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大学开展职业教育路径探析*
——以土建类本科专业为例

2023-01-09林有智廖萍孔令军

智库时代 2022年12期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职业

林有智 廖萍,3 孔令军

(1.湛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2.宁德职业技术学院;3.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当前国家大力推行职业本科、专业硕士等职业教育,而作为发展不久,还在探索转型中的应用型大学,又将如何定位将来的发展?20世纪末以来,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进程,在此过程中我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为一种新型教育类型。设置这些应用型本科学校的目的,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对实操应用型人才在规模和质量上需求的响应,同时也是为了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培养与各区域经济发展中社会岗位需求相匹配的各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是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办学使命。

然而受传统高等教育的定势影响,照搬老本科往往成了这些院校的办学模式,而未走上创新发展应用型高等教育的道路。本文研究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以土建类本科专业为例,探索和分析地方应用型本科大学开展职业教育的思路、方法和误区。

一、土建类本科职业教育的专业定位与目标

现阶段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是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此阶段,社会不单对把握科技前沿的科学研究人员有着大量需求,更需要千千万万掌握一线生产技术的工程师和创新创业者。懂理论、会实践是对这些人员的要求,不但要能选用适合的高新技术来引领区域行业迅速发展,又要能以经济效益和实际生产技术为着力点,为行业、企业解决一线生产问题,通过创新工艺、改进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然而,人才培养的传统社会,仍把进行设计、研发、管理的脑力工作者与进行技术操作、技术纠错的体力工作者区别培养、对待。例如,许多普通本科院校侧重系统理论培养,其毕业生往往很快就脱离一线生产,成为“善于动脑”的人;而中高职院校侧重实践轻理论,其毕业生通常善于实践动手,而对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却缺乏解决能力,对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更是缺乏专业理论[1]。目前,国内部分区域的少数应用型本科院校正在摸索变革,但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仍处于与普通本科院校同台竞技、同向发展的状态[2,3]。

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初期阶段,大部分工作以动手实践为主导,对技术创新的动脑要求相对少很多。随着职业生涯的逐步推进,大部分人们逐渐跨入动脑设计研发阶段,成为将理论和实践相贯通的技术类基层管理人员主力军,然而此时往往又避开一线生产工艺与技术的扎身学习。从职业生涯视角来看,受传统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他们中的优秀者大多进入中高层管理岗位,成为了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而对一线生产技术操作和工艺创新思考逐渐疏远,离开了实践和理论结合的技术创新。正是这种递进的职业发展状态的长期积累,致使在生产一线空缺数额巨大的能将脑、手高度结合的技术人才。这将成为我们国家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瓶颈,严重阻碍了我们由制造大国跨越式发展成智造强国的前进步伐。

二、应用型大学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机制

一所大学的专业设置能很大程度地体现出它在所在区域的办学定位。根据区域产业需求进行专业(方向)设置,是将应用型本科和普通本科区分开来的根本所在,这也是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的首要原则。普通本科大学通常根据学科体系设置专业,希望做到各学科齐整,设置较为广泛。应用型本科的专业则不需要追求全面,而应结合当地区域的行业企业调研,做出更多有针对性的专业构成选择。当前我国各区域都在进行全面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并逐步构成产业集群。应用型本科应当非常重视专业服务区域产业的针对性,力求提升专业(方向)与产业的契合程度。应用型本科大学在师资、经费、办学基本条件与普通本科大学均不能并提,故应将应用型本科与普通本科大学错位发展,促使二者分别在办学定位、服务区域、人才培养等诸方面走出各自的特色化发展道路。应用型本科应重点考虑打造区域优势明显,具有行业特色,市场需求度高的特色专业(方向),不仅能显著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特色品牌,对区域产业发展升级也能产生强有力的引领作用。

与本区域产业群发展需求相契合的专业群结构的优势,首先表现为优良的社会就业效益和经济助力效益。同时还能在追求办学效果的同时,将应用型本科学校的教育成本降低,加大办学的投入产出比。以土建类专业为例,其指所有与水、土、社会文化相关的基础建设的筹划、建造和维护,涉及建筑类、土木类、工程管理科学类(部分)及工商管理类(部分)的专业,包括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风景园林、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物业管理等11个专业。根据办学条件和市场趋势,以一两个专业为龙头,拓展就近相关的若干专业,共同构建土建类专业群。相近的学科基础、共同的产业集群导向、共享的教学资源和共通的职业技能要求都极大地提高了大学教育的投入产出比和区域相关产业升级。

三、应用型大学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特征与规格将具体表现在接受的培养课程上。目前,在高等教育课程中普遍认为有两种理念。一种侧重研究高深学问自身的价值,被称为理论主义课程理念;高深学问的社会功用是另一种理念的侧重方向,被称为功利主义课程理念。前者的目的是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日常课程中侧重理论;后者的目的则在于锻炼培养实践操作能力,课程侧重动手操作。现阶段培养懂生产、会管理、能服务的产业一线人才是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培养目标,故应遵循后一种课程理念。

应用型本科大学的高素质职业化人才培养,其教育改革应从课程改革入手,将专业课程的职业化内涵逐步深化,根据区域产业群发展需求,改革课程内容构成,使其更好地体现与职业能力的对应联系,有针对性地有效培养锻炼产业岗位的技术。这种岗位能力的实现可分别从课程设置和课程内涵两方面着手构建。

