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三茶”统筹发展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2023-01-09陈星

中国合作经济 2022年10期
关键词:茶文化茶叶标准

陈星

实现茶产业的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要主动规划差异化发展路径,全面推动理念创新和技术革新,支持鼓励资源整合和品牌建设,科学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

我国茶叶种植规模世界第一,是全球最大的产茶国和茶叶消费市场,年茶叶消费量超过200 万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和重视茶产业发展,连续3 年3 次调研考察,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因此,要主动规划差异化发展路径,全面推动理念创新和技术革新,支持鼓励资源整合和品牌建设,科学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实现茶产业的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使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

我国茶产业发展现状

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中,茶产业是关键点和落脚点,是茶文化和茶科技的具体承载,要将三者统筹融合好,首先要认识茶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内销量、内销额持续增长。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 年底,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茶园总面积为4896万亩,全国干毛茶总产量306万吨,实现连年持续增长。全国形成江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北茶区等四大优势区域,生产集中度达到80%以上。同时,各地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茶叶主产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全国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7.5%。2021年,全国茶叶的内销总量为230万吨,同比增长4.6%;内销总额为3120 亿元,同比增长8.0%;内销均价为135.5元/千克,同比增长3.3%。内销市场持续拉升茶业经济增长,约86%的中国茶叶在国内消费。名优茶作为产业价值的绝对担当,对内销额的贡献率长期保持在70%~75%。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多年持续稳定。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为36.9万吨,同比增长5.9%,品类以绿茶为主,总体保持稳定;出口总额23亿美元,同比增长12.8%,其中福建、浙江、安徽、贵州、湖北、湖南、江西、云南等8省出口额超1亿美元;出口均价为6.2美元/千克。从市场来看,中国茶叶出口市场以亚非为主的格局没有变化,近年来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茶叶的数量增长明显。

国内茶文化和茶叶展会活动持续高热。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茶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茶道、茶礼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近年来,产茶区政府、社团组织、茶旅企业持续组织茶文化推广、展会营销和职业赛事等活动,如在杭州举办的中国国际茶博会和中华茶奥会、松阳举办的国际茶商大会等。部分地方还延伸开展茶俗茶事节庆旅游,如四川组织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以茶促旅。举办全国评茶员职业技能大赛等茶行业技能比赛,推进职业教育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助力从业人员技能水平提升。2019 年,应中国茶叶学会的提案,联合国将每年5月21日定为“国际茶日”,助推中国茶产业国际化发展。

技术、模式尝试探索创新。我国茶产业逐步进入发展加速期,无论技术创新还是模式创新都在不同领域尝试探索。在技术创新方面,2017 年以来,茶领域共申请专利3.1万项,其中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个课题成为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重点专项课题。在模式创新方面,现制茶饮形成了茶叶消费新热点,目前我国茶饮门店数量超过45 万家,市场规模突破500 亿元;即饮茶饮料以“东方树叶”等品牌为代表,呈现加快发展趋势;袋泡茶以“茶里”等新锐国潮品牌为代表,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茶衍生品基于茶提取技术研究开发而成,目前,利用茶氨酸、咖啡因等茶提取物开发的功能性食品、药品、日用品正积极走向市场。

我国茶产业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

2021年,我国茶叶内销额为3120亿元,实际和预期增速均在10%以下。反观同为世界三大饮品的咖啡,2021年在我国的市场规模约为3817 亿元,消费者约3 亿人。更为重要的是,多家研究机构预计国内咖啡市场将保持27%左右的增长率,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增长潜力,咖啡产业都将在这个源远流长的茶叶古国——中国全面超越茶产业。我国茶产业在持续稳定发展背后,对比咖啡等饮品的迅猛发展态势,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突破、解决。

茶叶产能严重过剩,产品结构单一,不同茶类以“零和”方式竞争存量消费群体。一是国内茶叶产品严重供大于求,且矛盾将更加突出。我国300 万吨以上的茶叶年产量,已大大超过国内消费能力和出口需求的总和。全国4896万亩茶园中,有近520万亩缺乏管理不可采摘,有1500万亩左右植株年限超过30 年,特别是农业资金倾向补贴新开发茶园和茶叶产品难以被市场消化等原因,存在边种边荒、重种植轻管理等问题,中国茶叶亩产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伴随着2018 年之后的新增茶园进入丰采期,“卖难”将是今后一个时期部分产茶地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是国内茶叶产品结构单一且成本将持续上升。虽然中国分6大茶类、有数百个区域公用品牌,但最后呈现给消费者的绝大部分茶叶产品,都是注重形状、品级复杂、价格混乱、包装散制的名优茶。随着我国劳动力不断减少和老龄化程度加深,依靠手工采摘的名优茶人工成本将持续攀升,且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三是国内茶叶消费人群狭窄且拓展难度增大。名优茶的消费群体以年龄偏大的男性为主。中国各大茶类和各区域公用品牌的推广营销,主要在同一个消费群体中进行,难以触达需求更多元、周期更长远的新兴消费群体,在固定消费群体、固定人均茶叶消费量的现状下,不同茶叶产品之间实质上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营销成为“零和游戏”,对提高全国茶叶内销总量没有实质性促进作用。同时,随着咖啡文化和饮用习惯对国内年轻消费群体的占领,人到中年开始喝茶的传统思维定律正在被打破,如果不作创新性应对,茶饮消费人群增长速度将可能放缓甚至是停滞。

