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视域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育人思考*

2023-01-09

智库时代 2022年12期
关键词:场所产教商务英语

范 雯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一、引言

“一带一路”倡议下,社会对通晓外语与贸易规则的人才需求日趋上升。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是该类人才的主力军。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1999 年高校扩招以来,通过合并、重组或者独立升格而新建成的普通本科院校,自建校以来,这类院校一直致力于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和建设。”[9]该类院校以服务区域地方经济为宗旨、以能力本位实践教学为导向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能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需要……”[7]。实践育人是实现该类人才培养的关键。

二、实践育人

(一)实践育人的内涵

“‘实践育人’是以学生获得理论知识、间接经验、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为基础,开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促进他们形成高尚品格、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合作能力的新型育人方式。”[13]

“高校的实践育人是相对于理论育人而言的,其独特优势在于通过引导大学生参与各种现实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愿望、知识、情感、能力等内在因素,培养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1]

(二)实践育人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2012年初,国家七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对于不断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2020版),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核心素质要求为“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合作精神、创新精神、职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其核心能力要求为“良好的商务英语运用能力和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基本的商务分析、决策实践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7]。

实践育人目标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核心素质和能力要求相符,因此,实践育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产教融合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

“产教融合”指产业和教育的融合。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以下简称“《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3]。产教融合旨在通过产业端与教育端在规模、质量、结构等方面的多元多维度融合,促进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经济发展为教育革新。

教育部等六部门于2014 年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对产教融合提出“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要求。[12]由此可见,生产经营理念与教学理念、生产经营内容与教学内容、生产经营活动与教学活动的融合是产业端和教育端开展融合式教育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这次会议进一步确立了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国家战略地位,即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把上海建设成为中国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从而带动长江经济带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产教融合的主体、途径、模式

《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强调:“鼓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积极培育市场导向、对接供需、精准服务……的产教融合服务组织(企业)”[3]由此可见,产教融合的主体为产业相关机构(含产业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等)与教育相关机构(含教育行业相关政府主管部门、院校等)。产教融合是一种广义的双主体育人模式。

《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指出,产教融合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一是“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促进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二是“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配置非基本公共教育资源作用”[3]。

国内产教融合的常见模式主要有“顶岗实习”[5]、“订单式”培养[5]、“项目”模式[5]、“引企入校”[5]、“学园城一体化”模式[5]、大学科技园区模式[5]、校企合作发展联盟[5]等。目前,商科类产教融合模式大致包括“校企”[10]、“校地(校地企)”[4]、“校协企”[2]及“校园企”[8]等模式。

四、产教融合下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育人思考

基于产教融合理念,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育人由人才培养供给侧(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和产业需求侧(地方特色产业主管部门、协会、企业、企业岗位管理者等)共同确定。结合商务英语专业国标和校标关于实践育人的要求以及学生实践水平等,人才培养供给侧拟定实践育人基本框架,产业需求侧提供产业概况、“走出去”企业及其海外业务情况、员工实践能力基本要求等。

(一)关于实践育人目标的思考

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需要……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7]。“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定位:助力地方特色产业“走出去”人才。

据笔者对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近三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和岗位的调研(以下简称“调研”),毕业生就职较多的专业对口行业为外贸和跨境电商行业(占调研行业总数的62.96%),就职较多的岗位为外贸业务岗、平台运营岗、客服岗、产品支持岗等(占调研岗位总数的76.93%)。这些行业要求人才具备国际业务从业者的职业品格、服务意识、合作意识等。这些岗位要求人才通晓国际贸易规则、进出口业务知识与技能,掌握海外客户沟通技巧,具备贸易平台维护与信息发布和筛选能力等。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需以人才供给侧育人定位为基础,以产业需求侧需求及人才胜任力为导向,设定实践育人的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产业对口岗位用人需求与教育实践活动育人目标的有效衔接。

(二)关于实践育人内容的思考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与产业需求相匹配的应用型人才,该类人才需具备助力地方特色产业“走出去”的实践能力。而这些实践能力的培养,需充分考虑产业需求侧人才实践能力需求。

