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程教育背景下高职生终身培养模式探究*

2023-01-09孙彦赵晶胡文静

智库时代 2022年12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高职生学习者

孙彦 赵晶 胡文静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一、远程教育背景下高职学生终身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研究要素内涵界定

1.远程教育基本内涵

远程教育也称作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从狭义角度解析网络教育概念,是指现有的教育与网络教育相互辅助、相互补充的一种教育方式,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与现代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相融合,教师与学生可以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实施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从广义角度解析网络教育概念,是指区别于教室内的定点上下课传统课程,只要有信息化网络资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较自由地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利用手机或者电脑来开展“教与学”的远程教育活动。

2.终身培养基本内涵

终身培养,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可以简单解析为贯穿于学习者一生的培养,一生都在进行的培养模式。终身培养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相比较,终身培养在时间上延长了教育培养的周期,是全生命周期的培养模式,他是包含于终身教育理念之中,可以促进学习者全面自主发展为核心的多维型与开放型相互融通的育人模式,终身培养育人模式,是充分满足学习者个人成长需要,在适当的时间,以多元的教育资源作为供给,从而提高学习者知识理论及专业技能的教育模式。此种教育模式,符合现今社会、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过程中对人才供给的需要,有助于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

3.高职生终身培养基本内涵

由终身培养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给高职生终身培养的含义进行科学界定,可以说高职生终身培养是贯穿于高职学生一生的职业教育培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与工业社会的迅猛发展,网络发展信息化、工业发展智能化,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高职生在校培养的知识与技能内容,显然满足不了技术变革的需要,只有适时的改变,才能符合社会的用工需要。然而,多数高职生离开学校之后,很多情况下会失去持续知识与专业技能提升的教育机会,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教育层次分明、教育结构合理,促进高职生知识与技能不断上移的职业教育终身培养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简而言之,高职生终身培养,是目的明确、计划科学的高职学生职业培养,包括学生职业生涯职前、职中、职后生命周期全过程,用以成就高职学生动态发展的终身教育模式。

(二)远程教育背景下高职生终身培养意义

1.有助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

“职业教育+远程教育”模式下高职生终身培养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推动教育资源的整合,为高职生搭建服务平台。是终身教育大教育范围内的一种有针对性培养的教育体系。终身教育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社会上的教育机构、公民个体及社会组织都有义务提供终身教育的服务。高职生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就所需教育资源进行科学整合,通过纵向上建立中职、高职、职业本科贯通培养,到横向上以政府与职业院校主导,相关职能部门、用人企业配合协同,从而有效整合资源,为高职生接受终身培养提供良好平台。远程教育背景下实现高职生终身培养的教育模式,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提供更多的思路,有助于终身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

2.有助于学习型社会建设

学习型社会因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念的推动,逐步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重点。学习型社会是基于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过程中,得以构建的较为理想的一种社会形态。高职生终身培养模式作为终身教育中,定位于高职学生为受众群体的教育模式,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归属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与内容。高职生终身培养模式,因其自身的发展基础加上远程教育的资源助力,其发挥的作用必然会起到健全与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作用,对学习型社会核心的界定,其中就包括了建设健全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所以,高职学生终身培养模式的高质量建设,必然有助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3.有助于技能型社会建设

远程教育背景下的高职生终身培养模式,它的教育范围同时包括在校期间的德技并修,育训结合,也包含毕业后学生的高质量提升与发展,通过“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相互协作的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评价、人才激励制度,营造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达到激励高职生毕业之后,朝着技能成才与技能报国的发展道路,通过个人技能成长助力技能型社会的建设。

二、推进高职生终身培养中现实基础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对高职生终身培养模式重视度欠缺

