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
——《前有百姓腾屋慰红军 今有法官隔房利群众》一文的实践思考
2023-01-10安慧芳
安慧芳
重大主题报道站位高、格局大、立意深,在策划、采访、写作中,需要寻找大主题的小角度、小切口,寻找独特的报道视角,见微知著,从小细节、小故事方面着眼,折射大主题,做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硬新闻”软表达,最终实现宏大主题和见微知著的对立统一,有效增强读者对重大主题报道的黏性,进而引发读者共鸣。
一、增强“四力”是发现“小切口”的基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暨“我为群众办实事”之年,如何做好学党史、办实事新闻报道,践行“四力”必不可少,深入基层发现和挖掘来自一线的好典型和好素材,也只有深入新闻现场,才能采写出“沾泥土”“带露珠”的好新闻。正所谓,脚力到位,笔力才能厚重;眼光敏锐,思想才能独到,进而从中挖掘出读者喜闻乐见的好故事、好新闻,真正让群众真切感受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干部的谆谆教导、殷殷期待。
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增强“四力”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一是履行新闻舆论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二是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然要求;三是适应当前媒体格局变化的必然要求;四是打造优秀工作队伍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能否主动迈开双脚丈量大地,能否睁大双眼敏锐洞察真相,能否积极开动脑筋深入思考,能否练就妙笔书写伟大时代,是对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考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增强“脚力”。增强“脚力”,就要坚持去现场、在路上,迈开双脚,走得勤、走得久、走得进,真正做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使我们的新闻报道沾满泥土芳香、充满生活气息。去年初,我们将践行“四力”和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曾十余次深入刚脱贫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蹲点调研采访,一次在该县人民法院采访过程中,午饭时分发现该院干部职工大多在办公室或站在大院用餐,出于记者的职业敏锐,觉得其中必有文章,于是决定与法院干部职工深入交流,看看这一“风景”背后的人和事。
耳闻不如目见之,目见不如足践之。一经交流,确有文章,遂挖掘到该院为方便群众前来化解矛盾纠纷或参加诉讼,将本就拥挤的职工餐厅隔出一半,用作诉调对接中心,让前来打官司的群众有了等候休息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场地。
这一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典型,不正是我们苦苦寻求的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成果吗?追求思想的光芒和泥土的芳香,在媒体融合发展中保持“内容为王”本色,这是贵州日报报刊社传达给每一个记者的“硬任务”。为进一步挖掘隔房便民背后故事,作者深蹲该院3天,与法官深入交流,了解院党组决心及其干部职工前后态度变化,与群众和干部职工交流,收集到了第一手资料。这当中,群众的期盼,法官的办实事,无不与党史学习教育有关。最终,通过隔房为便民这一“小切口”,采写了千字消息《前有百姓腾屋慰红军 今有法官隔房利群众》在《天眼新闻》客户端刊发后,引发广泛好评,为党史学习教育暨“我为群众办实事”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典型,被新华网、人民网、国际在线、法治网、铜仁日报等20余家媒体转载。同时,该条消息在贵州日报报刊社月度好新闻评选中,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肯定,获当月消息类第一名。
这篇小切口千字消息之所以取得良好传播效果,关键在于记者践行“四力”。从一个生活中的吃饭细节,到深入了解多次党组会和法院干部职工前后的变化,以及群众感受等多方面内容,增强“四力”的细节在稿件中不断呈现。通过深入讲述隔房便民这一台前幕后的故事,体现了矛盾起伏之间表达和折射出的深刻思想内涵:一是将该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暨“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果呈现在人民面前;二是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我们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已经内化到行动中,具有说服力;三是将“以人民为中心”落在实处,给基层党员干部带来了启示。
二、寻求“小切口”关键在于“小细节”
“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新闻的价值,关键在于发现。作为党报党刊记者,寻找“小切口”,挖掘“小细节”,要善于透过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屡见不鲜的平凡小事,由表及里,深度解剖和挖掘出事物蕴藏的意义,将更深刻的思想和见地传达给受众。
立足宏大的历史背景,精准把握时代脉搏,以隔房便民,与大多单位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别无二致,最大的新闻价值在哪?作者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核心无疑是穿越时空的“腾房”“隔房”对话,串联起几十年间的传承深情,在增加故事感的同时,提升情感穿透力,将大多认为看似平凡的小事写成了精彩故事,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打开了新思路。
以“小切口”诉说大情怀,细微之处展现时代价值。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是刚刚脱贫的深度贫困县,曾经是云贵高原第一个红色政权诞生地,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前存在的八大革命根据地之一。与此同时,正值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及党史学习教育暨“我为群众办实事”之际,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干部职工在前往德江县枫香溪会议纪念馆、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会址等地接受红色教育活动中有所悟、有所获。
这无疑是巨大的“新闻富矿”,面对这一“大主题”,如何将革命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答案不言而喻,就是寻找“小切口”。
新闻角度是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入手处,小处着眼选择新闻角度,找准主流宣传中的不同切面,在价值观守正的前提下,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这一主题,巧妙通过老百姓、红军、法官的故事,展示了军民鱼水情、干群连心,由点及面反映了贵州省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
