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建地方

2023-01-10文/俞

建筑与文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人群建构环境

文/俞 坚

说起地方,一般会想到一些具有历史风貌特色的场景,那里还保留着独特的生活方式,祖祖辈辈生活于此的人们,延续并发展着动人的地方故事。地方总是和环境、生活、人群、记忆联系在一起。

在今天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这样的地方在迅速消逝之中,代之以大片大片的新城区、新乡村。关于这样的地方,似乎总是与单调或繁杂的建筑、空旷的街道和广场,以及缺乏个性的商店和公园联在一起。同时,还有一些为了旅游或者突出地方风貌特色而刻意搭建的仿古建筑或者标志性建筑,但里面或物是人非,或孤立隔阂,只空留一种格格不入的舞台布景。在人文地理学家的讨论中,呈现为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的“非地方”“伪地方”困境。

但是,即使在这样的一些“非地方”或者“伪地方”,如果深入其中,会和周边的人、物、事产生众多的关联。当我们听到、看到或者身处这样一种新地方的故事时,会体会到一种超越了物质环境的地方情感,会被里面的人物经历和故事情节所感动。人们的生活过程在不断地重建着地方,只是面对着今天物质环境的庞大体系,生活建构的地方难以撼动这种体量,就像附着其上的一种生活苔藓,难以被轻易察觉,形成了生活的“隐地方”和环境的“显地方”的差异。

随着互联网的加速发展和数字社会的到来,我们不仅生活在现实空间,也生活在虚拟的赛博空间里。伴随着新的流动空间的蔓延,一种依赖于数字连接的新的“超地方”,不断地分解着基于距离和地缘的“老地方”。面向未来,探讨基于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孪生地方已成为必然。

地方叙述,希望透过这种物质环境的“显地方”,去触及生活过程中的“隐地方”,展望数字时代的“超地方”。通过地方故事,去重新发现和理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地方生活变迁。从地方人群的视角,去发现地方生活过程中的体验、情感、价值、意义,以及矛盾、冲突、问题与梦想,更是从这种故事中,去讨论人、生活和环境间的互动建构关系,进而在不断变化的地方情境中,去预期与推演多元人群、多维地方与多样生活的多重连接,从而通过全过程、全体系的综合营造,关注“显地方”与“隐地方”的互动建构,“老地方”与“超地方”的孪生关联,促进和调适地方人群生活故事的发生、发展。

近年来,在空间设计与创新设计领域,关于人与环境互动建构的设计观念和方法,已经有了众多的探索。如空间设计领域里对日常生活实践的关注,注重非正规空间的价值;如服务设计、交互设计、系统设计方法中对用户画像、用户旅程、用户体验、交互场景、复合系统等新研究领域与工具的拓展。但是,由于学科、行业与管理之间的各种区隔和不同立场,相关的努力彼此间缺乏结合。地方叙述希望成为一种对话的平台,围绕着地方复杂情境下多元人群和多维环境在生活过程中的多重关联,通过地方多元人群、管理者、运营者以及跨学科研究者间的多重对话,关注地方生活的多样场景,理解地方生活的互动情境,分析地方生活的复杂系统,将有助于在日趋复杂不定的地方演化境遇中,寻找更为适宜的地方多样性发展策略。

再建地方,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因此,地方叙述不是一项一次性的工作,而是在地方演化中不断迭代更新的参与再建过程。地方叙述重新认知地方资源和技术的可能和价值,关键在于促进和激发地方多元人群的内生活力,体现在地方人群的共同参与过程中。从根本上说,地方叙述的价值是促进人与人、自然和历史的和谐连接,共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生活。

猜你喜欢

人群建构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环境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