政府在教育的推动与发展中一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政府对于学校教育都保持着高度重视态度,无论是在制定相关政策,软件与硬件资源的投入,还是在评价体系方面都能够给予高度的关注和全面的政策扶持与关怀。但是,对于学校教育之外,例如高职学生走出校门后的持续性教育和终身成长教育上,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学校教育,教育供给予扶持要欠缺许多。关于高职学生终身培养教育,它是一项系统性的教育培养工程,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齐抓共管,才会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比如教育相关部门,民政人社部门等。组建与教育、择业、就业、等级评定相关部门共同参与下建设政、企、校相互认同的职能互动平台。但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区域尚未建设功能类似的服务平台,造成高职学生的持续成长仅局限于学历提升范畴。

(二)远程教育助力高职生终身培养资源不足

网络资源建设方面。现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然获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因为受限于资金等现实方面的条件,多数职业院校缺乏终身培养所需的远程教育所必备的硬件设备,可支撑信息化教育的设备较为陈旧,校园网资源建设进程比较滞后,可供高职生持续学习的终端开发欠缺。

人力资源的建设方面。在技术革新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态势下,相对滞后,有部分职业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能力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在此种情况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会因平台的操作与管理、学习终端等技术原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感受与体验,结果便是导致接受远程教育的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学习后劲儿受到影响。

课程资源建设方面。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各级各类的学校都开始响应“停课不停学”政策,积极投入到网络课程建设之中,网络课程资源得以极大地丰富,与此同时,高职类课程供给的一些问题也应运而生。首先,由于学校间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同,课程标准的制定又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在课程建设上,课程的质量良莠不齐。其次,由于缺乏统筹机制,所以大量的课程资源重复地被建设与开发,无形中导致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浪费严重。最后,现代远程教育开放的网络课程,多数以微课、慕课和软件直播等载体形式出现,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稍显枯燥,需要开发更多的人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性互动,导致远程教育效果远远不如面对面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远程教育学习者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上受到很大影响。

(三)高职生自主学习兴趣不浓

个人的主观能动力,是学习者开展学习活动的最为根本的动力,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动力的最为活跃的要素成分,只有学习者对所学知识与本领有兴趣、有好奇心、有求知欲、有知识渴望,才能自觉主动地努力学习。在对所教授的高职一年级学生访谈过程中,发现多数学院对学习知识内容没有兴趣,学习目的性不强,对待学习的兴趣不高,难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接受访谈的学生他们也是高职学生群体的一部分,从局部现象也能反映出整体的学生状态。被访问的学生中,多数表示学校课程安排相对宽松,业余有较多可供他们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但在课余时间,他们中大多数同学都不会安排学习活动,多数以休闲娱乐项目来消耗课余时间,由此可见,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不浓。需要运用一些激励机制和方法手段来引导高职生开展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三、高职生终身培养模式路径探究

(一)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政府推力

1.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作为人们行为的绳墨规约,是人类行动的指南,具备引领、助力和制约作用,职业教育终身化培养需要建立相应的行动纲领,将行为指引到有利于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关于职业教育终身培养方面的制度规范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关注:第一,明确高职学生终身学习和培养的地位和作用。比如在技能认定与人才选用中,可参考平台评定数据,按比例量化入评定标准之中。第二,明确高职生终身培养的教育组织和实施部门。如省、市人民政府统筹部署,教育部门主导,民政、人设、科技等部门配合,以“远程教育+职业教育”部门来负责具体实施,多方协作完成高职生从高职入学到毕业后的职业生命周期培养。第三,规定相关利益者参与高职学生终身培养教育的责任和任务,比如鼓励高职院校在培养中的资源开放与供给,鼓励企业加入政企校协同育人工作中等。第四,建立保障机制,包括经费投入,以服务区域发展为导向,进行教育资源建设。在宣传机制上,强化社会媒体机构的宣传服务功能,营造技能强国的思想意识,打造能够巧匠、大国工匠的典型模范。在激励机制上,从服务者角度,对高职生终身培养模式建设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团体及个人给予相应的表彰与奖励。从学习者角度,可以建设知库银行,将所学内容以证书及积分形式进行发放,并在平台上制定高职生继续学习与教育的评价机制,涉及技能认定、人才选拔、人才激励等评价机制,并将此部分内容由政府主导作为晋职晋级、技能评定的部分量化标准。

