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腹泻的病因及综合防治措施分析

2023-01-09黄超群

畜禽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病因传染性死亡率

黄超群

(湛江市坡头区南三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广东 湛江 524057)

0 引言

仔猪腹泻是生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比较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之一。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因有很多,很难对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因进行确定,尤其是日龄较小的新生仔猪更难找到准确病因,该病给生猪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经济损失。笔者总结生猪传染病防治经验,将仔猪腹泻的病因总结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大类,其中传染性病因包括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等,此类病因致病率高、传染性强;非传染性病因包括饲养管理不当、日粮抗原过敏、营养缺乏等,此病因致病率相对较低。因此,在综合防治过程中,必须根据仔猪腹泻的具体病因,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病率,提高生猪养殖效益。

据统计,在生猪生长的各年龄段均易感染腹泻病,但仔猪感染腹泻的概率较高,占感染总数的25%~30%,其中1~7 d的新生仔猪腹泻发病率占10%~20%,死亡率最高,可达15%以上;8~13 d的仔猪腹泻发病率占40%左右,死亡率高达10%~15%;断奶仔猪腹泻发病率占3%~5%,死亡率也相对较低。仔猪感染腹泻后,其生长发育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延迟出栏时间,严重影响生猪养殖效益。

1 仔猪腹泻的病因

仔猪腹泻发生的病因多种多样,如果防治不及时,仔猪腹泻就会呈现交叉感染现象,增加了仔猪腹泻诊断和综合防治难度。仔猪腹泻的病因常见的有两大类,分别为传染性腹泻和非传染性腹泻。

1.1 传染性腹泻病因

从临床诊断结果来看,仔猪传染性腹泻的病因主要有以下3类。

1.1.1 细菌传染

细菌性传染性腹泻主要是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以及产气荚膜梭菌等常见致病菌感染引起的。

1)大肠杆菌性腹泻。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通常被称为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其中仔猪黄痢为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多发生于1~7 d的新生仔猪,以 1~3 d的新生仔猪最为常见,属于初生仔猪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仔猪感染后吃奶减少或停止,迅速消瘦,排黄白色水样或糊状稀粪,粪便腥臭,最后因脱水导致身体中毒衰竭而死亡,潜伏期为2~24 h。

仔猪白痢为迟发性大肠杆菌病,多发生于8~30 d的仔猪,发病率较高,但死亡率相对较低,仔猪感染后排出灰白色浆状、糊状稀粪,粪便腥臭,病程一般 2~7 d,季节性不明显,饲料质量较差、气候突变以及阴雨潮湿天气等为主要诱因。

2)沙门氏菌性腹泻。由沙门氏菌引起的腹泻也可称为仔猪副伤寒,常见于1~4月龄的仔猪,仔猪感染后,出现发热、呕吐、精神不振等症状,排淡黄色或灰绿色粪便,粪便恶臭,初便秘,后下痢,会因脱水导致极度消瘦衰竭而死,饲养环境卫生差、仔猪抵抗力降低等为主要诱因。

3)梭菌性肠炎。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腹泻为仔猪梭菌性肠炎,也可称为仔猪红痢。常见于7 d以内的初生仔猪,其他日龄的仔猪很少感染仔猪红痢,传染性和死亡率极高,同一窝仔猪的传染率可达100%,死亡率为20%~70%。染病后的仔猪会出现不进食、体温升高等症状,粪便由初期的灰黄色或灰绿色稀粪逐渐变成红色稀粪,伴有恶臭,病程较短,四季常发。

1.1.2 病毒传染

病毒性传染性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以及流行性腹泻感染引起的。

1)轮状病毒。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仔猪腹泻与仔猪黄痢、白痢相似,多发生于3~8周龄仔猪,染病仔猪会出现呕吐、腹泻,精神不振,排黄白色或灰褐色稀粪,严重时会脱水死亡,严重脱水时3~7 d内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多发于寒冷季节。

