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策略
——基于技术、组织、主体三个层面的分析
2023-01-09杨波,罗思嫣
杨 波,罗 思 嫣
伴随着信息技术持续、快速发展,人类已经由传统互联网时代走进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时代,公众的媒体接触渠道、方式、行为及习惯随之发生改变,媒体融合成为新闻出版传播发展的主流趋势,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呼声日渐高涨。何为媒体融合?其概念的提出与麻省理工学院颇有渊源:1978年,该校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葛洛庞蒂(Nicholas Negroponte)提出计算机工业、出版印刷工业和广播电影工业正在趋向融合;(1)宋昭勋:《新闻传播学中Convergence一词溯源及内涵》,《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1983年,该校政治学系的创始人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在其著作《自由的科技》(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中提出“传播形态融合”。(2)谢暄、蒋晓、何雨莲等:《“融”时代下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策略》,《编辑学报》2017年第3期。有学者认为,媒体融合是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人类传播活动诸要素内部界限模糊的一种状态,包括技术、经济、主体、内容、规范等人类传播活动的诸多层面。(3)韦路:《媒体融合的定义、层面与研究议题》,《新闻记者》2019年第3期。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中国在这场技术浪潮中顺流而动,媒体融合成为中国传媒业界的努力方向,成为传播学界的研究热点。作为学术成果、学术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学术期刊媒体融合乃大势所趋,但与大众传媒相比,其整体融合发展进程缓慢,传播力、影响力有限,这与我国日益增强的科技实力明显不符。关于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国内学术界、期刊界已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从内容、服务、采编、传播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融合策略。(4)李艳、陈鸿、朱美香等:《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发展及改革思路》,《科技与出版》2018年第1期。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技术、组织、主体三个层面,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策略进行探究。
一、基于技术层面的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策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早在1983年,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在《自由的科技》(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中就提出媒体融合首先开始于技术融合。(5)魏然、黄冠雄:《美英媒体融合现状与评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媒体融合的实质是要利用技术来整合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6)李艳、陈鸿、朱美香等:《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发展及改革思路》,《科技与出版》2018年第1期。在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中,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核心动力,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促进了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是推动媒体融合的核心技术。(7)韦路:《媒体融合的定义、层面与研究议题》,《新闻记者》2019年第3期。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必然以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业态的迅速发展,为媒体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强大的网络支撑和技术支持,进一步增强了学术期刊从业者媒体融合的思维观念,进一步更新了学术期刊内容生产、分发、传播机制,学术期刊必然由此踏上融合发展的快车道。(8)曹三省、龚明威:《5G与媒体融合时代下出版业IP开发模式的创新发展》,《现代出版》2020年第6期。基于技术层面,学术期刊正从单一的纸刊传播转向“纸刊+网站+新媒体平台”融合发展的新模式,(9)邹小荣、苗变:《传承与创新:媒体融合下的学术期刊》,《科技与出版》2017年第5期。其融合发展策略至少有三种。
(一)建设学术期刊网站
学术期刊一般为高校、科研院所、学术学会等单位或组织主办,学术期刊可以依托所在单位或组织的科研技术优势自建网站;没有技术优势的学术期刊,也可与西安三才科技、北京勤云软件、北京玛格泰克、中国知网等期刊技术服务企业合作,借助这些企业提供的技术支持建设自己的网站。(10)张耀铭:《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新模式与新问题研究》,《出版广角》2018年第5期。截至目前,很多学术期刊建设了官方网站,定期更新、发布期刊文献内容供用户开放获取。这些网站各具特色,助力学术传播,扩大了传播效果。其中,很多学术期刊自建网站实现了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出版,这种出版方式具有自由、开放、共享、免费的优势,使得用户可以在网站上免费浏览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章,获取并利用期刊的学术信息,深得受众喜爱。例如,浙江大学社科学报积极应对数字出版的挑战,注重现代数字出版技术并付诸实践,提供“开放获取、免费下载”服务;尝试“在线提前出版”“在线优先出版”,缩短了出版时滞,实现了最新学术成果的快速传播、及时交流;建立并完善网络投稿与审稿系统,实现了传播内容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开通手机版、微信版,实现了移动阅读与网络版、印刷本同步出版的全新传播模式。
