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建构*

2023-01-09何国梅

中国出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文科话语共同体

□文│何国梅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正式提上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议程。2020年,《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倡导要进一步健全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推动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

“新文科”早已突破了“学科重组”“文理交叉”“新技术+人文”的原始范畴,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一项深刻全面的改革工程。中国新文科建设,不仅强调教育理念、方式、模式等更新,更强调作为知识系统表述与传播的话语体系的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持续健康发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学术话语体系的推动,并且需要以自洽、熔炼的学术话语体系为动力。哲学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现象的知识系统,学术话语体系是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学术表达形式,是一个社会话语体系中高智慧的外在表现,是学术话语权的前提和基础。新文科的建设不仅强调高等教育自上而下的改革,还特别强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教育、服务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建构和影响力”,[1]是要努力追求用中国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解释中国现象、解决中国问题、改革中国社会、引领中国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作为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新闻传播学科,如何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精神的引领下,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中,探索自身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既是应时之需,也是当务之急。

一、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紧迫性

新文科建设所提出的高水平的育人工程革新,不仅提出了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育人的要求,而且突出了作为人类思想和社会文化代表的知识分子如何在大变革之中自我培育、自我提升与自我完善的要求。新文科对于教育与社会的文化引领,体现于学术话语体系及其影响力如何在整个文化体系中标示方向、体现价值、发挥作用。

1.知识生产的外部语境变化推动学术话语体系更新

所谓新闻传播学术话语,是指“学术主体依托新闻学研究对象、根源于新闻实践形成的术语、概念、范畴构成的表达方式和表述体系”。[2]由于作为从事研究系统专门学问的活动建制和辅助系统,学术体系往往包括学术思想、代表学者、学术流派、专业论著、研究方法、道德规范、评价标准等构成要素以及活动平台等辅助系统。[3]因而,当我们探讨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时,不仅涉及新闻传播学术研究活动及其建制与辅助系统,还将其放置于新闻传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的整体视野并结合当下新文科建设乃至传媒信息技术变革的语境之中进行考察,以期能有所收获。

新文科建设在本质上是一种新的知识生产。[4]我们如今处于一个知识更新与社会变革并不同步的时代,“知识外部性的巨变与知识界相对滞后的知识供给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知识界还在按既有的惯性、范式运行,按照既存的知识割据体系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5]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术话语的生产与传播已经不能囿于学术圈内,而要被置于更大的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之中,以利于旧有知识的调整与新知识的生产与传播。

2.学科属性与人才培养宗旨是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内在动力

应该意识到,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中,具有广泛共识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往往存在不同学科对其进行同义反复式的话语表述,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和学术碰撞的浅层化。新文科建设强调交叉与融合,是意识到了强势、封闭的学术话语体系给思想交流与形象重塑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伤害。在分割条块的专业教育之下,人不仅无法全面发展,而且因为追求功利化的现实目的而渐渐失去了对现实与自我的批判与反思能力。新闻传播学是以传播社会信息以引导人认识现实、反思问题与推进改革为目的的学科,其本质上的“学科寄生性”使它能够集他者之长丰富与涵养自己。相较于单一学科而言,融人文、社会、理工学科精神、理念、方法、范式于一体,且自身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与延展性,新闻传播学,更有潜力和空间实现对现实的观视。正因如此,如何在新文科背景下在理念、原则、尺度、主体中纠偏与寻求突破,为构建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提供思想启发与路径选择,是值得不断深思的问题。

