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性视野下城市公共设施更新设计探索
2023-01-10吴一凡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文/吴一凡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讲 师
倪丹菲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讲 师
引言
新时代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和环境质量亟须改善提升,对公共设施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着眼于我国城市公共设施更新设计,从当前城市公共设施更新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以可持续性视角切入,关注城市公共设施更新的不同层面的设计要点,有针对性地探索公共设施的更新设计策略,旨在从城市公共设施的更新中寻求功能优化、回归人本、绿色创新、满足居民高品质需求的解决方案。
1 城市公共设施更新中的问题与挑战
目前,城市公共设施更新存在诸多问题[1-3],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整体系统与局部设施的失联”。当前大多数城市公共设施更新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关注解决公共设施本身的严重老化、数量不足、管理维护不到位等一些表象问题,为“更新而更新”,缺乏对整体公共设施系统和局部更新之间的考虑。
二是“宏观尺度与微观配置的不平衡”。现有城市公共设施更新通常按公共设施的配置和建设标准“以需定供”。但有的旧城社区老龄化程度高,老年人口高度中心性聚集,如果只按照规范标准补充配置公共设施,未能关注社区的微观层面立足现状资源集约高效优化配置,将导致公共设施供需矛盾的加剧。
三是“更新设计与实际需求的不匹配”。主要表现为现有城市公共设施在更新设计时未能满足居民的多样需求,例如,有的忽略用户的情感和体验,盲目模仿成功案例,丧失自身的形式特点;有的不够重视城市记忆的延续和文脉的传承;有的缺乏人性化关怀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导致公共设施更新的适应性、均等性不足,更谈不上以绿色创新的形式提高现有公共设施产品设计及服务的品质等。
2 可持续性下的城市公共设施更新设计解析
综合已有研究,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单纯从物质单体更新出发讨论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并不能解决目前城市更新中公共设施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无法更好实现公共设施更新对城市的活力催化作用[4,5]。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提出至今已逐渐发展并被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以人为核心,由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子系统共同构成,在设计领域中是一种兼顾使用者需求、社会效益、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的创新策略。在可持续性理念下,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其更新设计强调“以人为本”,以提升公共设施的服务价值为导向,重视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重视城市空间的公共生活方式,重视公共设施的生态、安全和合理化设计。本研究立足可持续性理念,从公共设施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特点出发,妥善处理宏观把控和局部更新之间的关系。结合城市公共设施更新中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公共设施更新的可持续性设计进行不同侧重的解析。
2.1 宏观层面:系统协调,分级渐进
对于公共设施的全局性,有学者指出公共设施建设的系统化是城市系统建设的一部分,在建设时要与整个城市同步,设计应纳入城市建设的系统规划中与城市建设形成一个统一体[6]。面对城市更新的复杂性,吴良镛先生在其有机更新理论中提出应通过审慎的城市“有机更新”逐步走向新的“有机秩序”,强调了更新有机体的完整性[7]。故为实现城市公共设施更新与城市系统的有机融合,应当注重宏观层面的整体协调,把公共设施更新纳入到整个城市更新的系统中去。
为使城市中的公共设施更新更有保障,需要做到“前期引领,后期支持”。政府部门应强化其引领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导向,从整体协调的角度对公共设施的类型、布局、建设进行整体性的规划。在对城市公共设施进行整体性的评估调查后,采用分级分类、渐进更新的方式,逐步实现城市公共设施系统的提升。在政策扶持方面,地方政府可制定相关的政策,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引导资本和多元社会力量从事公共设施更新建设。而在经费支持方面,政府也需要给予适当的经费,以进一步保证城市公共设施更新的“渐进性”与“生长性”。
2.2 中观层面:社区共享,微空间营造
既有研究成果明确提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直接途径之一是改善城市公共品质[8]。社区更新是城市更新的基本单元,因此,在中观层面上,城市公共设施更新应当重视社区内公共空间环境的营造和改善,同时通过设施更新提升社区人群与空间环境的互动。
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从可持续发展来看,公共设施更新中需要结合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小型化、分散化、数量不足等特点,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提升:一是最大化地实现公共设施的社区共享,通过系统化统筹管理,满足不同时间、不同年龄错时使用;二是重视微空间的提升改造,有效结合社区公共空间的多样化类型,如街道、广场、公园绿地等空间,实现社区公共空间的活的提升。