(二)借力学术期刊数据库
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一些相当成熟的期刊数据库,既有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等大型期刊数据库,也有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中国光学期刊网、中国地学期刊网、中华医学期刊网、材料期刊网、地球与环境科学信息网、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网等影响较大的同行专业学术期刊数据库或网站。这些期刊数据库或网站由于运营多年,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资源聚合功能,在学界具有很大影响,且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学术期刊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库进行文献分类整合和数据库传播,以回避自身网络技术人才缺乏的劣势,同时降低网络运营、管理成本,间接实现刊物的数字化。(11)张耀铭:《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新模式与新问题研究》,《出版广角》2018年第5期。例如,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网站的“会员期刊”专栏通过直接链接会员单位的网站,展示了各高校文科学报,扩大了学术影响力。除了影响力较大的学术期刊,一些地方高校主办的小型学术期刊也能借助这些大型数据库或平台扩大传播效果,如贵州大学主办的《教育文化论坛》借助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进行学术传播,在该数据库的阅读指数、下载指数与关注度指数不断攀升。202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对272种教育学期刊的阅读指数、下载指数与关注度指数进行统计,并按照10%的比例评选出“2020年度教育学期刊的关注度指数(前27种)”排行榜,《教育文化论坛》名列其中,被评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2020年度教育学最受欢迎期刊”。(12)《<教育文化论坛>被评为2020年度教育学最受欢迎期刊》,《教育文化论坛》2021年第4期。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学术期刊从业者应强化互联网思维,借力各种数据库进行学术传播。在借力数据库平台传播学术方面,有学者认为专栏是在线数字传播的最佳单元,超星公司对此完全认同,并将其定名为“域出版”。“域出版”是学术期刊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桥梁。
(三)打造新媒体出版平台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不断渗入,微信、微博、App客户端、iPad阅读平台等新媒体因具有便捷快速、社交化、多元多维的传播优势而得到快速发展。朱剑指出,学术期刊“唯有主动开发学术新媒体,让新媒体成长与媒体融合同步进行,方能求得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生”。(13)朱剑:《学术新媒体:缘何难以脱颖而出——兼及学术传播领域媒体融合发展》,《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一些具有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的学术期刊从业者看到新媒体的传播优势,着力打造学术期刊新媒体出版平台,开展学术传播,有的还积极探索语义出版、智能出版、互动出版、可视化出版、云出版等。(14)刘钊:《刍议媒体融合视域下学术期刊的出版传播——共享·多元·开放·互动·交融》,《编辑学报》2017年第6期。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领英(Linked In)(15)简介:Linked In一般指LinkedIn。LinkedIn,中文名“领英”,启动于2003年5月,是一个面向职场的社交平台,总部设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森尼韦尔。和新浪微博等是人们所熟知的社交媒体,国内外知名出版机构纷纷通过这些新媒体开展立体化、全媒体、多维度的成果发布、内容推送、信息传播,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如荷兰的国际化多媒体出版集团爱思唯尔,拥有《柳叶刀》《四面体》《细胞》等国际知名期刊,其在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的关注者达28万余人;又如牛津大学出版社、《NEJM医学前沿》在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的关注者分别高达133万余人、226万余人。再如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分社在利用社交媒体扩大传播方面走在了前列,建有“浙大学术期刊”“浙大学报英文版”等微信公众号7个,总关注数量达10万余人;并于2019年在学习强国平台创建了“浙大学术期刊”强国号,已实现单月累计阅读量超9万人次、单篇最高阅读超1.2万人次的良好效果。(16)曾建林、杨嘉檬:《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转型升级思考》,《出版广角》2019年第24期。
