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视域下编辑记者新闻报道策略转变

2023-01-10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5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选题策划

姚 兰

媒体大融合趋势下,各行各业的信息壁垒已被打破,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丰富多样,新闻内容的发布和获取也变得更加简单,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优势被逐步弱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新闻媒体需要从主题策划、内容创作、内容编辑、形式报道等多个方面来创新升级,转变编辑记者的新闻报道策划意识迫在眉睫。

一、编辑记者转变新闻报道策划意识的意义

1.促进编辑记者职业的健康发展

融媒体视域下,媒体之间的业务界限不再分明,大有混合融合趋势。传统以纸质形式报道的新闻内容竞争力逐渐降低,升级成了集图文、音频、视频为一体的综合报道模式。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内容的策划者、传播者及报道者,而且公众创作的内容贴近日常、五花八门、特色明显、亲和力十足,他们在内容创作方面占据了多种优势,这使得编辑记者的职业价值有所降低,专业性被大大弱化。在此背景下,编辑记者就需要积极转变新闻报道策划意识,既要掌握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又要了解受众的需求偏好,更要放下自身的姿态,去深入分析行业、媒介、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塑造独特的新闻风格,采集特色的新闻资源,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专业性、精准性、时效性、立体性,强化职业价值,推动编辑记者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2.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

传统新闻媒体具有单向传播、渠道狭窄、风格固化的缺陷,但也有着报道真实、官方权威、公信力强的鲜明特点。与此对应的,新媒体虽然在传播路径、传播范围、传播互动、传播时效性方面占据优势,但也暴露出了内容粗制滥造、欠缺深度等问题。编辑记者转变新闻报道策划意识,积极吸收、参考、借鉴新媒体新闻报道的风格、特点及实践方式有助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实现有机融合,将两者的缺陷进行互补、优势进行融合,从而在保障新闻报道策划思想深度的同时,丰富新闻策划报道的形式、路径,增强新闻报道的互动性,提升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二、编辑记者提升新闻报道策划意识的策略

1.新闻选题要兼具深度与广度

融媒体语境下,编辑记者要把握时代脉搏,立足受众需求,正确研判新闻内容的价值导向,选择深度与广度兼具的新闻,才能确保新闻报道获得大众的认可与喜爱。新闻选题是决定新闻质量和受欢迎程度的首要步骤,编辑记者在选题之前,首先需要对新闻行业、受众新闻风格偏好、新闻本身的话题性、新闻敏感程度、新闻价值观念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与理性研判,确定大致的新闻主题范围;其次,编辑记者要遵循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严谨性等原则去认真选题,选题范围可以放在时事热点、民生问题、新兴政策、文化艺术等方面,这些选题和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既能够引发广泛关注,帮助群众发声,切实维护他们的利益,又能起到宣传国家政策方针,传递社会正能量,推动新闻报道功能价值的体现;最后,编辑记者要对选题进行全方位分析和多角度挖掘,积极思考并关注一些能够引发公众情感共鸣、批判社会不良现象、传递正能量、缔造民族文化自信的内容,以此来增加新闻内容的深度。确保受众除了能了解新闻事实之外,还可以获得思想层面的感悟,而不是只图一乐、过目就忘。例如,近几年火爆全国的《哪吒》《大鱼海棠》等作品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票房,这跟电影选题是密切相关的。这些电影主题都融入了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人性闪光点,有助于培养公众的民族自信,也满足了民族文化意识觉醒的需求。对此,编辑记者可以从文化、中国风格美学、视觉效果等方面来选题,多角度地挖掘中国动画电影成功的要素及其成功背后的关键,向大众宣传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特色,这既能为我国动画电影创作提供指导和宣传扶持,也能通过这类大众耳熟能详的话题来塑造文化自信,引发观众探讨,充分发挥新闻报道传递正向价值观念的功能。

