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羊疫病防控工作探讨

2023-01-09张桂阳

畜禽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牛羊净化疫病

张桂阳

(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广东 深圳 518100)

0 引言

深圳市拥有广东稀有的优质地方品种,即陆丰黄牛,该品种原产地为汕尾市陆丰市,随着市场融通和发展陆续进入到深圳市,大力推动该地区品种繁育和规模化养殖。深圳地区属于季风性气候区,气候适宜,自然资源禀赋,为牛羊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从区域层面来讲,深圳地区位于广东省南部,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腾飞,该地区牛羊产品一旦形成饲料加工、保种繁育、深加工、品牌运营、冷链运输、电商销售等交易链条,将带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牛羊产品经营一体化发展布局,使当地牛羊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2021年广东省畜牧兽医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为了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要求,加快构建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应该强化畜牧业监测与分析预警,加强畜禽复产形势研判,立足本省畜禽种质资源禀赋,常态化推进疫病控专项行动。本文针对当前牛羊防疫工作中的困境,为相关部门提供可行性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现阶段牛羊疫病防控工作的困境

1.1 未根据动物疫病净化标准开展针对性防控

要想有效抑制牛羊疫病发生,相关部门应该因地制宜,对不同防控区进行针对布控[1]。比如根据村镇牛羊养殖规模、养殖比例、种畜种禽日龄,结合历年牛羊疫病发生和扑灭情况,对今后疫病防控工作主要方向与侧重点进行预警。但在深圳市多数县、村、镇未按照疫病净化标准开展针对性管控,在流行病学基线调查过程中针对性不强,尤其是不能依据畜日龄进行免疫,错过最佳免疫时间,影响疫苗效力,因此为后续疫病防控计划工作带来难度。部分地区无法遵循国家区域划分标准,按照一类防控区和二类防控区进行净化和扑灭,净化防控侧重点与针对性不突出。

1.2 宠物和野生动物成为牛羊人畜共患病的主要传播渠道

在牛羊疫病防控工作中,境外生物威胁和内域生物风险并存[2]。同时新型生物安全风险和传统生物安全风险相互叠加,直接加大疫病防控工作难度,具体表现为:①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市当前宠物猫数量高于45万只,宠物犬数量高于25万只,全市约有动物80.58万只,且这一数据仍在逐年递增。宠物饲养直接导致牛羊人畜共患病的传播和蔓延,一旦宠物和带病牛羊接触,必然加大人类患病风险。②深圳地区当前陆生野生动物有585种,数量繁多,其中不乏有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这些野生动物携带的病原体较为复杂,活动范围广,生活习性和饮食特点各异,因此是牛羊人畜共患病的潜在源头,直接加剧高致病性疫病爆发概率,给防控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1.3 疫病防控体系及机制建设不完善

为了有效控制牛羊疫病传播与蔓延,筑牢深圳市生物安全屏障,该地区已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引导下,不断强化服务机制和防控建设,提高市民和兽医风险防范意识,采取多种措施做好疫控工作。但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地区牛羊疫病防控不成体系,不能织密防控网络,在牛羊养殖、消杀管理、屠宰运输、检疫销售等方面不能形成有机联动,在牛羊疫病检测、预警评估、净化等环节不能形成完整的“防控链”,部门之间不能构建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在疫病净化工作中难以形成齐抓共管新局面,“生态养殖行为形成率”低,加剧了疫病感染风险。

1.4 疫病防控存在相关问题

1.4.1 宣传不到位,养殖户意识不强

部分地区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存在盲点与空白,不能创新牛羊疫病科普宣传方式,导致偏远农村地区牛羊散户、小规模养殖户检疫意识不强,疫病防控意识偏低,养殖户防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

1.4.2 检疫覆盖率低,抽检存在纰漏

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其一,检疫防控部门对于调出调入地检疫环节有所松懈,未能及时警觉并排查疫病隐患,导致检疫覆盖率低,为后续防控和净化工作带来一定工作困境;其二,相关单位难以在所属区域内开展全面检测,监测次数不够,监测频率过低,日常检查和抽样调查工作不到位,抽样比例过低,样品保存和运输方法不正确。

