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出版热成因与思考*
2023-01-09颉瑛琦
□文│颉瑛琦 侯 颖
对乡村与乡村儿童的书写一直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表现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经过艺术上的探索与积累,当前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在表现内容、美学风格等方面显现出与以往各个时期不同的艺术特征,呈现出值得关注的热点出版现象。
一、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出版概貌
对现实乡村的书写是乡村题材儿童小说重要的表现内容,儿童小说以儿童之眼注目历史大潮中中国乡村的发展变迁及乡土童年的时代新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大量青壮年人口离开农村涌入城市,产生了数字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儿童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留守儿童代言成为诸多儿童文学作家自觉的创作追求。王安忆在200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上种红菱下种藕》是较早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主人公的小说创作。随后,多部聚焦留守儿童的长篇小说接连出版。这些作品大多偏向于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揭露,呈现出显著的悲情色彩,引发了社会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广泛关注。2010年后,留守儿童小说的创作与出版呈现出明显的转向,《如画》《樱桃小庄》《少年将要远行》等作品积极探索对留守儿童成长的多元书写与对留守儿童独特童年精神的传递。
现实型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在表现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拓展,在创作与出版选题上展现出对重大主题、主旋律的青睐。《流动的花朵》《鸟背上的故乡》《余宝的世界》等叙写了身处城乡之间流动儿童的生活境遇。《三只虫草》《乌衣》《巴颜喀拉山的孩子》展现出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生态的变迁。《逐马少年》《大槐树下》《独龙江上的小学》等更是与“改革开放四十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时代语境相契合。
除了对乡村儿童生活现状的考察与书写,一些作家将创作目光投向童年乡村生活经验,回忆型乡村题材儿童小说成为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创作与出版大潮中重要的一支。在《草房子》取得成功之后,曹文轩继续回望童年记忆中的苏北水乡,出版了一系列作品。彭学军、邓湘子、黄蓓佳、汤素兰、王一梅、李学斌等作家也以饱含深情和诗意的语言讲述了往昔乡村儿童的成长故事,收获了良好的双效益。《草房子》自首版之后畅销不衰,累计印次约300次,总发行量已超过1000万册,成为儿童小说出版界名副其实的常销书。彭学军的《你是我的妹》在2011年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首次出版,至2016年已经是第10次印刷,可见这些作品的受欢迎程度。
21世纪幻想文学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幻想型乡村题材儿童小说的创作与出版。《少年与海》《牛说话》《鬼娃子》等以乡村为写作背景,带有显著的奇幻色彩,现实与幻想并行不悖又紧密交织,显现出亦真亦幻的美学风貌。幻想型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凭借轻盈的想象拓宽了乡村题材儿童小说的叙事边界,成为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出版新的增长点。
现实型、回忆型、幻想型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共同促成了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出版热潮,呈现出以现实型乡村题材儿童小说为主体、不同类型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多元共生的局面。
二、出版热现象成因分析
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与回应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贯传统,“现实主义在百年中国儿童文学中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这来自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别国情’对儿童文学的影响与规范”。[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时代山乡巨变,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出版热度不减,各类出版扶持政策的支持、儿童文学评奖的激励、各类图书名录的推荐,对乡村题材儿童小说的创作与出版形成了鲜明的导向,体现出主流文化对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出版的认同,扩大了图书的受众范围,增加了作品的知名度,积极推动了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出版的繁荣。
