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计算机专业融入思政知识的有效方法
2023-01-09金雯岚
金雯岚
(大连市大连电子学校 辽宁 大连 116000)
素质教育政策的落实与推进,对各学段、各专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标准的教育要求,教师们不仅需要重视学生课业知识基础的塑造,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思想的培养。而德育作为五育之首,德育思政知识的融入,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每一名中职计算机教师都必须要落实的重要教育任务。本文,将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角度出发,简要分析计算机专业与思政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探析当前计算机专业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探究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如何解决问题,渗透德育知识、融合思政内涵,以供相关教务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1.中职计算机专业与思政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根本目的,旨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相关的技能,让学生们可以将课内习得的计算机知识,灵活且有效地应用到生活当中、社会当中。而德育、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旨在强化中职学生的思维、思想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能力。这两项教育活动之间存在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两项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讲,都是为了塑造学生未来成长所必需的素质与思维,让学生们意识到学习是为了国家、社会发展而必须要落实的“任务”;其次,两项教育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递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能够奠定学生相对专业的技能功底,德育知识的教育则可以深化学生对技能运用的感悟,彼此交融,则可以在提升学生计算机知识学习效率的同时,升华初中生对课内学习、课外应用等行为活动的认知;最后,教师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渗透思政内涵,还有助于加速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的养成,让学生可以自觉遵守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自觉维护国家网络信息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2.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教学本就是一个矛盾的辩证过程,教学环节中存在问题更是避无可避的事实。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欲实现德育、思政知识的高效渗透,必须要第一时间发现现阶段课业教学环节当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源头所在,而后再根据教学的需求、学生学习的需要,选取相应的方式、方法对其进行改善并解决。以下,则针对现阶段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部分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自身的教学思想较为传统,忽略了思政知识融入的重要性。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时,教师在落实教育工作时,重心过多放在专业知识的讲解的上,对于德育知识、思政内涵有所轻视,因而,阻碍了思政教育的有效落实。
其二,部分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授课时,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这一问题在诸多专业的教育中都极为常见,其产生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自身的教育思想较为传统,在授课时过于依赖“整体讲解”的教学方法,通过“一体化”的形式进行知识阐释,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差异,因此,教师仅使用这一方法进行授课,则易加大高中生之间存在的学习差距。这个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则会严重降低思政知识融入的有效性。
其三,部分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授课时过于依赖教材课本,该项不足则表现在教师教学视角难以打开,传授学生的知识内容皆为教材当中所呈现的部分,而中职计算机专业教材当中对于思政知识的提及又少之又少。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难以塑造高中生全面性的知识基础,甚至还会在根本上阻碍思政教育与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融合。
其四,部分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忽略了学生家长的优势与作用,在落实教育任务时,仅仅只依靠自身“发力”,这一现象仅针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并不会产生太过于严重的影响,但思政知识具有极强的发散性,这一问题延续到思政教育中,不仅会导致思政教育无法达到理想化的教育效果,甚至还会降低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3.中职计算机专业融入思政知识的具体方法
3.1 优化课前导入,奠定融合教学基础
