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同体”理念“教研共同体”建设实践
2023-01-10郭俐晴
教研即教育研究,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方法的研究活动。优质的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实施课堂改革的有效途径。学校重视校本教研,各学科每周都有半天校本教研时间,用于教学研究和学习。有的学校还安排了每天的小教研活动。这些举措实施的效果到底如何呢?教师是否从中受益呢?
一、当前教研活动的现状
在现实教研活动中,教师出场不“走心”的现象较为突出,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同时对教研活动颇多怨词,经过调研,发现问题如下。
(一)教师对教研活动的看法
其一,教师认为教研活动会占用较多额外时间。教师平日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与学生交流、接待家长、参与各项活动、各种会议等,本就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若是再安排教研活动,时间会更加紧张。其二,教师认为教研活动内容没有针对性,缺乏计划性和延续性。往往是学校层面定什么研究内容,所有教研活动内容就定什么,缺乏针对各学科、各年级、各班教学研究内容,对教师自身的帮助不大。其三,教师认为教研活动的形式不够丰富,除了学习理论、课例研究、专家讲座,就再无创新活动形式。现在的教研活动进行了诸多改良,强调参与性、交互性,故而在教研活动中往往安排有互动交流环节,但我们发现,每次发言、互动几乎都是骨干教师或教研组长。教师群体的参与性并不够,根本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二)教学管理部门对教研活动的看法
其一,教师对教研活动的参与热情不够,重视程度不够,人到心不到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一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大多就是走形式,不谈想法、不提意见。其二,不论怎么设计教研内容、变化教研形式,教师们都有意见,但是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教师们又不能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此外,综合教师问卷及教学管理部门问卷,当下教研活动的问题主要聚焦在教师参与度、教研内容和组织形式上。怎样才能研而有行?研而有效呢?我们将“共同体”理念植入教研活动。
二、植入共同体理念,创新教研共同体研究模式
共同体是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19世纪末,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共同与社会》中提出了共同体(community)的概念。21世纪初,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把“学习共同体”理念引入到具体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掀起了宁静的课堂革命。目前,佐藤学先生的“学习共同体”教育思想已在欧美、亚洲等多个国家得到推广,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型。在实施“学习共同体”课堂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受其核心理念——让学习真实发生的启发,将学习共同体相关理念注入教研活动活动,让教研真实发生,实施教研共同体,专注于让教研真实发生,有效推进了教研活动的改革和实效,为推动学校的课堂改革和教师队伍发展提供助力。
(一)“破”“立”结合,构建“教研共同体”组织
传统的教研活动多以学科组或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组又是由年级任课教师组成,这一团队人员相对固定,一个固定的组织容易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谁主持、谁发言,谁记录,由此,其他参研教师容易游离于教育研究的范围之外,难以激活所有人思维,无法达到教研活动真正的目的。
1.随机组建
为了提升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参与感,提升教研活动“研”之实效,根据活动的性质及目的意义,打破教研组的固化组建模式,随机组建,明确分工,改年级教研团队为4人研究共同体(佐藤薛先生经研究发现4人团队是为最稳定的研究团队,能让每个成员的能力发挥最大化)。在每次教研活动开始前, 教研部门提前做好准备:分组的纸签、组号座牌。教研活动开始前5分钟,所有教师抓阄分组,例如,抓到1号的4位教师为一组(不分年级),然后明确任务,以待教研活动的进行。灵活组建的教研共同体打破僵化的教研格局,有利于研究个体主动性的突出。
2.固定组合
常规的教研以学科组、年级组为单位组建相对固化的教研共同体,由组长牵头开展教研工作。这样的组织模式相对稳定,组织成员在工作区域能够有充分的学习、交流、研究时间和空间。利于大家开展日常的小教研和相对固定内容的教研,对团队整体力量的发挥有积极作用。
(二)真诚和谐,营建共同体研究文化
