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理论的高中体育教学方式分析

2023-01-09彭欣欣

当代体育 2022年48期
关键词:信息加工建构教学方式

彭欣欣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现下高中体育教学占据更大的比重,同时,新课程对教师展开的体育教学活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学既要能够锻炼学生体魄,同时还要注重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与素养,以及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以及终身运动的意识。为此,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模式。其中,任何一门学科的开展都离不开学习理论,只有与学习理论更加契合才能开展更好的教学活动。

美国学者戴尔·H·申克的《学习理论》一书中指出,学习是在实践过程之中,或是在某种形式的经历之中所产生的行为,并且是能力的持久变化。进一步,学习理论又可以根据主要的构成体系以及基本流派,划分为教育心理学的行为主义、信息加工、社会认知和建构主义等若干理论体系。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学习理论为基础,研讨与优化教学模式,确保教学活动更加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1 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分析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以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作为基础的强化、消退、泛化的学说,都可以成为各种形式的学习以及学生个性形成的解释。“辨别性刺激-反应-强化刺激”作为行为主义理论之中学习发生核心基础,而学习则是各种刺激与各项反应之间所构成联结的过程,是各级处于复杂情境的比例所产生的各项反应所构成的重新组合。因此,行为主义理论对于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机制展开了进一步的阐述,这一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学习目标、相应行为契约这些外部条件的刺激下,在学习时间、学习条件等环境变量的影响之下,获得操作复杂技能行为的塑造。

在展开基于学习理论教学方式分析的过程之中,往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技术与方法等若干方面出发,来实现细致的探究,实现对于教育方法的把握。结合行为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基础,体育教师应当认识到,在展开课程教学的过程之中,往往要为学生设置明确的、可测量的行为教学目标,并对于体育动作展开分解性的讲解,带领学生进行锻炼并获得强化练习。实际上,这一个过程就是在为学生创设“辨别性刺激”,启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产生“反映”,并进一步“强化刺激”,进一步加深学生认识,深化学生理解的过程。在展开优化策略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融合行为主义理论来展开策略探讨,不仅能够推进教学环节的进一步完善,同时还能够弥补以往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忽视学生心理发展过程,学生鲜少作为行为主体来展开独立思考、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这些不足。以此来进一步推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内在逻辑及认知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展开基于学习理论教学方式分析的过程中,应该实现对于行为主义理论这一先进理论的把握,并将其作为理论基础,展开策略的探究,实现行为主义理论与课程的有效融合,以此来推进课程质量的提高,促进课程的优化与改革。

2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分析

社会认知理论以班杜拉作为主要的代表人物,这一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会实现由行为活动和环境事件信息向指导个人行动符号表征信息的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之中,个人行为以及环境三者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者之间将会产生交互关系,而这一交互关系则成为了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与依据。三者之间除了具有交互关系,同时还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关系,互相构成因果。基于此,社会认知理论提出了两种学习途径。其一为个体能够通过自身的行动,从自身所产生的行为结果之中来获得学习经验,实现感悟与提升,这一学习途径被社会认知理论定义为行动性学习。其二则是个体处于一个观察者的地位,对于榜样进行观察,产生模仿从而获得触动,得到体会,实现提升,而这一学习途径则被社会认知理论定义为替代性学习。

在社会认知理论之中,行动性学习规定了信息和动机的来源,即学生的行为,是一种以结果作为导向的学习模式。这一理论认为,教师在展开实际教学工作时,应当对于学生所产生的最终行为结果来展开剖析与判断,从不同的维度来分析学生的最终行为结果,并用结合这个结果,来进一步判断学生的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如果教师发现在最终行为结果导向之下,学生所发生的行为过程存在着弊端与不足,有待优化与提升的行为过程导致最终行为结果不够理想,那么教师就要对于失败的原因来展开剖析,把握失败的因素,并进行合理的调整。同样的,在展开最终行为结果剖析的过程之中,如果教师发现某一个方面的行为结果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那么就可以由结果追溯到行为过程,实现对于学习行为过程中闪光点与优势的分析,并进一步保留这些关键因素,并将其应用到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之中,從而实现教学活动的不断优化。

