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党刊编辑职业素养探析
2023-01-09尹娟
尹 娟
党刊,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党刊工作中。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速融合的时代,各种新的宣传载体传播海量信息,不同声音无形间影响和改变着受众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如何让党刊发出最强音,更好地服务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党刊编辑不断增强政治素养、专业素养以及全媒体素养,[1]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刊的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一、党刊编辑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党刊作为政治舆论宣传引导的主阵地,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决定着党刊编辑岗位的重要性,党刊编辑的职业素养高低与党刊的质量息息相关。党刊编辑工作与普通刊物相比更突出地表现在对编辑的职业素养要求更高,党刊编辑更要注重党刊在意识形态领域等重大方向和当前的重要任务等大政方针进行大力宣传和深度解读,使党的各项决策成果得到广大党员干部以及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党更好地领导国家不断前进而发挥应有职能。
党刊编辑工作是政治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一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使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有一个明显提高”。[2]为使党刊更具特色,提升党刊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守和强化“主流媒体”地位,充分发挥作为党的重要思想理论阵地的作用,党刊编辑需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增强传播手段,创新话语方式,不断提升职业素养,时刻具备政治意识、学习意识、竞争意识,精细化耕作,编辑出更具政治性、思想性、专业性的好文章,服从于党的坚强领导,服务于社会不断发展的大局,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党刊编辑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对策
党刊作为党的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抓手,政治性和权威性是党刊的突出特征,既坚持政治原则和高端定位,又能紧跟形势、适应变化,是党刊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党刊编辑专业素养的高低则关乎着党刊生命力的延续和发展。当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现状已经明朗,微博、微信、App、公众号、直播间、短视频等各种新的宣传载体也形成了联动导流,吸引受众已是大势所趋,在各种宣传路径和方式交织的新形势下,对党刊编辑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实中党刊编辑也存在一些职业意识不强、职业知识不完备、职业能力不够,以及职业态度不积极等各方面问题需要及时纠正和改进。
具体来说,党刊历史悠久,编辑流程相对固定,受传统思维影响,编辑容易思维僵化,形成惯性思维,缺乏创新能力,难以满足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需求。党刊编辑需要提高责任感,增强使命感,不断学习和把握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才能在工作中不失方向,有所作为。
受新媒体海量信息冲击,党刊编辑对传播内容进行筛选、加工、把关的难度加大,要求编辑人员要多学习历史知识、厚植文化底蕴、强化生态观念,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具备更加完整的知识结构,准确把握传播规律,判断信息客观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差异性,才能有效应对事业发展和变化的客观要求。
党刊受自身定位影响,在时政新闻的表述上过于官方,对受众而言内容严肃,相对于新媒体编辑对标题、内容的灵活性处理而言,不少党刊编辑难以跟上时代步伐,编辑内容趣味性较差,造成受众阅读积极性不高。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党刊编辑要紧跟时代潮流,增强危机意识,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工作能力,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做好本职工作,既要认真把关、精益求精,又要调动主观能动性,避免僵化应对工作流程的每个环节,才能高效灵活地在掌握原则的基础上成为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开拓者、创新者和引领者。
三、党刊编辑职业素养的提升之道
(一)增强把关意识,提升政治素养
党刊编辑作为舆论导向的“把关人”,必须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要坚持党刊姓“党”,首要责任就是把好政治关。把关意识的强弱、把关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党刊的质量,党刊编辑做好把关工作,是提高党刊宣传效果的重要保证。