2)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与沙门氏菌性腹泻相似,是一种传染性极高的病毒性肠道疾病,多发生于14 d以内的仔猪,但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1~7 d的仔猪,仔猪感染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最高可达100%,染病后出现体温升高、呕吐、腹泻、精神不振等症状,排黄色、绿色或白色粪便,粪便腥臭,病程短2~7 d死亡,多发于冬春寒冷季节,天气骤变和饲料的突然变换是该病的主要诱因。

3)流行性腹泻。由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各年龄阶段的生猪都易感染,1~5 d的仔猪为主要感染对象,感染率和病死率均高于其他日龄的仔猪。染病后的仔猪出现呕吐、水样腹泻等症状,一旦发病波及全群,传染性较高,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1.1.3 寄生虫传染

寄生虫传染性腹泻主要是由球虫、蛔虫引起的。该类传染性腹泻的传播速度相对较慢,死亡率也低于其他类仔猪腹泻,多发生于5~15 d的仔猪。其中球虫引起的腹泻,仔猪染病后会排黄色至灰白色稀粪,伴有食欲不振、咳嗽,偶有发热等症状,在没有继发感染和应激的情况下,死亡率较低,母猪带虫、混养鸡群是主要诱因;蛔虫引起的腹泻,仔猪染病后,抵抗力会逐渐下降,排灰色无腥臭带血粪便。

1.2 非传染性腹泻病因

经过养殖场实地调查发现,饲养管理不当、日粮抗原过敏、缺乏必需营养物质等是引起仔猪非传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因。

1.2.1 饲养管理不当

1)饲养环境差。如果圈舍缺乏必要的防寒保暖措施,未及时清理粪便,且圈舍通风条件差,导致舍内温湿度调节不及时、空气质量差,在环境应激下,仔猪容易发生腹泻。

2)饲养方式不当。在饲养过程中,如果母猪产前产后突然更换饲料,会对母猪的新陈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仔猪的消化吸收,进而容易引起腹泻。仔猪未能在出生时吮吸充足的初乳,导致未能获取足够的母源抗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比较容易发生感染。仔猪在补饲时饲喂次数极不规律、饲喂量不均衡等,极易引起腹泻。仔猪饮水不干净,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同样也会发生腹泻。

3)未定期消毒。通常情况下,养殖户消毒意识不强,也会导致细菌、病毒的滋生,增加仔猪腹泻的概率。

1.2.2 日粮抗原过敏

低质量的日粮中含有大量的抗原物质,如抗原蛋白。由于断奶仔猪的肠道及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健全,如果日粮中的抗原物质过量,就会激活胃肠道的免疫反应,出现肠绒毛受损、隐窝增生等问题,引发仔猪腹泻。而仔猪胃肠道受损后,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袭,进而加重仔猪腹泻症状。

1.2.3 缺乏必需营养物质

如果妊娠母猪的饲料中缺乏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就会导致仔猪发育不良,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侵袭,引发腹泻。同时在日常饲喂过程中,如果日粮营养物质比例不平衡,会导致仔猪肠道菌群平衡失调,消化功能下降,进而引起仔猪腹泻。

2 综合防治措施

2.1 综合防控措施

针对仔猪腹泻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具体如下。

2.1.1 传染性腹泻防控

由于传染性腹泻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如规范引种检疫程序、及时注射疫苗以及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等,避免进一步蔓延与传播。

1)严格规范引种检疫程序。为避免外来细菌、病毒的侵入,养殖场要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原则,严格控制养殖场引种。若必须进行引种时,需要结合养殖场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引种方案,做好相关的引种准备工作,对于新引进的生猪必须严格执行引种检疫程序,引种后须隔离饲养30 d,检疫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养。

2)及时注射疫苗。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应做好相关的免疫工作,根据科学的免疫程序,及时给仔猪注射疫苗。如通过肌肉注射胃流轮三联苗或者胃流二联苗,可有效预防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以及流行性腹泻引起的仔猪腹泻,提高仔猪对病毒的抵抗力。在疫苗注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未发病的养殖场不可注射疫苗,防止疫苗散毒风险。疫苗注射后,还应加强对免疫效果的跟踪检测,以保证免疫效果。