社会认知理论之中行动性学习这一途径贯彻了“提出糟粕,汲取精华”的思想,立足学生的最终行为结果,推动了教学的优化,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替代性学习则更加依靠媒介对于信息的传播,更加强调学习内容或者学习对象对于学生学习成果所带来的影响。在替代性学习的过程之中,学生会从多种途径、多种媒介来获取信息,而这些信息将会进一步影响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动机、兴趣以及需求,并进而对于学生所产生的最终行为带来更深度的影响。简单来讲,可以将替代性学习行为看作是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之下,自身学习行为发生变化的一个过程。在展开复杂知识复杂技能的学习时,往往需要替代性学习与行动性学习的相互配合,二者需要共同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现对于学生的综合性影响。具体分析这一个过程,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学生首先在榜样的引导之下,实现对于事物、知识以及技能的理解,并得到榜样演示所带来的启发,其次则基于动作技能学习的心理模式,关联到行动性学习的过程之中,在行为实践与不断修正学习过程,修正学习行为,进而实现逐步完善。

体育课程以运动技能教学作为主要内容,在展开运动技能教学的过程中,高中体育教师就要基于学科的特点,以社会认知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来展开研究对象的合理剖析,把握先进的解释范例,实现教学方式的选择,推进课程的优化。在探究优化策略的过程中,高中体育教师就可以联系社会认知理论的内容,引导学生将行动性学习与替代性学习联系起来,结合先进的理论来展开教学改革。老师可以考虑到,在展开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往往要为学生进行动作示范,给学生展示分解动作,从而成为学生的“榜样”,而这也正是教师带领学生展开替代性学习的好机会。在这一过程之中,教师要结合理论基础,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内容,对学生展开合理的引导,确保学生能够把握替代性学习的优势,展开高质量探究,实现进步与提升。完成动作示范之后,学生必然要投入到自主练习、自主锻炼的过程之中,实现对于技术学科内容的把握,获得自身运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此时,教师也应当保持敏锐的洞察力,认识到学生在展开模仿的过程中,还要进行自我调节,根据自身所产生的学习成果,进一步调整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此时,学生就进入到了行为性学习过程之中,实现了替代性学习与行为性学习二者之间的统一,实现了对于复杂运动技能的把握。结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与基于学习理论教学方式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它揭示了体育学科知识学习的过程,并对其机理展开了剖析,对于高中教师实现基于学习理论教学方式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3 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分析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类展开学习、实现认知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人类要通过感觉来实现信息登记,给予信息比较,进行信息理解,实现对于信息的短時记忆或是长时记忆,进而对信息展开编码,并实现信息提取,这一系列信息加工的过程构成了个体学习与认知行为。

信息加工理论对于信息加工的过程以及模式存在着两个关键性的假设,这两大假设也是展开信息加工理论阐述的基础。假设之一为,记忆系统本身是具有主动性、组织性信息加工功能的,其二则为学习者自身所拥有的知识体系,将会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之中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两大假设,接下来,本文将会对于信息加工理论展开进一步的阐述。首先,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一个综合化的过程,是解决多个方面存在的多个环节。比如,对于信息的感知、重复、思考,对于问题的理解、解决,实现信息的记忆、以往和想象等认知活动,都是信息加工过程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个体对于信息所认识的程度不同,所产生的信息处理行为也有所不同。另外,根据信息类型的不同,所发生的信息处理行为也会有所区别。比如,个体在接触到新的信息时,往往要先对信息进行感知,进而投入到信息的解读、信息的理解过程之中,伴随着短时记忆的产生。但是个体在对于已经把握的信息展开二次处理的过程中,往往就无需再次投入到信息感知、信息理解的过程中,而是从信息记忆、信息编码等环节出发,实现对于信息的把握,进而完成学习活动。另外,根据信息的抽象程度不同,所产生的信息加工过程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总而言之,信息加工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于个体对于信息的加工处理方式,在于信息转变和流动的过程,新的信息以及学生已经掌握的信息通过联系结合、信息加工等多样化形式,流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并实现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

