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的质量控制与优化措施分析

2023-01-09陈俊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25期
关键词:汽车生产检测

陈俊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 545007)

0 引言

在大众生活中,汽车属于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制造成为社会大众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汽车制造的过程中,零部件的质量与汽车行驶安全存在紧密关系。在生产汽车及零部件的过程中,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引入新技术和新理念,保证汽车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为社会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的质量控制要点

1.1 进行分层化管理

通过流水线生产环节实现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层面的目标,进而实现汽车及零部件流水线和生产线的分层处理,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环节的质量控制得到加强。在每一个关卡中,需要对质量进行控制,也需要统筹处理。目前的指挥控制与系统优化也是建立在分层管理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为保证汽车及零部件的质量,零部件装配工的装配能力还需要在装配过程中不断提高。

1.2 采取市场化运作

对于整车生产来说,零部件的制造技术难度不高、资本强度也比较低,汽车制造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市场规模和供求关系,选择与购买符合质量要求的零部件。为了深化质量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的设计需要,选取对应质量的零部件,满足汽车质量的需要。

1.3 进行结构化处理

以满足汽车总体需求为原则进行结构化处理。为保证汽车整体结构平衡,避免零件质量问题影响汽车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功能,必须保证各零部件的质量与汽车整体质量相匹配。

在结构化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汽车各个零部件的价值、功能同等重要。

2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的质量控制措施

2.1 优化汽车设计理念

在制造汽车的过程中,原材料、制造工艺、制造过程都是由设计方案决定的。因此,在汽车及零部件质量的控制上,汽车设计方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优化设计方案,引进和参考先进技术,对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对选用的汽车及零部件材料严格把关,对提高汽车及零部件质量的材料进行工艺设计和检测。

例如,设计汽车刹车盘时,需要根据使用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材质。材质要求耐磨性、韧性强,对高温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在加工此类材料的过程中,应严格把关,针对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的质量要求,采用适当形状的模具。

2.2 引入先进制造技术

保证汽车及零部件质量,关键在于先进的制造技术。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不同材质、不同加工工艺、不同加工条件的零部件。因此,相关企业要引进先进的制造技术,提高整车制造商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才能提高零部件的制造质量。科技已经有效地应用于车身制造和装配领域,如在组合装配过程中采用电子控制,有效地将智能化和自动化装置结合起来,使汽车及零部件的装配效率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同时,先进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领域,尤其是切削加工应用于汽车及零部件,具有更为明显的效果。通过将性能更好的工具、材料应用于汽车及零部件的切削加工中,有效地提高汽车及零部件的制造效率,确保制造质量。

例如,铝合金发动机在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时,要求的加工速度很高。因此,厂家为减少刀具的损耗,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需要根据不同材质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切削液。在制造技术上,一定要严格按照有关设计方案来运作[1]。

例如,在制造某些精密零部件的过程中,为了提高零部件的精确度,需要使用智能数控加工中心。一方面,提高整体的制造效率;另一方面,有效改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现状,弥补汽车及零部件在制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另外,先进技术的运用也能有效提高汽车及零部件的生产效率,为后期质量检验提供方便,实现零部件大批量生产。

2.3 采用自动检测技术

质量检测是在汽车制造过程中汽车安全的重要保障。质量检测时,为了减少汽车故障率,应杜绝使用不合格的零部件。以人工检测为主的传统检测方式,效率不高、检测效果差强人意。在汽车及零部件的批量生产试验中,不能进行全面试验,只能进行抽样试验,不能把符合要求的产品全部提供给汽车制造企业。以自动检测技术为基础,全面检测汽车及零部件的各个环节,具有极高的检测效率。每一个环节的好坏,都会影响到汽车及零部件在制造过程中的最终质量[2]。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如果在质量检测过程中出现问题,实物的产品质量不符合客户需求,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标准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需要质量管理人员在质量检测过程中有更多的耐心和精力。

因此,在实物产品检测中,从加强产品质量的角度出发,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完成检测工作。这对汽车及零部件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可迅速消除缺陷产品。应用自动检测技术,使检测效率得到提高,检测准确性得到增强,避免汽车及零部件中出现残次品,影响汽车质量。

2.4 统一产品质量标准

随着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建立统一的汽车及零部件质量标准,促进企业向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规范汽车及零部件生产质量。应加强对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确保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生产汽车及零部件,全面落实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同时,对产品进行自动化检测,对无法实现质量标准、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汽车及零部件,严格禁止上市销售[3]。在统一汽车及零部件质量标准的同时,统一检测标准,使各个工作环节融合在一起,有效提高整体汽车及零部件质量,并帮助企业树立正向形象,为相关工作提供保障。