开通微信公众号,是学术期刊建设新媒体出版平台的重要举措。微信具有内容自由度高、受众黏度强、多媒体传播、系统开放免费、传播互动及时、阅读可选择性强、受众可辨认度高等优势,(17)聂震宁:《我看当前数字出版热点》,《现代出版》2014年第6期。备受公众青睐,成为个人、单位、组织、企业等开展传播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微信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推送平台,更是一种新的创作模式和数字出版模式。(18)王钟雄:《微信或将推动数字出版新革命》,《出版广角》2013年第15期。很多学术期刊看到了微信的传播优势,纷纷开通微信公众号,设置“投稿须知”“稿件查询”“订阅方式”“往期回顾”“本刊风采”“联系我们”等服务专栏,推送目次、摘要、文章等信息,及时开展学术传播,拓展了手机读者群,扩大了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例如,《出版科学》的微信公众号设有“往期回顾”“本刊风采”“联系我们”等三个服务专栏:“往期回顾”专栏中包括“小程序阅读”“编辑推荐”版块;“本刊风采”专栏包括四个小版块,读者可以通过其中的“小编互动”留言;“联系我们”专栏包括“投稿须知”“期刊征订”“本刊简介”“申请转载”等四个小版块。这些服务专栏、版块提供了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体现了该刊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此外,一些学术期刊甚至一些小刊物通过内容解构、内容重组、内容再造,推进其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融合,有效推送学术期刊目次、摘要、文章,(19)杨波、罗思嫣:《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融合路径——以“教育研究微刊”的内容解构、内容重组、内容再造为例》,《教育文化论坛》2022年第4期。提高了传播速度,扩大了传播效果,受众倍增。例如,贵州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于2019年8月开通后,持续推出《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山地农业生物学报》《教育文化论坛》等五刊的相关信息,扩大了五刊的学术传播力和影响力。其中,2021年8月30日推送的《醉酒现象学》一文引起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微信阅读量高达2.1万。
二、基于组织层面的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策略
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离不开组织层面的融合,涉及媒体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20)陈远程:《革新媒体理念推进融媒发展——5G时代再谈媒体融合》,《视听》2020年第2期。具体说,学术期刊的融合,需要从主办单位的组织、架构层进行内部结构调整和资源重组,进行经营上的融合,以这种战术融合推进融合式的内容生产、发行、推广和经营等各环节,从而实现资源共享、结构升级,进而提升内容质量和市场竞争力。(21)曹三省、龚明威:《5G与媒体融合时代下出版业IP开发模式的创新发展》,《现代出版》2020年第6期。伴随着媒体融合步伐的加快,期刊集群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日益成为趋势。我国学术期刊在集群化、规模化、集团化建设过程中,基于组织层面的媒体融合策略至少有三种。
(一)同一主办单位的学术期刊之间的融合
我国一些出版单位有两种以上期刊,但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各刊之间相互独立,独自运作;各刊编辑人员缺乏交流,更谈不上合作。因此,这些出版单位看似规模大、人员多,但因为各种资源缺乏整合而难以形成内容生产、发行、推广和经营等方面的优势,出现“期刊多而不强”的现象。为此,这些出版单位的从业者特别是负责人应强化媒体融合思维,坚定期刊集群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思路,应用媒体融合思维指导刊群的发展定位、规模、布局等,整合各刊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知识资源、社会资源等,打造名刊、孵化新刊,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对品牌定位、服务内容、栏目设置、采编管理、宣传推广等工作进行优化整合,形成差异化定位、共享型资源、互补式发展的期刊群。(22)王铮:《我国科技期刊刊群实现形态和路径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年第12期。例如,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重视资源整合,积极从组织层面推进媒体融合,形成了《汽车与驾驶维修》《商用汽车》《车主之友》《农业机械》《数码摄影》《机电商报》《卓众汽车网》等17刊1报3网组成的期刊群,构建了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层次、多平台的数字期刊产品,初步形成了立体化的媒介传播形式。(23)张耀铭:《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新模式与新问题研究》,《出版广角》2018年第5期。又如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分社提出“以一个平台为核心,多点建设、多种办刊形式并存,集群化发展”的集群建设理念,期刊集群规模超30种,通过微信、数字平台等加强集群内部的协同、合作、联动、共享、互通,形成了“一核多点、集群发展”的高校特色学术期刊集群模式。(24)曾建林、杨嘉檬:《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转型升级思考》,《出版广角》2019年第24期。再如上海大学期刊社坚持从组织融合层面推进融合发展,推行集约化管理运营模式,以集约化发展为抓手,坚持差别化定位、专业化办刊,坚持走集约化管理、信息化采编、专业化定位、数字化出版、国际化发展的路线,推进期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上海大学期刊社有《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科学学报》《上海大学学报(英文版)》《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自然杂志》《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秘书》《运筹学学报》《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等十余种期刊,形成了学术期刊集群,涵盖社科期刊、科技期刊,包括综合期刊、专业期刊,兼有中英文期刊。