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师参与门诊药房处方管理对不合理处方的干预效果分析

2023-01-09刘欢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7期
关键词:药房不合理药师

刘欢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发展、进步,新药种类也逐年增加,临床用药越来越复杂,不合理用药情况时常发生。不合理用药不但会降低患者的用药效果,还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必须保证患者安全、合理应用药物,这也是临床医学工作者的关注重点。处方是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具的医疗文书,具有法律效应,处方的合理性不但关系到患者用药安全,对医院形象来说也有重要价值。处方管理是指药师根据医生开具的相关处方进行审核,分析药方的合理性以及适宜性,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2,3]。根据临床多项研究表明,药师在处方管理过程中对提升处方质量、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促进药物合理应用有重要意义,还能提升药物的治疗效果,是医院持续性质量改进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4]。本文主要分析药师参与门诊药房处方管理对不合理处方的干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2月本院2000 例(2000 张)患者门诊药房处方,将2020 年1~6 月的1000 例(1000 张)患者门诊药房处方设置为参照组,2020 年7 月~2021 年2 月的1000 例(1000 张)患者门诊药房处方设置为实验组。实验组男502 例,女498 例;年龄3~88 岁,平均年龄(58.46±19.04)岁。参照组男505 例,女495 例;年龄4~87 岁,平均年龄(58.02±19.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接受常规药房处方管理,药师根据科室及医院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处方审核,详细记录处方不合理原因以及干预评价等。实验组接受药师参与门诊药房处方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分析不合理处方发生原因 ①门诊药房人流量相对较大,临床医生的工作量也较大,同时部分患者不能根据顺序进行就医,会对医生的临床工作产生不良影响,部分医生在工作过程中并不认真,可能会增加不合理处方发生风险,另外医院对医生的培训力度不足,培训制度不完善等均是导致不合理处方发生的主要原因。②部分医生并不了解门诊药房药品,也未按照相关规定阅读药品说明书,掌握药品的用法用量等相关知识,缺乏对药品用药指征相关认知,通常会通过经验用药等方式开具处方;另外,医生也未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合理调整药物的用药疗程与用药剂量,部分医生缺少良好处方质量意识,没有认识到处方合理性对患者疾病预后的重要性,因此不合理处方几率较高。③药师本身专业水平与临床经验比较缺乏,未全面核查相关处方,部分药师会受到传统工作模式的影响,因此责任意识比较匮乏。医院信息系统不健全也会影响到处方审核工作,从而提升处方不合理发生率,干预标准与干预流程都需要予以优化。

1.2.2 药师干预措施 ①提升药师的综合素质:首先应该要强化药师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包括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药代动力学、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医院可以通过组织相关学习活动、药师医生共同参与处方点评、合理用药比赛、开展合理用药宣讲等组织相关讲座与培训活动,能保证药师及时掌握相关合理用药知识,提升药师对相关知识内容的了解程度。另外,还要强化药师的责任意识,提升药师交流与沟通能力,培训内容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保证药师在处方干预过程中充分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应的标准要求,保证干预效果。②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医院需要加强药师的临床专业知识培训以及药学业务学习,提升药师专业技能水平以及职业素养,有助于提升合理用药意识,进一步提升药师的责任心。药师在临床工作中也要加强药物的适宜性审查工作,及时巩固、更新临床药师相关知识,包括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积极通过行政干预手段完善医院的处方点评制度,有助于提升处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与用药满意度。③举办相关专题培训讲座:针对不合理处方发生原因举办相关专业培训讲座,讲座内容包括日常工作中比较常见的不合理处方发生原因,并说明正确处方开具格式,在审核处方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的要点等;药师在日常审方过程中如果出现开具处方的医生已经下班不能及时修改处方,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及处方情况决定是否给患者发药,而后由药师与临床医生进行联系,并修改处方。药师要加强与信息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有助于提升其质控水平,避免出现不合理处方,规范临床医生的处方准确性。④处方点评:在开展处方点评模式前需要以《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作为前提,同时需要结合本院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处方点评制度;在临床处方点评前需要制定有针对性、合理性以及科学性的制度,临床医护人员需要根据相应的制度实施处方点评方法。药事管理委员会需要将本院的临床专家与药师组织在一起,针对临床用药安全相关内容获取安全用药的信息数据,并以获得的信息数据作为基础与核心,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建立临床合理用药信息数据库,如利用合理用药监控电子系统以及建立阳光用药监控信息系统等,这些现代技术均能够很好的服务于用药安全信息数据。在合理用药信息数据库中,需要将临床医生使用的药品信息、药品使用方法、药品使用剂量、药品费用、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药品安全风险等内容的数据信息输入到信息数据库中与医院其他管理方面的数据库相融合,从而为临床医生开具处方药物提供用药提示与用药依据。药师参与处方点评期间医院也要针对临床处方点评模式做好临床合理用药的检查、监督、管理以及相应的考核等制度,并针对临床合理用药相关内容做好相应的奖惩制度,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责任精确到个人,给予相应的处罚,充分发挥临床药师专业性与专业优势,从多方面、多角度、多环节做好临床用药监管工作,发挥处方点评的应用价值。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不合理处方占比,分析两组不合理处方类型(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超常处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合理处方占比对比 实验组不合理处方占比为9.00%,其中不规范处方占比为3.40%,用药不适宜处方占比为5.50%,超常处方占比为0.10%;参照组不合理处方占比为18.20%,其中不规范处方占比为7.60%,用药不适宜处方占比为10.40%,超常处方占比为0.20%。实验组不合理处方占比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合理处方占比对比[张(%)]

