坭兴陶简史
2023-01-09李世川
● 李世川
文物发掘和考古研究表明,远在4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钦州就已经有陶器。在钦州发掘的那丽独料,东场上羊角,犀牛脚芭蕉墩、黄金墩,大番坡妮义嘴等多处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经磨制的石刀、石铲、石锄、石斧等石器及陶片,尤以那丽独料新石器时代遗址最具代表性。1976年和1978年,广西区文物工作队和钦州县文化馆先后对那丽独料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调查挖掘,发现有灰坑、灰沟、柱洞等遗址和石器、陶片、果核等大量遗物,形成一篇题为《广西钦州独料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工作简报,较为详细地记叙了有关情况:
独料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钦州县那丽公社独料村西侧的禾塘岭上……1964年独北生产队在该岭扩建晒谷坪时,将遗址高出部分挖掘深30—50厘米填入低处,发现许多陶片、石器及火烧过的榄核、木炭渣……为了进一步了解遗址的文化内涵和探讨广西新石器时代各类遗址之间的关系,我区文物队和钦州县文化馆于1978年4月组织发掘组……发现有灰坑、灰沟、柱洞等遗址和石器、陶片、果核等大量遗物……各洞内均填满黑褐色土,出有碎陶片、小石片及木炭之类……有的坑口布满红烧土粒,坑内亦有成堆的红烧土块。坑内填满深褐色灰土、红烧土,多夹有木炭粒、炭化果核和少量陶片、石器等遗物。其中,有的灰坑可能是当时的烧火坑……
陶片出土甚多,采集二千余片,但无一复原者……其中粗砂红陶占半数,余为褐灰陶和黑陶……有少量陶片火候较高,厚薄较均匀,内壁光滑,可能经慢轮整修加工……少量黑陶夹细砂,质地坚硬,火候高,表面打磨,胎厚仅0.3厘米。纹饰多数为绳纹、篮纹、曲折纹和部分交错绳纹组成的网纹,在篮纹和绳纹内常常夹有指甲纹,有少量划纹和拍印纹。
未发现完整的陶器,从出土的陶器口沿和底部的碎片看,有直口和微敛口的圜底釜和罐一类的器物,部分口沿有指甲捏制的痕迹,颈部有穿孔。没有发现足或器把之类的器物,这些或许是这一文化遗存的特征。当时制陶手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陶祖”的发现,则说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男子在生产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当时已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陶器普遍为夹砂粗红陶,少量夹砂粗灰黑陶,这些共同的特点,说明独料遗址原始文化与我国东南沿海诸原始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独料遗址文化堆积层中石器与陶片共存,这种情况在广西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中比较少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1979年3月对遗址出土的木炭进行了碳十四测定,其结果为距今4145±120年,树轮校正值为距今4585±160年……因此,我们推断独料遗址应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
独料遗址的发掘,在制陶史方面至少说明五个问题:
一是大量陶片的出土,说明早在4000多年前,钦州先民已经懂得利用本地特有的红赭泥等陶土,用手工捏制的方法来制作陶器。
二是部分陶片“厚薄较均匀,内壁光滑”,说明当时先民已初步掌握利用“慢轮”转动来成型、修整的工艺。
三是出土的陶片有绳纹、篮纹、曲折纹、网纹、划纹、拍印纹等多种纹饰,“在篮纹和绳纹内常常夹有指甲纹”的纹饰,说明制陶人已经懂得用刻划、压线等多种方法去美化和装饰陶品。
四是在遗址发现形状各异的灰坑,大小不等,深浅亦各不相同,有的坑口布满红烧土粒,坑内亦有红烧土块、木炭粒和陶片,说明制陶人已经懂得构筑窑、穴来烧制陶器,从而有了一些火候较高的陶器。
五是出土的陶片当中有一些“质地坚硬,火候高,表面打磨”,表明钦州先民不但用石头去磨制石器,还想到用石头去打磨陶器,开创了钦州人用顽石打磨陶器的先河。
