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德:接棒北京曲剧《茶馆》的人
2023-01-09杨思思
杨思思
当悠扬的鸽子哨伴随着暮鼓晨钟慢慢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时,老北京的传统味道也在日常经验里渐行渐远。作为中国第三大移民城市,北京每年接纳着数以百万计的外来人口。一方面,旧日的胡同文化、四合院建筑、人文传统,渐被稀释,成为了一种只能在舞台上和展览中寻找到的怀旧标本。与此同时,“北京人”和“北京地方文化”,也在随着“新移民”的涌入,形成着新的定义。
面对无法阻挡的变革洪流,有一群人,始终在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中摸索前行,他们就是北京曲剧的从业者们。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曲剧,是北京文化的代表,它从出生起,所有的跌宕起伏都烙刻着时代发展的印记,在日新月异的当下,它更是面临种种机会和挑战。今年,这个年轻的剧种刚刚度过了70岁生日,可以说,它的继承、发扬、传承、变革,即是属于这个北京剧种的历程,也是北京的文化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幅生动缩影。
而演员李永德,正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当年那个味儿”
今年45岁的李永德,是北京曲剧团的当家男演员之一。
出生于东北黑龙江,22岁时来到北京的他,在此唱了半辈子的北京曲剧。
8月6号晚,在长安大戏院举办的“北京曲剧剧种命名七十周年庆祝大会”上,他和团里的另两位演员带来了一段曲剧《北京人》里的《报菜名》:
便宜坊焖炉烤鸭最地道,
东兴楼乌鱼蛋入口即消,
醉琼林的五柳鱼滋味儿绝妙,
致美斋拿手的是萝卜丝饼还有那烩鸭条……
两分多钟的唱段,像是带观众开启了一次老北京的美食巡礼,配上俏皮诙谐的牌子曲,听得人垂涎欲滴。
“只可惜这些唱词里的很多东西都消失了”,面对采访,李永德的语气里带着些遗憾。北京曲剧是北京的唯一地方戏,承担着记录北京的风土人情、地方习俗、饮食起居、岁时节令的功能,但如今,这些曾经的“老味道”正在被新的生活样貌所代替。“消失了的老北京人的记忆和情怀,我们只有用舞台形式去再现它,通过一段段‘活标本,告诉大家,过去的北京什么样儿。”尽管如此,喜爱美食的李永德仍旧遗憾于自己只能在戏里过过“嘴瘾”,现实中,再也尝不到传说中的“八大楼”。
“前一阵网上不是在讨论北京是不是美食荒漠么,我猜他们肯定不了解老北京,那會儿好吃的多多啊”,李永德有点替北京叫屈,“不过……好像这些后来都绝迹了,就是有,也像老人们说的那样,没当年那个味儿了。”说到这儿,他又有点哭笑不得。
甘守寂寞者得衣钵
时代的变迁,让很多温存的传统退化成唱词中的记忆,而尝试以戏曲形式守卫它的北京曲剧,也在现实中遭遇到同样的问题。
北京曲剧,以拆唱牌子曲和岔曲做根基,此前,它可能是北京最红火的地方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云集了魏喜奎、曹宝禄等顶级曲艺名家,讲究“京腔京韵、好听好看”的北京曲剧甫一诞生,便广受追捧,成立13年间,他们创排了65部作品,其中很多成为经典作品。1962年,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等一票难求的剧目,更是在周恩来的关怀下被拍成电影,远销港澳、东南亚。为曲剧命名的老舍赞誉它“填补了北京没有地方戏的空白”,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化含义。
然而,随着十年动乱的到来,曲剧创作被迫陷入了停滞,直到1977——李永德出生这一年,历尽磨难的曲剧团才回到“正轨”,创排了新戏《野鸭洲》。此时,身为主演、51岁的曲剧创始人魏喜奎,已经十余年没有登台。
