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花样”预习策略简析
2023-01-09辛琳
辛 琳
(陇南市成县抛沙学区 甘肃 陇南 742500)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主要因素。预习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影响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因此,作为一线教师为了保证或者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把预习环节当作突破口,改变预习任务设计形式、内容单一的缺点,迎合新时代小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教学目的,为学生设计灵活性、新颖度较强的“花样”预习任务或者作业,使其能突出或者体现出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满足预习引导下的“以学定教”的目的,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1.丰富预习形式,提高预习效果
据笔者调查发现,任何学科在教学前教师都会给学生设计多样的预习任务或者作业。尤其是小学语文,由于它的丰富性、语言性,实用性,教师更注意学前的预习。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给学生设计,如任务驱动式、问题式、总结式、探索式任务或作业,让学生对新课进行预习,保证预习的有效性,也为课堂有效教学做好准备。
1.1 任务驱动式预习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都一直践行着预习式的先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预习作业,但是任务性、目标性不强,教师对于学生预习结果的关注也不够。导致语文课前预习成了必须存在的形式主义,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似乎都是为了预习而预习。如,《太阳》这篇课文,有的教师设计的预习任务就是熟读课文、扫清陌生字词等。针对这样的预习任务,有些学生也就象征性地读读课文,查几个陌生字,至于效果如何,学生不关心,教师更无暇顾及。作为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给学生也要设计新颖,有别于传统预习作业的、真正的任务式预习。
比如,《太阳》这篇课文的预习,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任务式预习作业:让学生读一读《太阳》这篇课文,然后结合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转换角色,想想如果自己是语文教材的主编,会怎样编排、设计《太阳》这篇课文,请说一说理由?这样的预习作业或者说任务,不但会让学生充满好奇地读完课文,而且还会深入研究,试图找出课文设计的特点,从而结合预习任务、过程,理解文章结合的完整性,科学性,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类似的说明文打好基础,也为课堂有效教学创造条件。
1.2 问题引导式预习
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另一个老师,是学习过程中灵魂式的存在。有效的问题,既能让学生不断接近知识的核心、本质,还能引导学生养成探索式学习的意识与习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问题引导式预习的价值,结合课文教学内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保证预习效果,促进课堂学。
比如,《太阳》这篇课文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问题式预习任务:
(1)同学们,你们了解《太阳》这篇课文的说明方法吗?阅读课文,试着说一说。
(2)太阳有哪些特点?你能说说它与大家自然以及我们人类的关系吗?
(3)用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能介绍一下一款新的学习用具吗?
这些问题设计都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难点,也是学习的主要目标。有了它们的引导,学生既能靠近课文内容的本质,捕捉关键的信息,提升学习的质量,也能改变、丰富预习形式,发挥预习的作用,从而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1.3 总结式预习任务
在我们的理解中,总结一般是放在课后进行的,是新课内容的回顾、总结,检验。但是笔者以为,在预习环节,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给综合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设计总结式的预习任务,不但会降低预习的难度,也会强化学生课堂学习的目标性。
比如,《母鸡》这篇课文,教师给学生设计总结式预习任务时,首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圈出来,好句画出来;其次,找出描写母鸡特点的句子;第三;把文中的反义词、近义词找出来等。这种简单的总结式预习任务,对于夯实学生基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有一定水平的学生来说,会有实实在在的帮助,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当然,从预习的形式来说,预习的“花样”或者说方法还有多种多样,没有定法。作为教师只要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根据内容,遵循灵活性、新颖性的原则,为学生设计语文预习作业与任务,就能真正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助力课堂教学。
2.开展多样预习活动,挖掘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潜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预习流于形式的原因,除了内容设计缺少新颖、形式单一之外,就是把预习任务或作业局限于书面,忽视了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寓教于乐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花样”预习“以学定教”的目的,要为学生设计预习活动,使预习活起来,动起来,让预习与生活实际,与学生学情结合起来。
2.1 让生活带动预习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小学语文教学还是数学教学,教师都为了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拉近学生与课本知识的距离,把实际的生活引进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促进教学。但是在预习中,很少有教师能让生活进入学生的预习任务,这不仅使预习缺少了生活性,少了学生学习的渠道,也影响了语文学习的内容上,形式上的丰富性。笔者以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完全可以让真实的生活带动学生的预习,让课本知识在生活中活起来,强化内容的生命力,可读性。
比如,《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教师在教学前,就可以给学生设计与生活相关的预习任务。去爷爷奶奶的或者爸爸妈妈的菜园,果园,体验一下生活,看看园子里有哪些蔬菜,哪些水果。再看看果园里有没有翻飞的蝴蝶,蜻蜓等。然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他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学习内容时会有身临其境之感。
再比如,在《月是故乡明》这篇课文的预习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式,就:“为什么说月是故乡的明?”就这个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情感,怀念,从而靠近作者季羡林内心,了解他对家乡的深情与眷恋。或者以课文中的“山高月小”“三潭印月”这种陪衬的写法为主题,让学生借鉴这类写法,说一句与月亮有关的,回念家乡话等等。这些能动,能赏,有利于输出的预习活动,小学生不但喜欢,乐于参与,预习效果也是其他方法难以企及的,有助于课堂学习与教学的提升。
2.2 观看视频进行预习
网络时代,课堂信息化成了教学的常规化。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微课,翻转课堂等等,都是信息化在教学中的体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有灵活的教学思维,不但要让信息化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运用它超强,灵活、有趣的呈现方法促进学生理解,还要让信息化成为预习环节的主要工具,使预习环节也变得多姿多彩,形式各样。
比如,《“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的预习时,教师要摆脱纸质任务或者作业的局限,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泰坦尼克号》的电影片段。通过生动、真实的视频,强化学生的体验感。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视频片段阅读课文,感受“诺曼底号”遇难时百态人物形象,感受哈威尔船长沉着冷静,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高贵精神品质与人格魅力。如此,不但使学生体验到不同的预习方式,丰富学生思想,拓展学生视野,还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课文的现场感,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3.加强预习过程中的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预习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设计的预习任务都是独立完成的,如读课文、扫清陌生字词、试总结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或者完成几个教师设计的问题等。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说还有教师的指导,那就是对于任务的设计。缺少及时性,导致学生对预习的轻视,使预习流于形式。在“花样”预习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为学生设计精彩、灵活、多样的预习任务、方法,也要参与学生的预习过程,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快速、高效地完成预习,靠近知识内核。
比如,在《“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的预习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与学生一起观看视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船上不同人物的表现,让学生通过视频靠近人性,了解人在遇到生命危险时的各种表现,也要结合视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哈威船长的人物形象,精神品质。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课文中哈威船长的语言、态度,以及课文中对于哈威船长的描写等,使学生在预习中,真正认识哈威船长,学习哈威船长的精神品质,从而启发学生,使他们想想生活中像哈威船长的人物形象,如消防员、抗险救灾中解放军战士、志愿者等等,从而为更深入的学习课文做好准备,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尝试预习方法的多样性,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与预习能力与习惯,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当然,小学语文“花样”预习方法,并不仅仅局限于丰富预习形式、提高预习效果,开展多样预习活动、挖掘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潜能,加强预习过程中的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勤于总结,要遵循“花样”预习原则,从内容上设计,形式设计上都要体现多样性,多元化,价值性,使预习真正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以学定教”的目的,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