1920年,在距钦州城东35千米的平心村发现逍遥大冢,内藏唐代刺史宁道务陶碑一方,为高4尺余(约1.3米)之巨制,此碑刻有“开元二十年”(732年)字样。1977年和1981年,广西区文物工作队先后两次在今钦州市钦南区久隆镇境内,发掘宁氏族人南朝至隋唐时期的墓葬7座,总共出土陪葬品130多件,其中瓷器53件、陶器41件。1988年,钦州进行全市文物普查,在钦南区沿海东场镇西5000米的潭池岭一带意外发现多处陶瓷窑址。经专家鉴定,以上遗址出土器物与当时先进的中原地区相比,产品质量差别不大,在造型设计上有地方特色。这说明至隋唐时代,钦州的制陶业在生产规模和烧制技艺上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并制作出堪称奇迹的特大陶碑,印证了民国《钦县志》有关“我钦陶器,谅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的说法。
宋代,钦州的陶业仍延续兴盛。这让交趾看了十分眼红。宋嘉祐四年(1059年)和嘉祐五年(1060年),交趾连续两年多次入侵钦州。余靖奉命平息边乱。宋熙宁八年(1075年),交趾统治者李乾德起兵骚扰广西南部边境,攻陷钦、廉、邕三州,处在钦州沿海的窑场作坊首当其冲,位于其中的潭池岭窑场被洗劫一空,只留下一些残垣碎陶。陶工于是在钦州选地重起炉灶,因不能再出海走南洋经销,便以制作普通日用陶器为主。
明代,明太祖朱元璋为防倭匪之害,下令从辽东至广东(其时钦州隶属广东)所有的卫城,一律砌以烧制的城墙砖。当时的州城城墙都是夯筑的三合土墙。经测量,钦州州城环围594.5丈(约1982米)、高2.45丈(约8.2米)、厚2.5丈(约8.3米)。因用砖数量巨大,本地陶工砖匠数量有限,州府颁布公告,广招四方窑工能人。布告一出,即有横州永顺圩的张国泰、莫国麟、苏田董、刘昌贤、颜文秉5人应招而来。他们选择城东北临近钦江边一片既开阔平坦又有小岭岗丘的地方,建置简易的家室和窑炉,着手烧制长1尺(约0.33米)、宽6寸(约0.2米)、厚4寸(约0.13米)的大城砖。
因烧砖任务繁重,计要烧城砖1000多万块,后来这五姓人又邀同乡卢、袁、王三姓人到钦州加盟。他们既烧城砖,又烧制煲、盆、罐、缸、碗、碟之类日用陶器。日用陶器销路很好,生意兴旺。当城砖烧造任务大体完成,张国泰、苏田董、颜文秉为了日后的生计,相继建了属于自己的龙窑,其中张国泰建了2条,苏田董建了1条,颜文秉建了1条。如此一来,昔日荒凉的地方俨然成了热闹的村落。久而久之,这个专门烧制缸瓦(钦州人称日用陶器为“缸瓦”)的村落,便被称作“缸瓦窑村”,此名字从明代一直沿用至今。
缸瓦窑的窑工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和尝试,最终发现,按红石泥四成、五花泥六成配比的陶泥做出的陶器品质最优良,故称这种陶器为“四六瓦”。由于“四六瓦”工艺流程繁琐复杂,旧时缸瓦人仍以生产大宗的日用陶器为主,同时制作一些小型的茶具、餐具、神器等陶坯,套装进大缸、大罐中去烧制,借以提高龙窑的使用价值。传说,清咸丰年间,钦州人胡老六突发奇想,用“四六瓦”之法制作烟枪之吸嘴和烟斗,几番周折,终获成功。此烟具一问世,瘾君子蜂拥而至,一抢而空,在钦州引起不小的轰动。再后来钦州的陶艺人除制作烟具,又附带制作文具、花瓶、茶具、食具、熏鼎等陶器,随烟具一起远销国内及南洋各国。“四六瓦”之法无论制作什么产品,全都古朴优雅、精巧自然而别具一格。但以“瓦”相称未免太俗,于是,钦州人经再三掂量,依据“民众兴用这种二泥混制的陶器”之意,取了个很接地气的名字——坭兴(旧时亦称“泥兴”)。这个“兴”字,既有“民众喜欢”之意,也有祈求“兴旺发达”之意,反映了实际,也表达了心愿。后来,钦州坭兴陶尽领风骚,名传海外,进入中国名陶之列。2006年,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钦州市文化部门组织调研组深入缸瓦窑村采访一批历代传承的老艺人,从中了解到“四六瓦”的历史成因,并进一步挖掘整理出一套独具特色的“坭兴六艺古法”。此为后话。
继胡老六之后,同期从事坭兴陶研制的还有潘允兴、尤醉芳、郑金声等几家。清同治年间,由于黄广益、胡国音、曾芳声、周泉声、姜湘纪、章秀声等人的加入,从事坭兴陶研制的作坊增至40家。他们大都聚居于钦州城南鱼寮横街,建置坭兴生产作坊,开设商店,销售烟斗等陶器。当时制作的烟斗,不但工艺精湛,而且品种繁多,圆形斗、四方斗、六角斗、盒子斗、通花斗、螃蟹斗、龙珠斗等都有。而斗内注水,吸烟时水气若云缭绕的云水斗更是当时的杰作。于是这条曲尺形的鱼寮横街便得了一个自命不凡的名字——烟斗巷。
李体团《钦州泥兴陶史话》记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为了让更多的人掌握坭兴陶制作工艺,官府曾开设“泥兴习艺所”,筑建钦州官窑,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从此,钦州坭兴陶驰名国内外,各地来钦做官经商者,都喜购坭兴产品,以寄赠亲友或带回原籍使用。民国以后,除国内的广州、上海,国外如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开设商店,经营坭兴陶,销路日广。
