩、农产品交易等服务。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上海市本轮农村公路建设中,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上海市农村公路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支撑上海建设与卓越全球城市相匹配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魅力都市乡村。一是要完善农村公路设施网络。科学编制农村公路网规划,因地制宜确定农村公路建设类型和建设标准。推动乡镇对外双通道建设,强化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有序实施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建设,加强通村公路和村内道路连接,统筹规划和实施农村公路的穿村路段,兼顾村内主干道功能。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绿色发展要求,强化土地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二是要提升农村综合运输服务。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建立优质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扩大农村客运覆盖范围,推进各类便民措施在农村客运的应用,建立农村客运政府购买服务或运营补贴机制,实现农村客运可持续稳定发展。推进分级物流网络节点建设,推进“多站合一,一站多用”乡镇运输服务站建设,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提升农村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三是要推进农村公路融合发展。在路域环境治理提升上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和绿化美化,实现路与自然环境、当地文化以及风土人情和谐交融。大力发展“农村公路+”模式,结合乡村产业布局和特色村镇建设,探索支持农村公路“路衍经济”发展路径,促进农村公路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服务乡村产业发展。有效利用农村公路沿线服务设施以及沿线可利用土地资源,拓展开发停车、充电、购物、休闲、观光等服务功能,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要加强农村公路治理能力。健全完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体系,完善农村公路制度政策体系,强化政策引导和能力建设指导;加快行业技术标准落实,推动规范技术标准应用。全面实施农村公路“路长制”,落实各级责任。推动农村公路基础信息数字化,加强新技术应用,建立数据应用长效机制,完善农村公路综合监管能力,强化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