这些期刊在上海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较大影响,2种期刊进入科学引文索引(SCI),其中1种期刊位于Q1区;(25)SCI一般指科学引文索引。《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名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为SCI,SCI所有的期刊主要按影响因子高低分区,Q1区为排名前25%的期刊。1种期刊进入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的Q1区,(26)SSCI一般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SCI的姊妹篇,其英文名称为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为SSCI,SSCI所有的期刊主要按影响因子高低分区,Q1区为排名前5%的期刊。这个数据库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2种期刊被工程索引(EI)收录。(27)施晨露:《为一流学术高地打造一流期刊》,《解放日报》2018年11月15日,第002版;EI期刊一般指EI检索期刊。EI(工程索引)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数据库,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文献,包括期刊以及会议文献,另外也收录一些科技报告、专著等。EI收录包括三种类型:被EI核心收录、非核心收录(Pageone收录)、会议论文。
(二)不同主办单位的学术期刊之间的融合
在数字出版时代,网络聚合刊群是学术期刊开展媒体融合的一种常用策略。目前,很多小型学术期刊犹如一个个“小作坊”,呈现“全、散、小、弱”的特点,缺乏集团优势。在媒体融合时代,这些小型学术期刊可采用“借船出海”的策略,选择性地加盟一些集群化网络出版平台,与其他单位主办的学术期刊进行融合。而一些实力较强的学术期刊,则可采用“造船出海”的策略,打造独具个性的集群化网络出版平台。(28)晏如松:《“范式”变革:高校学报创办世界一流期刊的路径选择》,《科技与出版》2021年第1期。总之,学术期刊应借助网络优势,基于经验层面开展媒体融合,在整合本单位期刊资源优势推进媒体融合的基础上,放眼全行业,主动与其他主办单位的学术期刊开展交流合作,借力网络平台,汇聚多家期刊抱团取暖、共同发展。这种形式的媒体融合策略,已经有很多期刊做了有益尝试,形成了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中华医学期刊群、材料期刊网、中国光学期刊网、中国地学期刊网等。例如,中国光学期刊网囊括了《中国激光》杂志等51家国内期刊,明确了“共享资源,共享经验,抱团取暖,做大做强”的宗旨,整合各期刊资源,积极宣传、推介光学期刊的发展和光学知识,在行业内已具备较大影响力。(29)张耀铭:《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新模式与新问题研究》,《出版广角》2018年第5期。又如在中国地质学会和众多地学期刊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地学期刊网应运而生,汇集了235种科技期刊,涉及110家主办单位,是不同主办单位的学术期刊借助网络开展交流合作、促进媒体融合的典范。(30)张耀铭:《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新模式与新问题研究》,《出版广角》2018年第5期。如今,中国地学期刊网具备了简洁的门户网站、免费的期刊下载、便捷的检索功能、一站式会员投稿等功能。依托中国地学期刊网,中国地质学会的地学科技期刊实现了网上投稿、审稿、退改等办公手段现代化,并提供内容查重、查新等服务,初步实现了期刊的集群化、数字化、网络化。
(三)学术期刊与其他传播媒体的融合
伴随着媒介融合的持续开展、不断深入,传统媒体、新兴媒体都看到了自身传播力量的优势与劣势,都在尝试着彼此借力,谋求向综合传媒集团转型。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之路,一方面需要学术期刊主动拥抱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两微一端”等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另一方面也需要其他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积极思考与学术期刊相加相融的问题。因此,学术期刊的媒介融合发展,既包括学术期刊内部、学术期刊之间的融合,也包括在此基础之上学术期刊和其他各类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之间的融合。从组织层面来看,后一种融合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术期刊与其他媒体之间通过收购、合并的手段形成规模庞大的多媒体集团,开展具有规模效益的多种业务;二是同一媒体集团内部的学术期刊与其他媒体之间发挥协同效应,使信息资源的用途多样化;三是国内互联网媒体“倒整合”传统学术期刊。(31)张耀铭:《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新模式与新问题研究》,《出版广角》2018年第5期。例如,《中国国家地理》依托自身内容优势,进行跨界融合,出版《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博物》杂志及电子杂志《行天下》,运营中国国家地理网、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新媒体,成立国家地理影视公司,推出手机报和“掌途”客户端,通过传统印刷刊物、电子杂志、网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手机报、影视、户外媒体等多维媒介实现了全媒体化传播、运营,积极探索媒介融合发展新路。(32)张耀铭:《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新模式与新问题研究》,《出版广角》2018年第5期。又如阿里巴巴“倒整合”传统媒体,将投资触角延伸到学术期刊,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商业评论》进行投资。(33)张耀铭:《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新模式与新问题研究》,《出版广角》2018年第5期。