茶叶标准多而复杂,适用性差、国际化程度差,难以适应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一是我国茶叶标准类型和数量众多,通用性和执行性存在一定问题。现行有关茶叶标准有出口商品茶标准、国内商品茶标准,其中国内商品茶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大类,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又有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之分。我国茶叶的品种繁多,不同茶类、不同组织、不同区域品牌制订了成千上万个不同的茶叶产品标准。除国家强制性标准外,很多标准难以逐个量化、难以分别对照,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难和消费者认知难问题十分突出,在茶叶产品市场化过程中,没有发挥标准对定级、定价的指导性作用。二是在国际茶叶销售市场,中国对茶叶国际标准话语权较弱。国内茶叶标准和欧美等国家的茶叶标准不一致、不统一,农残、重金属含量问题频繁成为茶叶出口贸易的摩擦因素。三是茶叶审评标准重感官、重定性、轻定量,不利于茶文化的宣传、茶功能的认知、茶品质的辨识。

涉茶资源向区域公用品牌集聚为主,企业品牌普遍较弱,产业极度分散,难以形成品类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当前,全国各地围绕特色的土壤、气候和制作工艺、口味习惯,打造了数百个不同茶类、不同工艺、不同标准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与之配套的是各地对茶产业的财政补贴、政策支持,也主要围绕当地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来配置。西湖龙井、普洱茶、信阳毛尖、福鼎白茶等排名前十的区域公用品牌评估价值都在40 亿元以上。但是反观茶叶企业品牌,统筹规划少,政策支持少,资源集聚难,全国排名前100的品牌茶叶销售额不到300 亿元,占比不到全国茶叶内销总额的10%。出口茶以原料为主,没有定价权、定标权,世界级茶叶品牌基本没有中国元素。企业品牌弱的现状下,企业主体作用难以发挥,中国茶叶的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跨界竞争能力全面不足,在品类竞争和国际竞争中节节后退,茶叶大国没有向茶叶强国转变。

茶文化推广主要针对国内的固有群体,没有彻底完成年轻化和国际化转变,不接受和不同频成为扩大茶消费群体最大障碍。我国每年的茶叶展会、茶事活动很多,但普遍存在方式传统、创意不足等问题,辐射和参与的人群以日常爱茶喝茶的群体为主,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国潮等方式开展的活动严重匮乏,符合年轻群体审美标准的文化活动和具体产品严重匮乏,年轻群体不接受和文化价值不同频的现象明显。中国茶文化国际化传播主要依赖行政外交或国家组织的大型交流活动,市场化、商业化、潜移默化的推广方式严重匮乏,从文化和外交的高度在国家层面支持茶文化,像雀巢、星巴克进入中国推广咖啡文化一样的对外推广方式严重匮乏。

茶科技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茶内含物提取没有真正适应市场化需求。我国茶园主要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区,难以适应大型机械作业。但目前我国茶叶机械生产企业自主创新少,参照、模仿日本等国的茶叶机械形式多;各级科技部门对茶园作业、茶叶采摘机械的鼓励支持,仍然侧重于适合平地作业的乘用式、全自动等方向,科技研发成果大多数难以适用到茶产业的生产活动当中,大多成为实验室产品。茶叶周边产品的包装加工等配套机械创新能力弱,供应链能力不足,严重影响茶叶产品的创新突破。茶内含物的功能研究和提取研究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提取物商业化价值不高,功能效用与提取成本不匹配,茶叶衍生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我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科学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成果需求。进入新时代,面临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清并逐步补齐中国茶产业发展短板,突破创新,才能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才能促进茶区百姓可持续增收致富,才能让中国茶引领国潮、走向世界。

