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怀崇敬 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

2023-01-09祝双客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3期
关键词:宣传报道保卫战英雄

祝双客

(作者单位: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家国的精魂。时代楷模张富清的先进事迹传遍全国,打动亿万人心,突显出时代需要英雄、人民呼唤英雄的最强音。但一段时期以来,一些网络媒体涌动着污名化英雄人物的逆流,中共革命和建设史上的英雄人物几乎无一幸免,成为肆意嘲讽、污蔑攻击的对象。作为主流媒体,必须深刻反思,坚决打好新时代英雄保卫战。

透过现象看本质,背后黑手昭然若揭。这股污蔑、贬损、丑化英雄的逆流,与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虚无主义遥相呼应,试图颠覆中国英雄人物,其本质是关系中国和中华民族命运前途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但自身存在的缺陷必须纠正,出现这股逆流,从外因上看,是敌对势力的“软刀子杀人”。这些敌对势力绝不只是敌对中国共产党,根本目的是全面污名化中华民族、全面否定中华文化,进而全面弱化分裂瓦解中国,从而使西方资本主义永远称霸。而造成这股逆流泛滥的内因更不可忽视,过去主流媒体有时反应迟钝、行动迟缓,有时宣传存有漏洞、授人以柄,有时存在“拔高”倾向,力图塑造十全十美的英雄形象,结果适得其反。不反思教训,不创新方法,就不可能取得英雄保卫战的全面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有些人刻意抹黑我们的英雄人物,歪曲我们的光辉历史,要引起我们高度警觉”,“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因此,如何进行组织有序、坚定有力、快速有效的反击逆流,进而全面打赢英雄保卫战争,是主流媒体必须担起的职责使命、必须攻破的时代命题。

一、站位新高度

要从事关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生死存亡的高度,本着为英雄、为国家、为历史、为文化、为人民乃至为人类文明负责任的态度,真正认清打好英雄保卫战的意义。要清醒认识到,打好英雄保卫战是利在千秋的宏伟基业,而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工程,需要长远规划、周密安排、长期坚持,要细水长流不断线。

1.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充分彰显主流媒体优势和影响,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在英雄保卫战中,保持高度认识和清醒头脑,要敢于举旗亮剑、迅速行动、坚决反击,绝不可犹豫不决、养痈遗患,更不能失声失语、失位缺位。

2.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一些普通民众未能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国英雄,宣传阵线尤其是主流媒体责任不可推卸。对不了解真相的民众,主流媒体绝不能站到对立面,板起面孔指责教训。而是要从事实出发,从民众的客观需要出发,耐心细致、全面真实地宣传英雄,逐步扭转被动局面,扭转民众看法,准确塑造好英雄形象。

3.遵从宣传规律精准实施。不遵循规律,必然会遭到规律的惩罚。在英雄保卫战中,主流媒体不仅要主动发声、先发制人,坚决不能做表面文章,应付差事,更要有的放矢、出奇制胜,坚决不能自说自唱,漫无边际。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精心设计策划,精准组织实施,不断创新内容、形式和手段,不断提升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二、宣传要动情

1.坚持以理服人。正面宣传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反思过往,主流媒体有时并不重视诉诸情感,而是过分地讲理说教,从而失去了应有的宣传效果,甚至激化矛盾。道理客观存在,要注重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不是口头说教就能见效的。现实社会中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民众有许多诉求和疑问,要靠切实的工作去满足,靠事实去证明,靠实践去解决。针对污蔑邱少云烈士,有的媒体说邱少云的生理承受能力异于常人,这种说法无法认证,显然苍白无力,反击的关键就是用确凿无疑的事实,为此一要广泛查证,二要广泛收罗类似实例,而不是生拉硬扯做无谓的解释。

2.突出以情动人。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一定有感人肺腑、惊天动地的精彩故事和感人事迹,新闻报道动之以情,最关键是利用这些事迹,突出细节、讲好故事,并与受众情感共鸣。人心都是肉长的,打好保卫英雄宣传战役,必须让新闻报道在受众那里入脑入心,坚决克服高高在上的说教,靠声势气势压人,要避免受众产生逆反心理。

