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的运用

2023-01-09汪维维

当代体育 2022年48期
关键词:教师应成员体育

汪维维

在如今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下,小组合作学习愈加凸显其重要地位,尤其是在体育教育教学课堂之中。教师根据不同种类的项目活动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可以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此过程之中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并使学生在相互鼓励之下实现互助性学习,彼此之间取长补短,大大提高课堂的质量与效率。本文在此基础之上也探讨了在初中的体育教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在如今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标准之下,合作学习是一种将竞争与协作有机结合的现代化教育模式,既能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发展,同时又能着眼于群体作用,在体育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完善教育体系,便捷、高效的实现教育目标。除此之外,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彼此之间交流合作,也可以大大提升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团队的配合之中取长补短,不仅提升了教学的互动性,同时也克服了原本教师管理难、班级人数多、学生个性强等教育弊端,实现了以交流、分享、协作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体系,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以及智力,达成了群体水平的共同提升。当然,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育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之上也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 小组合作的含义与特点

1.1 合作的含义

在如今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模式之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都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长期处在父母、教师等的中心保护之下,所以缺少与他人沟通、与外界社交的能力,彼此互动时也缺少合作意识。虽然很多学生愿意通过努力来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但是却难以获得理想的教育成效,这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一个项目任务如果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往往是比较难的,尤其在如足球、篮球等以小组竞赛形式开展的教学活动中,更强调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是对学生集体意识和集体能力的考验,学生必须学会配合,以有效强化自身优点,弥补彼此劣势,借助小组的共同努力完成实践项目。而且,在小组合作的过程当中,如果成员意见不统一那么也会导致整个学习进程的停滞不前,所以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应考虑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意识和协作能力,应使各成员彼此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形成默契的配合,保证体育运动项目的顺利开展,切实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1.2 合作的特点

在当前阶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是比较实用的,它可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尊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首先,分组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练习的过程当中,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其科学分组,形成“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竞赛小队,让学生彼此沟通探讨,统一观点与意见,服从于整体的锻炼目标,将提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展现出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学会沟通与交流,彼此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真正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小组这个平台中展现自身价值。其次,教师应考虑到小组内各成员的技术水平是存在差异的,这也是教学分组的主要原则。教师采用差异互补的原理进行分组可以确保每个小组的团队水平都处在同一标准线,而小组内各个成员因水平相差较多各自负责不同的方向。一般来说,小组内可能会推选能力最强的学生成为领导者,这时其他学生也会服从领导者的安排,避免成员之间出现矛盾且,此外成员之间的技术差异也可以增強彼此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可以看到自身的长处,也看到他人的优点,有效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2 初中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的现状

2.1 重形式,轻内容

通过对初中体育教育教学研究可以发现,很多课堂已经开始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但是取得的效果却不十分理想,这主要是因为教师过于注重形式,往往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组就让学生自发去组织体育活动,忽略了教学课堂中的内容丰富。例如,在进行足球运动时,如果教师想要讲解的内容是脚背内侧的传接球,那么很可能会先对该动作的注意事项以及其要领进行讲解和示范,然后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将学生按照性别以及足球水平等均匀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每组大约8到9名成员,在此过程中,学生自发组织并委派能力相对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这时可以发现,一般在分组刚刚完成的5-10分钟之内,学生是可以遵从组长的领导自主开展任务练习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自由活动,组长并不能有效控制局面,以导致体育课堂混乱不堪,可能有些同学在练习颠球,有一些同学在练习射门,还有一些同学参与了其他小组打起了比赛,这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失去了意义,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

2.2 重技能,轻平衡

在初中时期,是学生的身体机能以及其素质的最佳塑造时期,有很多的专家和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想尽办法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借此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随之而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因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和教师的喜爱,但是由于相关部门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缺少足够的认识,所以使教师对其内涵的了解并不深入,这也直接的导致了初中体育教学小组合作模式脱离重心,阻碍了教学课堂的进步。且通过调查实践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往往注重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他们在教学课堂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与这些同学相比较,一些能力相对较差甚至是落后的学生成为了能力较强学生的从属者,他们作为小组合作中的配合者缺少独立学习和交流合作的时间,甚至与教师交流的机会也逐渐减少,他们所获取的信息往往来自于组内成绩相对比较优异的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信心会被极大的打击,能力也会越来越差,长此以往就会逐渐丧失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甚至排斥和厌倦体育课堂。

2.3 重目标,轻成效

在初中的体育教育教学课堂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性,使彼此互帮互助,共同促进,以顺利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达成教育目标。但是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育教学中,合作学习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效,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因为教师安排的教学活动缺少探索性,教师也并不能对小组合作的过程、时间、目标以及效果进行有效的掌控,经常是学生还在激烈的讨论就匆匆结束了教学课堂,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都大大降低,也严重的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这对于学生来讲是十分不利的。