2.3 微观层面:全龄融合,精细化设计
在微观层面,城市公共设施的主体更新应当精准掌握更新需求,以进行精细化的更新设计。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地区需要重点补充完善的公共设施,使更新改造建立在可靠的、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上。根据城市公共设施现状调研内容,将公共设施更新分类,更新时按照不同的类型,有针对性地明确更新顺序和步骤,有序推进主体更新的进行。
在设计时应结合不同公共设施的类型进行全龄友好设计。自1980年代开始,友好型设计的主流思潮主要聚焦于老年友好和儿童友好型城市及社区设计中。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和机构提出了“全龄社区”的目标[9]。尽管其理论模式并不直接针对城市公共设施更新设计,但其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还是为其更新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如在城市公共设施更新中重点关注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需求以及不同年龄群体、代际之间的融合交流,进行分类型、分年龄段的基础设施更新等[10]。
在微观层面城市公共设施更新应按照类型和内容,结合全龄友好型设计,制定更详尽的、精细化的导则,提倡渐进、分散、分批、细致的“微改造”,保证公共设施更新的可持续性、便利性和安全性,以实现城市环境的全面提升。
3 基于可持续性的城市公共设施更新设计策略
通过解析可知:城市的公共设施更新设计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并且,公共设施本身包含了多重属性,在设计中需要整合各种因素条件,同时重视多个着眼点。基于此,可持续性视角下的城市公共设施更新主要考虑以下三点:
(1)考虑实用高效、成本节约和社会公平性。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最大化地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以发挥公共设施的最大价值。
(2)考虑保护城市的文化价值。通过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树立城市品牌记忆,延续文脉,展示城市自身个性。
(3)考虑智慧、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同时,重视人文关怀的需求。
3.1 多元需求,功能复合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对城市生活品质需求的提升,城市现存的大量公共设施由于功能单一、老化严重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大量公共设施将被更新改造,一方面,以满足城市功能、文化等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满足其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休闲等各方面需求。在此多元需求的导向下,公共设施更新的可持续性设计强调公共设施的服务功能,呈现出从单一功能到复合化发展的新特征。
欧洲国家在城市更新中早已强调整体集约布置。近年来,我国北上广深等地区在公共设施更新中对功能性、集约性也进行了有益尝试。例如,深圳市蛇口区东角头社区,2019年对社区入口公共空间进行的公共设施改造升级,将原本消极、单一功能的自行车停放区优化整合为功能复合的公共设施。连续折廊和充满艺术趣味的背景墙,以靓丽的造型和色彩满足了老街区的环境装饰需求;折廊结合社区宣传栏一体化设计,满足了社区的信息告示需求;简易的地面游戏图案,满足了儿童放学后的娱乐需求;可坐可玩的休闲座椅,满足了社区居民的休闲需求;半围合的步行场地满足了空间安全需求;经济适宜的设计满足了成本需求。这组“新家具”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多重需求,对该老旧小区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对于城市公共设施更新设计功能复合化这一特征趋势,需要注意的是:(1)设计时应当遵循实用性的原则,充分考虑不同使用对象、使用空间、使用时间的需求;(2)充分考虑功能的整合优化,实现公共设施功能的最大化利用;(3)还需要重视充分的论证,包括经济分析与方案可行性分析,以保证公共设施更新的适用性、科学性。同时,不能盲目跟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更新设计趋势,要结合不同城市的发展条件、整体规划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公共设施的更新设计。
3.2 新旧融合,特色地方化
城市公共设施更新应通过挖掘特有文化资源,以“新”促“旧”唤醒城市记忆,建构地方化的城市特色形象。多琳·马西①在论及全球地方感时指出:地方性与全球性并非是对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协调的[11]。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地方化理念,可以有效规避全球化带来的地方特色危机,对抗同质化的形成。很显然,将地方化作为城市公共设施更新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有利于从细微处入手,通过设施更新来实现对地方内涵和意义的再建构以及公共生活方式的提升。
不同地区富有地方性特色的公共设施更新,通过结合地方生活与空间环境要素、历史文化特质、地方文化品牌,使“新”设施与“旧”城区相互融合,对于唤醒城市记忆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结合城市空间环境特质,借助“新”公共设施强化新城市延续性,能够加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地方认同感和归属感。例如,西班牙希罗内利亚为呼应传统纺织工业文化,在新旧城墙链接处加建的公共电梯将陶土砖材料融入纺织元素进行设计,形成有序的编织效果,以此唤醒城市文化历史记忆。
一些地区通过公共设施更新将在地生活与历史文化特质结合起来,实现城市对人文生机的促进和地方文化的传承。如香港百子里社区公园将室外家具、历史雕塑相结合通过场景再现旧日风貌,帮助公众更深层次地了解当地历史,深化该社区的历史文化传承。