一方面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党刊编辑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走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长征路。通过学习党的理论政策、学习重要讲话原文,不断提升政治敏锐度、增加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感度,把握社会环境对新闻舆论的导向与要求,在审稿和编校方面才能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另一方面,要将政治方向摆在首位,严把政治环节关口。党刊编辑作为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要时刻将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贯穿党刊工作的各个环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传播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在选稿时,时刻绷紧“政治”这根弦,不允许有任何敷衍心态,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诸如对党的重要领导人的名字、身份不能出现丝毫错误、一些经常出现的政治性名词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漏字成“社会主义价值观”。编辑时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党刊编辑,以此捍卫党刊的权威性。
(二)强化综合业务水平,提升专业素养
党刊要想办出风格,办出特色,需要编辑不断增强“四力”,求实创新,提升本领。党刊编辑要善于学习,利用各种渠道拓宽知识面,提升基本功。要不怕吃苦,多深入基层,写出贴近老百姓可读性强的文章。要学会互动,积极与读者沟通,传播更多接地气的观点。要善于运用老百姓喜欢的传播形式,认真学习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各类数字化新技术,跟上新时代媒体发展的潮流和前进步伐。
党刊要出彩,党刊编辑得有过硬的专业素养。一要具备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党刊编辑要不断拓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力争成为“专家+杂家”。党刊编辑作为“守门人”,在组稿、约稿、编稿的过程中,要虚心向各界人士多学习,诸如在约政策解读、理论研究等方面文章时,作者身份多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及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学者,党刊编辑有机会近距离地向作者求教、学习,积累各行各业知识经验,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础上继续丰富学识,提高思辨力、判断力,在思想深度、广度和高度上做足功夫,为出色完成党刊编辑工作奠定坚实的职业素养基本功,得心应手支撑起党刊编辑的重要职责。二要具备扎实的写作功底。文字表达水平高低关乎党刊质量好坏,扎实的文字功底是编辑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面对诸多的高水平、深层次的领导讲话和专家来稿,党刊编辑必须能够灵活驾驭,整体把握,善于抓住重点,精炼萃取,把最有价值的文字内容精编细酌准确表达,反映出领导和专家的稿件真实意图和宣传效果,体现党刊编辑的应有水平和能力。三要具备与受众互动的服务意识。新媒体时代,党刊编辑人员不能“孤芳自赏”,要学会与读者积极互动沟通,在密切交流服务过程中,编辑人员能从刊物宗旨、选稿标准、栏目定位、策划选题等方面不仅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更能编辑更多受众需要的高质量内容,提高整体办刊水平。
(三)树立开拓创新意识,提升全媒体素养
技术创新加速媒体融合发展,党刊编辑的全媒体素养提升已迫在眉睫。党刊编辑需要根据时代发展新形势、受众阅读新需求不断开阔思路,在工作中积极求新、求变,用创新思想武装头脑,提升全媒体素养。一方面,党刊编辑应当树立创新意识,运用新思维开展编辑工作。党刊编辑在内容上要提升融合能力,善于融合各种信息资源,实现对信息资源全方位的开发利用;在文本表达上要创新编辑手段,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碎片化的阅读模式,要用生动鲜活的标题、更短的文字篇幅、短小简练的句式、来适应新媒体受众的阅读习惯和要求。另一方面,在传播内容的载体应用上也要进行创新,熟练运用数字化新技术更好地做好编辑工作。以文字和照片组版的传统媒体业务形态已经不足以完全支撑起现代媒体的工作职能,新媒体时代短视频、H5、海报等各种技术呈现层出不穷,传统媒体和新技术的传播融合方式更加多样化,所产生无限的裂变效应和矩阵模式,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直观需求和易接受程度,达到更好的阅读体验效果。尤其是新媒体的党刊编辑一定要积极参与到新媒体的发展当中来,提升掌握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学会正确认识和使用媒体、具备制作和鉴赏不同媒体表现形式的能力,[3]更好应对媒体融合时代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四、结语
新时代,各种新技术加速媒体融合发展,党刊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充满机遇和挑战,发挥党刊作为党和政府掌握话语权的重要舆论宣传载体作用,体现党刊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方面的特殊价值,需要党刊编辑增强政治意识,严把政治关口,改变和优化传统的工作方式和观念,突破自身瓶颈,增强综合业务水平,树立开拓创新意识,全方位提升编辑素养,不断提升党刊的引导能力和传播效果,使党刊最终赢得主动权,成为舆论引导的主阵地、理论宣传的前沿阵地,连接党心民心的坚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