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新技术运用于高职就业指导课的研究

2023-01-10苏菲

质量与市场 2022年2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岗位素质

■苏菲

(北海职业学院)

做好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要求其以正确的从业观和出色的奉献精神投身于各个岗位当中,才能展现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择业观与服务精神,高职院校开设了高职专业就业指导课,从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的训练。从当前的高职就业指导活动来看,高职学生的就业思想之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短视化、功利性问题:追求就业之后的高回报、低投入,对于自身的相关能力没有形成清楚的认识;盲目追求高薪资,忽视了岗位的未来发展与个人能力的建设,导致学生难以取得更大的进步。配合现代“互联网+”的大背景导入育人新媒体与新技术,结合高职就业趋势、要求开展高职就业指导课,有助于带动学生做出改变。

1 高职就业指导课的教育功能

1.1 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式,加强就业指导

高职学生已经迈入了成年人的行列,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其对于社会上的就业环境、就业要求依旧理解得不够透彻。在作出就业评估分析、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摆脱不了“想当然”的负面问题: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式与专业学习特点制定未来的就业方案,认为自己在离开校园之后便能够快速进入就业岗位,并得到晋升机会。这样的就业思想下,学生对于就业活动抱有极强的需求,一旦就业待遇、就业环境与自己的预先设想不符[1],学生将会抵触就业。借由高职就业指导课教育学生,可以结合社会岗位需求、用人需求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结合客观环境为学生说明当前的就业形式,摆脱就业过程中存在的理想化、情绪化问题。高职就业指导课从岗位提出的人才需求入手,结合社会大环境锻炼学生的有关素质;配合高职就业指导课中的相关板块,还可以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从业价值观教育,使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未来的从业活动,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1.2 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新式人才

要让社会岗位接纳高职学生,必须积极提高高职学生的竞争力与职业素养,在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素质发起教学指导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思想训练与技能实训,带动高职学生全面进步。从当前的职业教育活动来看,部分就业指导工作并没有贴合高职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育人指导活动中,有关教学以了解未来岗位需求与从业需求、设计职业发展目标为基本任务,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长期发展问题,相关就业指导活动难以体现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功能。积极开发高职就业指导课,则可以借由专业理论培养新式人才:高职教师可通过调查问卷、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分析等方式了解学生的从业意向,根据已经掌握的材料对高职学生的相关素质进行评估,并以此来设计针对性更强的职业教育方案。这样的就业指导工作更为现实,在向学生展示了自身素质与从业要求之间的差距之后,学生将更为主动地参与到职业教育活动当中。

2 高职就业指导课的建设问题分析

为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未来的从业要求,设计清晰、科学的职业发展目标,高职院校开设了高职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解决就业、择业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但从高职就业指导课的建设现状来看,有关教学活动当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首先,教学方法落后,高职学生已经借由现代信息技术、社会实践等渠道初步了解了相关职业,但在育人活动中,高职院校则更愿意对职业知识、职业要求进行讲解,高职就业指导课中所给出的专业理论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相重合,导致有关教学活动无法体现出应有的价值[2]。其次,教学理论陈旧,高职就业指导课中所涉及到的职业知识不能以职业要求、岗位要求为切入点,更要学会“换位思考”,考虑学生的能力表现,根据高职学生的素质设计对应的育人方案,借由高职就业指导课提升学生的素质。但“重讲解不重提升”的问题依旧存在,高职学生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第三,高职就业指导课带有明显的目的性特点,高职教师不会考虑学生的长期发展问题,以帮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了解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并不愿意针对学生的素质给出可用的发展意见。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职业生涯的探索完全要依靠自身独立完成,成长速度更为缓慢。

3 “互联网+”下高职就业指导课的创新发展策略

3.1 网络新媒体:加强就业指导宣传

高职就业指导课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综合素质、确定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为基本的教育目标,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综合开发。在育人初期,高职就业指导课以了解社会岗位的职业要求为目标,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择业活动;在育人后期,则重视学生未来素质的培养与开发,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手段,全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管理,综合来看,高职就业指导课所面临的育人任务极为繁重。高职院校必须在“互联网+”下打开职业教育的新出口,应用新媒体技术突破高职就业指导的尴尬局面。

配合“互联网+”下的全新教育要求,可尝试借助多元网络媒体完成教学指导任务,加强对学生思想、技能的综合训练,创新职业教育模式。高职院校可配合当下流行的微视频开展高职就业指导课,借由学生喜爱的方式来实施教学工作。在组织高职就业指导课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就业需求、生活经验、学习过程灵活引入就业指导理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一方面,结合短视频技术做好宣传工作,针对学生的专业、职业发展需求、兴趣爱好给出对应的职业发展指导理论,对相关职业的发展前景、从业要求进行讲解,保障学生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进行择业、就业。另一方面,针对高职学生缺乏经验、自我保护能力不足的现状做好从业引导工作,指明学生在从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负面问题,如“就业雷区”“阴阳合同”“拖欠工资”等,在讲解相关问题的同时,促使学生对未来的择业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掌握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在网络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学生将转化为高职就业指导课的实践者、宣传者,对于一些有利于学生未来择业与发展的理论,其也会主动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宣传,避开“择业就业陷阱”。“互联网+”下的高职就业指导课要与当代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成长特点接轨,展现出高效化、专业化的特点,以此来体现高职就业指导课的育人价值。