据笔者调研,毕业生就职较多的外贸和跨境电商行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能熟练运用英语开展商务工作场景下的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的交流,具备跨文化商务交际技巧、熟悉不同国家人民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能有效开展公司内外部协调沟通,言辞得体、工作态度积极、有职业规划等。

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育人可以以“英语语言实践、地方企业‘走出去’服务素养与职业品格实践”为主线,从英语语言技能、服务素养、职业品格等方面进行实践内容的设置。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需以人才培养供给侧人才现有实践水平为基础,以产业需求侧人才实践能力需求为导向,设定实践育人的内容,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产业对口岗位生产经营内容与教育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

(三)关于实践育人方式的思考

《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强调:“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拓宽企业参与途径,深化‘引企入校’改革。”[3]多途径“引企入校”是产教融合理念下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方式。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要想为产业供给地方经济发展匹配度高、助力地方特色产业“走出去”的人才,需为人才提供充分了解地方经济与特色产业“走出去”企业及岗位的“行业工作场所式”平台。

据笔者调研,毕业生就职较多的岗位工作场所的普遍特点为“开放式”“交互式”“国际化”。这类工作场所要求人才能在国际语言环境下,通过网络、电话、面对面等形式开展贸易相关业务活动。

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可在校内设定“行业工作场所”,并在此“工作场所”内围绕特定岗位的工作流程,将英语语言技能、国际服务素养、职业品格嵌套至“工作场所”中,开展实践育人。校内设定“行业工作场所”即为“引起入校”的做法之一,可采用如下形式开展:企业进校搭建工作场所、学生进企体验真实工作场所、学校搭建模拟或虚拟工作场所平台、学校和企业以产教孵化园为媒介搭建创业型工作场所等。人才可在上述多种“工作场所”中,开展常见公司内部通用交流、跨国客户网络和电话交流等英语语言实践活动;开展行业跨国交易惯例、跨国客户商业交易习惯、生意思维模式等企业“走出去”服务素养体验;开展行业真实案例职业品格剖析活动等。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需以人才供给侧实践育人要求为基础,以产业供给侧岗位工作场所特点为导向,设定实践育人的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实现对口产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与教育实践教学过程的有效衔接。

(四)关于实践育人评价方式的思考

基于产教融合理念,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通过相互协作、从多个维度开展实践育人效果评价。多维度评价方式主要由“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11]等构成。

过程性评价强调关注学生实践习得的过程,“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把每个育人对象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动态的评价结论”[11]。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育人内容中,地方企业“走出去”服务素养跟学生的个体差异关联密切。因此,该模块的实践育人效果可重点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开展。采用该评价方式时,企业同教学单位共同商定并建立“服务素养实践档案”,记录外贸“工作场所”跨文化交际活动开展周期内学生个体服务素养情况变化,并设定评价时间节点,在规定时间节点开展阶段性比对评价。

形成性评价强调关注学生实践习得的结果,注重“衡量较短阶段的育人效果与育人目标的吻合性”[11]。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育人内容中,英语语言实践呈分项、分阶段特点。因此,该模块的实践育人效果可重点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开展。采用该评价方式时,企业同教学单位共同商定“英语语言分项实践访谈”明细,了解外贸“工作场所”必备口头交流、书面交流等模块的语言实践项目中,学生分项实践的效果。

发展性评价强调关注学生实践习得的潜力,注重“其收获与能力的提升是否对其今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11]。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育人内容中,职业品格实践与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有较为直接的关系。因此,该模块的实践育人效果可重点采用发展性评价方式开展。采用该评价方式时,企业制订“实践后续跟踪调研”问卷,针对前期在校参加过外贸“工作场所”职业品格实践的毕业生开展,并基于其真实工作场所的职业表现,反向评价校内外贸“工作场所”职业品格的实践效果。

五、结语

实践育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产教融合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实践素养与能力、进而提升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应结合区域经济特点,主动发掘地方特色企业的需求,探索助力地方特色企业“走出去”的产业需求导向式实践育人路径;同时,商务英语专业对口就业率高的行业、企业也应积极、多维度参与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跨界融合实践培育,从而全面提升人才实践能力及社会适应性。

猜你喜欢

场所产教商务英语
论商务英语学的研究内容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