2 牛羊疫病防控工作的优化措施

2.1 确定动物疫病净化标准,构建标准化动物疫病免疫场

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牛羊养殖规模和现状,确定动物疫病净化标准,针对性对重点区域、乡镇抓好布病强制免疫,定期开展免疫和净化工作,切断传染源。比如对于3~8月龄奶牛和8个月以上的种公羊和种公牛,县农牧局应该对免疫过程进行技术指导,确保牛羊种源健康,及时切断传染源,保障消毒效果,同时鼓励第三方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相关防控工作,尤其是牛羊种源类企业。市、县、乡级相关单位应该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要求安排部署,在全面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厂、无疫区和无疫小区建设中,与牛羊种源供应企业展开合作,合力构建疫病无疫带,打造疫病传播的天然屏障,加快推进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区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养殖地、养殖示范区和相关企业,以点带面,开展连片净化建设,逐步推开区域性疫病防护措施,强化源头管理。

在构建标准化动物疫病免疫场过程中,各级地区还应该遵循国家区域划分标准,不断完善免疫程序[3]。为了避免牛羊疫病阳性病例的逐年上升,在构建动物疫病净化标准之后,由于该地区属于疫病(主要是人畜共患病)稳定控制区,即二类地区,因此主要以监测净化为主,部门应该创建净化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快动物疫病净化步伐,坚持以预防为主,有计划地控制和消灭人畜共患病,综合防治,重点扑灭,坚持属地管理,统一领导和组织。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和协调沟通机制,依靠科学手段,确保源头净化,以此维护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猪牛羊类产品公共卫生安全,最终有效净化动物疫病,保障农畜业健康发展。

2.2 开展安全卫生管理专项活动,做好消杀和无害化处理

在执行动物疫病净化工作任务中,相关部门应该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将中心社区主任、乡长、镇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提供物力、人力等支持,帮助顺利开展猪牛羊免疫采血和扑杀等工作,加强日常监督和管理,及时开展大清洗、大清毒安全卫生管理专项活动,指导全县域内所有屠宰场、养殖场建立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尤其是动物疫病防控高风险地区,必须严禁宠物和野生动物进入养殖区,还应该强化审批和备案管理,提高全体牛羊抵抗力,确保密度和免疫效果。

养殖场管理者要及时对用具、受污染场所进行彻底清洗与消毒,如果是金属器械和用具可以将其放置在100℃的开水中煮沸,煮沸时间约为1~3 h;也可以利用0.5%软肥皂碱性剂或者1%~2%Na2CO3进行杀菌和消毒;还可以利用高压蒸汽灭菌方法,对耐湿、耐热、耐潮物品进行消毒。此外,各级管理部门应该引导广大养殖户,维持好净化区、净化厂、净化县的净化状态[4]。

除了定期对养殖场内外消毒,还应该对病死猪牛羊进行无害化处置,发现阳性病例及时扑杀。制定完善的扑杀计划,准备相关消毒物资,确定扑杀方法,扑杀顺序和地点,设立扑杀专用通道,扑杀时禁止群众围观,常见的扑杀方法为电击法和注射法,因电击法条件约束性强,需要利用专业220 V电源扑杀设备,因此在实际扑杀工作中,应用率不高。最常见的扑杀方式为注射法,即利用福尔马林或者静脉注射来苏儿的方式,之后对患病牛羊和病死牛羊进行无害化处置,利用深埋法、高温法对死胎、胎儿、流产物、排泄物、粪便等进行无害化处理,以此维持当地净化目标,保证该地区牛羊健康状态。