统筹规划茶产业差异化发展路径。我国要从根本上解决供大于求、采摘成本上升等问题,必须突破名优茶占绝对优势的产业格局,多元布局以袋泡茶为代表的便捷茶饮、以茶叶提取技术为基础的茶衍生品和传统名优茶等方向,走出差异化发展路径。第一,要着重发展便捷茶饮。目前,我国袋泡茶在茶叶消费中的占比不到5%,发展潜力巨大、空间巨大。要在产品形式上主动创新突破,适应国内茶叶产销现状、适应年轻消费群体审美需求、适应世界茶叶消费习惯,大力发展以标准化、工业化和品牌化为基础的、以袋泡茶为代表的便捷茶饮,拓展中国茶叶消费群体和覆盖区域,做到口味多样、标准统一、群体多元、全球竞争,使之成为商务接待和日常自饮的主要产品。第二,要注重提取促增值。创新和发展以有益成分提取为基础的茶衍生品开发利用,要特别注重坚持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的高度结合、功能效果与市场价值的高度匹配,大力提高茶叶提取研究的市场化和商业化程度,努力实现大规模的茶原料“去库存”和高科技的茶产品开发并行。特别注重现制茶饮的茶原料开发,从健康安全角度逐步加大茶原料在现制茶饮中的含量比例。第三,要深耕细作名优茶。要继承和发扬好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巩固和服务好现有茶人群体,坚持和运用好名优茶品类丰富、品质名优和地域特色的特征,继续支持茶叶区域品牌打造,强调手工采摘和手工制作,突出文化交流、社会交际、健康养生等功能,持续提升名优茶价值。要进一步传承和开发好仿宋点茶、斗茶等历史元素,丰富中国传统茶文化推广形式。

全面推动茶产业理念创新和技术革新。要从我国茶叶采摘加工实际和差异化发展规划出发,开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和理念革新。在茶叶机械方面,要主动适应劳动力变化趋势和种植地形特征,集中力量研制单人或双人可操作性的、使用轻便化的茶园作业机械;适应袋泡茶等便捷茶饮工业化生产需求,研制有利于茶叶加工标准化、洁净化的设备,不简单追求全自动流水线;开发可满足多种消费需求的茶叶包装、塑形等配套机械,满足袋泡茶的多样化需求,以供应链能力提升促进产业升级。科技部门应积极调整科技立项和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的方向,推动茶叶机械技术革新适应中国茶叶实际情况。在茶叶标准方面,大胆突破现有基于名优茶特性的单一审评标准,建立和推广一套标准化、可应用、可执行的便捷茶饮审评标准,大幅降低或剔除茶形、茶底等审评元素分数,研究设置影响茶叶口感和香味的具体内含物量化标准,提高农残和重金属含量控制标准,与国际接轨,并作为底线量化指标,做到轻感官、重指标,逐步建立更加安全、更加直观的便捷茶饮审评标准。在茶园建设方面,要通过科技创新,做到绿色病虫害防治、生物农药推广使用、土壤重金属治理、化肥减量增效并重,大力开展有机茶园建设和认证,逐步引进机械作业,减少人工依赖,为中国茶叶标准更好地接轨欧美奠定基础。鼓励有条件的区域开展定制茶园、共享茶园、露营茶园和茶园酒店建设,文旅结合进行庄园化开发,以高品质定制服务高端消费需求。

支持鼓励茶产业资源整合和企业品牌建设。一要支持和鼓励企业品牌在茶叶领域做大做强。改变全国各地政府涉茶支持和引导资金主要用于区域公用品牌的各自分散的投入现状,转向扶持企业品牌成长,在宣传和引导上更加突出企业品牌,在资金补助上支持企业供应链建设和安全标准提升投入,在产业升级上鼓励优势互补的茶叶品牌重组和并购,推动中国茶产业资源集聚。二要大力支持和鼓励以袋泡茶为代表的便捷茶饮集聚创新。从国家茶产业布局的战略高度进行宏观引导,进一步明确袋泡茶等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充分发挥袋泡茶标准化、工业化、利集聚的特点,支持有关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跨品类、跨地域集聚茶叶资源,开发更加符合年轻群体需求、更加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型便捷产品,保持茶文化、茶产品对年轻人的持续吸引力,抢占年轻消费群体,参与品类竞争,保障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要支持和鼓励中国茶叶企业品牌化,参与国际竞争。一方面,在外交和文化领域,支持中国品牌茶叶企业在海外布局线下体验店、零售点,通过市场化的方式,长期在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国家展示中国元素、传播中国文化、推广中国茶叶。另一方面,要逐步改变低附加值原料出口的茶叶外贸格局,主动适应国际茶叶消费习惯和产品需求,支持做大做强的袋泡茶品牌企业“买全球、卖全球”,重点加大红茶产品投入和开发力度,通过线上平台等新商业工具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让中国元素植入国际茶叶市场,让世界人民享受中国优质茶叶产品。

猜你喜欢

茶文化茶叶标准
《茶叶通讯》简介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香喷喷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