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风貌规划
2023-01-09李丽娟
李丽娟
(陇西县自然资源局,甘肃 陇西 748100)
0 前 言
当前,我国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包含了主体功能区域的规划与城乡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针对于城市风貌规划来讲,其涉及到的部门较多,且存在部门规划之间标准存在不一致的现象,进而造成协调难度较大、规划落地性较差。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其是对空间体系进行改革并构建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措施。从体系建设与新技术等方面来进行探索,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支撑相对较少,本文主要以城市风貌规划为核心,阐述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发展。
1 城市风貌的概述
1.1 城市风貌的概念
城市风貌属于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应与城市景观与城市形象进行融合,因为城市景观主要为城市内部的建筑结构与城市山水及历史古迹等,重视景观设施的良好体验。而针对于城市风貌来讲,其主要指的是城市的文化特征与民族艺术及物质文化等,两者之间进行比较,后者十分关注城市的内在表现与综合感受。另外,城市形象主要为社会群众对城市道路与国土风情等综合要素的判断,包含了物质与精神文明等多项内容,城市风貌可以借助城市形象来全面体现出城市格局与城市结构以及城市历史等发展方向。
1.2 城市风貌的规划
城市风貌规划即为借助完善且健全的设计方式来对城市空间与景观以及建筑进行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风貌规划与一般的城市规划相比较有着一定的区别。因为城市风貌规划十分重视对城市传统建筑的保护与继承,并且也非常注重对城市个性的展现,希望可以借助外在景观来促进城市吸引力的提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很好地保存当地特色,而且可以杜绝千城一面的现象,进而为社会群众生活带来幸福感。在过程中城市风貌的规划应全面了解和掌握城市发展背景与城市内在特质以及城市特有建筑,以此全面明确城市风貌规划的定位[1]。另外,在解析城市风貌规划的同时,还需要融合城市风貌现有的规划方案来确定城市风貌规划的整体格局与空间格局,最后在整体引导的背景下来开展城市风貌规划的设计。
2 国土空间规划下城市风貌规划的现状
2.1 城市风貌缺少总体规划
以往传统的城市风貌规划基本上都是以城市功能发挥和城市规模为核心要点,诸多城市都在大力开发和建设基础设施与道路以及各种现代化的场馆。这些现代化的基础建设可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功,公路交通与基础设施已经覆盖了整个城市,但需要注意的是,重建设、轻保护的现象比较明显。始终都是以城市设计中的道路建设与现代场馆建设为要点,缺少总体规划,在这一背景下,导致城市轮廓线与高层建筑的分布非常混乱,传统建筑物与特色建筑物的保护效率极低,直接降低了城市整体景观的体现。
2.2 城市建设存在不均衡现象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风貌规划中的城市建设不均衡这一问题始终存在,即便是在同一个城市中,老城区与新城区的建设力度及城市风貌的规划也存在不统一的现象,这一问题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案例中就可以发现,存在新旧建筑混乱、传统建筑较为分散,并且还有城中村的现象,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形象,而且难以科学规划城市风貌。
2.3 城市风貌的体现严重不足
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设会直接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如为了扩大建筑工程的面积就会使用填湖造房的方式,这样就会对城市风貌的山水格局与城市绿化带来一定的影响。当前,从城市风貌规划与发展角度分析,普遍存在对传统建筑考虑不足这一现象,并且一些古建筑与古城的规划开发也到了瓶颈期[2]。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城市风貌规划和格局出现混乱,而且缺少制度标准,直接影响到了城市文化的整体竞争力。
3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风貌规划
3.1 特色价值的提炼
国土空间规划下的城市风貌规划应提炼出城市具有的特色价值,在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其一为历史视角,可借助梳理城市发展结构和脉络来分析和探索城市的历史格局与城市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在城市风貌规划中更好地提炼具有价值的历史要素;其二为山水环境,借助对城市地形地貌与山体水系以及景观等自然条件的分析与探索,来了解和掌握城市风貌与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然后在这一基础上提炼出生态价值要素[3];其三为建成空间,城市风貌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应该对建成空间进行全面分析,并总结出建筑风貌与建筑特色等建筑物的特征,这样就能够全面提炼出建筑价值要素。
3.2 总体风貌的定位
城市风貌规划的总体定位需要从自然生态景观风貌与城市空间景观风貌两个方面进行,在过程中不仅要依照城市自身特色来进行价值提炼,而且应结合城市区域之间的比较分析来进一步明确一定范围内的特色[4]。例如某城市总体风貌的定位就是借助区域之间的比较分析来挖掘出城市的文化特征,然后明确城市特色风貌的定位。
3.3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的区分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的区分应以连接国土空间格局为核心要点,然后在这一基础上着重强调全域全要素的概念,再融合双评价的城镇空间、农业空间以及生态空间为关键来进行延伸拓展,可以拓展成为以下三个类型,即为城、郊、野,之后在依照每个类型来细化各个风貌的分区[5]。针对于“城”来讲,可以依照不同城市的功能来划分为多个区域,如老城风貌区域、新城风貌区域、历史风貌区域以及产业风貌区域等;“郊”可以依照城市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活为重点,来划分成为山园风貌区域和村庄风貌区域等;“野”则可以依照城市地形地貌来进行进行区域划分。
3.4 城市风貌规划的管控体系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风貌规划中,城市风貌规划的管控也十分关键,在确定全域风貌的分区之后,就需要依照城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和协调来进行科学管控,以此来体现出城市整体风貌的定位。城市风貌规划的管控要点主要有:其一为空间轴线,即城市生态景观轴线与城市道路,应重视轴线两侧的管控与科学指引;其二为景观节点,在过程中可以以城市的中心区域与公园广场为重点来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和地域文化的全方位展现;其三为视线通廊,主要是城市与周边山水环境的关系,可以构建空间眺望结构,然后在这一基础上明确这一空间的管控要求;其四为城市色彩,主要为全面体现出城市个性在面对建筑色彩与环境色彩方面的指引要求,同时还需要对屋顶绿化与屋顶的体现形式来进行科学管控。
3.5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施保障
首先应加强规划传导,使城市风貌规划的管控要素可以与规定管控要素实现有效连接,全面落实城市特色风貌规划的管控意图;其次则需要加强数据管理,城市风貌规划的区分与各项管控以及管控相关要求都需要上传到国土空间规划的信息平台中;最后则应重视并强化政策机制。实现城市风貌规划的全过程监督,确保各项规划都可以协调发展[6]。
3.6 积极协调各方之间的利益
城市风貌规划建设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需要科学且合理地进行经济资源的分配管理,同时在这一基础上强化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并且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权利,然后随之构建一套完善的城市风貌规划制度体系,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可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进而全面实现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风貌规划目标。另外,城市风貌规划部门还应了解和收集社会群众的想法与建议,在规划建设时融入社会群众意见建议,然后设计出符合大众实际需求的城市风貌规划方案,这样不仅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进一步获取社会效益[7]。需要注意的是,城市风貌规划需要市场与政府的帮助,大部分城市的风貌规划都是各级部门之间合作与密切联系完成,全面体现出了城市发展与国土空间布局规划之间合作的重要性。
4 结束语
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城市风貌规划需要对重点地区进行设计并保护好历史建筑,关注和重视新旧建筑的融合,应在保护历史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同时开展城市空间规划和城市风貌规划,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保障城市建筑的科学性,而且可以进一步保障城市风貌规划的美观性,体现出地域文化和城市功能,进而促进城市特色化发展,这对于提升社会群众幸福感有着极大的帮助。
[ID:013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