3.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引发省思

新文科建设,必然以自洽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命题形成的理论与知识体系、学术范畴与学说为基础,在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尚未形成强有力又体现中国性的话语体系之前,各学科、各领域对于自身学术话语体系的探讨也早已开始。关于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问题,已有专家学者从历史与现实的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如复旦大学李良荣等人在庆祝该校新闻学院建院90年之时,从“新闻学的复旦学派”建立新闻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历程出发,勾勒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学学术话语体系探索的基本框架,[6]以历史纵向窥视学理脉络的方式梳理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历史演化。此外,还有学者从现实出发,集中探讨了当下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问题。如北京大学陈刚从新闻传播学在西方的学术话语体系、政府的政策话语体系和业界的操作话语体系三重“话语纠缠”困境出发提出,中国的问题和数字化的问题应该成为突破纠缠状态,尽快构建新闻传播学科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两个方向。[7]南京政治学院蔡惠福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要在学习西方时保持高度的自觉意识和驾驭能力,并沉潜到中国自身新闻传播的历史与现实之中,在创立新观点、新概念、新范畴上用力,以主流价值统摄推进。[8]中国传媒大学祈芝红立足于中国传播学“舶来品”的特征及其40年来的发展提出,中国传播学学术话语建构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可以以其“传理”“沟通”的本质属性而为中国其他学科领域的学术话语的全球传播提供学理依据和实践指导;为此,“全球本土化”是中国传播学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来路,而“在地全球化”则是其去路。[9]中国人民大学翁杨则在审视新闻学研究的问题及其不成熟状态之后提出,独立的新闻学话语体系应该是不依附的、不诉诸权威的、批判式的,由此而实现新闻学者的知识分子立场。[10]

应该说,技术的高度演化、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知识与文化的急剧更替之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是一项艰巨而重大的事业,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更是需要经过一个反复思量、不断探索的过程。专家学者们对于中国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的探讨蕴含着真知灼见,对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进行了适切的思考。受益于前人研究成果的涵养与启示,笔者试图在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基本路径3个方面提出一些初步的思考。

二、坚持“回归于人”是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价值导向

马克思所谓的“全面发展的人”,并非虚幻之物,而是关于人之为人的表述,其基本内涵包括人的自然与文化潜能能够充分施展和实现、人的生存拥有尽可能丰富的社会交往关系等。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以“全面发展的人”为中心,从不同的层面和领域来完善人、实现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从人抓起,久久为功。”[11]《新文科建设宣言》也指出,新文科建设要“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关键在人。“新文科更根本的使命在于回应新历史条件下‘人’的观念的变化,因为人文学科是关于‘人’的学问”,[12]“将人的权力、人的尊严与人的价值置于新文科建设的首位,将是未来的关键之所在”。[13]学科交叉、新技术与人文科学交融、跨界合作等,都只是新文科建设的操作策略,其根本的诉求在于打破旧文科对于人以及人的培养的偏狭分割,而实现人的全面涵养,实现人的完整价值。

1.尊重人与追求人的价值实现

话语背后的力量是思想,是人。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人文社会科学,不仅要对接新闻与传播的实践,且因其人文基础倾向而增添了更强的学术积淀和学理底蕴。新闻传播建立在以“人”为目标的基础之上,它的一些基本理念:真实、客观、公正、平等、自由、民主等所支撑起的学术体系,表明新闻传播学立足于人类普遍认同的价值、意义。[14]人文科学被视为“作为存在及按照历史中事物的理性而实践”的学科,通常包括3个层次——“通过感知描述实在”的“知识的历史成分”、“说明被抽象分离出来的现实”的理论部分以及“表达价值判断和预定规则”的实践部分,也即事实、命题、价值判断和规则。因此,除了知识以外,人文科学还会包括“一种与价值、理想、规则和塑造未来的目标相联系的价值判断和命令系统的意识”。[15]这种意识以知识描述和抽象为基础,最终抵达“人”这一主体。因此,知识生产与人格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但现实的新闻传播研究对于“术”的倚重,不仅使受教育者成为工具性导向的培养对象,而且教育者的“德性的思考与修习没有相应的位置,其结果便是工具性的追求致使人的功利欲望膨胀”。[16]

学术话语塑造着学人的思维方式并影响着人们的文化新观察和新建设,在更广的范围影响着社会主体即人的塑造,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17]新文科建设,“首先需要重启文科的初心,回归对人的关注,回归对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关注”。[18]新闻传播学既有其科学性、工具性的一面,更有其价值性、精神性的一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要转变传统上以“事”(信息)为中心而非以“人”(关系)为核心的话语体系,[19]研究新闻传播如何促进人的“自由个性”。保持对人的一份尊重,追求对人的价值的实现,既是对新文科建设底蕴的一种尊崇,也是实现新闻传播学术价值的体现。