三、基于主体层面的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策略
媒体融合,归根结底是人的融合,也即是主体层面的融合。(34)韦路:《媒体融合的定义、层面与研究议题》,《新闻记者》2019年第3期。就学术期刊来说,基于主体层面的媒体融合策略,既包括编辑内部的融合,还包括编辑与作者、编辑与读者之间的融合。
(一)实现编辑内部的融合
在传统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内容仅仅停留在“看稿→修稿”阶段。进入媒体融合时代,这种单一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学术期刊媒体融合需要。截至目前,国内很多学术期刊已通过整合各种技术资源,初步实现了技术层面的融合,建设了期刊官网,开发了期刊采编系统,实现了审稿、编稿、发稿过程数字化;与电脑主机端口(PC端)(35)PC端是指网络世界里可以连接到电脑主机的那个端口,是基于电脑的界面体系,它有别于移动端的手机界面体系。PC端的意思就是电脑,PC是Personal Computer的缩写,一般PC端软件是指只能在个人电脑上运行的软件。、互联网乃至移动互联网融合,借助新媒体的“两微一端”开展学术传播。但是,大多数学术期刊仍然不能有效借助这些新兴媒体开展传播,原因之一便是缺乏熟练应用新媒体的复合型编辑。很多老编辑没有接受过新媒体技术的培训,缺少互联网思维,缺乏拥抱学术新媒体的热情,信息检索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多媒介转换能力不强,缺乏驾驭新媒体的技术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媒体技术层面的融合;一些编辑缺乏市场意识,不善于经营管理,缺乏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媒体组织层面的融合;一些编辑学术水平不高,学术研究能力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媒体内容层面的融合。
媒体融合时代,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有效开展,迫切需要培养“融合编辑”“全能编辑”“超级编辑”。因此,学术期刊要想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编辑至少需要具备四方面的能力。一是熟悉编辑理论和实践。这种能力是对编辑的基本要求,编辑的本职工作便是加工文字,其职业能力便是改稿能力,因此编辑应具备高水平的文字编校能力,熟悉编辑出版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及编辑规范,确保学术期刊的编校质量。二是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学术期刊不同于时政期刊,其刊登的文章基本上是学术论文。要想贯彻执行“学术第一、内容为王”的办刊宗旨,在“主编专职化”的同时,还要努力实现“编辑学者化”。(36)晏如松:《“范式”变革:高校学报创办世界一流期刊的路径选择》,《科技与出版》2021年第1期。因此,学术期刊的编辑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主持或参与过科研项目,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确保学术期刊的内容质量。三是具有一定的市场营销能力。目前,我国有数千种学术期刊,光教育学类的学术期刊就多达288种,每年刊发大量的学术论文,受众一般挑选科学引文索引(SCI)来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7)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CSSCI)是由南京大学投资建设、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被引用情况。、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等高水平期刊的论文阅读。一般期刊的论文要想被受众关注,除了论文以内容取胜之外,还要做好营销工作。因此,编辑要学习市场营销知识,培养一定的市场营销能力。四是具有较高的多媒体传播能力。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要成为全媒体出版的编辑,在做好编辑质量、内容加工的基础上,还要强化互联网思维,掌握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培养浓厚的传播意识,善于把学术期刊的内容做成多种技术呈现的产品形态,(38)于殿利:《论媒体融合与出版的关系》,《现代出版》2020年第2期。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多元学术传播,以满足读者多方需求。在“融合编辑”“全能编辑”“超级编辑”的培养方面,《煤炭科学技术》杂志的做法值得借鉴,该杂志多方培养编辑的策划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经营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等,确保了该刊媒体融合发展。(39)代艳玲、朱拴成:《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编辑学报》2016年第1期。
当然,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术期刊的编辑不可能都成长为“融合编辑”“全能编辑”“超级编辑”。因此,可以通过“自我培养+外来引进”的方式,培养或引进从事全媒体学术传播的“技术编辑”,也可以通过外包合作、知识付费的方式来获取相关技术方的支持,促进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全媒体出版或融合出版。
(二)实现编辑与作者的融合
