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分制框架下高职柔性课程体系的探究与实践
——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为例

2023-01-09钱晓忠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分柔性联网

朱 苏 钱晓忠 郭 琼 韩 冰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无锡 214121)

0 引言

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从国家层面着力推动高职院校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的新一轮重大行动全面展开,该计划的建设周期一直延续到2035年,被教育界盛誉为高职教育中的“双一流计划”[1]。在信息化时代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层出不穷、日新月异,专业知识表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交叉学科层出不穷,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传统的高职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本研究以某“双高计划”高职院校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为例,探究学分制框架下高职柔性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助力“双高计划”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和高质量发展。

1 高职院校柔性课程体系的内涵

柔性是一种能根据环境变化做出及时响应的能力,具有弹性和适应性的特点。柔性的职业教育主要表现为:对内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比如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的内容与方式等;对外即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显现极强的适应性。基于此,高职院校柔性课程体系的构建充分凸显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坚持夯实知识基础、重视技术应用、增强教育适应、培养鲜明个性的课程架构原则,在兼顾学生和企业双重需求变化的前提下,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具有动态变化和弹性组合特征的课程体系,充分彰显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校内课程与校外各类职业证书的良好互动。高职院校作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供给的主体,是我国经济社会从“人口红利”快步迈向“人才红利”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柔性课程体系最大的优点表现为专业课程设置的高度灵活。专业方向的选择上,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专业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自由选择专业和相关课程。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学校根据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及时跟进、优化调整,更好地实现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和时代性;课程实施方面,尊重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学生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选考自己有意向的职业资格证书,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规划能力,在体验式和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基于学分制的柔性课程体系对于高职院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优势,既达成了以复合型为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观,又以丰富的课程数量、多元化的课程层次和广泛的课程领域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2],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2 学分制框架下高职院校柔性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实施

2.1 学分制框架下高职院校柔性课程体系的设置

2.1.1 柔性课程体系的设置思路

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若干相互关联的课程组织或结构,集中反映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传统的课程体系是以国家、行业制订的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和教师对专业的理解程度为基础,由学校教师根据学校实际办学条件制订完成。柔性的课程体系则是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兼顾产业发展、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及多元发展需求构建的,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又能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课程组织体系,是学分制下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以高职院校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是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但是物联网技术更新迭代快,对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快速响应产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构建适应学生多元发展的、灵活的柔性课程体系可以兼顾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满足学生职业发展和兴趣爱好的多元发展需求。

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例,这是近年来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新兴产业发展衍生而来的新兴专业,需要大量走访物联网相关企业,深入调研物联网应用技术相关职业岗位需求情况,依托政行企校共建技术研发与教育教学创新平台,联合地方产业协会和骨干企业,共同研制物联网职业图谱,进一步明晰产业领域的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从而确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德技融合、面向物联网系统集成领域,具“云”“管”“端”一技之长、多元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同时,随动产业迭代职业图谱,对接岗位持续优化人才培养规格,为“三年一轮、一年一修”的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2.1.2 柔性课程体系的结构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规定总学分140学分。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基于学分制框架,构建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主体课程模块+证书模块+拓展模块”的课程体系。详见图1。

图1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柔性课程体系简图

1) 主体课程模块:又称核心课程,体现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共计130学分。主体课程模块锚定职业能力清单,按照职业成长规律系统设计“公共基础—专业综合—专项适岗”三阶递进的模块化课程组,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组成,以保证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其中,公共基础课程为必修课程,53学分;专业主干课程为必修课程,57学分;专业方向课程按照专业技术方向三选一,20学分。公共基础课程由素质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公共平台课程构成,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不同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在内容的组成和难度上会有所侧重,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专业基础课程是在训练学生科学素养和单项技能基础上,以“物联网系统集成”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的基础课程,具体分为三大类,即物联网的“端”类、“管”类和“云”类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主要是在“物联网系统集成”能力培养主线引领下的专业方向限定选择,根据本校的教学资源,分别设置物联网设备装调、物联网多网融合、物联网应用开发三个专业方向,为学生提供“云”“管”“端”技术发展的专长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兴趣限定选择一个方向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在综合能力掌握的基础上实现对主岗位职业技能的专项学习与训练,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证书模块:该模块课程把能力本位的课程设置与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以及行业企业自行开发推行的各级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接轨,积极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有效路径。新型工业化时代背景下,证书能够快速反映技术的更新迭代,及时对接行业新技术,并推动课程内容的持续更新。针对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特点,按照能力组合规则,教师对知识、技能、素质进行整合,开发职业资格证书模块课程,达到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统一,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保证学生从学校平稳过渡到社会就业。证书模块课程属于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考相应的证书,建立“证书学分制”的学籍管理机制,给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推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职前与职后培训、不同类型职业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对于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如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充分结合研制的相关职业图谱,以物联网产业发展实际为依托,从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出发,建立以完整性工作过程为依托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资格标准设计思路,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及时纳入教学,将物联网企业的典型工作案例引入教学,把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关内容及时融入教学,在此基础上设计形成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课程,最终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物联网应用技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而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3) 拓展模块:该模块与证书模块皆属于选修课程,共计10学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自行选择相关内容进行学习,两个模块课程累计修满10学分即可。该模块课程主要包括创新创业、竞赛、兴趣课程和升学课程等,鼓励学生通过双创项目、学科或技能竞赛等实现多元发展,掌握一技之长,以学分置换完成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各类计分项目按照级别进行详细分类,根据取得成果排名或获奖级别认定相应学分、可置换课程类别及置换成绩,相同类别成果取得的学分可以累积。学分置换时,选择需要置换的相关课程,申请学分置换,管理员审核通过后,相应课程成绩增加记录“学分置换”,课程成绩也相应改变,累积的可置换学分相应地减去已置换课程的学分,剩余的学分亦可继续使用。但是,不同类别成果取得的学分不可以累积。