3 增强初中体育教学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

3.1 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探究

在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课堂之中,教师也应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可能有些学生觉得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不够成熟,所以在课堂中不愿意说出来,这会极大的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降低了课堂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应鼓励学生如果对动作不理解、不清楚可以举手提问,而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也可以让其他学生来回答,然后由自身做补充,以充分肯定学生,坚定学生的信心,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小组合作奠定基础。其次,体育教学是讲究团队的配合与沟通的,教师在开展教学课堂时也应挖掘各小组内成员的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杜绝一讲了事,从而有效的激发出学生自身的体育潜能。在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还应做到精讲,使学生在理解相关技巧并掌握的基础之上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最后,教师应深入到学生的小组合作内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以为学生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为提高教育成效贡献力量。与此同时,可能有一些规则或者技巧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不仅应该对其内容进行言简意赅的讲解,同时还应借助相关的视频深化学生的理解,使学生可以具体的看到动作技巧的表现形式,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课堂之中,发挥出学生自身的潜能,以更好的应用到体育教育活动之中,增强教育成效。

3.2 合理划分小组,配置小组成员

在初中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开展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作为教学单位的,所以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情况,据此进行科学的划分。一般来讲,教师在此过程之中应遵循教学活动的主体原则,划分教学小组时以4到6人为宜,人数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同时,教师应保证组内成员的流动性,根据不同项目不同成员所担当的不同角色科学调整,这样既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同时又给予了学生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所以在教学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性格爱好,再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来合理划分小组,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人数。除此之外,每个小组都应自主推选一名学生来担任组长,由组长把握学习进度。

如,教师在锻炼长跑技能时可以设置5人左右的小队,由小组长带领学生进行比赛,采用多人同步跑或者是追逐跑等形式。组内成员相互指导、互相鼓励,组间学生也可以互相帮助,贯彻“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教育原则。且为保持公平,可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记录时间,最后用时最少的队伍则胜利。而对于球类等合作性的教育活动,教师则可以按照技能提升还是体育竞赛划分小组,如技能提升则可以划分为“一帮一”或者是“一帮二”等小队伍,队内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手把手传授技巧,互帮互学,共同提高;而对于竞赛类体育项目,教师则可以按照班级人数划分为两个小队,以满足教学课堂的发展要求,使每一位成员都能在此过程之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发挥自身的潜能,布置战略战术,增强教学课堂的体验感。除此之外,如在折返跑或者障碍跑等教学项目之中,教师也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创设教育情境,设置运动规则,提升学生的参与感。

3.3 探究学生心理,调整教学内容

在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课堂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学会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体验体育乐趣。首先,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应及时了解学生当前阶段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参与,培养學生合作意识,使学生可以在团队配合的过程当中寻找自身不足,也为之后的体育运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以往的训练中,如果学生出现问题,教师一般会直接的告诉学生答案,丝毫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发展需求,所以很多时候学生都会比较排斥。而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自主发现问题所在,增强学生信心。其次,教师也应该注意并不是所有的体育活动都适合开展合作学习,对于初中时期来讲,教师应大胆尝试,注重教育细节,借助小组合作安排教育内容,给予学生更多讨论和思考的时间,使学生可以自主探索,获得自身运动的最佳方案。如,教师在开展足球教学活动时可以借助合作探究以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团队意识,但是像在武术这样的教学运动中就不适合以小组探究开展教学课堂。在初中时期,很多学生对于武术的基本知识掌握是不够的,所以借助小组合作往往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成效,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课堂氛围的营造都是不足够的,这时教师应具体内容具体分析,完善教学体系,增强教育的开放性,使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之中更加自由、科学、高效,逐渐提升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除此之外,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应与所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也就是说在教学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应告知学生本堂课程应该学习哪些内容?掌握哪些动作?使学生可以朝着明确的目标前进。

3.4 及时做出评价,提升合作成效

教师针对学生的合作情况及时做出评价也可以有效推动教学课堂的发展,提升学生的信心。首先就是基础性的评价,是对学生基础技能的掌控,应给予学生个人成绩;其次是对学生素养的评价,包括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与其他成员的配合、战略战术的布置等,是对小组作出评价;最后是合作性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当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品质、进步程度、学习状态等的综合性考核,它可以使学生更加具体的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陷,并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指明方向。除此之外,教师也应注意在小组评价过程当中激励性语言的使用,它可以切实满足学生的自豪感,提升学生的主动意识。在初中时期,学生是比较希望获得来自教师的关注的,所以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建立激励性评价的教育机制也是尤有必要的,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总结,并对表现优异的小组提出表扬,如“你们合作的真默契”“你的领导非常到位”,使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合作的喜悦。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小组表现颁发奖状,如合作标兵奖、集体荣誉奖、最佳进步奖等等,尤其是对于小组内部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借助小组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划分教学小组,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可以实现德、智、体、美综合发展。

(作者单位:常熟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教师应成员体育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2016体育年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我们的“体育梦”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