3.2 网络新技术:开展学生素质测评

部分高职院校虽然设计了高职就业指导课,但并没有在相关育人活动中对学生的素质、能力进行测评,导致有关教学指导活动遇到了新的问题:高职就业指导课在不断推进,但除了专业发展理论与育人要求之外,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技能有待开发[3]。作为全新的育人手段,要挖掘高职就业指导课的最大价值,必须要尝试结合现代技术来了解学生素质,让学生在测评自身能力的同时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保障高职就业指导课的科学性。

在“互联网+”的带动下,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发现代新媒体与新技术,建立集讲、教、学、测于一体的职业教育新方法,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引导,改变高职学生被动学习的尴尬现状。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可结合当前的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素质进行测评。高职院校可尝试以班级、专业、乃至于院校为单位发起职业素质测评工作,针对学生就业前、实习后的综合表现发起测评活动,得出具有代表性的测评结果。借由大数据储备库,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针对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针对性更强的教学指导方案;根据学生的整体表现优化高职就业指导课的课程体系。在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要将测评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要求学生结合相关测评标准对自身能力进行测评,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在大数据技术的保障下,可借助线上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定期对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进行调研,针对学生的成长特点给出可用的育人方案。

3.3 网络新平台:学生主动接受教学

高职学生拥有独立意识与自学能力,在职业教育活动中,其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去主动搜集多元化信息,为自身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基于这一特点,高职就业指导课的设计不能完全从“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考虑,更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成长特点设计教学方案。高职院校要结合网络新平台创新育人方法,借由“互联网+”下的新技术提供全新的教学平台,让学生主动接受教学工作,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在建设高职就业指导课的过程中,可尝试利用网络新平台来实施授课,加强对当代学生的引导教育,改变学生的从业观与就业观,分享就业经验。高职院校要对本校的公众号、官方微博等载体进行利用,在搭建网络新平台的同时实施教学指导工作。在高职就业指导课建设环节,利用公众号、官方微博给出就业意见、就业故事。针对高职学生的从业需求,必须保障新平台信息供给的“百花齐放”:第一,给出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故事,借由学生的现身说法说明相关岗位的从业要求、待遇,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能力的同时优化高职就业指导课,确定自身素质与有关职业之间的差距,确定学习方向;第二,借由官方平台搜集学生的就业意见,对学生的就业兴趣、职业取向进行分析,针对当前的互联网、电竞、金融管理等热门职业做好职业引导工作,全面消除信息差,帮助学生踏出了解职业的第一步;第三,结合社会岗位做好信息调研工作,对社会上的有关用人信息、企业招聘信息进行及时搜集、展示,将其加工为“X企业职业岗位选拔标准”,供高职学生参考,把握职业发展的大方向。通过现代新平台的支持将高职就业指导课转化为碎片化育人的全新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3.4 网络新手段:鼓励学生主动发展

在配合“互联网+”来完善高职就业指导课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通过专业素质测评、职业生涯规划等手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教育,保障高职就业指导课的育人力度[4]。在指导高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尝试利用现代化网络手段带动学生发展,用新媒体、新技术支撑有关教学活动的平稳推进,以此来发挥出高职就业指导课的育人功能。

高职院校可尝试开发自身专属的职业教育平台,配合现代信息技术、软件技术做好高职就业指导工作。针对本校的办学环境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针对不同的教学专业设计能力测评、模拟实训、自我评价与总结等功能模块,在软件平台当中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对自身的能力进行测评,通过模拟实训活动加强自我管理。在“互联网+”的带动下,要以多元融合为目标,强调各个板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教育与行为教育,全面落实育人指导工作。在开发高职就业指导课的过程中,要重视课程的教育功能,以带动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任务,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择业观念的教育。在高职就业指导课上,可结合有关教学成果对学生能力发起综合性评估,保障高职就业指导课的育人功能。

4 结 语

高职就业指导课承担着帮助学生了解从业要求、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任务。在针对学生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把握高职就业指导课的教育功能,以“互联网+”下的新媒体、新技术为切入点,创新就业指导方案,加强就业指导管理。以专业思想、客观要求、职业标准等内容要求学生,提高学生素养,完善高职就业指导课下的教学活动。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岗位素质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