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人物写作不妨来点古典美
——关于人物报道的几点思考

2023-01-10王丽丽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5期
关键词:沂蒙精神

王丽丽

媒体改革,无论是不是矩阵宣传,无论换何种形式传播,其基本的内容建设绝不可偏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时统宇曾说,那些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的记者,才是记者的主流和主体。对此,笔者深以为然。

拿写人物来说,四大名著里的人物可谓烙入人心,宝黛玉钗,悟空八戒,关飞张羽,武松宋江,个个都是封神级别的,让今人难以望其项背。其实,古典文学作品的叙述,虽然与新闻作品的叙述有所区别,但是,生动的表达、有生命力的人物,在这一点上,二者又是一致的。写活人物的手法有很多,在各类业务研讨中有诸多经验之谈,可谓百家争鸣。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如何才能在上阵采访前,胸罗百策、集百家之长?

近日,笔者通读了《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典型人物采访》《好新闻的样子——中国新闻奖作品赏析》等作品,现结合自身新闻实践,加以粗浅的梳理总结,试图透视人物报道的旨归,并盘点塑造新闻人物可以借用的几种古典文学手法。

一、文如其人

古人云,文如其人。国学之魅力,不可不悟。中华传统文化灿若星河,中国古典文学在人文关怀与写作手法上,有许多地方值得新闻记者学习借鉴。引经据典不仅能让文章增色,还能培养并传承人文精神。因而,想要写好人物典型报道,先得作者涵养自身,还要贴着时代的脉搏写。这就如同烹制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不仅要有食材,还要有作料,还要讲究火候;不仅要有语言、动作、场景、细节,还必须巧妙运用各种表达手段,创新文章叙事策略。

剖出人物的“真”——记者须练就一双慧眼,不虚美不隐恶,须以一颗平常之心和纯净之心,寻找人物的本真,以事明理,不要人云亦云,切忌完美人设、脸谱化。或重笔浓彩,浓者绚丽;或素笔淡写,淡者雅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突出人物个性,避免千人一面。

剖出人物的“善”——记者能做的唯有竖起耳朵,通过倾听人物喜悦、愤慨、感动、悲伤的言语,从中寻找到一根脉络清晰的红线,继而把人物思想的珍珠、闪光的足迹串联起来。笔下如有千军万马,或蓄势待发,或奋勇驰骋,下笔一气呵成,彼时耳畔似有战鼓擂动。

剖出人物的“美”——动人心者,莫先乎情。采访亦是一次心与心的碰撞与交流。记者唯有带上一颗心去,才能有幸去触摸、探索另一颗心。与被采访者交心,不卑不亢,既不仰视,也不俯视,力争做到平视,摒除浮躁,清澈透明,淡定从容,温柔敦厚。在对等的气势下,平静的叙述,鲜活的呈现,无须故弄玄虚,亦无须矫揉造作,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激情涌动。

有人说,成功的人物报道应如同一面旗帜,可以回答当下社会的追问。其实,新闻作品的境界与格局,何尝不是新闻记者境界与格局的复刻?明散文家归有光说:文章,天地之元气,得之者,其气直与天地同流。要写出好的人物来,先得记者不断涵养自身,无论是人品,还是文品,努力发掘向上、向善的力量,汲取思想的力量,并以鲜明的个体意识,情真意切地回应、回答好时代的提问。

二、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如此强调。

从古至今,历代先贤都倡导“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著,又说,君子之文,必有其道。

诚然,新闻记者的使命就是深刻透视出人物在横坐标与历史的纵坐标中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30年坚持,140张汇款单,180名复学儿童,55次义务献血……[1]这一连串数字与画面的叠加描述,声光并茂,成为支撑人物大爱的鲜活佐证,是对共产党人奉献精神的最佳解析。笔者在写临沂站前商场创始人齐德武时,偶得了30年前这样一则故事:1993年夏,沂蒙山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临沂城河决口。刚刚起步不久的临沂站前商场,处在洪水的威胁之中。抗洪中,齐德武家中进水,妻子派人连连捎信让回去排水,他心一横,忍了!父母的房屋浸泡在洪水中,衣物漂起,米面浸湿,70多岁的老父老母处在险情之中,几次捎口信催他回去,他心一横,也忍了!两位老人站在齐膝深的水中盼不来儿子,一时情急,对着邻居说:“你去问问他,还要父母不?”从凌晨4点直到中午11点,齐德武自始至终在洪水中搏斗,堵水、排水、挪货物……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一典型记述,从材料的选取、切入的视角,都让齐德武这样一个活脱脱的优秀共产党员、沂蒙精神传承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增加了受众对沂蒙精神无私奉献内涵的感知。

