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艺术美育的内涵本质、现实困境及未来图景
2023-01-10王远征
李 健, 李 进, 王远征
(1. 西南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 重庆 400715; 2.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 重庆 400715;3. 西南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重庆 400715)
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与健康发展中,不断调整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以适应新时代对学校美育的要求。数字媒介的泛滥导致审美文化趋于平面化、娱乐化、快速化,媒介技术一方面实现了幻想与现实的融合,另一方面又消解了传统审美的整体性,导致审美变成一种狂欢性、消耗性、易变性的消费现象,审美趋势被商业利益所操控和束缚,人的审美认知和审美行为都缺失“自我”。艺术教育在审美大环境的影响下也出现了异化[1],精神传承、自由表达、人文精神、美学思想都被降格为一种技术形式,赋予个体的感知结果被总结成普遍的鉴赏知识。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深化教学改革,要求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艺术与审美“联姻”正式纳入国家文件,成为未来学校美育的教学模式。那么,中小学艺术美育的内涵是什么?如何有效实施?中小学艺术美育未来发展图景又何如?这些问题都是当下亟待思考的问题。鉴于此,本文探寻了审美艺术教育的内涵本质、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勾勒出中小学艺术美育的未来图景,为今后中小学艺术美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中小学艺术美育的内涵与本质
探析中小学艺术美育的内涵,需要把握两组概念的关系——艺术与审美。长久以来,人们将艺术与审美两者归属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达形式,使两者之间的界限模糊,不利于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实践的开展。
审美的发生要早于艺术的发生,在原始人类将贝壳打磨光滑挂在脖子上,以及在陶器上画一些图案的时候,就有了审美活动的萌芽,但是这个时期审美创作并没有脱离一般劳动成为单独的艺术创作活动,直到审美从人类的日常活动中分离出来,并获得独立的地位后,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行为。由此可见,艺术是审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艺术的出现扩大了审美的范畴,艺术为审美提供了符合观者需求的审美意象,也为艺术的表现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
众多美学理论对艺术与审美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在康德所建立的美学体系中,艺术是审美的例证,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审美[2],康德将艺术从模仿什么与如何模仿的法则中解放出来,认为艺术不涉及任何认知,仅仅是审美观念的自由表达。到了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艺术品是美的体现,艺术是独立的,他将理性与辩证法运用到艺术创作中,认为艺术是首要的,美的显现要以艺术为手段[3]。席勒认为审美和艺术是社会心理学与哲学的问题,为了缓解近代文明发展中出现的人性割裂、道德沦丧、物质和精神分裂的社会状态,提出将美学与艺术活动作为改良习俗实现审美自由的路径[4]。关于审美和艺术之间的纷争形成了以移情论为代表的“主观的美学理论”和以艺术学为代表的“客观的美学理论”[5]。在审美学派与艺术学派互斥互融中,产生了将两者融合思路,即人的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是综合的,美学是艺术的美学,是社会文化艺术的科学[6]。那么艺术教育就要从艺术与审美的综合体中寻求发展方向。
学校艺术教育包括艺术创造,以及对创造性艺术的欣赏、观察、阐释、批判与哲学思考[7]。艺术教育离不开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符号,蕴含着一定的社会价值与意义,不管是创作艺术品还是对艺术品进行鉴赏,都是在对符号背后意义的解读与运用。因此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从本质上说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色彩、音符、肢体动作等构建起自己艺术语言系统,通过自我建构的过程进一步增强识别力、扩展解释隐喻、典故的能力,并巩固自我艺术语言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会运用到感知能力、想象力、洞察力和创造力,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实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8]。