1939年,侵华日军进犯钦州,狂轰滥炸。坭兴陶的店铺和作坊、物品器具均被摧残殆尽,坭兴艺人为躲避战祸,四散而逃。此后10年,坭兴陶生产走入低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坭兴陶重获新生。1956年4月,新成立的广东钦县坭兴工艺社厂址就在缸瓦窑村内,厂长是缸瓦窑世代传人卢文祖。该厂于当年10月正式开工生产。12月底,政府投资7500元,新建厂房两座,共8间。1958年7月,广东省政府投资4.5万元,在钦州一桥头规划建厂房和窑炉。同年12月24日,坭兴工艺社迁入新厂生产,更名为“广东钦县坭兴工艺厂”。1959年,广东省政府再次投资20万元扩建厂房,增添生产设备,生产人员也由101人增至200人。从1957年开始,钦州坭兴产品再次进入国际市场,首批产品花瓶、茶具等200多件运抵广州销往海外,被海外侨胞抢购一空。《南方日报》1957年4月14日以《钦县特产“坭兴”重新出国 首批二百多件被侨胞抢购一空》为题进行报道。
1962年4月21日,著名剧作家、诗人田汉到钦州考察,对坭兴的古朴幽雅和窑变之美大加赞赏,随后题诗一首:“钦州桥畔紫烟腾,巧匠陶瓶写墨鹰。无尽瓷泥无尽艺,成功何止似宜兴。”
20世纪70年代,钦州坭兴产业有了长足发展。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厂房建筑面积达1.3万多平方米,工人由200人增至390人,年产量在600万件以上。1979年9月,钦州坭兴陶被评为广西优质名牌产品;同年11月,获“全国轻工业优秀产品”荣誉称号。1980年,坭兴陶茶具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随着科研技术力量进一步增强,到20世纪80年代初,除100多个传统品种,科研人员先后创作设计的新花色品种有400多个,共8大类。1980年、1981年和1984年,在我国北京、香港和意大利分别举办的展览会或展销会,累计展出700个品种2000件坭兴陶作品,阵容之大、品质之高,轰动一时。这一时期的坭兴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产品畅销美、德、法、日、瑞典、芬兰、挪威、丹麦、意大利、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
坭兴陶地理标志认证
2009年,广西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成为钦州首家获得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的企业
此后不久,钦州坭兴陶产业跌入低谷,直至2005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一批有识之士以及制作坭兴陶的精英,大胆创新产业。
这一次大变革,使钦州坭兴陶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一个新高度。2006年、2012年、2016年和2018年,坭兴陶制品《高鼓花樽》《时来运转》《心连心》《海丝之梦》分别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2008年,坭兴陶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2月,坭兴陶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继2010年被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后,2014年,又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3年1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钦州市“中国坭兴陶之都”称号。2018年10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准“钦州坭兴陶”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与此同时,相距百年,钦州坭兴陶再次握手世博会,一个坭兴陶大花瓶《世博缘·壮乡情》和一尊刻满“寿”字的坭兴陶樽《万寿樽》入选上海世博会,在广西馆展出,并被上海世博会世博局永久收藏。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坭兴陶在国内外专业评比中,共获奖560多项,不少艺术精品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多国领导人,并被国内外多座国家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