在保卫邱少云烈士宣传报道中,某晚报针对网上“烧烤邱少云”事件采访邱少云亲弟邱少华,本来邱少华并不是事件亲历者,让他讲述邱少云的事迹并没有权威性,身处偏僻乡村的农民也讲不出什么权威性。这些问题暂且不说,新闻报道最后竟是《邱少云亲弟:看到造谣烧烤的人会打他》,而报道更突出他的不理性:“伪造的?滚他妈的。那是造谣乱说”“如果在我面前说,看到了,我会打他。”报道浓墨重彩渲染了邱少华的愤怒,这对邱少华来说,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报道中的邱少华反击的方式却是对造谣者直接的对骂,缺乏令人悲悯同情、情绪激愤的情感共鸣,亲和力、感染力大打折扣,打烂了一把好牌。

3.强化受众视角语调。宣传报道保卫英雄,说理当然需要,但说理也要注意态度要端正,位置要坐对。要先当人民的学生,切忌高高在上,教训教化。批驳污蔑攻击,要摒弃声色俱厉的大批判腔调,要注重运用平民的视角语调,抓准时机、抓住苗头,摆事实、讲道理,积极主动出击反击。要避免装腔作势、简单粗暴,用大帽子压人,用空话套话讲理,要用得有理有利有节,有理就是站稳法理,有利就是民众拍手称快,有节就是把握好尺度。

打好内容的“王牌”,塑造真实鲜活的英雄形象,让群众“看得懂听得清”。一个英雄的形象是否能在老百姓心中立得住、站得稳,关键是看能否打动群众内心,产生情感共鸣。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人定胜天,高奏凯歌”,却脱离时代主流;强调英雄人物的壮举,却脱离现实背景;强调英雄人物的“主角光环”,却脱离群众的价值标准,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使事迹再光辉,也无法让群众感情上认同,行动上趋同。塑造好英雄人物,要坚持“源于群众,高于群众”的宣传准则。既要让群众觉得英雄有“邻家大哥”“隔壁大姐”亲和力,也要有英雄人物在思想和行动上高人一筹的先进性,这样才能让人感受到既有触手可及的真实,也有可爱可亲的真性情。在央视黄金时段热播的电视剧《东北抗日联军》中,赵尚志的形象就是如此。战场上的赵尚志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而在生活中也有“给我整点凉水,别小碟子小碗的,要大碗”“我一个人去就行了,你们硬要卖一个搭一个”的“萌萌哒”一面。既有广角的全景,又有生动的特写,英雄人物的形象才能在老百姓心里留得住。

三、手法须灵活

打好英雄保卫战宣传战役,要注重对象和方法两方面下功夫,因人因事制宜,形式手段要灵活创新,务必在报道实效上下功夫。

1.有效利用法律手段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阿里军分区边防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蹚入冰冷加勒万河谷,向印军比哈尔联队张开阻拦的手臂,结果遭到了对方蓄谋暴力攻击,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多位战士英勇牺牲。然而网络上却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一个名为@潘瑞的微博加V账号在并不了解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在他人微博评论区发表“解放军被印度活埋一个营”的言论,言语间不仅没有对英雄的尊重,还带着幸灾乐祸的口气。公安机关依法对潘某刑事拘留。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无锡警方接到举报,网民“顺顺”在微信朋友圈公开发表侮辱、诋毁性言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警方于23日晚将该网民高某顺抓获依法刑事拘留。新闻发布后,全国人民反响很大,纷纷表示英雄烈士不容亵渎,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对于公然侮辱英雄烈士的行为,公安机关依法严查振奋人心。英雄烈士不容亵渎,对于公然侮辱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行为,任何人都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对恶毒污蔑英雄人物人格、明显违背事实触犯法律的,要坚决依法办事,维护英雄名誉,有力震慑效尤者。主流媒体则要跟进报道,及时主动发声,发出权威理性报道,防止敌对势力的刻意炒作。对肆无忌惮地侮辱污蔑英雄烈士的言行,必须通过法律手段,来捍卫英雄烈士们的声誉和形象。

2.以高质量作品激发受众

面对全媒体时代分众化、个性化、碎片化的传播新生态,英雄保卫战的宣传报道也要注重个性化生产,避免千篇一律、千文一面,要摒弃鹦鹉学舌,不要搞标准版,要在尊重事实基础上,真正做到百花齐放。要俯下头来,运用媒体的采编优势,以生动的作品引导受众三观,以英雄为楷模。