“曲剧是新出土的嫩芽, 根基极浅, 难胜十年暴雨疾风的侵袭,再谈复兴,已极不易。我们第一代的曲剧创演者, 如今只有我和孙砚琴等两三位可以登台,人单力孤的中年一代,正好被灾难所误,希望只能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在一篇魏喜奎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文章中,谈及接班人,这位曲剧的创始人不无感慨。然而,在1975年入校的甄莹、许娣、张绍荣等第四期学员之后,曲剧团便暂停了招生,这些学员,也成了魏喜奎手把手教过的最后一届学生。报考曲剧的人始终寥寥可数,魏喜奎忍不住叹道:“如果招考歌唱、电影演员, 会有成千上万的人蜂拥而来,因为能出名、出国、挣大钱,但对于问世仅仅十五年便遭十年禁锢的曲剧,很多年轻人十分陌生,不知曲剧是什么……”
和所有的表演艺术一样,曲剧在陷入“人走艺绝”的危机,曾经创造下辉煌成就的角儿们芳华已去,而继承者寥寥。不是每一寸舞台都有大名大利,在这个热闹以外的世界里,大概只有能耐住清贫和寂寞的人,才能得到衣钵。
李永德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曲剧本科班时,已是1999年。
此前,喜欢声乐的李永德在部队服役时学过民歌,出色的嗓音条件和郭冬临一般的喜庆长相让招考老师一眼相中了他。
只是,谈起北京曲剧,这个东北爷们儿爽言自己“一开始并不热爱”,“唱歌追求以情带声,曲剧讲究以字行腔,老先生们唱得真好听,可自己一唱就走了样儿”。直到毕业,也只“学了点皮毛”,之前在部队有一些民歌演唱基础的他,记得那时“最爱的就是声乐和表演”,对于八角鼓和岔曲,却是“有点儿不灵”。
2003年毕业后,李永德正式入团,当时“还没怎么开窍”的他分到的几乎都是插科打诨的小角色,《正红旗下》的查老二,《啼笑因缘》里的黄副官,《茶馆》里的唱戏茶客等,表演形式幽默夸张,演唱段落也多是味道诙谐、形式轻巧、说唱性较强的“金钱莲花落”等牌子曲。虽然简单,却有特色,一来二去,老师们看了都觉得:成,这小子讨喜!
一类角色立住了,此后就不愁没戏演。李永德回忆起那段时光,觉得是自己最“涨功”的时候,百练不如一演,舞台上,角色小,心理压力也小,这给了他充分的时间积淀和成长,观察前辈怎么表演、念词、唱牌子曲,“总有机会和高手过招就是幸运的,我可能不是最聪明的,但一定是最诚恳、最用心的那个。”
“我演王利发”
舞台上,空寂的茶馆飘飘摇摇,白色的纸钱从空中撒下,追光惨白地落在老掌柜脸上,唯见热泪两行。和着人生最后一点气力,王利发临终前高唱了一曲杂糅无奈、自嘲、愤懑、潇洒的离歌,“再见了,老裕泰”,唱得尽的历历过往,唱不尽的人生悲凉……
这是曲剧《茶馆》的最后一幕。11月8号,这部曲剧团首演于上世纪90年代的精品力作,终于又见舞台。而此前的10月份,它已在全国进行了17场巡演,一票难求。
北京场谢幕时,主演李永德脸上的泪水未干。一年前,他从老师张绍荣那里接过了“王利发”的角色。这是一个难度极大的经典人物,从青年跨入暮年,三种人生状态,此前,话剧界的于是之和曲剧团的张绍荣都曾凭借他立名天下。踏实上进的李永德,自2016年的《什不闲传奇》《龙须沟》开始,从舞台边缘走向了中央,而这一次的《茶馆》,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和压力。
“这部戏,我从进团后就接触,从开始的茶客,到后来的庞太监、松二爷,但心里最想演的还是王利发。记得2016年团里计划复排,号召大家竞演上岗,我就报了老掌柜一角,唱了一段王利发上吊前的选段”。虽然当年因为演员人数不够,复排未成,但那时李永德的业务能力在领导心里已经留下了位置。
直至去年,曲剧团正式决定复排《茶馆》,出于梯队建设的考虑,最终公布由他和另一位85后新生代轮流担纲王利發的角色。