中国古典文学中有无数经历时光淘洗、历久弥新的优秀作品、经典人物,这些作品之所以至今仍保持着不竭的生命活力,这些人物之所以至今仍然活在大家的视野中并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蕴含着深刻的精神内核,承载着先贤圣哲的思想情感,这是其流传千古的魅力所在。解读这样的作品、人物,仿佛古人与今人隔着遥远的时空对话,情感相通,精神共鸣。

古人讲文以载道,歌以咏志。新时代如何展现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与坚持?新闻传播以内容为中心,内容决定其核心的竞争优势。众声喧哗,如何在最短时间迅速抓住大家的注意力?文贵有魂,新闻工作者要多增加一点中国古典文学素养,从中汲取精华要义,在对内容的打磨中,努力实现思想高度的提升,勾勒深藏理想与信念的宏大叙事。心中有担当,笔下才有激情,作品才能真正触动受众的心弦,读来才会感人肺腑。

三、见微知著

丰子恺曾说: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细节就如同有血肉的细胞,小小的,却能为文章增色增香。它可以是一个小的情节,也可以是一个小的画面、一个小的场景。小到一颗泪珠,一个慢动作,一个微不可查的眼神。然而,最能打动人的,往往都是小事,放大细节,只为抓住人物身上最能打动人的部分。

当兵时,他梦到最多的是母亲做的玉米饼。结婚24年,郭明义只给妻子孙秀英买过两件礼物:一条红纱巾和一枚价值28元的戒指。[2]细节是构成故事的基本元素,也是讲好人物故事的基础。玉米饼、红纱巾、戒指,这些细节成为人物最丰富的表情符号。作品的成功在于小中见大的叙事方式,于不经意间深化主题,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引发受众共情。

要说家里最值钱的物件,恐怕就是那一鞋盒子欠条了。从1979年起,村民欠费的单据记了1880张,约有9万元。[3]1880张欠条,单就这一条放大的细节,就足以让受众在精神上大受触动,报道文字简省,却生动感人。细细品味,意蕴悠长。

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中,沂蒙精神赫然在列。在采访85后新生代企业家刘同银时,笔者敏感地捕捉到这样一个细节:刘同银有一个特别的身份——沂蒙精神北京展馆和上海展馆义务讲解员。而听过他讲解的企业家纷纷表示很愿意跟他合作。由此升华主题:沂蒙精神是一张名片、一种信用的背书,借此解码沂蒙精神代代传承的精神特质。

这是一个打破传统叙事规则的时代,于粗处见工,细处见力,小中见远大,大中见结密,然后有味,这符合我们的民族审美。

四、移步换景

中国的诗歌写作讲究“移步换景”,这是最典型、最传统的“镜头式”写法。文字报道虽与影视制作在表达形态上不同,但操作方法相通,写作中不妨融入一些“镜头思维”,通过移步换景,将一个个特写镜头、全景镜头串联起来,将淡出淡入、时空切换、远景近景、特写旁白等一系列表现手法融合运用,带来立体可触的画面感。

天蒙蒙亮,已有病人在汉口金桥社区卫生中心外等候,王争艳裹着身寒气到达。55岁的王争艳头发花白,脚上是一双已不多见的翻毛皮鞋。她在那件旧旧的黑色棉衣上罩上白大褂,习惯性地摸了一下装备:左上口袋里的小电筒,左下口袋里的棉签,右下口袋里的听诊器。一天开始。[6]记者将一个个“分镜头”加以剪辑、组合,借助俭省的笔墨自然流畅地表达,给人以丰富的层次感。