2.信息采集要兼具时效性和全面性

信息采集是新闻内容报道策划的前端环节,也是决定新闻内容质量的关键环节。融媒体时代下,大数据、云计算、网络通信等信息采集处理技术层出不穷,各种信息传播平台竞相出现,各大信息处理App软件、人工智能设备纷纷冒出,这既为新闻传播和信息处理提供了强大助力,也为虚假内容、低俗内容的生长提供了可乘之机。目前的很多新闻内容都暴露出了粗制滥造、内容低俗、没有底线、道德观念错误等问题,在海量的数据信息中,如何采集到时效性强、真实准确、全面立体的信息是新闻报道策划人员需要积极研究的课题。对此,编辑记者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和职业素养,了解大数据、云计算、数据编辑软件的应用技巧,从社交网络、媒体平台、短视频软件、现实生活等多种渠道来分析新闻内容,挖掘新闻热点。在采集到感兴趣的、有话题性的新闻后,编辑记者要第一时间与新闻报料人、知情人和当事人进行沟通,确认事件的真实性,深入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前往现场求证,力求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发展动态搞清楚、弄完整,保证整个新闻事件的全面性、客观性和立体性,以满足观众后续的好奇心及关注需求。

3.信息处理要定位清楚、风格鲜明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的渠道是丰富的,信息传播的形式是多样的,信息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传播效率也越来越高。这使得新闻电视节目要想打造“独家报道”成为一件难事。此外,同一事件被不同媒体大量报道,使得受众有了更多的选择,新闻报道策划只有做到报道及时、风格鲜明、逻辑清楚、报道有序,才能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受众的关注与喜爱。因此,编辑记者在信息处理方面要做到定位清晰、风格鲜明,具有较强的辨别特征和代表符号,如此才能和其他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编辑记者要以统一的主题来串联起各类新闻资讯,对相关联的新闻内容进行序列化的分类处理,将其归类到同一合集下,整理成专项专栏内容,方便受众观看或寻找,让受众感受到新闻报道策划的用心和贴心;其次,编辑记者要抢占信息处理和报道的速度,积极利用新技术来策划出观点鲜明、内容精炼、内涵丰富的新闻内容。利用先进的新技术来提升新闻播报画面的质量,让新闻报道兼具娱乐性和深刻性,既符合短视频的传播风格与特色,又能够深入揭露新闻背后的事件现象与本质规律,引发受众的讨论和思考,增加新闻内容策划的深度和广度,而不是沦为快餐式的无营养新闻内容;最后,编辑记者要利用新技术来创新新闻内容的呈现形式,从风格、语言、互动形式、评论回复等多个方面切入,强化受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为受众提供话语权,做有情感温度的新闻报道。

例如,编辑记者在策划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新闻内容时,可以采取现场访谈、视频记录、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某一乡村地区的精神面貌、经济发展、家庭收入等进行直观报道,且应用潮流的弹幕形式和观众互动,积极回应观众的诉求,引领观众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成果和变化。与此同时,编辑记者可以采取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方式来报道一些乡村小人物、乡村小事件,然后以案例、事实、点评的方式来带领观众解读乡村振兴政策带来的积极变化,来了解受益民众对政策的直观感受和理性评价。这样的报道策划方式可以增强新闻内容的代入感,将其中的一些概念性政策说仔细、说具体、说全面,让新闻内容变得更加鲜活有趣,论证具体。最后,编辑记者可以将报道的内容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成效、生活富裕等维度来进行分门别类,让内容报道变得条理清晰、合理有序。随后将其以短视频的方式传输到各大媒体平台,方便观众对其进行系统的阅读和观看,以此扩大新闻报道内容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4.信息内涵提升要融入人文性与价值观

新闻报道策划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报道原则,要彰显出媒体服务人民的价值特色。因此,编辑记者要认识到媒体工作者身上背负的责任和义务,牢牢遵循党的理念方针,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成为社会监督的利器和民众发声的渠道。不管新闻媒体在社会中承担怎样的角色,其都无法脱离人民而存在,都必须依附人民而存在。对此,编辑记者必须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新闻报道策划意识,在新闻选题、内容采集、信息处理、传播报道的各个环节融入人文精神,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念,切实关注新闻主体和受众的内心需求、审美特点和精神诉求,深入了解党的理念方针政策,并将这些内容和价值观融入新闻报道中。这样才能增强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公信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积极履行新闻媒体报道的职责和义务,化身融媒体时代下新闻报道策划的榜样先驱,鼓励大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融媒体视角下,新闻编辑记者报道策划意识的转变能够促进编辑记者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编辑记者要从新闻选题、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内涵提升等四个方面来转变报道策划意识。通过新闻选题要兼具深度与广度、信息采集要兼具时效性和全面性、信息处理要定位清楚风格鲜明、信息内涵提升要融入人文性与价值观等措施,来强化编辑记者的报道策划意识,为新闻节目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选题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