2.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

就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中“回归于人”的价值取向而言,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新闻传播教育与实践的决策与管理、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等,都要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和价值追求,促进“人”这一因素在新闻传播中的自由发展、人格完善与健全。

具体说来,就是党政领导机构、决策机关和相关新闻传播管理部门决策者,新闻从业人员及其实践者,新闻传播学习者以及研究者应该秉持自我尊重与相互尊重的基本态度,通过培养与自我培养、提升与自我提升、实现与自我实现等方式,逐渐形成自由、包容、开放的对话与表达机制。不仅官方与学术之间保持畅通的对话,而且学者与学人之间在学术领域的基本问题、现实问题与前沿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中保持应有的自由、尊重与包容,乃至对于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之间都应该有足够的探讨、发挥与成长的空间。总之,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建构坚持“回归于人”的价值取向,既是学科自身的人文科学基础所决定的,也是新文科建设以完善人、实现人与发展人为内核宗旨所决定的,更是对于当下新闻传播学术话语失却对人的关怀与尊重而误入工具性导向所决定的。对于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而言,只有真正回归于人的价值实现与完整发展,其发展才能有高度,有内蕴。

三、保持教育与实践的审视距离是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

学术话语是理论、知识的表达体系,以理性的学理系统为内核,是一种对于学理的描述和呈现,因而它与新闻传播教育与实践之间应该保持合适的审视距离。这种距离并不是说,学术主体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审视新闻传播教育与实践,而是要有超越于现实的视野和格局,要有关怀现实、审视问题、追求真知的情怀,能够将超然现实与贴近现实相结合。

1.以新闻实践为基础、以学术话语实践为桥梁

如前所述,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兼具人文与社会科学属性的特色学科,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建构,其最终的目的自然是服务于新闻传播实践,但这种服务要保持高度和水准,就必然要“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可以对问题看得更清楚和透彻,使对此的学理把握更具有学术性和学术研究追求的真理性”。[20]学理性的追求、学术性的探索最终通过学术话语体系的成熟与学术话语实践作用于新闻与传播的具体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提升,既深化理论、夯实理论,又提高实践水平。

反观当下新闻传播界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业界与学界之间存在着隔阂。具体来说就是新闻传播的理论研究存在“结构性贫困”,鲜有对现实重大问题的有力回应。[21]要弥合这种“说”与“做”、“思”与“行”之间缺乏有效对话与深度互动的落差,需要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贴近新闻实践、研究新闻实践,但前提是在术语、概念、范畴、命题等的阐释与陈述中对实践保持足够的审视距离,以保证话语的内核。知识体系和概念体系具有足够的思辨性与自洽性,才能真正以高于现实的学理思维力来考察现实、指导实践,而不仅仅是停留于不懂实操、疏离于实践的理论思考。

也就是说,就新闻传播学这一门兼具人文思辨与社会实践双重属性的学科而言,单纯的脱离实践的理论研究与罔顾理论力量的实践研究都是不可取的。真正的新闻传播研究要能够以新闻实践为基础、以学术话语实践为桥梁,形成系统化的学术思考,在实践方向、理念原则、现实批判等方面为新闻传播教育、实践提供有高度、有水平、大格局、广视野的切实指导,由此才能以清晰的学理超越繁杂现象的力度“重返”现实,进而指导现实。

2.提升话语体系建设的内驱力

新闻传播学科建立之初,“新闻无学”“新闻是学非学”曾经甚嚣尘上,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新闻传播学已经“得到国家的权威认可和学界的普遍认同”,[22]但实际上,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缺乏“清晰的哲学认识统领”,“严格来说并没有形成体系,学术研究方面也没有形成与众不同的学科话语,没有形成学派”。[23]考察当下的新闻传播研究可以发现,学术之外的考量往往成为学术的基本动因,由此而带来在新闻传播研究中,应用性、对策性、空泛性的研究大受欢迎,而基础性、理论性、实质性的研究反受冷落。南京大学胡翼青就曾对此表达过担忧:“如果理论创新的兴奋和激情敌不过申请到一个国家重大课题或作一个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那理论创新将永远都是一个口号。”[24]严格来说,当下时兴的“计算新闻学”“数据新闻学”“政治新闻学”等只能算是新闻传播学与其他学科跨界融合、交叉合作而产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其自身并无科学严谨的理论根基和研究范式。它们的涌现某种程度上是学科与学术不自信的表现,助推了学术研究的浅层化与功利化,不利于学术的深挖与细作,匡论以此为内核和前提的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新文科建设所倡导的跨学科交融,不仅是对学科视野、学科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对学科与学术自持给予了更多的期待。只有学科之间的“强强联手”,才能真正解决中国当下社会急剧变革中所产生和面临的国内矛盾与国际问题。