与艺术教育的感性相比,审美教育显得更为理性,审美教育是依托美的规律进行,相对于艺术教育会有技术层面的要求外,审美教育会更多聚焦在调节心灵、升华心境、健全个人审美心理结构,以及丰富生活,因此审美教育的育人方式主要集中在审美概念理解、审美观念形成、美学原理及对艺术表现规律的探究。审美教育指向的是培养“完美的人”,通过审美的寓教于乐,怡情养性,潜移默化的人文教化过程,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合乎人性的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9]。当艺术品秉持较高的艺术感性因素,也符合教育大众的审美理性时候,它就建立了良好的审美标准和品位,甚至是建立一种道德标准和探寻自我人格的观念标准[10]。这些艺术美是艺术家精神生产活动的产物,是其审美目标、审美实践和审美理想的综合写照。
“人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对世界的审美关系。”[11]中小学艺术美育是对艺术品中社会现象、情感价值、文化参与通过以感知、理解、表达、批判为媒介和内容的审美教育,具体而言,中小学艺术美育有以下特性:一是中小学艺术美育的精神内核指向育人,是为了培养“全面觉醒”的人。相较于认知表面的“知道”“理解”等技能的掌握,“全面觉醒”是一种人在不断反思与实践活动中,全面自主参与,实现“觉醒”的活动,也就是说通过学生与艺术相遇与探索,激发他们积极的感知力和感受力,扩展其感知范围和思考的维度,更新认知、拓展视野,实现“全面地觉醒”。二是中小学艺术美育以艺术为媒介与内容,那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与“真正的艺术品”主动相遇,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获得新认知与新收获。中小学艺术美育是通过艺术对人产生影响,那么受教育者必须真正、积极、主动参与艺术,教师就需要对学生参与的艺术进行精心筛选,选择“真正的艺术品”。相较于一般的艺术品,“真正的艺术品”是学生能够联系个人经验并能引发深思的作品。通过主动参与、评价、反思这样的作品,学生获得的审美经验才更有能量与价值。三是中小学艺术美育的终极目标并非个人价值的实现,更重要的是从实践的角度正确地理解、认识生活,积极构建与他人和社会的联系,发挥个人的社会价值。中小学艺术美育以艺术为联结,不仅能帮助学生展示自我,还能发挥其联结他人与社会的作用,激励学生在积极参与审美活动的探索中,增强社会责任心,提升社会道德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12]。
二、中小学艺术美育的现实困境
艺术美育作为审美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其成功与否直接关乎学生发现美、鉴别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对中小学艺术美育的理念认知存在偏差
中小学艺术美育作为中小学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固然重要,但人们对中小学艺术美育的理念认识还不够,艺术教育对审美的偏离比较严重,学校艺术教育存在应试化、技巧化、功利化的倾向[13]。一些学校与教师仍然持有美育和艺术教育二者等同的观念,未厘清中小学艺术美育的内涵,也未从本质上剖析二者的关系,拓宽美育实施途径更是无从着手[14]。未将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融合作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交流的纽带,忽视了不同艺术种类的艺术品对人类独特的审美意义,更没有意识到艺术教育是人类自我表达的方式。
在艺术创作教育中,中小学艺术美育的价值是教会学生如何审美地展示世界,审美是人的独有属性,也就是说艺术审美价值追求在于“人”,而非“技”。通常的艺术教育追求技术层面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关注到艺术过程中“美”的成分,而忽视“人”的存在[15],忽视了艺术过程中审美结构、情感判断、价值追求等对人的感化。仅仅将艺术过程作为图像再生,用理性主义视角审视艺术创作的过程,或者是将艺术创作认为是命题式的“作文”,忽视了艺术创作中意象的主观性、表达的随机性等要素,导致艺术鉴赏教育“公式化”。
(二)对美的感知关注不够,未上升到审美概念
艺术品是感知的物化,物化的过程就是中小学艺术美育的过程,感知是中小学艺术美育的起点。自然环境、人、事和各种关系是人形成思维表象的源泉,世界上的事物并不都符合人的审美习惯,这需要按照人的习惯进行梳理规划,梳理规划的过程就是审美与艺术参与的过程。要对世界进行审美的理解,就需要将学生带入对世界的多样性与完整性的解读中去,学生通过艺术持续地获得稳定的内驱力,通过审美的判断形成对世界的整体理解。
当下的中小学艺术美育并未将学生对世界进行感知作为教学重点[16],未将学生带入对世界的多样性与完整性的解读中去,忽视了中小学生主观的内部体验过程[17];也未通过审美的主观判断形成对世界的具身化理解,不能使学生从粗糙的、浅薄的感官感知关注上升到清晰的审美概念。例如,以小学美术教育为例,小学生不仅要了解什么是美、怎么发现美,更要通过美术欣赏、绘画和手工等系统的教学方式动手、动脑, 从而使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辨别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开发[18]。因为在艺术教育中对自然世界的认知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按照自然现象展开的规律进行“模写”,只有将自然中无序的、存在既定规则与形式的东西按照人的习惯进行梳理规划,才能产生“审美活动”。忽视感知的中小学艺术美育会将鲜活的感觉知觉技术化、概念化,导致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
(三)中小学艺术美育教师队伍整体质量偏低