在表演层面,李永德从未计划另立炉灶,他看遍所有话剧版和曲剧版的视频文字资料,捕捉角色特质和信念感,“我不介意人家说我模仿,前辈的塑造经过千锤百炼已经得到观众认可,当你不能超过他时,可以先刻模子。”他不太赞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种说法,觉得“能攀附上些就不错了。”
而在演唱上,李永德则有着更独立的想法:无论曲剧或是岔曲,老先生的声音确实好,但不能一味模仿,特别是对于王利发这种年龄跨度极大的角色,不同年龄段的声音要“化妆”,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声方法,不能不顾一切只求像。他一边说一边演示了声乐学上的“面罩共鸣”“胸腔共鸣”,“有了共鸣意识,声音才会既科学又好听”。让李永德记忆犹新的是,张绍荣老师在他接到这个角色之初,就语重心长地提醒他:德子,一定注意演唱方法,从自身条件出发,别把嗓子唱坏了。“绍荣老师觉得自己就是从《茶馆》这个戏开始变成烟嗓儿的。”
“其实曲剧人挺不容易,一个小众剧种,影响低,收入少,但对演员的要求很高,唱腔、表演、念白,一个都不能少,得找字儿、找腔儿、找味儿,一个字:难!”
新北京曲剧与新北京人
正如这座古老与新鲜并存的北京城,自上世纪80年代起,曲剧也在尝试针对新时代观众的审美作出改变,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唱腔的调整。事实上,这种创新以《烟壶》《茶馆》为代表,曾为曲剧团收获了无数掌声。
然而,近些年来,很多熟悉曲剧的老观众认为,曲剧团创新的步伐越迈越大,甚至在很多新戏里再难寻找到他们熟悉的曲牌。牌子曲作为曲剧的根基,似乎正在变为一个个不连贯的音符,在演员们的“咏叹调”中摇曳装点。
对此,李永德引用曲剧团功勋作曲家戴颐生的观点,提供了另一角度的启发:“未来曲剧的发展方向,可以是北京民族音乐剧或说京味儿音乐剧,它既传统又好听,同时又保持一种京城文化自带的艺术品位。而对于曲牌的应用,你很难说清它是什么曲牌,它已经化在了里面,以一种元素的形式保存其中。”
“好听,永远是第一位的。”李永德说。
今年,是李永德进团的第19年,想起过往他有些感慨,当初和他一起进团的17名同学里,如今只留下了郭曾蕊一个北京人,而随着剧团转企改制的完成,他们将是最后一届拥有体制身份的演员。有时在楼道里,李永德听见新来的团员操着各种家乡话打电话,会“在心里感叹”,作为曲剧团的“老人”,他觉得团里的“京味环境越来越淡”,“味道是熏出来的,希望多演一些《茶馆》《龙须沟》等传统剧目,对年轻人多多熏陶。”李永德说,对于北京曲剧和京味儿文化的传承、传播,自己这个“非老北京土著”肩上有责。
在北京生活了23年的他,现在已将家安在了这里,在他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这座古老的城市正在接纳着越来越多的“新北京人”。
实际上,回顾历史会发现,从元朝起,北京一直以一座移民城市的姿态存在,阔大宽广的建筑格局仿佛正是它包容态度的映射,正如李永德所说,“北京是北京人的北京,也是全国人民的北京”。
所以,或许此时我们对“北京人”的定义也可以作出一些改变:一个熟悉北京、接纳北京的人,无论他来自何方,而北京也包容、接纳了他。那么,他就是一个北京人了。
演员介绍
李永德:北京曲剧团国家二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戏剧家协会会员,2003年入团,第五代北京曲剧人。在复排版《茶馆》《龙须沟》中担纲王利发、程疯子等重要角色,2013年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戏剧节以《烟壶》“九爷”获优秀表演奖,2017年主演《十不闲传奇》获第十五届中国人口文化奖组委会特别奖,2022年获第五届中国(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总决赛表演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