3)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在保持仔猪微生态平衡、提高免疫力,以及合成各种酶和营养物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随着抗生素的禁用后,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在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不仅可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帮助其健全肠道微生物体系,降低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及时补充自身生长所需各种微量元素,促进仔猪生长,还能够提高仔猪自身抵抗病毒的免疫力,有效预防病毒性腹泻。

2.1.2 非传染性腹泻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①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及时清除圈舍的粪便,保持圈舍卫生干净整洁,减少病原菌的大量繁殖。维持舍内环境温度适宜、稳定,保持通风,避免温度变化过大,产生应激,引起仔猪腹泻。②选择合理的饲养方式,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尽可能不随意更换妊娠母猪的饲料,避免代谢紊乱,提高乳汁质量;及时喂初乳,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保护,提高仔猪自身的免疫力;仔猪投喂量要循序渐进,合理控制采食量,逐步断奶,饲喂次数与断奶前保持一致;保持饮用水的干净,避免发生腹泻。③加强日常消毒,不仅要对产后母猪乳头消毒,还应对圈舍和饲养用具等进行消毒,减少细菌、病毒的侵袭,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

2)适当提高日粮纤维素水平。日粮中的抗原蛋白质含量只需保证仔猪生长发育所需,在日粮中要适当提高纤维素水平,避免仔猪因消化不良而产生腹泻;还可在日粮中适当添加益生素,维持仔猪肠道正常菌群,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增强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升仔猪自身的免疫力。

3)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在妊娠母猪饲喂过程中,要保障日粮中各种营养素比例的平衡,避免缺乏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元素,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应按照仔猪饲养比例科学地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等,为仔猪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促进仔猪快速生长发育,有效预防和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生。

2.2 综合治疗措施

2.2.1 中药治疗

仔猪出现腹泻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因此需要及时喂服补液盐,缓解脱水症状,补液后再根据仔猪腹泻症状的轻重情况,喂食适量的止泻药,防止病情加重。同时也可采取中药进行治疗。①在仔猪腹泻的治疗中,采用瞿麦进行治疗,250 g瞿麦加水200 mL,煮沸后去渣,让患病仔猪饮用,同时也可以让同一窝仔猪饮用,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连续饮用2~3 d,治疗效果更佳。②在治疗过程中,也可采用白头翁和龙胂胆草,可将2份白头翁和1份龙胂胆草研成粉末,每头仔猪5~10 g,冲入温开水或米汤中喂服,连续服用3 d,每日灌服1次,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2.2 西药治疗

①土霉素片每日10~25 mg/(kg体重),分2~3次内服,连续用药3~5 d。②肌内注射5 mL的硫酸黄连素注射液或5 mL的穿心莲注射液,连续用药2 d。③内服0.5%痢菌净0.5 mL/(kg体重),第1日用药2次,每次间隔6 h以上,之后每日1次,连续用药4 d,可见治疗效果。④内服复方新诺明20~25 mg/(kg体重),每日用药2次。以上治疗方法在治疗细菌性、病毒性传染性腹泻有很好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由大肠杆菌性腹泻引起的仔猪腹泻治疗中,应先进行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然后再对症下药;在由球虫引起的仔猪腹泻治疗中,可按照球虫药的包装剂量内服即可。

3 结语

仔猪腹泻主要是由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饲养管理不当、日粮抗原过敏、缺乏必需营养物质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因此,在综合防控工作中,必须根据仔猪腹泻病因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如严格规范引种检疫程序、及时注射疫苗、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加强饲养管理、适当提高日粮纤维素水平等,从源头上控制腹泻病因。同时,还应针对仔猪腹泻症状的轻重,采取相应的中药或西药治疗措施,对症下药,提升仔猪康复率,避免进一步传染,降低仔猪腹泻发生率和死亡率。

猜你喜欢

病因传染性死亡率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