此外,在公共设施更新中不以既定模式为标准,强化地方文化品牌,有助于避免同质化,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广州西关老城街道更新结合环境特质和要素提取地方文化符号,对街区公共设施进行一体化设计。福州台江区历史街区借鉴国内外艺术空间的建设运营经验,发动社会力量,注重特色定位,通过公共设施更新合理设计车行、人行步道,完善休闲共设施,努力塑造区域品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可见,特色鲜明的地方化发展是城市公共设施更新的一种取向。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脉,在未来的公共设施更新中应充分树立全局的观念,紧密结合“旧”城区空间环境特质,形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新”公共设施形象。
3.3 人文关怀,细节人性化
人性化设计要求以人为本,在设计中体现对使用者的尊重和人文关怀[12]。城市公共设施更新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以人为本”,推动设施的人性化转型,明确公共设施的基本设计要求,引导安全、舒适、绿色、具有美感的更新设计。在设计理念中融入对使用人群的全面关注;在日常生活的细微处提升公共设施的宜人性,使城市居民感受到公共设施应有的温度。
日本的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如冈山县地铁出口广场的公共设施更新就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公众对公共设施便利、舒适、安全的使用要求,在细节上处处体现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休闲座椅和自行车停放设施相结合;公共卫生间同时满足儿童到成人全年龄段的需求。同时在无障碍方面:盲道对男女及无障碍卫生间引导到位、标识图形突出墙面并通过对比色彩进行分区、便器上部安装无障碍扶手等。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老年宜居社区、老年友好城市建设,助力适老化、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并在国内的城市公共设施更新中“以人为核心”,探索人性化的细节设计,通过平实的细节设计为居民提供切实的便利。例如,在厦门市中山路老剧场文化公园改造中,原场地的台阶入口被改造成缓坡,便于居民行走。同时,设置了兼具功能性与娱乐性的无障碍设施栏杆,为老年人和幼儿群体带来了便利,通过公共设施更新创造出富有人情味的公共空间。此外,广州、长沙等城市关注儿童友好设计,北京、上海等城市开展社区微更新,采用更多元化、可持续的方式尝试推进城市社区儿童游戏场地和友好型活动设施的升级改造。
3.4 绿色创新,服务智慧化
科技发展是城市更新的基础,深度的技术变革影响着城市公共设施的创新[13]。可持续视角下需要考虑公共设施的全生命周期设计,绿色生态、模块化、智能化成为未来公共设施发展的新方向,国内外发达地区对公共设施的智慧创新进行了多元探索。
在可再生材料的模块化建构方面,德国重视设施的模块化延伸设计,如铺地、座椅、候车亭等均采用标准单元组合,链接灵活,使设施改造方便快捷,同时引进高科技材料,遵守现代工业设计3R原则,力求做到生态环保、减少耗材、经济耐用;匈牙利在户外智能家居中采用可再生能源供能,并引入木材模块化公共单元;我国广州等地也大力提倡未来公共设施的模块化整合,提高设施利用率和服务水平。
一些地区注重公共设施的智能化更新,增加智能停车系统、智慧垃圾箱、智慧路灯等,激活旧街区的整体价值。如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城市中心通过公共设施更新建立了完善的停车传感器系统,以引导客车停放;AI智慧垃圾箱采用传感器,实现自动闭合、分类、检测等功能。我国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城市结合街道整治提升智慧路灯等公共设施,如“多杆合一、多箱并集”,通过物联网技术,构建智慧照明、监控、城市广播、充电桩、人脸识别、5G基站等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智能场景和便民服务。
另外,在公共设施与人的交互体验方面,新加坡通过智能城市装置艺术,提升公共设施与人的交互性,增强公共设施与市民的互动体验;北京提倡“交互设计”,在公共设施更新中利用家具和公共艺术装置,扩展声音、图像、气味、触觉等传播媒体,提升使用者的交互体验[14]。
综上所述,人们生活理念和服务需求的变化促使公共设施设计理念发生转变,推动了城市公共设施更新对于模块集约、智能管理、绿色低碳的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可持续理念下的公共设施的可持续性创新不是单一化的,而是包含了设计、服务、管理,融合了形式、功能、技术的系统性创新。
结语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进入转型阶段,在由量转质的发展中,有必要通过公共设施更新对城市建成环境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改善。现阶段,我国城市的公共设施更新在一线城市已有成功案例,在二线城市的更新项目也逐渐增多,但总体来说,更新范围还比较有限,在更新模式上还相对比较单一,如何更好地进行更新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思考。本文梳理了城市公共设施的现状问题,结合可持续性设计在公共设施更新的三个层面进行解析,借鉴成功经验,归纳更新策略。在未来研究中,我国城市公共设施的更新仍需坚持可持续发展,顺应国内总体趋势,结合城区的环境特点,通过渐进式、微更新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场所营造,走出符合城市自身特色的道路。
注释:
①多琳·马西(Doreen Massey,1944—2016):英国当代空间政治学理论家、人文地理学家。其学术研究主要关注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地方、空间政治等问题。代表作有《全球重构与地区回应》(1988)、《空间、地方和性别》(1994)、《劳动的空间分工:社会结构与生产地理学》(1995)、《保卫空间》(2005)、《世界城市》(2007)等,在国内外学界有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