教研共同体是由4名教师共同组成的,以共同愿景、价值和情感为基础,以完成共同的研究任务为载体,强调在研究过程中持续的、深层的协作与互动,通过交流和分享而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教研共同体更加重视环境和氛围对于教师研究的作用,特别强调学习中伙伴的协同力量、挑战性问题带来的思维提升,并以此保障每次教研的研究效果。
1.营建和谐的研究氛围
教研场所中营建和谐、轻松的环境,同时辅以共同体团队建设示范性的标语引领,从而实现温馨、和谐的研究氛围。
2.保持严谨的研究态度
引领教师在研究中保持严谨的研究态度。研究是为了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提升自我,对教研中呈现出来的所有问题都应刨根问底,实事求是,探求真知。
3.构建真诚的同伴关系
研究要做真研究,在面对研究过程中的同伴质疑时显得尤其重要。处理好质疑和争论,建立真诚的同伴关系,能有效推进教研工作的进行。
(三)真实教研,实施共同体研究模式
1.问题导向,指向明确定主题
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因此,研究的着力点必须放在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中教师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每个教师在教学中呈现出的问题具有共性,也有个性。集体教研活动面对教师群体,更应该解决教师们所面对的共性问题。对共性问题的研讨更能促发教师的思绪,点燃研究的火花。每次教研活动前,教导处将教师们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一个共性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小而精,利于研究突破。所有教师针对这一个问题以教研共同体形式开展研究。例如,在课堂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课堂上“教”与“学”关系转变的困难始于备课时的教学设计。于是,我们的教研内容即为在备课时的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第1次教研活动,我们以3年级计算课型的学生活动设计为话题,提前为教师们准备好了教材、教参,提供了教学目标及基本教学程序的教学设计,减少了教师们在教研活动时钻研教材的时间周期,保证了教师们的研究始终围绕“学生学习活动设计”。共同点研究问题促使了教师们有共同的话题,不管是在研究还是在交流时所思所想均指向相同,故更能产生共鸣,激发质疑。
2.任务驱动,目标明确做研究
除了教研内容的驱动,教研共同体构建时也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在随机组建的4人教研共同体中明确规定1号为组长,负责整个教研的统筹、组织、研究工作,2号为书记员,对讨论研究做好记录、整理,3号、4号为发言者,将代表教研共同体上台发言。每个共同体成员的角色身份都具有不确定性,每次教研活动时根据抓阄号确定。这一举措除打破固有的教研组织模式外,还让每位教师在每次活动中承担不同的任务,有效避免“游离”于外的状态。
3.展示分享,交流碰撞促提升
交流不仅是对理解的分享,更是对未解的探索。在研究交流之后,利用抽签软件随机抽取汇报小组上台交流。展示交流的不确定性也促使了每位教师在研究时投入。在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研共同体开展的活动中,我们以专项研究为抓手设计教研活动。专项研究是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按照一定的课型归类,在一定周期内全学科、跨年级研究一个课型,聚焦大家的关注点,共同思考、突破一个难点。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以“主持一场活动、展示一个课例、分享一些收获、上交一套资料”为任务清单,各教研共同体实施任务驱动,共同研究、交流、展示。共同的专项研究视角,也有利于提升参与教研的其他教师的关注度,从而提高教研质量。
4.收集整理,反刍提升成策略
由于教研活动的时间有限,教研活动之后,根据各个教研共同体提交的研究材料进行梳理总结,提炼出本次教研活动的成果,形成有效策略,固化教研活动的成果,以利于大家的后续学习共享。人人研究,一研一得,教研共同体的建构和实施有效地改变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状态,全情投入,全程参与,极大地提升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5.反思评价,齐心协力促发展
评价是促进改革的重要一环。在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根据活动的参与度、实效性、指导性3个维度对教研活动进行系统评价,再把评价结果运用到教研组建设中。在这种共同体建设中,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作用和团队的力量,让教研真切地为教学服务。
在双减的背景下,在“减负不减质”的工作思路指引下,“强师提质”是提升办学质量的基础和保证。高效开展教研活动,发挥教研共同体的作用,提升每一位教师教研活动的参与度,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升教师专业胜任力,永远是践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