1.对乡村振兴的关注与回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广袤田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乡村题材儿童小说也显现出对乡土社会变迁、乡村儿童生存成长现状的密切关注。大批儿童小说书写转型期乡村社会境况,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时代剪影,体现出儿童文学创作者与出版者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曹文轩曾表示:“中国有六七千万留守儿童,一个庞大的数字一直萦绕于我脑海之中”,为此他创作了个人首部以留守儿童为主人公的儿童小说《樱桃小庄》。舒辉波《逐光的孩子》取材于“全国先进工作者”范献龙的真实支教经历,讲述了支教大学生苏老师在鄂西山区蓝溪小学支教的经历。胡永红的《上学谣》取材于壮族怀集下帅乡的一位阿嬷独自抚养孙子长大直至考上大学的真实事件。马瑞翎的《独龙江上的小学》以童年视角记录了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独龙族脱贫奔小康的历史巨变。
2.乡村儿童阅读期待
小学生和初中生为儿童小说的主要读者群,成长于同一片蓝天下,乡村儿童同样需要文学的关怀与照拂。《中国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乡村地区0~14岁的儿童有9800多万,满足众多乡村儿童的阅读需求成为促成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出版繁荣的又一因素。小说《流动的花朵》展现出由乡村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成长心路历程,一个看过这本书的孩子在信中写道,“自己的经历与王弟如此相似,终于有人如此了解、关注自己”。乡村题材儿童小说从不同侧面书写与表现着乡村儿童的童年生活:高举现实主义精神大旗的现实型乡村儿童小说,直面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儿童的成长现状与困境;追求诗意、唯美的回忆型乡村儿童小说,在对乡土的讴歌中思索着关于童年和成长的哲学命题;张扬幻想的乡村儿童小说建构起属于儿童的乡土乌托邦。乡村题材儿童小说不仅表现着乡村童年的多彩景观,更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理想的童年图景。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在艺术表现上的多元探索,从不同维度给予儿童读者以精神上的滋养。
三、坚守儿童本位打造精品
在数量众多的乡村题材儿童小说作品中,真正能走入广大小读者内心世界,带给小读者心灵和情感震撼的作品却为数不多。思考如何创作出思想性和文学性俱佳的作品,实现作品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双赢,是推动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出版发展的关键所在。
1.坚守儿童本位的出版理念
儿童小说最主要的读者是儿童,乡村题材儿童小说需坚守儿童本位的出版理念,“努力提升少儿图书的儿童性”,秉持“少儿精品图书应吸引儿童、服务儿童、快乐儿童”的创作出版理念。[2]作者在把握创作题材的基础上思考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兼顾作品的思想性、故事性、趣味性,以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给少年儿童以更强烈而丰富的审美感受,对他们的精神世界发生更深刻而久远的影响”,[3]让作品“叫好又叫座”,发挥出作品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创作与出版的进一步发展。
2.打造原创出版精品
现阶段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创作与出版已形成一定规模,在之后的发展中,出版社需具有精品意识,除对现有名家精品的出版之外,还需具有前瞻性的眼光,打造原创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品牌一体战略。如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采用“X+1”模式,以原有精品形成的品牌效应带动原创新作的销售,将作家已有的多部原创精品与原创新作进行捆绑式出版,实现了由“单本精品”出版向“系列精品”出版的战略转型。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06年出版的《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是对这一出版策略的成功尝试。不少出版社紧跟其后,尝试“系列精品”出版策略。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11年出版了王勇英“弄泥的童年风景系列”儿童小说、2019年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孟宪明精品书系之乡童三部曲”。系列原创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出版形成的规模效应,扩大了作者的知名度,作品更容易获得出版界、研究者和读者的关注,且给出版社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3.协同合作形成合力
乡村题材儿童小说的良性发展需要创作、出版、推广的协同合作。一部优秀作品的成功问世需要创作者潜心创作、打磨精品,以童年视角书写精彩的文学乡村。竞争日益激烈的出版业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童书在创作与出版的过程中需要编辑直接参与选题与策划,童书编辑需不断丰富自身儿童文学理论素养,助力儿童文学精品的产出。在图书的推广上,除了借助业内人士进行宣传、撰写评论,还可借助读者见面会、阅读分享会、儿童阅读推广活动进行线下宣传,更可利用主流网站、微信公众号推文、短视频、网络直播等传播方式对作品进行广泛的线上推广。出版社可通过策划童书进校园、作家进校园等活动,走进乡村学校、农家书屋与读者近距离接触,既可有效地对作品进行宣传,同时还可直接获悉读者的阅读需求及对作品的阅读反馈。此外,出版社还可通过加强与高校儿童文学研究机构的合作,通过举办作品研讨会,实现创作者、出版者、研究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对话,总结经验,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
进入21世纪,中国童书出版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乡村为儿童小说提供了广阔的书写空间,是可供儿童小说创作与出版深挖的宝藏。乡村题材儿童小说在创作与出版上机遇与挑战并存。这要求创作者与出版社既要抓住时代给予的红利,又要静下心来精耕细作、打造精品,创作出版出既富有时代性、思想性、艺术性,又能经得起读者、市场和时间考验的文学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