3.审视媒介生态变化下的学术生产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使舆论生态、传媒格局、传播方式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革,而且改变了人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立于学理思辨的高度,拨开繁复的新闻传播现象,以批判的、独立的、负责任的态度直面、审视与反思技术与科学所带来的问题,是新闻传播研究应该有的基本立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不仅能够推动对于旧有观念、范畴的反省、调整与创新,而且能够以新的姿态勾连传媒形态与格局变化下的新闻研究与实践。

因而,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构建,需要保持学术研究与新闻实践的审视距离,以利于观察和思考现实的新闻传播现象与问题,这种审视是为了立于实践之上的抽绎和描述,通过话语实践的方式重返新闻实践现场。坚持这一基本原则,学界与业界的共商协作与有效沟通才能使新闻传播有效地发挥其传播信息、沟通社会、促进改革的功能。就新闻传播学术研究本身而言,对于应用性、对策性研究的过分倚重并不利于其学术研究的深化和学术话语体系的真正确立,加之互联网信息技术给新闻传播带来的巨大挑战,我们更需要结合新文科建设对于培养时代新人的基本要求加以坚持。

四、构建话语共同体是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

话语为特定的人群提供概念和术语以对特定的文化对象进行研究和讨论,因此,话语有助于建立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有助于“身份”(Identities)和“自我”(Self)的建构,有助于知识和信仰体系的建构,其目的在于改变社会。学术话语是从特定的角度再现、阐释和表达这个世界,可以被视为某种程度的共同性和稳定性的再现,它体现了个体身份意识与集体身份乃至社会身份的某种认同。同一个话语共同体的成员通常有他们自己特定的交流方式、目标、信仰和价值观念,[25]有他们相互认同的身份意识。任何情况下,话语或话语理论都是关于促成和认同具有社会学意义的身份,都是关于在语境中表演的“各种人”的认同。[26]共同体强调组成成员在某些方面所具有的同质与相互认同,学术话语共同体则主要是突出对于特定研究领域内的基础问题、关键概念、研究范式等的描述与表述能够取得大体一致的认知,通过学术话语表达及其实践策略达成身份互认,进而推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1.以问题为导向建构学术话语共同体

就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而言,不仅要努力加强新闻传播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的研究,还要能够通过共同体及其话语实践,推进身份互认,进而建构其学术话语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的建构,是非功利的、开放的、以学术问题为导向的,而非圈地跑马似的、趋于现实功利考量的。

高速的社会变革使知识、思想及学术研究所面临的现象和问题越来越复杂,对此复杂问题的研究已然不是传统的学科问题,而在本质上呈现出开放、多维、含混和不确定的特点,因而不得不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跨越学科边界的互涉作业。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ity)意味着“学科间的互相借换”“合作解决问题”“保持独立分隔的学科之间的沟通桥梁”“发展在不同学科之间运作的综合理论”,以及“在各分隔的学科之间共同交叠的范围中开发新的领域”。[27]这就意味着原有的学科场域的调整、扩容,与学科边界的消融与重组,旧有学科因为学科跨界作业而必须围绕着解释现实与解决问题而重建动态化的学科边界。20世纪80年代,华勒斯坦等人就曾大声宣告:“我们正处于现存学科结构分崩离析的时刻,我们正处在现存学科结构遭到质疑、各种竞争性的学科结构亟待建立的时刻。”[28]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合作、学科的转型与变革暴露了新闻传播学科之独特性的逐渐式微,使得新闻传播研究主体产生了“身份焦虑”。但也为学术话语共同体及其身份调整提供了机会——学科体系的合法性与跨界合作的有效性需要依赖于学术体系及其话语共同体予以确认。