2.强化政府推力

政府作为施令的发号者,代表了国家的意志与国家的权利,是社会肌体能够健康常态运转的指挥官和引领者,如果没有政府的政策、制度、标准和引导,高职学生终身培养模式便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因此,强化政府行为,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统筹引领作用,是高职生终身培养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推力。通过自上而下层层传达,全方位倡导,可以将高职生终身成长和教育理念植入人们心中,营造一种制度氛围,调动相关领域的资源整合,号令相关职能部门行动起来,以产生强大的效能。发挥政府指导力与推动力,才可以确保高职教育终身化培养模式的科学、规范与长效发展。

(二)加大资源建设,夯实基础支撑

高职生终身培养是包含于终身教育之下的一种教育模式,具有开放性,其强调对相关资源的开放性和整合性,在实践中,需要加大资源建设,软硬件资源都应得以科学、规范的建设,具体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师资作为培养优秀学生的核心要素,是远程教育下高职生终身培养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不论是哪种教育培养模式,教师资源的平衡供给,教师资源的交流互动,以项目为中心,强化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升,依托现有职业院校教师资源和远程教育教师资源,加强技术技能培养,逐渐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强、理论水平高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师资队伍。同时打造市场调研团队、课程研发团队、项目管理团队等专业管理研究团队,来支持“远程教育+职业教育”供应的教学资源更符合地方经济需要,课程内容和形式更符合学习者需求。

2.建立高职人才大数据库,提供可视化管理

目前,技能型人才的信息获取还是相对较为传统,没有形成完善的信息平台和体系,对于人才的需求与供给信息还不能达到多方共享状态,这就会导致信息断层,当有需求的个人或单位要某方面的技术、技能人才时,无法找到合适的技能型人才。当技术更新,专业提升后,也无法传播新的技术给高职毕业生。此时,需要相关部门合力共同建设一个大数据库,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运用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新型技术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实现人才供需信息和专业技能更新信息等功能的自动化和共享化。

运用大数据库信息,也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管理的直观化、可视化和智能化。根据相应需求,通过输入对应条件信息,可以精准计算分析出需要数据。包括直观显示数据库中,哪些学习者继续学习频率较高,哪些学习者学习活动较少甚至从未产生学习数据。还可以智能化显示技术革新信息,让学习者对最新的技术发展和用人需求信息一目了然。通过这种可视化管理,一方面可以让高职生保持对人才大数据库的新鲜性与积极性,同时还能保障人才持续学习成长的稳定性,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

通过数据库信息,政府与企业可以更直观地测评高职生的自我成长能力及专业技术能力,便于相关单位对高职生的量化考核,为政府、用人企业对人才的聘任与选用提供更多的参考。高职人才大数据库的建立,有利于多方用人信息的互利共享,更能对高职学生终身培养教育的学习效果起到很好的驱动效果。

3.完善智慧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提供效能保障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学习必然是多维度与智能化的过程。高职教育担任着为社会输送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使命,高职生的终身培养模式,可以实现人才的动态成长。目前,虽然远程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线上课程地提供也较为全面,在未来持续发展中,我们一方面需要建设更多符合专业领域技能发展的各项学习资源,夯实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研究适应学习者需求,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促动学习者自觉学习的吸引力等方面的远程学习技术支持。这就需要一个全新的、充满学习元素,能够提高学习体验和兴趣的前沿科技“智慧网络空间的建设”。元宇宙,作为2021最为火爆的名词,是互联网科技的新形态,在网络空间内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相互交叉,在“超级数字化与网络化”学习场域内,实现学习者的体验式与沉浸式的学习互动,在资金得以保障的前提下,可以尝试打造“境身合一”实体与虚拟相融合的学习元宇宙区域。这种学习环境,不但可以呈现给学习者更为形象与生动的学习资源,而且能实现学习者在虚拟环境下进行提升与训练,采取游戏化、项目化的学习活动安排,更能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实现高质量学习效能。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高职生学习者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感恩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生感恩教育中的实证研究
我国终身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国外终身教育立法对我国构建相关机制的启示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