教师是中小学艺术美育的领航人,教师对艺术审美课程的设计、实施、过程引导以及结果评价往往决定着中小学艺术美育的效果。中小学艺术美育队伍整体质量偏低直接制约着中小学艺术美育的高质量发展,这一问题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尤为凸显。
一方面,部分地区中小学美育师资存在较大缺口。虽然美育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由2015年的6.5%提高到2020年的7.6%[19],但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规定美育课程的课时量应占总课时的9%~11%。由此可见,教师数量虽然有所增长,但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的课时量仍不匹配,仍存在很大的人才缺口,尤其在西南农村地区,中小学普遍缺乏专任艺术审美教师,通常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有学者调查西部某农村地区学校显示,“农村小学包班上课情况较多,以全科教师为主,大部分学校没有艺术专职教师”,虽然全科型定向教师的培养保障了各地村小的师资,但是,教师的艺术专业性较差、艺术培训缺乏以及科研能力不够等问题,都成为影响农村小学艺术教育举步不前的重要因素[20]。
另一方面,艺术审美教师自身审美意识匮乏,即使是在经济发达、资源充足的地区,由于中小学艺术美育处于一种“副科”地位以及艺术审美教师自身专业特质,艺术审美教师除了负责本职工作外,还要兼任学校宣传员、大队辅导员等,使其无法静下心来反思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逐渐丢失审美意识。
(四)中小学艺术美育评价改革滞后
评价是教育改革的“指挥棒”,中小学艺术美育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艺术审美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艺术教育量化评价非常困难,对其研究较少导致其成为了教育评价中的薄弱地带[21]。自2015年后,学界和教育管理部门对学生艺术素养(质)测评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2020年,《意见》明确指出“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有力地推动艺术类学科评价的实施。尽管如此,当前我国中小学艺术美育的评价仍存在评价标准固化、评价制度僵化、评价文化滞后等问题[22],在轰轰烈烈的艺术素养测评“运动”后,中小学艺术美育的价值被窄化为一种知识与技能的获取。在升学压力的促使下,中小学艺术美育最终沦为一种为升学所准备的考级、考证工具。中小学艺术美育最终的目的成为画一幅画、跳一支舞、弹一首曲,这种以技能掌握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为了追求效率至上,中小学艺术美育评价往往倾向于选择简约化、易操作化的评价方式,利用美术史知识调查、主题创作等简单的技术手段实施评价,由于缺乏过程评价,学生的日常学习缺乏有效监测,学生最终的成绩也可能是“临时抱佛脚”的结果,结果评价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三、中小学艺术美育的未来图景
中小学艺术美育的推进意味着学校美育的深层变革。中小学艺术美育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学科融合,而且能够推动学校美育育人方式变革,更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因此,基于中小学艺术美育的内涵与现实困境,擘画中小学艺术美育的未来图景对于学校美育发展至关重要。中小学艺术美育的未来图景应通过理论引领、教学改革、师资保障、评价引领等来实现学校美育的新局面、新高度和新生态。
(一)理论研究创新局——扭转中小学艺术美育价值导向,培养“全面觉醒”的人
教育改革应先有理论研究,以科学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是实施教育改革的基本前提。全面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开创中小学艺术美育新局面,需要遵循人的思维模式和发展规律,加强理论研究,为教育改革提供行动指南与思想引导。首先,转变中小学艺术美育追求“技”,而非“人”的价值理念,为教育改革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中小学艺术美育往往追求技术层面的手段和方法,忽视了“人”的性质和价值,阻碍了审美价值的实现。通过扭转中小学艺术美育追求“技”,而非“人”的错误价值取向,纠正中小学艺术美育工具化思想倾向,使中小学艺术美育回归“人”主体发展的本质内涵,作为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其次,以多学科融合为视角,保证艺术审美教育改革过程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在中小学艺术美育的理论中融合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兼顾“审美”与“育人”的取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后,要加强学校课程教学研究,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实践指南。学校是中小学艺术美育开展的主要场所,要紧紧围绕扩大审美感知这个主渠道,完善中小学艺术美育的课程教学研究,构建融合的美育课程体系。在研究中还需注意如何将中小学艺术美育渗透在学校全部学习和生活过程之中,在实践中构建“审美核心课程系统”,即构建培养学生综合审美能力的艺术课程,通过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科技、艺术与社会课程,扩大中小学艺术美育的范畴,同时对学科进行审美化改造,将中小学艺术美育作为育人的核心,发挥其对增强学生艺术美欣赏、鉴别、创造的作用[23]。