计分项目的类别从内容上大致分为科学研究与竞赛两大类,其中科学研究又包括学术论文、专利、科研类课题、教研类课题、创新创业项目等,竞赛包括创新创业大赛和技能大赛。具体的项目等级不同,可置换的课程类别及学分也不同。如校级成果无论等级如何,只能置换素质类课程。国家级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分别可以获得28学分、20学分和12学分,可以替换课程的成绩均为90分;省级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分别可以获得12学分、8学分和4学分, 可以替换课程的成绩均为90分;市级技能大赛一、二等奖分别可以获得4学分和2学分,可以替换课程的成绩均为80分。对于科研、教研课题及创新创业项目,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各级各类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课题,由课题负责人在课题结题后申请一名学生,根据学生参与课题情况给予2~4学分认定,可换算课程类型及换算成绩与同级别其他计分项目一致。学生主持的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主持人在课题结题后,申请两名学生(含主持人),分别给予省级项目各4分、校级项目各1分的学分认定。以上所有成果均应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

2.1.3 学分制框架下高职院校柔性课程体系的特点

1) 刚柔相济。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是体现在职业活动中基本的能力,影响着人的持续发展和终身成就,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对于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学分制框架下的高职院校柔性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课程基本由国家统一制订标准和教学大纲,具有一定的刚性,选择空间有限。但是与行业产业关系更为紧密的专业方向课程、证书模块课程和拓展模块课程却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具有较强的柔性,通过课程模块内容的及时更新和模块的灵活组合,能够满足企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求[3]。

2) 强基础重拓展。鉴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薄弱的现状,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应重视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为其后期的专业技能学习做好铺垫。学分制框架下的高职院校柔性课程体系构建中,大学一二年级重点通过素质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为学生储备足够的基础知识。比如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与专业强相关的网络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人工智能基础,以及与工科专业相关的应用数学、基础英语等基础课程占比很大。通过一系列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重点知识及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证书和拓展模块的课程则是以富有弹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选修选考形式呈现,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储备知识,与实际职业岗位接轨。课程内容的设置随动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不断优化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给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空间,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案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内容。同时,各类技能大赛、学科比赛、职业资格证书能够证明劳动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特定技能、专门知识和工作经验,能够更直接、准确地反映某一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的要求,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职业能力基础。

3) 张弛有度。适应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不仅要适应社会与个人的需要,还要有利于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基于物联网技术应用场景多、就业面向广的特点,在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需要随动产业发展进行调整、学生发展具有多元需求等情况下,学校构建适应企业和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柔性课程体系。首先,课程目标和功能的设置方面,以适应性为出发点,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动当下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优化课程对学生学习标准、要求和内容取向的规定。其次,课程结构方面,在“主体课程模块+证书模块+拓展模块”的大框架下,再通过学分制进行柔性组合。对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而言,专业主干课程培养学生物联网系统集成岗位基础技能,专业方向课程则按照“云”“管”“端”三个方向选择一个专业方向重点学习,培育学生一技之长。“证书”和“拓展”模块的课程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发展和适应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立体柔性组合既实现了课程内部模块之间的协调配合,又达成了与外界行业企业环境的协调配合。最后,课程内容选择方面,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随外部职业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变课程内容。同化就是将行业企业的新内容直接纳入现有的课程内容结构中,顺应就是将现有课程内容结构无法融入的新内容,通过改变和调整现有课程内容结构,实现内外新的平衡[4]。

2.2 学分制框架下的高职院校柔性课程体系实施建议

2.2.1 创新课程开发理念,妥善处理好模块课程之间的衔接与整合

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极为复杂的领域,必须贯穿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这一主线,创新高职课程开发理念,勇于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全面振兴。学分制框架下的高职院校柔性课程体系构建必须树立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岗位实践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思想[5]。本研究采用的模块化课程开发方法开发的各个课程模块是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相互之间依赖性较弱。体系构建过程中虽然便于灵活组合,但也容易造成知识的割裂。因此,课程模块的衔接和整合过程中,必须秉持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一主线,冲破学科防线,加大技能实训内容的比重,兼顾社会企业的标准需要和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接受程度,课程模块内部、课程模块之间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要相互补充,与职业岗位相呼应,并遵循内在逻辑的循序渐进。

2.2.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教育和科研能力

新工业背景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重任的高职院校,如何快速地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资源,融入现有的课程体系中,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各高职院校应在校企合作、研教结合的理念指导下,以政行校企共建产教融合集成创新平台为基础,以专兼结合教学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为主体,将技术研发与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系列化制度为保障,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技术研发能力、资源开发能力和教法改革能力,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保驾护航。

2.2.3 建立和完善学分认定和转换机制

学分制框架下的高职院校柔性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需要政行企校协同建立权威机构,规范课程设置、内容界定、学分标准等内容,需要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全面改革,又需要校内外的协同努力。同时,通过继续教育、网络培训等方式,加大对相关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其对学分认定及转化机制的内部机理的认知,为学分认定和转换的相关工作实施提供保障。

3 结束语

当前,以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交叉融合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同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课程体系作为专业与产业柔性对接的关键,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构建学分制框架下的柔性课程体系不仅能够实现教学内容快速对接产业新技术,还能够通过专业方向选学、证书选考、拓展课程任选等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多通道,有效地破解了专业课程体系对于新兴产业的针对性难题,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猜你喜欢

学分柔性联网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抢占物联网
学分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