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和古典猪瘟的鉴别诊断与防控措施

2023-01-09呼凤丽郭文庆刘小龙

畜禽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疫区基因型古典

呼凤丽,郭文庆,刘小龙

(1.定边县姬塬区域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陕西 定边 718600;2.榆林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陕西 榆林 719000)

0 引言

非洲猪瘟(ASF)是家猪和野猪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症状主要有高烧、全身性出血、共济失调等,死亡率可达100%。非洲猪瘟的病原是非洲猪瘟病毒(ASFV) 。古典猪瘟(CSF)俗称烂肠瘟,也是家猪或野猪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症状主要是高烧、败血等。古典猪瘟的病原是古典猪瘟病毒(CSFV)。非洲猪瘟和古典猪瘟在我国都是一类动物疫病,其临床症状相似,综述这2种病的异同对于更好地做好排查和诊断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病原

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具有囊膜的DNA病毒,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已知基因组最大的DNA虫媒病毒(节肢动物)。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组大小为170~190 kb,可编码150~200种蛋白质[1]。通过对编码主要衣壳蛋白p72的部分基因进行测序,可将非洲猪瘟病毒分为24种不同的基因型,表明非洲猪瘟病毒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这给有效干预和预防控制该病带来了困难。Fraczyk等研究发现,虽然非洲猪瘟病毒基因型表现为遗传多样型,但也表现出一定的遗传稳定性,如东欧暴发流行的基因型Ⅱ型的序列同源性达90%以上,在意大利的撒丁岛流行了数十年基因型Ⅰ型也只存在较小的变异[2]。除了传统的基因型分类方法,基于血凝抑制试验(HI)的血清学分型也是常用的方法。非洲猪瘟病毒蛋白CD2v(EP402R)和C型凝集素(EP153R)是非洲猪瘟病毒传播过程中必需的吸附蛋白,目前由蛋白 CD2v分析被定义的血清群已有8种,但是血清群的分型和基因型分型不是相对应的,如血清群1、2和4毒株同属于P72基因型I型[3]。我国病毒株属于P72基因型Ⅱ型和血清群8株。

古典猪瘟病毒是一种有囊膜的正向单链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病毒基因组大小约为12.3 kb,包括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ORF)和两侧的非翻译区(NTR)。病毒基因组编码4种结构蛋白(C、E1、E2和Erns蛋白)和7种非结构蛋白(Npro、p7、NS2~3、NS4A、NS4B、NS5A和NS5B)。古典猪瘟病毒株可分为3种不同的基因型,每一种基因型又包括3~4种亚型[4]。最近新鉴定的古典猪瘟病毒株基因亚型1.4来源于古巴,该毒株被置于亚基因型1.2中,但是与较长的基因组片段(例如全长E2,Npro,C,E1和Erns)进行序列比对时,形成了不明显的簇[5]。虽已提出进一步划分亚基因型2.1和2.3,但这些聚类或进化枝系统没有进一步的统一划分,也未进入常规使用。CSFV只有一个血清型。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及传染源

2种病原的易感动物都是家猪和野猪。目前,还未发现节肢动物、啮齿类动物或鸟类可作为这2种病毒的携带者,通常这两种疫病是通过口鼻直接或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或其排泄物,如唾液、泪液、尿液、粪便和精液发生感染,或少数因结膜、黏膜、皮肤擦伤、授精和使用受污染的器械而感染。因此,染疫动物都是主要传染源,在疫病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非洲猪瘟还有一个重要的传染源(CSF没有)是钝缘蜱属的不同蜱种。非洲猪瘟病毒是可以在软蜱中复制的虫媒病毒,在钝缘蜱属的蜱类流行的地区,它们在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6]。

2.2 传播途径和方式

非洲猪瘟病毒和古典猪瘟病毒都可水平传播。非洲猪瘟病毒主要通过4条途径进行水平传播,包括丛林循环,蜱-猪循环,家猪-野猪循环和家猪循环:丛林循环是指非洲野生猪种和软蜱之间的循环,这类传播形式在非洲多国疫区被证实。古典猪瘟病毒只有家猪—野猪循环和家猪循环2条传播途径。消化道和呼吸道是这2种病原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传染源和易感动物之间的直接接触是传播非洲猪瘟病毒或古典猪瘟病毒的高效途径,但也与病毒的毒力相关;通过人、车辆、衣服、设备等受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是这2种疫病较常见的传播途径。非洲猪瘟病毒还可经钝缘蜱属的不同蜱种叮咬生猪发生传播(CSF没有)。