课前导入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的伊始环节,有效的导入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的课前预习效果,还能够点燃学生对课业知识的探索热情。为了保障思政知识的有效渗透,教师则可以对课前导入活动做出适度的优化,以此来奠定计算机教学与思政知识融合教育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教学与“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相关的课程时,可以选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导入。如,教师可以预先在网络当中找寻与“互联网安全”相关的法制视频,或与之相关的网络宣传片,让学生们以短片观看的方式,了解该课程的重要性,并感知该课程开展的重要意义。又如,教师可以预先准备一些与“网络安全”有关的小游戏,并将之安装在每名学生的电脑上,游戏开始前,教师应塑造情景,让学生们扮演负责国家网络安全的工作人员,而后,以网络安全防护演习的形式,组织学生们进行游戏。这一方法的运用与前者相比则更具趣味性,而且,还能够在游戏的环节中,提升学生们对课程重点的理解,增长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的认知。教师选用不同的素材作为课前导入的载体,既有利于满足学生好奇心强、喜好玩乐的成长天性,还有利于塑造学生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思政意识,进而为后续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与前提。
3.2 巧设实践练习,发展思政应用能力
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素质,让学生可以将课内习得的知识与技能,灵活、有效且准确的应用到课外实际的生活与工作当中。为了达成这一教育目的,教师则可以适度对课堂实践练习的项目做出一定的创新,以更具针对性的形式来落实课堂练习,并在这一过程当中,逐步塑造学生未来成长所必需的思政应用能力。
例如,教师安排课堂实践项目时,可以根据学生们对当前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分层,并围绕于此设计相应的实践作业。如,学习能力较强的层级,教师可以借鉴名校的经典例题作为载体,适度融入思政知识,让该层级的学生尝试进行解答,并感悟其中潜在的思政内涵;学习能力适中的层级,教师可以自主整合课程知识与思政内涵,并设计随堂练习作业,引导该部分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学习能力较弱的层级,教师则需要亲自带领该部分学生进行演练,并在解题、操作的环节中,阐释其潜在的思政内涵。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分层设计实践项目,既尊重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客观差距,又在实践的过程中,切实提升了所有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与思政内涵的感悟,进而发展了学生未来成长所必需的应用素质。
3.3 关联思政素材,升华知识内涵感悟
教材课本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最为依赖的教学载体,但教材本身的承载量是有限的,它承载大量专业知识后,自然无法呈现多元的思政内涵。为了实现思政知识的高效整合,教师在讲解课内知识点的同时,也应注重课外优质资源的运用。关联思政素材顾名思义,即,教师基于教材课程的角度,选取与之相关的课外思政资料作为联动教学的载体,让学生们以课外拓展的形式进行学习,并在这一环节当中,逐步丰富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掌握,逐步升华学生对思政内涵的感悟。
例如,教师开展课外探索学习活动时,可以选用不同类型的资料作为辅助。如,《你好AI》、《网络社会》等纪录片,该类型的影片极具客观性,不仅对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应用做出了极其细致的讲解,并且还对其背后的安全内涵、思政道理所处了相应的阐释与分析。又如,计算机名师名校的公开课视频,该类素材与前者相比则更具知识性,学生们在观看时,既可以学习到全新的计算机知识与应用技能,还能够结合视频中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对专业知识、思政内涵产生更加具体的了解与认知。教师借助多种课外素材作为教学的载体,既有利于扩大学生计算机知识、思政知识的学习范围,还有助于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文化、思想需求,进而在塑造学生全面课业基础的同时,又养成了学生积极、良好的思政品质。
3.4 创新家校联动,构建优异学习环境
思政教育与计算机专业教学相比,它有着更强的发散性与不确定性,仅凭借专业教师一方施力,远远无法达到理想化的教育效果。为了有效改善这一局面,教师则可以基于“家校共育”的角度,对家校联动教育的方法作出适应性的创新,充分发挥家长群体的优势来弥补以往教育管理环节中存在的不足,并在家长们的密切配合下,逐步构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优异环境。
例如,教师开展思政主题的家校联动教育活动时,可以从“线下”、“线上”两个角度出发。“线下”角度,教师可以创办校园开放日,让家长们走进校园、走入教师,陪同学生一起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思政知识。“线上”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技术,将现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内容、思政教育内容,尽数录制到10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当中,让家长们利用生活时间,与孩子一起进行观看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以线上的形式为家长们布置德育、思政教育项目,并录制相应的指导视频,辅助家长们进行“教育”。教师选取“线下”、“线上”两种方式落实家校联动教育,既有利于扩大计算机教学、思政教育的范围,还有利于拉近家校双方的距离,进而在教师、家长的紧密配合下,切实塑造了更适宜学生学习、成长的优质氛围。
综上所述,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欲在教学环节中渗透思政内涵,不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还需要对教育方法做出合理选择,要在保障课业教学高效率、高质量进行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与思政素质,并在这一过程当中,助力学生的学业进步与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