2.身份认同与学术话语建构

学科壁垒的打破、跨界作业的开展、学科集群平台的组建、新兴学科的发展,将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推进不断涌现,在边界消融与跨界导向之下,新闻传播教育、实践及其研究都将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强调新文科建设对于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创新,都需要通过学术话语体系的更新得以体现,也即要通过学术话语主体得以表达、阐述与传播。

学术话语可以起到“锻炼头脑、疏导学术能量”的作用,然而,这种作用的发挥必须建基于学术话语权力的有效性、学术话语策略的共同体认、学术话语主体的身份认知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作为一种“社会化的述行过程”,[29]学术话语共同体的建构说到底是一个集合体的身份认同问题。身份对于学术话语建构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在兼容个体思想的自我展示与互动协商、共同体的学术认同之间,在构造和重塑学科知识与理论体系之中,不断构建着个体自身,进而帮助学术话语主体厘清学科、学术与话语共同体三者的关系。学术话语把研究结果和主观臆想转换成学术知识,这种知识并不是现实的表征,而是个体之间的对话,在学术语境中,我们的身份由学术话语来确立和评判。[30]当下新闻传播所面临的学术困境无法通过扩大教育和研究机构的数量和种类等外在的规划来解决,而需要内在的团队互认与身份确立。话语共同体也是学术共同体,它建立在对于学术问题、学术观点、学术身份的互认与尊重的基础之上。时下新闻传播研究存在着内部欠沟通、不认同,外部(即从其他学科)借力但却乏力的问题,从而对学术话语共同体的建构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当然,无论是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以现实问题导向的“跨学科”合作,还是从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现实出发,我们所倡导的身份互认与话语共同体,都是一种动态化的、非功利的。从历史上看,1980年成立的北京新闻学会作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新闻学界的第一个学术团体,其负责人、召集人和成员皆是出于热心和对学科发展及新闻学术的热爱与责任而加入,是一个基于共识和高度认同典型的话语共同体。新文科建设的启动和不断探索推进,不仅对支撑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更要求学科间的合作与互涉要围绕着解决现实问题、塑造中国形象而展开,是要依靠不同学科之间基于中国问题的话语合作,并落实于以问题和发展为中心的话语共同体之上。我们希望能有更多基于学术热忱和学术问题的、开放的、动态的共同体在新文科建设之中涌现。

五、结语

新文科建设以高等教育教改为旨归,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是其条件和动力,而良性的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不仅能够对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提供动力支撑,更是新文科建设的题中之义。

在建设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中,回归于人的价值取向,事实上已经内含了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应该以高度的自觉意识在观察、分析、审视、指导新闻教育和新闻实践之中保持适切的距离,进而在“去功利化”之后重归现实新闻与传播问题的解决。回归于人的价值取向,也可以使学术话语与官方的政府话语之间进行良性的合作与共同繁荣,因为二者都以尊重人、培育人、完善人、实现人的价值为基本旨归。由此便能真正化解当下新闻传播研究中所谓政治性与学术化之争的最大障碍,引导二者在价值观上形成统一。

回归于人的价值导向不仅能够使得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在一些基础问题和关键理论中达成共识,而且有利于研究主体身份焦虑感的调适与学术话语共同体的形成。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要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人的主体性价值,坚持学术研究及其话语实践高于现实而重返现实,坚持将政治话语与专业话语相结合,进而以话语共同体为基础。话语共同体建设的关键是要在学科的关键概念、命题和范式等共识性理论上达成相对一致的看法,对于学科的核心问题要有共同的认知,由此而实现学术主体之间身份的认同。因此,在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建构之中,回归于人是根本的价值取向,是统领一切的“根”,在此基础上,保持学术与实践的审视距离是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进而在学术研究与话语实践中重塑话语共同体。

建构当代中国的学术话语,是主体意识和使命意识正在觉醒的中国人的重大使命。[31]在媒介融合、传播格局变革与国内外局势变化之下,学界学术话语与业界、政党话语相互作用,共同致力于媒体转型与新闻传播教育升级这一目标之中。[32]价值导向正确、基本原则清晰、尺度把握适切、共同体意识牢固的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必将有利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整体建构,必然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与新文科建设的进步。

猜你喜欢

文科话语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孙文科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