2.3 成立专项疫病净化领导小组,加大净化力度

在日常工作中,相关部门应该以“控制、扑灭和净化”为目标,形成疫控一体化体制机制,做好深圳地区牛羊疫病控制应急处置,以此降低疫病流行和蔓延。比如为保证各级地区牛羊疫病净化工作的稳步落实,相关部门定期集中组织开展猪牛羊养殖、屠宰、运输、无害化处理等专项行动,不断健全防控责任体系,阻断病原传播路径,构建牛羊疫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做好疫病信息收集、分析、管理、通报、诊断和调查等工作。尤其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强化对不合格产品的追溯,把好羊产品收购和销售关,监督牛羊肉加工企业和经营单位,及时阻断传染源;城市管理部门应该做好对流动商贩的管控,严禁市场中售卖无检疫合格证明的牛羊肉产品,坚决切断疫病传播途径,并且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定期在商品运输、调运环节开展稽查和突击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在检疫和调运监管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应该对易感动物、奶畜、种畜实施严格的检疫申报制度,一旦发现病例及时扑杀,并且检查疫病检验合格报告和相关证明,对举报非法调运行为给予奖励,严防疫情跨区域传播。通过相关部门之间的统筹防控,确保牛羊疫病监测的顺利开展,做好风险预报预警,以此达到群防群控目的。

建立疫情信息通报制度,实现部门之间资源共享,加强技术人员交流[5]。加强部门合作,与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积极配合并做好协调工作,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机关单位,履行各自职责,确保各地区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免疫评价工作开展率和免疫建档率达到100%,保证基层动物防疫检疫人员疫病防控知识普及覆盖面达到95%以上。以此切实打牢防控基础,提高相关重点人群和牛羊群体抵抗力,使得动物疫病净化工作落实到位,不断提高牛羊养殖安全水平。

2.4 强化宣传,及时开展自行检测和监督排查

相关农业、防疫、畜牧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应该包村入户,对重点乡镇、村进行宣传,落实属地责任,同时加大全县域动物疫病净化和免疫宣传力度,开展疫病检测技术培训指导,利用发放明白纸、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对高危人群开展疫病防控健康教育,确保相关养殖户熟练掌握牛羊疫病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发病机理和诊断措施,引导广大养殖户做好科学防护,并且在引种过程中,尽量坚持自繁自养原则,非必要不从外地引进新品种,以此降低群体性疫病阳性率。要想有效开展牛羊疫病净化工作,落实疫病防控措施,各级地区应该按照净化标准和目标任务,开展自行检测和监督排查,完成动物疫病情况的基线调查,总结本区域内个体阳性率,按照不同养殖规模、养殖场数量,划分净化区、稳定控制区、未控制区和控制区这四个层次。

本着“内清外堵”工作原则,在全市、全县范围内对所有符合条件的牛羊进行全覆盖采样监测[6]。对于母畜产后15 d以上、羊5月龄以上、牛8月龄以上的家畜进行疫病自行检测,如果是无异常的养殖场,可以依据当地兽医监督管理站要求,每半年自行开展一次血清学检测,如果在检测中发现阳性病例,每隔3个月进行采样检测,开展血清学检查,按照95%置信水平进行抽检,优先抽取种用公畜和外地新引进的牛羊,其次抽查有流产史的母畜,最后抽查年龄超过10个月的牛羊,以此保证抽查覆盖面,确保检测记录完整,直至全群无人畜共患病阳性检出为止,从而达到应免尽免,并在养殖过程中做好消杀管理,及时切断传染源,保障消毒效果。

广东深圳地区可以将奶畜厂、规模牛羊场作为无疫区建设重点,筛选、推荐、申报高水平无疫小区,或者依托当地地理优势和旅游资源,构建休闲观光牧场,推动国家级牛羊养殖标准化无疫区建设,以此开展疫病净化工作,通过以点带面,不断提高疫病综合防控水平,将畜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产业项目相结合,定期对疫病防控工作进行巡查检查,以此实现牛羊疫病净化的常态化落实。

3 结语

为有效防控牛羊动物疫病,相关单位应该提倡健康的饲养方式,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免疫计划,建立定期消毒制度,做好疫情监测报告和检疫监管,构建疫病净化示范区域,以此阻断人畜共患病传播路径,维持当地牛羊养殖的健康状态。相关单位应该提高养殖者自主防疫意识,加大普法和宣传力度,避免出现瞒报、漏报和迟报问题,筑牢疫病防控基础。

猜你喜欢

牛羊净化疫病
牛羊各几头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草原的牛羊
多功能净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