根据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改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4],将“工程施工员”“预算员”“工程质量员”等证书列为学生在校需获得的“X”证书选择清单。其他的行业权威证书,如不同类别、级别的国家注册工程师学生们则可在毕业两年后逐步考取。结合土建类国家“X”证书与注册工程师的职业能力素养,构建土建类各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应用型本科要构建高素质职业化课程结构,需走出以学科体系为中心的课程结构模式,建立与高素质职业能力的联系,将基础理论、技能水平及职业能力三者有机结合。

高素质职业化应用型本科应构建与实践操作、技术发展的联系,而放弃长期以来把理论学习作为高等教育中心的模式。根据一线生产或服务的显示需求,抓实操能力培养,使理论知识学习紧密围绕实践能力提升,对应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和考取国家注册工程师的需要。根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其职业教育课程分为三个模块。一是智能建造模块,包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智慧城市、BIM工程计量与计价、机电设计BIM应用等课程,此模块的学生可选择工程施工员、工程质量员等证书来考取;二是建筑工程模块,包括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砌体结构、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等课程,在此模块学生可选择工程质量员、预算员证书来考取;三是道路与桥梁工程模块,包括道路勘测设计、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土木工程概预算、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等课程,此模块学生可选择工程施工员、预算员证书来考取。学生于第4学期自主选择其中的1个模块内容,并于第5~8学期展开相应的课程学习。

四、应用型大学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设计

德国法律规定,职业培训是每个工作岗位的必经环节,上岗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建筑工人需由建筑学校培训,售货员需由商业学校培训,农民在家务农也需获得农校毕业证书。“1+X”证书制度出现在职教20条的职业教育培养要求中,目的就是让学生毕业前就拥有工作的初步经验及行业的准入证书,从而使学生的毕业无缝对接就业。

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实现需凭借具体教学模式下的教学逐步达成。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方法要凸显高素质职业化,应突出实践性。可分别调查土建类本科专业的各自课程需求,再针对性地选择多种形式的具体教学方法。其中,项目教学法已广泛使用于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中,其将工程类专业的大部分工作项目都经过立项、招投标、实施和审核的这一共同实践特征体现。项目教学法结合这种工作流程,不断让学生以口头结合书面的形式,针对工作项目内容互相交流、沟通,从而使学生规划设计、执行操作、实施管理及评估项目的一系列能力得以综合培养。

除课堂教学以外,高素质职业化应用型本科还应组织多种课堂外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一线岗位情境中接触了解和学习运用各专业技能。比如学生毕业论文应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针对行业中的某一具体环节或某一具体技术困难的攻克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立足点。还可以学习很多国外的应用科技大学,使学生在对应行业企业中观看、实践课堂理论学习内容的做法,使学生对工作岗位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有更加具体深刻的了解,同时,对学生通过于已掌握的理论知识中探寻解决实际岗位技术问题的能力有着显著的锻炼提升效果。

五、应用型大学职业教育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否最终需通过考核评价方能检测。拥有清晰的技术思维能力,熟悉长技术的应用,能攻克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是应用型人才最大的特点。

高素质职业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还明确了职业能力要求,增加了职业素质学习和考核要求,不再以单一的理论考试为考核方式,而是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注重过程考核的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考核。改变从单一的学校评价为用人单位评价、服务部门评价、学校教师评价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同时,由于大幅增加了实践教学比重,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教学考核评价上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标准和质量控制,从而制订科学有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六、应用型大学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误区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避免完全对标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我国2018年教育部出台的主要针对普通本科的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5]。其中土建类的专业定位、人才能力定位、课程结构等规定与当下国家对应用型本科的转型要求不适应。应用型本科要注重培养实践能力、职业证书、创新创业的人才,而《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在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学时安排、实践条件等都难以适应应用型本科大学人才培养,所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避免完全对标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二)避免照搬外国OBE理念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我国于2016年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成员国,以产出导向教育理念(OBE)作为核心内容的《华盛顿协议》是当今国际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其通过学生毕业若干年的社会职业岗位角色要求来锚定专业培养目标,逆向构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6]。然而,这套工程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结构体系等诸多环节与我国的国情及工程教育的实际发展存在偏差。相似的,德国作为一非英语母语国家,对本国的工程教育专业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实施中未照搬美国的OBE理念中的各项标准。并且2013年德国考虑再三选择退出了《华盛顿协议》,这是化解本土情况与国际化冲突下的实际选择。

纵观德国工程教育体系的发展变革过程后我国应用型本科大学可得出启示,在参考《华盛顿协议》质量认证标准的同时,职业教育还需构建与自身国情相吻合的工程结构教育体系,基于我们的工程教育实际状况,在认证标准、认证程序、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改革,赋予其更易为本国行业企业“接受”的民族特色,大力构建体现中国职业教育特点的先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

七、结论与展望

本文立足我国当前应用型本科大学面临的发展问题,结合发达国家职业本科和我国应用型本科实际办学情况,提出高素质职业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培养方式和路径上的思路,总结如下:

(1)将区域产业需求设置为专业调配的导向风向标,以相关国家注册工程师考证与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构建,以实践能力为主线、产学研融合为特征进行教学模式设计,以职业能力与素质提升为培养目标、注重过程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改革,提升土建类本科专业职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打造适应我国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需要的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

(2)避免照搬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来制定其人才培养方案,避免照搬外国OBE理念来指导其人才培养。要根据我国工程教育实际情况,在认证标准、认证程序、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具有中国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特色的一套工程教育认证体系。

猜你喜欢

应用型大学职业
“留白”是个大学问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