2.3 病毒存活时间

2种病毒都有相当高的韧性,特别是在寒冷的条件下,都能够保持数周甚至数月的传染性;高浓度的盐腌制、熏制等不会显著降低这2种病毒的感染性,病毒仍可存活数月。高温(70℃以上)可以很快地使2种病毒失活,并且2种病毒都在很宽的pH值(pH4~11)范围内稳定。

3 临床症状

3.1 非洲猪瘟

临床症状的发生和表现取决于不同的因素,决定性因素有病毒株的毒力、感染途径和剂量以及受影响动物的构成等。症状主要有高热、呕吐、腹泻或便秘,有的便血,虚弱、难以站立,体表不同部位(尤其是耳、鼻、腹部、臀部)皮肤呈红色、紫色或蓝色,有的咳嗽、呼吸困难,母猪流产、产死胎或弱胎。依临床症状程度不同,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最急性型:无症状突然死亡。急性型:体温升高至42℃,沉郁,厌食,耳、四肢、腹部皮肤有出血点、发绀。眼、鼻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呕吐,便秘,粪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盖,或腹泻,粪便带血。步态僵直,呼吸困难,病程延长则出现神经症状。妊娠母猪在妊娠的任何阶段均可出现流产。亚急性型:症状较轻,病死率较低,持续时间较长。体温波动无规律,常高于40.5℃。呼吸窘迫,湿咳。关节疼痛、肿胀。病程持续数周至数月,有的病例康复或转为慢性病例。慢性型:呼吸困难,消瘦或发育迟缓,体弱;关节肿胀,局部皮肤溃疡、坏死。通常可存活数月,但很难康复。

3.2 古典猪瘟

古典猪瘟的进程取决于几个因素,如病毒毒力、病毒剂量、健康状况,特别是受影响动物的年龄。已知3种不同的感染过程,即急性、慢性和产前型,后者可以导致所谓的“迟发”形式。潜伏期为4~10 d。古典猪瘟的急性形式通常表现为发热、呼吸道和胃肠道症状、嗜睡和食欲不振。急性致死型可伴有严重的出血,以及不同部位的皮肤紫绀或神经系统体征,偶尔表现出非典型症状如全身无力,严重的结膜炎等。慢性型的毒株具有较低毒力,通常会产生非典型症状,如萎缩、呼吸道和胃肠道的继发感染、皮肤病变、母猪的生育能力降低等。一般易感动物先表现为逐渐恢复,几个月后死于继发性感染。经胎盘垂直感染的结果取决于妊娠的阶段。在妊娠早期,古典猪瘟病毒感染通常会导致流产、分娩木乃伊或畸形。怀孕第2~3个月感染可能导致仔猪持续感染,且对致病毒株具有免疫耐受性,可能临床表现健康,但最终发展为迟发型古典猪瘟。

3.3 临床症状的异同

非洲猪瘟和古典猪瘟都会出现高热、食欲废绝、沉郁、皮肤红紫、呼吸困难、呕吐腹泻、流产等症状。不同点在于患古典猪瘟的猪会出现体重迅速下降、畏寒、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结膜炎、共济失调、幼猪出现神经症状、便秘可能会导致黄色腹泻、眼结膜和口腔黏膜可见出血点等其他继发感染的症状,较高的发病率,但死亡率只有30%~50%,一般仔猪的死亡率非常高,而老年动物可以耐过感染并发展为终生免疫[2]。我国流行的古典猪瘟病毒2.1毒株与欧洲流行的古典猪瘟病毒毒株一致,显示出中度毒力和临床症状的年龄依赖性。患非洲猪瘟的猪会出现虚弱,步态僵直、不愿站立、湿咳腹泻或便秘、粪便带血,家猪一旦发病,死亡率可达100%,没有临床症状的年龄依赖性[4]。

4 剖解变化

4.1 非洲猪瘟

病猪剖解变化主要有胸腹腔、心包、胸膜、腹膜上有许多澄清、黄或带血色液体,尤其在腹部内脏或肠系膜上表部分,小血管受到影响更甚,在内脏浆液膜可见到棕色转变成浅红色之瘀斑,即所谓的麸斑,尤其在小肠更多,直肠壁深处有暗色出血现象,肾脏有弥漫性出血情形,胸膜下水肿特别明显,心包出血。喉、会厌有瘀斑充血及扩散性出血,比猪瘟更甚,膀胱和胆囊有点状出血点,脾肿大至正常脾的2~3倍长。