大连传媒集团新闻广播2021年曾策划百期大型特别系列报道《我是党员我在这里》。挖掘城市一线党员先锋,让一线英雄畅谈对党的认识、如何践行诺言扎根一线坚守初心,为城市和国家的发展发光发热。百期报道播出后在全市反响强烈,市民热泪盈眶深受鼓舞,很好的引导受众传播正能量,激发受众崇尚英雄从自我做起,在平凡的人生中争做楷模的氛围。

3.与日俱增扩大覆盖

当下,媒体融合发展已经全面铺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传统主流媒体固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正在逐渐分解,“一统天下”的传统格局早已被打破,媒体融合发展已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保卫英雄的宣传报道,一方面要利用信息技术成果,创新传统宣传报道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另一方面更要利用媒体融合发展新成果,实现更多渠道、更大平台的传播与发布,不断壮大主流宣传舆论阵地,不断增强宣传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021年度网络热播剧中,《觉醒年代》《光荣与梦想》《大浪淘沙》《跨过鸭绿江》等爱国英雄大戏高居收视榜首,以豪华阵容精彩再现英雄光辉,媒体很好地抓住当今受众收看习惯,将最优秀的作品大量投放于新媒体,全面激发国民热爱英雄的热潮。

四、关键在事实

“真实、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运用事实本身的逻辑说服力,充分表现传播倾向和观点,即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选取最能反映本质、体现主题、说服人、打动人的事实本身来说出传播者想说的话”。事实是对新闻宣传报道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宣传最有力的武器。

1.调查收集建立英雄库。运用主流媒体强大的信息线索收集和采访报道资源优势,全面系统有效地收集、梳理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力求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主流媒体收集的不够全面,挖掘的不够深入、报道的不够全面,有些宣传报道过于表面化、脸谱化。许多英雄人物的身世尤其是英雄事迹,局限于历史原因,有很多说得不够清楚,还有许多因为认识局限而有所隐瞒乃至修改。现在再不抓紧调查收集、还原真相,许多英雄人物和事迹可能真的变成一笔谁也说不清楚的糊涂账,宣传报道势必会陷入被动。发掘、抢救、还原英雄人物的真实事迹,应该成为打好英雄保卫战的制胜秘籍。具体办法就是通过深入、细致、完备的调查,建立起实事求是的标准的统一的英雄档案。事实准确清楚,才能正面面对质疑,做出科学合理解释。

2.分析研究污名化英雄的手法。污名化英雄的基本手法就是歪曲事实。敌对势力的宣传鼓噪,其实完全是建立在蛊惑人心的心理战上,并没有足以否定绝大多数英雄的事实根据。但针对不同英雄人物,针对不同的受众,他们有一整套相应的办法。要彻底打好英雄保卫战宣传战役,主流媒体更要全面研究、精准把握敌对阵营的各种宣传策略和手法,抓住要害,用无可争辩的事实釜底抽薪之后,再辅以相应的合乎情理的解说,彻底揭穿他们的卑劣手段,争取大多数受众的信任和认同。

3.实事求是还原真实英雄。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宣传报道一定要抛弃旧有的神化英雄的思维。原因有三:一是英雄本来就是常人,是与凡人一样有血有肉、有缺点有错误的常人,正因为如此,他们超越常人的英雄行为,才更加感人。二是民众并不相信有完人、超人、圣人,硬将英雄神化,一定会遭来民众的厌恶和耻笑。因此宣传报道要将英雄还原为凡人。三是英雄来自民众,引领民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是英雄先烈流血流汗真实付出的示范与引领,从而唤醒广大民众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纪念和学习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英雄人物发表重要论述,对遏制历史虚无主义、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良好风气和氛围产生了重要作用。英雄模范人物不是天生的,而是从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是在追求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的革命实践中产生的。让伟大梦想成为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使伟大斗争成为全民族的共同行动,就必须着力挖掘、宣传、塑造和呈现革命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精神。

进入全媒体移动互联时代,大众传播格局已然发生巨大变化,“两微一端”以及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与普及,给传统媒体的宣传报道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作为主流媒体更要充分提高认识,紧紧抓住机遇,直接面对挑战,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把握新时代新规律,坚决打赢这场人民英雄保卫战争。

猜你喜欢

宣传报道保卫战英雄
英雄犬
棘龙形象保卫战
浅谈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做好供水企业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打赢蓝天保卫战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再接再厉给力老区宣传报道
永恒的召唤 共同的命题:全国新闻界广泛开展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宣传报道
扎实推进关心下一代宣传报道工作
地球保卫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