(二)教学改革变形式——以全科融合育人为出发点,丰富中小学艺术美育的主要内容
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多要素之间相辅相成,发挥全学科的育人价值,促进全学科教育内容的整合、渗透与互鉴互补,使其自然自在地“融成”强大的教育力量,支持育人实践。那么,从全科融合育人的视角下,中小学艺术美育也能发挥其特有的育人价值。通常来说人对事情的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中小学艺术美育是人类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沟通的桥梁,在全科融合育人的体系下,中小学艺术美育发挥着温润心灵,牵引情感的功能,其蕴含的情感力量能够为德育、智育、体育、劳育提供丰富的动力来源,在五育相遇相连中,使学生丰富个性、完善人格,增进对世界的多样性与完整性的理解,从而达到个体自身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目的。
具体而言,一是在中小学艺术美育中融入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在艺术审美体验中用“美”的眼光去发现世界,用“美”的作品来怡情养性,发掘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价值、精神传递,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使其知荣辱、辨是非。二是融合中小学艺术美育与智育活动,鼓励学生在中小学艺术美育中汲取社会文化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同样的,也可以在文化课中渗透中小学艺术美育相关知识来丰富智育内容与形式,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创造美奠定基础。三是通过“以体健美”,健与美相互融合。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展现自身魅力,感受形体美、动作美、协调美带来的审美愉悦,增强其身体素质,提高对生活的自信。四是中小学艺术美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在艺术创造中实践美、创造美,同时感受劳动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品质。总之,就是要积极发挥中小学艺术美育在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使其与德智体劳四育相互融合,同步同向前进,和谐共生[24]。
(三)配齐师资担重任——补齐中小学艺术美育师资短板,提升教师艺术审美素养
美育教师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主体,是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他们不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使命,还肩负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艺术教育者审美素养的提升关乎学生审美品格的养成,如若没有一支人数充足、专业过硬、素质过关的中小学艺术美育工作者,中小学艺术美育活动就如同空中楼阁,难以发挥其实质功效。为了确保中小学艺术美育取得理想的效果,一定要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助力国家人才培养。
国家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补齐师资欠缺短板。首先,需要完善当前中小学艺术美育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在各艺术专业学科、艺术师范教育和美育基础理论领域的育人数量与质量,学校与高校建立紧密联系,打通专业艺术教师的使用渠道,培养其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美育行业的专门人才,改善人才短缺现状。此外,学校可以聘请高校美育专家、优秀文艺工作者、专业机构的名家名师、有经验的一线教师组成教学大团队,作为艺术美育师资力量的补充,为中小学艺术美育提供高质量的人才资源。同时在制度上需要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职前师范审美教育”“自我审美教育”以及“职后短期审美培训”来保障[25]。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师的美育水平,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作用才能借由教师得以真正的传递,发挥“美育教化”的作用。
(四)评价赋能保质量——完善中小学艺术美育评价体系,注重评价的生成性与可持续性