笔者在采访江北铜王、山东金升集团创始人王景连时,也成功借鉴了这一手法,做了大量情景描写:乏人知晓这座金属城是山东金升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王景连30多年的心血与结晶。凌晨4:00,沂蒙大地正待苏醒,来自全国各地、各色牌照的大货车就从华东有色金属城大门口鱼贯进出,一派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凌晨4:30交易开始,早上6:00至7:00达到交易高峰,这里,每天大货车的车流量就达到3000余车次……这些晨曦喧嚣的场景,如同宣传片的一则脚本,为人物的刻画做好铺垫,也为文章增色不少。对人物的刻画,无须过多的铺陈,仅仅原汁原味的点墨就已经足矣。记者采用“镜头跟拍”的方式,使读者如临其境。

五、文似看山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文贵新、贵奇、贵变。好的人物报道亦是如此。语言是记者心中的百万雄兵,打造新闻精品用兵就须千变万化。要将人物写活,语言就要美,要避免平铺直叙的材料堆积,字斟句酌,锤炼文风,可以吸纳借鉴各种文学体裁的长处与精髓,或豪迈,或飘逸,或凄婉,或瑰丽,执悲天悯人之笔,蘸取万物之色,匠心独运,秉笔直书。例:海扑向山,山贴着海。山峰千余座,地无一尺平。270度的弯道,35度的陡坡;出潮一旁是百米峭壁,一旁是海风割面;小绵绵冬雨,穿林打叶;一路湿滑,一路泥泞。[7]语言大开大阖,力透纸背,笔墨吝惜,有意境,然笔下的人物速写却相当生动感人。

笔者在采访山东连胜体育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连胜时写下这样一段话——500多万临商人是这座城市的宝贵财富,他们为何能一往无前,从宋连胜身上,我们可以寻找到一些答案。而他将所有的经历都概括为“连战连胜”式的一帆风顺。质朴从来都是他的本色。今天,在他的身上,你根本看不出来一个董事长的影子。他穿工装,吃饭的时候就吃简单的家常菜,配上两个手工的煎饼,往板凳上一坐,他比任何人都吃得更加香甜。他的笑容灿烂,眼睛里仿佛有璀璨的星辰,仿佛他还是那个40年前年满14岁、倔强的、不向命运屈服的少年。这一人物形象,是沂蒙精神传承的又一佐证,人物速写,简洁明快。

好的文字是记者用心、用灵魂、用热血、用气蕴写就,文采斐然,能在字里行间,透出气场,传递温度。

六、巧用比兴

古人云: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活用中国古典文学表现手法,能让文章波澜丛生,多出一丝余韵。巧用“比兴”,托物言志。“比”是“写物以附意”;“兴”则是“触物以起情”。一个有情怀的记者,关注的已不单单在传播力本身,他会借新闻作品含蓄委婉地表达内心对生命的尊重、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人性的考问与思索。

穆青在著名人物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文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一九七〇年春天,一场冰雹,把棉苗打成光秆。可是,棉苗不管枝断叶残,仍然顽强地继续抽芽。”景物描写之后,紧接着对吴吉昌的描写。此文是“借景传神,寓情于景”的范本之作,记者触景生情,真实感人。

笔者在写《山与海的深情》一文时“寓情于景”,情感随笔墨宣泄:静静的沂河水一路向南汇流入海,承载着临沂舰劈波斩浪驶向深蓝。如果山也有梦想,那么,海就是山的希望;如果海也有所期,那么,山就是海的后盾。八百里沂蒙,看万山红遍。群力谁能御?齐心石可穿。

时光如流沙,倘若心灵如沙漠,笔下就不会有绿洲。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能让人受用一生。新闻写作可以从古典文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因为,只有记者自己内心充盈,才能写出有态度、有温度、有力度的好作品。那些记者能够捕捉到的闪光点,必是与自己心魂产生碰撞、联结的内容。其妙手偶得的背后,必然是长年累月的积累与沉淀。

时来天地皆同力兮,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如何发掘人物气息与时代气息的同频共振,如何成功凝练出有时代精神价值和深度的核心命题,需要在不懈的新闻实践中,做不断进阶的思考与学习,才能当好这个伟大时代前行的瞭望者和正能量的输出者。

猜你喜欢

沂蒙精神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沂蒙壮歌》
精神灿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
沂蒙红色影视剧创作及其艺术教育的作用与机制
拿出精神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