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工程咨询企业审计整改质量的对策研究
2023-01-09李雨薇
文/李雨薇
审计发现问题是基础,落实整改才是关键。而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工作往往只关注审计发现的问题,不重视审计意见的落实整改,审计部门有督导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的责任,但被审计单位仍是审计问题整改的首要责任主体。审计问题的整改经常会涉及到多个部门以及顶层设计,因此有些问题的整改难度比较大,容易造成整改不彻底或问题反复发生的情况。本文就如何加强工程咨询企业审计整改工作谈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加强审计问题整改的重要性
审计问题整改是审计工作的落脚点,是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能,促进审计成果转化的必要保证。审计问题整改作为审计价值实现、审计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理应被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加强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能有效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促进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稳健高效发展[1]。
(一)有效降低审计问题产生的风险
一是通过审计整改,深入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堵塞漏洞,加强管理,完善体制机制,避免事态恶化,达到亡羊补牢的目的[2]。二是通过审计整改,督促建章立制,消除体制弊病、制度隐患,减少问题发生的几率,预防更严重问题的发生,发挥未雨绸缪的作用。
(二)审计整改是审计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审计的目的是要通过审计监督发现和反映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促进建立解决问题、完善管理的长效机制。查处问题不是审计的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揭示问题促进整改,推动完善制度,减少问题产生的根源,降低问题发生的几率。
(三)审计整改促进审计成果有效转化
审计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企业完善经营管理,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而仅仅停留在发现问题的阶段无法达成这一目标,及时、有效、彻底地整改才能使审计成果有效转化为促进企业合规管理的动力。审计问题整改是审计价值实现、审计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要通过审计问题整改,不断推进管理机制、制度流程等方面的改进和完善。
二、目前审计整改工作的现状
部分工程咨询企业的审计工作存在重发现问题、轻整改落实的现象,由于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仅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表层,并未做到举一反三,深挖审计问题背后的体制缺陷、制度漏洞,问题整改和长效机制建设不到位,造成了部分问题屡审屡犯,审计成果难以转化为治理效能。目前工程咨询企业的审计整改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被审计单位主观能动性不强
部分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重业务发展、轻内部管理的思想较为明显,对审计问题整改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认为审计问题整改加重了经营负担,因此对审计问题整改不够重视,甚至有厌烦情绪。而事实上审计问题整改是促进企业完善经营管理、堵塞管理漏洞的有利契机,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被审计单位应借审计问题整改,深入分析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实现一审多果、一果多用[3]。
(二)问题整改深度不足
被审计单位往往只关注揭示出来的审计问题个案,所开展的审计整改工作往往存在就事论事的心理,局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式整改”,并未按专业管理职能分解整改任务,未对企业整体管理机制系统性审查和分析,缺乏对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全局性、系统性认识,对审计揭示问题的深层次成因认识不到位,问题整改深度不足。
(三)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选择性整改
部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问题主观上进行“选择性整改”,便于整改的部分往往容易接受,而对涉及利益分配或难以整改的问题则消极应对、敷衍拖延。这种选择性整改容易导致被审计单位整改的内容与审计单位所希望的整改内容不同的情况,被审计单位可能选择容易操作的方法进行整改,而非采用有难度但可以解决根本问题的整改方式,无法实现高效整改。
(四)审计问题整改标准不明确
有些审计问题由于缺乏明确的整改标准,导致在执行过程中对整改完成的认定偏主观。对于如何整改以及如何界定整改完成与否,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容易产生不同意见,导致最后的整改效果与审计单位的期望值不符,而没有明确的整改标准同样容易导致被审计单位可以避重就轻,选择较容易的方式进行整改。
(五)对审计问题整改的考核力度不足
目前审计工作的重心仍集中在查找问题阶段,缺乏对审计问题整改情况的考核,没有系统、科学地统计审计成果运用情况。没有将审计整改成效与被审计单位经营业绩考核、干部任免或奖惩等进行挂钩,对于被审计单位整改不力、敷衍了事、屡查屡犯的现象,缺乏有效的遏制手段。
三、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建议
审计整改是实现审计价值的重要的手段,但审计整改不到位、屡查屡犯和整改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整改目标的实现。针对工程咨询企业审计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被审计单位整改主动性
首先要加强对审计问题整改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审计部门要制定具体可行的制度来落实督促审计整改的责任。其次是突出整改工作的结果导向性,解决审计整改的动力问题,加强对审计问题整改结果的运用,将问题整改情况作为被审计单位干部任免、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4],通过核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将审计整改事项纳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是否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是否定期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等作为评价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整改责任的重要标准,进一步提高被审计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的整改主体意识。
(二)坚持标本兼治落实整改
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既要“治已病”,纠正具体问题,并通过举一反三,达到审计一点,规范一片的效果,更要“防未病”,注重建章立制,着力消除源头性隐患。对长期整改落实不到位、反复出现的问题,从体制机制、制度措施等方面,深挖问题根源,要确保整改工作既着眼当前,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又立足长远,发现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通过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应改尽改和标本兼治,切实将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能力。
(三)建立审计问题整改规范指引
对于同一类型问题的整改要求应该统一,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整改方式,应建立明确的指导规范,确定整改负责人。对于执行层面的问题,整改重点在于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严格制度执行;对于管理层面的问题,除了需要对执行情况进行整改外,还要对内控制度进行梳理,发现审计问题背后反映的制度漏洞、机制缺陷,进而优化流程、出台制度、加强管理等,杜绝类似问题发生[5]。
(四)建立审计问题整改销号机制
明确审计问题整改销号条件、程序、标准和要求,严格实施验收销号。验收销号按照“问题原因未核查清楚不放过,解决措施未落实到位不放过,制度不健全、长效机制未形成不放过,责任未查清、问责措施不到位不放过”的原则组织实施。实现逐项建档、逐条对账、逐个销号,确保工作落实、责任落实、问题出清。
(五)加强审计整改跟踪督办检查
建立跟踪检查反馈机制,及时了解问题整改进度,定期进行情况通报,并加强整改难点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的分析研究。建立审计整改联动检查合作机制,将整改结果检查同财务、纪检、巡视等监督体系有机结合,形成监督合力,加强督促整改。完善审计整改追责问责机制,有效保障跟踪检查机制落到实处。
四、结束语
有效的审计整改是实现审计价值的必要途径,工程咨询企业要通过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确保审计成果有效转化,促进问题源头治理,防止问题屡审屡犯,不断增强企业规范管理、依法经营的意识,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强化风险管控,完善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弥补体制缺陷、制度漏洞,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