2.2 两组不合理处方类型分析 实验组不合理处方类型中诊断书写不全或处方内容缺项占比最高,为23.33%,其次为重复用药、处方书写不规范和修改未签名及适应证不适宜,占比分别为17.78%、13.33%、11.11%;参照组不合理处方类型中诊断书写不全或处方内容缺项占比最高,为22.53%,其次为处方书写不规范和修改未签名、重复用药、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占比分别为18.13%、13.74%、13.19%、10.44%。见表2,表3。

表2 实验组不合理处方类型分析(张,%)

表3 参照组不合理处方类型分析(张,%)

3 讨论

处方是指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开具的医疗文书,也是临床比较重要的用药凭证,对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也有一定法律效益,处方质量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有效基本原则[5-7]。处方点评以及药师全面审核对提升处方质量改善效果比较明显,有助于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与用药合理性,进一步提升医院整体医疗质量。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并发症发生风险逐渐上升,新型药物种类不断上升,导致临床用药情况越来越复杂,不合理用药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8]。因此临床应该要应用有效的药师干预措施提升临床合理用药几率。药师职责不但包括监督与指导作用,处方调剂之前药师能及时对处方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有效解决,也能进一步提升药物合理性,预防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等情况的发生,进一步提升医院整体形象,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9,10]。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不合理处方主要类型包括不规范处方、超常处方以及用药不适宜等,其中最常见的是不规范处方,超常处方相对较少,在不规范处方中发生率最高的是诊断书写不全或处方内容缺项[11,12]。全面分析发生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院内门诊药房规章制度并不完善,医生在开具相关处方时可能会应用自创数字或字体便于记录,在处方内容书写方面也不规范,缺乏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对医生的临床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存在经验优先、专业水平不足等问题[13-15]。同时医院门诊药房药品说明书有待完善,药物相关信息也需要及时进行更新,处方质量考核机制缺失也是导致不合理处方发生的重要原因[16]。根据不合理处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予以相应措施,让药师参与处方点评,能有效提升处方质量,实现对处方流程与开具工作的优化与完善,以患者作为中心,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17]。药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职能,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临床经验,对每一张处方都应该要进行全面审核。在药品调剂过程中也要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药学服务,讲解药物使用方式以及使用期间的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18]。不同工作模式能发现不同的错误,如今通过对处方药物相互作用不合理进行相关审核,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完善自身知识体系,进一步提升药师的综合素质,积极参与相关培训,保证给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19-2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不合理处方占比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门诊药房处方管理过程中采用药师参与管理的效果显著,能降低药房不合理处方发生风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药房不合理药师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面向自动化药房的搬运机器人设计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
差评不合理
《中国药房》杂志2017 年第28 卷第1~36 期总目录
药房里的照相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