结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信息加工理论通过“信息”这一概念,解释了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所产生的学习行为,即信息处理行为,并对于不同类型学习所需的具体条件、不同阶段的教学活动展开了探讨,将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结合起来,共同阐述了影响学习结果的因素。信息加工理论认为,教师在展开课程教学活动时,可以为学习者搭建一个宏观性的知识框架,构建出一个概念性的结构体系,以此作为基础,鼓励或是引导学生展开信息的自主性加工、主动性加工,帮助学生把握加工策略,从而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构建出符合自身特点、能够满足自身发展要求的、具有针对性的框架。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通过反复的程序性练习,从而将动作技能这些信息加工转化成为长时记忆,进而实现记忆的迁移,最终以多样化的媒介与途径来实现自身运动能力的展现,而这个认知过程实际上也是态度与策略相共同协作的结果。

高中教师若要展开基于学习理论教学方式分析,就可以以信息加工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把握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活动,立足信息处理的各个环节,来实现教学优化策略的进一步探究,以此来推进课程有化进程,促进课程改革与完善。

4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析

建构主义理论作为重要的学习理论之一,对于高中基于学习理论教学方式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秉承建构主义理论的学者认为,个体对于知识的把握以及对于技能的理解,实际上是由自身产生或者是建构而成的,个人的学习主动性对于整体学习过程学习起着决定的作用。与此同时,个体与环境之间所产生的有效互动,同样能够对于知识技能的获得以及能力的锻炼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教师则要关注到这一个方面,展开学习情境、学习环境的组织与构建,从而引导学习者能够投入到环境之中,确保学习者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之中实现知识的运用,展开技能的锻炼,实现了多元化的互动,进而推进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构建的过程之中,推动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展开。

具体来讲,根据知识来源、建构方式等方面的因素,建构主义又被进一步细化为外源建构、内源建构以及辨证建构三大学说。其中,外源建构学说提出,学习者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外部世界展开重新建构的过程,个体的信念将会在多个渠道、多种途径上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实现自身观念的转化。而这也意味着个体对于知识的正确程度,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外部世界客观现实的真实程度,如果个体所观察的外部世界现实是虚假的,那么他所理解的知识往往也是错误,所建立的知识结构就失去了准确性、严谨性。内源建构主义则认为,新知识的产生来源于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知识或是经验,是根据一定的发展规律,结合一定的发展顺序,由抽象的认知活动发展而来的。

辩证建构主义的观点为,知识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它既不会完全依靠于外部世界,不只是对于外部世界的镜像交流,同时也并不会完全依赖于对于原有知识的加工,不只是学习者通过抽象思考再次处理已掌握知识的过程。持有辩证建构主义观点的学者认为,知识建构的过程是二者的统一、二者的融合,外源建构与内源建构会对知识建构同时产生作用,个体需要与环境展开多元化的互动,通过互动萌生出心理矛盾,进而对其进行判断处理。高中体育课程教师在展开基于学习理论教学方式分析的过程中,就可以将建构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来实现优化策略探讨,结合体育课程的特征来展开教学设计,促进体育课程改革,促进高中体育课程质量提升。

5 总结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充分研读新课程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在新课程倡导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研讨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基于学习理论开展高中体育教学,教师要从行为主义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对体育教学展开剖析,并将其运用到实践教学之中,才能契合新课程教学理念,促进体育教学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淮北市第八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信息加工建构教学方式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信息技术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的协同影响
建构游戏玩不够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面向煤化工产业的专利信息加工与应用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信息深度加工优化“密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