基于主体层面的学术期刊生产者包括编辑和作者,在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中,离不开编辑与作者之间的融合。编辑和作者之间的接触不可或缺,从稿件征求到稿件修改,再到稿件出版,每个环节都少不了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他们或面对面交流,或通过电话、信件、腾讯软件(QQ)、微信、微博、网站等各种新、老媒体进行交流互动。在多媒体融合发展的环境下,编辑应善于利用腾讯软件(QQ)、微信、微博、网站等多种平台,向特定的作者群、审稿专家队伍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推送服务,与他们交流、互动。编辑应强化服务意识,与作者进行充分沟通、交流,为作者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竭尽所能满足作者的各种合理要求。学术期刊的作者层次不同,既有成果丰硕的知名专家、学者,也有初出茅庐的学术新人。对此,编辑既要长期与知名专家、学者保持联系,密切跟踪他们主持或参与的各种重大研究项目的进展,向他们邀约各种反映原创性新成果的高质量稿件,为他们提供优先出版服务,借力这些知名专家、学者的知名度及其论文的影响力来提升期刊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关注度、知名度。同时,编辑也要留意研究生、青年学者等学术新人的新发明、新发现,为他们提供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的机会和平台,保护好、引导好他们的创新、创造热情,为期刊的未来发展培养大批有潜力的优秀作者。(40)邹小荣、苗变:《传承与创新:媒体融合下的学术期刊》,《科技与出版》2017年第5期。互联网时代,病毒式人际信息传播影响日益扩大。在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中,编辑应充分重视学者个体在学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主动联系、协同推动各个层次的作者参与期刊的线上线下传播,扩大学术期刊传播的辐射效果。(41)曾建林、杨嘉檬:《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转型升级思考》,《出版广角》2019年第24期。
(三)实现编辑与读者的融合
基于主体层面,学术期刊编辑和读者之间的融合是一个重要的、革命性的融合。早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媒体消费者的主动性便已经得到学界的重视。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并非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其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主动性。(42)展江主编:《大众传播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96页。互联网诞生后,互动性更是成为其根本特征,受众演变成为“生产消费者”(prosumer),传统媒体时代的“只读文化”(read-only culture)受到挑战。社交媒体出现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融合进一步加大,“只读文化”(read-only culture)与“读写文化”(read/write culture)或“参与文化”(participatory culture)并存,甚至被后者取代。(43)韦路:《媒体融合的定义、层面与研究议题》,《新闻记者》2019年第3期。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之中,学术期刊的编辑和读者之间的界限进一步被打破,二者之间的融合日趋加剧。很多读者在学术期刊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或学术期刊数据库阅读学术文章时,不止步于阅读,还通过点赞、转发、评论等多种形式参与学术期刊的传播,其身份从学术期刊的消费者向生产者、传播者转变。因此,学术期刊编辑应坚持以消费者为导向,以互联网加传统平台促进刊网融合,通过数据挖掘个性化满足用户对内容、阅读方式等的需求,通过有效议题设置、微讨论等手段来聚集粉丝,加强双方的交流互动并建立强黏性的学术圈子,促进双方的融合,争取消费者多点参与、多面传播期刊信息,实现用户产生内容(UCG)甚至用户创建内容(UGM)。(44)刘钊:《刍议媒体融合视域下学术期刊的出版传播——共享·多元·开放·互动·交融》,《编辑学报》2017年第6期。例如,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分社的主编、编委、编辑们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读者群、腾讯软件(QQ群)等多种新兴媒体传播平台,发布期刊信息,与读者交流互动,调动读者线上线下参与期刊信息传播,(45)曾建林、杨嘉檬:《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转型升级思考》,《出版广角》2019年第24期。扩大了传播效果。
四、结语
学术期刊史源于1665年3月6日出版的《哲学汇刊》,至今历经“完全出版”“后完全出版”“充分出版”“开放出版”等阶段,“纸媒变数媒,平媒变立媒,静媒变动媒,单媒变全媒”,期刊传播力的基本计量指标也从原先单一的发行量变为如今的发行量、下载率、触达率、粉丝量、综合用户覆盖、日活等综合统计量化指标,(46)李军:《当前期刊创新发展的几个问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年第12期。学术期刊融合发展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学术期刊人应积极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坚持推进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融合发展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学术期刊融合发展,坚持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开展学术传播,这是期刊人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学术期刊实现凤凰涅槃的必由之路。伴随着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化,国内学术界、期刊界应更加积极投身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应用研究与理论研究,在继续深入开展业务探讨、介绍成功经验、思考优化路径的基础上,积极建构立足中国、影响世界的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原创理论,推动学术期刊更好地开展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