4.2 古典猪瘟

急性形式的剖解变化主要有淋巴结、脾脏和肾脏以及其他器官出现水肿和出血,有时会发现扁桃体、脾脏有梗塞和坏死区域。慢性感染导致死亡的动物中,通常没有出血症状,大多表现为胃肠道坏死、腐烂,回盲瓣、回肠、结肠出现纽扣状肿。产前型会引起猪只的“迟发”形式并引起继发感染。

4.3 剖检变化的异同

非洲猪瘟和古典猪瘟剖检变化的相似点是淋巴结肿大出血,全身黏膜和浆膜、心脏、膀胱、胆囊均可见出血点。不同点在于患古典猪瘟的猪在胃肠道、喉部黏膜上出现坏死或扣状溃疡,严重的会出现肺部感染,扁桃体出血或坏死,淋巴结肿大充血呈大理石样变,脑炎;脾脏不肿大、梗死、边缘苍白。患非洲猪瘟的猪胃肠道有出血点,肺脏充血和瘀点,淋巴结肿大充血、浸润多汁,如瘤状心包、肺支气管存在黄色积液,脾脏极度肿大、黑亮质脆。

有研究表明,用非洲猪瘟病毒感染亚临床古典猪瘟的猪,表现为更严重的非洲猪瘟症状[7],如果出现更剧烈的剖检变化,也可怀疑古典猪瘟和非洲猪瘟的混合感染。一般情况下,猪群是单一感染ASFV或CSFV的,在排查和剖解时,非洲猪瘟或古典猪瘟的典型症状不一定全部出现,但多剖检几头,尤其是在整个群体分析中,非洲猪瘟还是较容易通过排查作出初步诊断。

5 防控措施

5.1 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目前,尚未研究出安全有效的商品性疫苗。为了防止非疫区引入非洲猪瘟,对受影响地区的猪以及可能受污染的材料、车辆进行区域内限制调运。按照我国农业农村部规定非洲猪瘟可疑猪或实际暴发案件必须采取的措施,以发现病猪所在场(户)或活动范围为疫点,立即经疫情发生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实行封锁,必须扑杀疫点范围内所有猪,安全处置所有可能受污染的物质。当确认疫点后,由疫点边缘向外延伸3 km的区域确定为疫区,疫区的猪进行隔离,检测为阳性的猪所在场(户)或活动区域,所有的猪全部扑杀;由疫区向外延伸的10 km区域内为受威胁区,对有野猪活动地区,受威胁应为疫区边缘向外延伸50 km的区域进行限定,禁止猪和猪源产品的运动;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是否划定疫区和受威胁区。疫点应扑杀猪全部死亡或扑杀完毕,按规定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21 d内,疫区、受威胁区未出现新发疫情;经疫情发生所在地的上一级兽医主管部门对疫点和屠宰场、市场等流行病关联点抽样合格后,由原发布封锁令的人民政府解封。解除封锁后,疫点应空栏5个月且环境抽样检测合格;或引入哨兵猪饲养,45 d内无疑似临床症状且检测合格,方可恢复生产。

5.2 古典猪瘟防控措施

家猪中古典猪瘟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与非洲猪瘟相似。按我国农业农村部规定,当确认某疫点暴发古典猪瘟时,扑杀疫点内的所有带毒猪。由疫点边缘向外延伸3 km的区域确定为疫区,疫区的猪只进行隔离,检测为阳性的猪只所在场(户)或活动区域,所有的猪全部扑杀;由疫区向外延伸的5 km区域内为受威胁区,对假定健康动物进行紧急免疫并禁止猪和猪源产品的运动。对疫点内的病死猪和扑杀猪进行无害化处理,若无新病例,彻底消毒10 d后,可恢复生产,但对新进猪必须进行强制免疫且禁止将该部分猪向非免疫无猪瘟疫区调运。疫苗接种可用于控制家猪的古典猪瘟。我国的古典猪瘟经过10年的强制免疫,从2017年起已将其移除强制免疫的行列并转入净化阶段,这表明我国猪瘟防控已取得阶段性成果[8]。

6 结语

虽然非洲猪瘟和古典猪瘟的临床症状非常相似,但是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进程和死亡率综合性分析可以初步作出甄别,能够对非洲猪瘟的快速排查提供理论依据。但随着长时间的流行,动物类疾病通过传播和病毒变异或因混合感染等原因,会出现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进程不规律、病死率波动等状况,最终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猜你喜欢

疫区基因型古典
HBV基因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HBsAg低反应性乙肝患者HBeAg表达与HBV基因型、DNA载量的关系
PD-1和CTLA-4 3′UTR基因交互作用在HBV感染中的作用*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怎样读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