2.5 加强市场有效运作

通过科学有效的市场运作,对零部件质量控制进行管理和规范。从整车生产的整个流程来看,相对于其他生产环节,零部件制造的难度较低,资金强度也较低。因此,对于符合质量标准和价格要求的零部件,汽车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战略发展需求和市场状况,有选择地进行采购,使汽车整体质量水平与成本投入达到最大平衡。在合理利用市场运作的过程中,零部件的质量与市场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对于汽车的整体质量,不同质量的零部件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有很大差别。此外,一些个性化的汽车设计所需的零部件种类和质量也完全不同[4]。

2.6 完善问题管理流程

我国可以参考奔驰、宝马、奥迪等知名车厂,采用质量控制问题管理流程,根据我国汽车企业的定位和特点进行改进,以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是完善汽车及零部件质量控制管理方法的首要任务[5]。现在,汽车质量已经成为衡量汽车市场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汽车的产品质量,就能从根本上提高汽车的使用寿命,消费者对汽车产品质量的要求更高了,所以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健全有序、高效的管理制度。应用售后质量保证产品的分析总结方法、故障率分析方法以及曲线模型,与全球领先的德国汽车企业在质量控制方面的进行比较分析。在零部件保修期内故障率变化规律分析中应用以上方法,并作为零部件设计优化的指导性数据向前期研发部门反馈。理论上,企业可以引入威布尔分布预测方法,预测监测车辆在未来3~6 个月内的质量变化情况。通过资料分析,对质量问题的结果进行有效预测,防患于未然。此外,还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以预测汽车及零部件故障的概率,检测故障,评估故障的可维护性,使汽车维修工作得到有效完善[6]。

3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的优化措施

3.1 完善管理体系

为企业发展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规范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行为,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的质量标准,以质量管理制度保证效率,通过质量管理完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流程[7]。必须明确质量管理制度中的责任主体,通过规划、明确工作人员的责任范围,端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避免质量管理制度流于形式,使质量管理制度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在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质量的把控上,分层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对流水线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以分层为中心。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分层后将工作细化到各个小段;二是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统筹处理好零部件生产的各个环节。无论是优化措施,还是指挥调控,都与这两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保证系统运行的基础条件是每一个零配件的各个生产层次以及装配技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必须优化零部件制造的质量控制,并在合理运用分层体系的基础上进行[8]。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管理体系是基础保障,企业为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需要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为基础,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将其融入管理体系,使管理体系贯穿于整个工作流程,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效率。除此之外,企业管理人员应学习相关管理理念,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管理体系内容进行补充,使企业管理体系发挥重要作用,有效解决企业整体的管理问题,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2 提高人员素质

生产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汽车及零部件的基础功能和生产过程。对生产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对汽车及零部件生产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丰富生产人员的知识储备,提高生产人员的技能水平。同时需要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工作人员的培训多元化,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必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9]。企业重视工作人员的培养工作,为工作人员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机会,使工作人员可以获得大量的学习机会,在培训活动中不断增强专业能力,有利于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企业为工作人员提供合理的薪酬制度,使工作人员获得公平的待遇,为工作人员创造发展空间,融入企业的工作氛围中,并主动增强工作能力,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3.3 进行结构处理

按照汽车总体需求采购零部件,是零部件结构处理的主要内容。应保证零部件的质量和性能满足汽车的总体需求,是保证汽车总体结构平衡的关键,也是避免某一零部件出现偏差而影响整体质量和功能效果的主要措施,因此,为保证汽车的整体质量,在有效控制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零部件的优势,使整车结构符合质量要求,使客户的日常出行体验更加出色。各零部件在整个汽车结构中的作用同样重要,而各零部件的作用优势又各有不同,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此外,汽车制造业结构化改革,很多企业受到了零部件采购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对现有退税问题起到抑制作用,对于整车制造企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效地控制了整车零部件的制造质量[10]。

3.4 创建评价体系

采用分包生产模式,是汽配行业必须经历的阶段,导致汽车及零部件质量控制的主要问题是不同厂家的零部件生产不能统一管理标准。互联网对于很多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基于互联网的评价体系能够准确地反映人们对于企业及其产品的看法[11]。

将评价体系融入汽车产业,起到导向作用,对汽车及零部件等进行质量把控。所以,中国汽车业要建立互联网大众评价体系,完善汽车及零部件质量控制环节。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汽车制造中,零部件装配与汽车整体质量存在紧密关系,只有在进行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汽车的质量才能得到充分保证,汽车制造流程得到完善,对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汽车生产检测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用旧的生产新的!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汽车的“出卖”
小波变换在PCB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