记者的新闻敏感找到了好的新闻素材,更要从小处入手,选择精准的新闻视角进行表现,稿件中呈现的细节越丰富,越能吸引读者的关注。看似是记者一次午饭间的碰巧所得,实则是记者数十次深入沿河各部门深蹲所获,增强“四力”所得。从群众前后两次来法院打官司的直观感受,再到法官打饭到办公室或站在大院用餐成为一道风景,引来群众点赞,以及将时针回拨,以昔日百姓腾房慰红军,再到如今法官隔房利百姓,这不正是传承和践行军民、干群鱼水情的典型吗,极具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重大的新闻价值。
“真是变了,再一次来法院,有了被服务的感觉。”“听老一辈讲,当年红军来到我们村寨时,晚上就睡在群众的屋外,我的曾祖父看到后,将他们请进屋,腾出房屋让红军居住。”“你们法官说得有理,我们双方自己协商好了,不告了,我撤诉。”穿越时空的对话,一问一答,细节之处见精神,最是细节动人心。细节中激活新闻吸引力,要想有作品表现力,就要在细节处下功夫,好记者要善于发现细节,积累细节,以巧妙构思,突出思想内容,激发摄人心魄的力量。细节描写为新闻报道添彩,让读者能从一篇报道中读到现场感,以记者的笔下还原一个新闻场景,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为讲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为群众办实事精彩故事,通过大量的鲜活小细节,见证革命精神在沿河的践行和传承。“腾房”“隔房”的故事,事件梳理清晰,矛盾冲突展现充分,既打动人心,又引发思考,记者六易其稿,紧扣时代脉搏,选准报道主题,从中寻找线索,汲取中央、省委精神思想营养,让文章更有深度、厚度和高度。
三、“小切口”重点在于讲好故事
做好主题宣传类报道是党委机关报的职责与使命所在。互联网时代,吸引力决定着影响力,影响力决定着舆论导向和话语权,牢牢把握舆论导向主动权,这就需要有好的新闻报道,而好的新闻报道无外乎就是讲好故事,用真实精彩的故事打动读者。
新闻报道要学会讲故事,如何才能讲好故事?干新闻的一提到讲故事,自然就会想到《华尔街日报》,这份报纸是美国最大的财经报,精于讲故事,通常将非事件新闻已经或可能影响到的普通人引入新闻中,通过讲述这个人生活发生的变化,让读者的关注点落在与自己一样的普通人身上,不知不觉地被带入新闻主题,从而增加了新闻的人情味和贴近性。
在我国的党媒语境中,特别是重大主题报道,就是努力在时代大背景下讲故事,从小事件中见大视角、大时代,把可亲可感的场景、人物、故事结合起来,力求报道内容聚焦基层实践、关注基层民生、贴近基层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在策划、撰写重大主题报道中,内容越真实、切口越小,稿件才越有说服力和生命力,为此“小切口”不仅能很好彰显故事的新闻性,还能有利于故事的展开,达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前有百姓腾屋慰红军 今有法官隔房利群众》一文,用不到千字的篇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群法院法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受感触——结合群众反映的焦心事——隔房建诉调对接中心——赢得群众的点赞,最终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特别是利用群众一句现身说法:“你们法官说得有理,我们双方自己协商好了,不告了,我们撤诉。”结尾,堪称点睛之笔。故事看似简单,但要讲出一个好故事并非易事,这不仅需要记者高超的采写技能与思想深度,还需要记者拥有人文情怀。通过这样一讲故事,把法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所取得的成效讲得清清楚楚,让人一看就明白。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把大道理讲清楚,这就是善于讲故事的魅力所在。
好新闻,就是要把故事讲精彩,故事精彩了,新闻也就精彩了。在讲故事中,从哪里开始讲故事同样重要。切口的寻找一般要求小和鲜,就是开口要小,力求最小,切口要鲜。所谓开口要小,一般就是从故事中的某一个具体人物、某一细节入手,然后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而切口要鲜,就是故事切入的地方要有时间上的及时性和事实上的新鲜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时效度。在采访过程中,如果能捕捉到反映事物本质,触动人物情感的细节,就是最为成功的,不仅能够画龙点睛,深化主题,而且能制造高潮。
新闻报道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也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要讲好故事,立意是讲好故事的关键。一个成熟的记者能够准确把握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敏锐把握时代发展趋势,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并且用在日常的发现、思考中去。不得不说,一篇文章的立意,只有与时代主旋律相吻合,写出来的作品才能充分反映时代精神,观照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笔者抓住了这一“天线”,结合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在开展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才有了《前有百姓腾屋慰红军 今有法官隔房利群众》一文的出炉,稿件中回顾了当地群众慰红军,以及当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以及到如今的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报道没有把隔房利民视为一个微观事件,而是从党史学习教育中看到了传承与赓续,这篇稿件不单是在讲故事,其最大的亮点是用典型事例印证出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而让报道有了魂,这也证明了曾经作为深度贫困县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能打赢脱贫攻坚战,如今能走好乡村振兴路、把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
从写作上而言,《前有百姓腾屋慰红军 今有法官隔房利群众》一文,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用最朴实的文字讲透了一个故事,这得益于作者在讲好故事中,抓住了贵在言之有物。新闻写作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问题为导向,是写好一篇报道的有效切入点,在不动声色中,让鲜明的观点进入读者内心,真正实现启发人的目的,写出的文章自然就有温度和生命力。
狄德洛说,平凡就是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和在不平凡中找到平凡。通过《前有百姓腾屋慰红军 今有法官隔房利群众》一文的写作实践,深刻体会到,做好主题报道,要以人民为中心,真正深入到群众中间去,带着问题深蹲,践行“四力”,只有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才能挖掘到第一手鲜活素材,从“大主题”中寻找“小切口”,大视角小人物,用生动的小故事,来展现大主题,不仅可以起到以小见大的宣传效果,而且还能通过小故事阐释大道理,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报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