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中小学艺术美育无论是在理论体系研究,还是在实践探索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了教育教学的重大变革,就中小学艺术美育领域而言,跨学科融合交叉的教育研究范式在艺术教育研究中得到了积极运用,打开了艺术教育研究的视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艺术教育评价研究逐渐被人们认可和接受。传统教育教学中,人们认为中小学艺术美育是关乎个人自由和创造力的教育,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因此,其评价活动常常难以开展。当下,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深入以及数联技术的发展,创造力等主观思维可通过研制测评标准和工具进行评判。于是,各国艺术教育研究者聚焦于评估学生艺术素养(arts literacy)的研究,寻找能够评价学生艺术审美素养的方法,也开发相应的工具对学生进行测评,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因此,着眼中小学艺术美育的未来发展,建立健全评价系统将成为撬动中小学艺术美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杠杆[26]。
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当前的中小学艺术美育评价体系。
第一,完善中小学艺术美育测评指标内容,聚焦学生艺术审美素养的提升。为有效改进教学质量,建立教育质量测评指标体系是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然而,艺术作为人类非语言文字表达的一部分,本身就具有多样性、地域性、多变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很难有一致的评价标准,而对审美的评价更是众说纷纭,中小学艺术美育的标准不应该是一个横向可比的“大众标准”,而应该是针对个体纵向可比“个性标准”。为此,在测评理念上,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小学艺术美育测评理念,使测评理念的价值取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前提,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与群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评价内容指标上,不仅重视学生在艺术审美知识与技能上的进步,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思考判断能力、审美能力、辨析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丰富评价的内容,构建多维评价指标,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和情感的和谐发展。在结果运用上,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构建学生艺术与审美素养增值评价模型,不仅针对学校和教师分析评价结果,更能让学生看得到自己的发展与进步。
第二,测评手段应科学化,评价主体应多元化。首先,创新中小学艺术美育评价方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艺术审美学习做出准确、有效、客观的判断。研发适用于复杂任务的表现性评价量规,对学生面对真实复杂任务以及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或与结果做出实时判断。同时针对学生个性化的作品展示、社会调查、作品评述等活动研发表现性评价量规,评价学生将理论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具体任务中的运用情况,形成全方位的学生艺术审美活动评价工具,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评价素养。此外,多主体参与评价将成为中小学艺术美育评价改革的新方向。中小学艺术美育的实施需要合力协作,对其评价也是如此。建立评价共同体,中小学艺术美育的结果是能够融入社会、文化、生活的艺术作品,对作品的评价就需要让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各主体共同参与,学生既是作品的完成者,也是自己的评价者;家长和社会人士既参与了中小学艺术美育的过程,也成为了评价的参与者,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主人翁意识,而且能发挥各个主体育人的功效,使评价更为完善、合理。
第三,建立监测实时数据平台,注重评价的生成性与可持续性。移动数联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增添了科技的色彩,也为传统单向度的教育评价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中小学艺术美育评价应该通过教育信息技术建立监测数据平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运用移动平台和虚拟展示等技术,实现多主体中小学艺术美育评价的数据化、移动化、常态化,为美育评价这支撬动美育实施与发展的杠杆赋能,使之具有更强大的数据支持。智能化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能够使学生的日常学习得到有效监测,也便于教育工作者得到及时反馈信息,为调控课程目标,改善教学过程、方法等提供指引,为教育教学提供有效性和便利[27]。
四、结语
中小学艺术美育作为审美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其成功与否直接关乎提升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因此,需要格外珍视中小学艺术美育的重要价值,积极探析中小学艺术美育的内涵、现实困境及未来图景,提升教育工作者对为中小学艺术美育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操作,帮助学生获得更完备的审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