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机械检修实训课程体系改革
2023-01-08曹轩铭
曹轩铭
(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 102299)
轨道交通逐渐成为城市交通的骨干力量,各地轨道交通的发展进程不断提速。近两年,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新技术不断更新,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辆检修技术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修程修制改革和智能检修技术的不断推进,对检修人才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车辆检修系统中,车辆检修工主要从事车辆日常的检修与维护工作。目前,各车辆检修单位要求车辆检修岗位的从业人员应具备专业理论知识、解决故障的能力、沟通能力、岗位责任感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在职业教育中,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机械检修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车辆检修能力,面向的就业岗位是车辆检修工。课程中的实训环节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锻炼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责任感、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环节[1]。因此,为了让学生能适应车辆技术的发展要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在实训环节中,教师就要将实训内容与企业岗位标准相统一,不断充实车辆检修新技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人才。
因此,在实训教学中应全面接入企业标准,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把企业岗位标准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协同育人,才能实现学生、企业、学校的三方共赢。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机械检修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当前车辆机械检修的实训课程中,主要是依据课程教材开展实训教学,但教材的编写与企业岗位标准往往存在一定差异,而且随着车辆检修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对职工的要求也不局限于职业技能方面,在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实训内容与企业标准不一致
实训环节是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关键环节,其实训内容就是学生以后在就业岗位从事的工作,因此,实训内容应与岗位标准相统一。但由于行业发展过快,企业标准、行业标准甚至国家标准更新频次也不断加快,使得原有的实训内容与当前企业用人需求相脱节,导致实训内容与企业岗位标准不一致,使得教学目标与企业需求相去甚远,不利于学生的就业,也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二)实训考核标准设置不合理
实训考核是为了检验学生在实训环节的学习效果,应突出全过程、全方面考核,不仅要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考核,更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责任感、抗压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考核。然而,目前的实训考核标准过于单一,只对实训最终目标进行评分,并没有突出对整个实训过程的考核。比如,车轮检修项目中,要求学生使用第四种检查器测量车轮几何尺寸,最终考核结果只判断学生测量的尺寸是否正确,并没有对工作流程、职业道德、心理素质进行考核。
(三)实训考核形式过于单一
实训考核以学生操作为主,长久以来形成了固定的、单一的、程式化的考核方式,无法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岗位责任心进行考核,导致考核漏洞较多,学生对考核缺乏敬畏,对实训目的、实训内容甚至安全事项不甚在意。不仅不能全面考核学生,也不能还原岗位实际工作,导致教学与岗位实际脱节,评价标准无法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学生进入企业后,要重新树立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
二、基于校企合作下实训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
车辆机械检修实训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岗位适配能力的核心环节,要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应不断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将企业岗位标准融入到实训教学中,以企业岗位标准为指导,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机械检修实训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本文将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机械检修实训课程中的一节为例,介绍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实训课程体系改革的方案。
(一)明确实训教学重难点,与企业岗位标准相统一
将企业岗位标准与教学大纲全面融合,分析岗位标准中的各项要求,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环节,从易到难、从单一到综合设置教学内容,明确实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实现实训内容与岗位需求相统一,最大限度地还原实际工作场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使其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从而缩短岗前培训时间,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以车辆检修工岗位标准为例,见表1。原实训内容未按照企业标准对车辆检修工岗位级别进行划分,导致实训内容与岗位标准要求出现偏差,比如实训内容涉及的车轮外观检查,由于现行的企业岗位标准进行了改革,要求初级工具备车轮常见故障的检查能力。因此,在实训教学中,应加入车轮常见故障检查项目。因为学生对车轮常见故障不熟悉,难识别,所以该项目又属于教学难点,在实训教学中,可以通过和企业开展合作,采用照片、视频、线上连线等方式,讲解现场发现的故障,利用现场参观,让学生真实感受故障,通过听、触等感官感受,提高学生对故障的识别能力与判断力。中级工岗位标准中要求“能指导低岗位作业”,这就要求作业者不仅自己能作业,还能指导低岗位人员,这就要求中级工比初级工具备更加熟练的技能,同时,对岗位标准也要更加熟悉。因此,在实训过程中,通过增加学习内容,加入岗位标准的学习,深入讲解岗位标准和作业流程,只有熟悉岗位标准和作业流程,才能指导低岗位作业。利用互评机制,由同学A作业,另一同学B进行监督指导,既加深对岗位标准的理解,又树立岗位作业安全意识。
表1 实训教学改革对照表
(二)细化实训考核评价标准,与岗位工作实际相一致
实训考核的标准既是衡量学生职业技能的标准,也应符合岗位的作业标准,只有全面对接岗位实际,才能准确评价学生实习效果。因此,实训考核标准应充分吸收企业岗位标准,突出各个作业环节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要与企业岗位标准一致。
本文以课程中某一节为例,如表2所示。考核内容从面貌体态、工具检查与使用、作业规范化、作业现场文明化四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依据企业岗位标准,对每一项分值进行合理规划,全面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面貌体态展现个人精神状态,占比10%;工具使用和作业规范化体现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占比较高,达到75%;作业现场文明化体现了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占比15%。
表2 实训考核表
细化后的考核标准实现了作业全过程考查,不仅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考察,还对学生的作业态度、作业规范度、职业素养进行了考察。各个章节考核重点不一,可以通过调节不同的分值占比满足各章节的考核需求,实现企业岗位标准中的各项要求。比如,中级工要求有指导低岗位工作的能力,可以通过提高“作业规范化”的分值占比来区分初级、中级的考核,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实训成绩更贴近学生实际工作表现,更好地指导学生改进工作,从而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
(三)采用技术比武考查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在企业岗位标准中,有对职工心理素质、关注细节、抗压能力的要求。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引入了企业的技术比武赛制,以技术比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最终的实训考核,以细化后的考核标准作为评分表,以技术比武作为考核形式,全面对接企业岗位标准,实现对学生素质的全面考查。
在考试中,所有的标准与要求均与企业技术比武一致,既能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作业相统一,又能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打破学生、员工角色转换壁垒,还可以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考核过程中设置“故障假设”环节,即用粉笔在部件表面画线作为故障假设,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故障查找,全面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例如,在考查中可以有意将故障假设后置,用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还可采用“追击战”,即当一名同学开始考试5分钟后,安排下一名同学按其检查路径开始考试,后面的同学作为追击者,当其与前面的同学检查到同一位置时,即为追上该同学,前面的同学将退出考试,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抗压能力。
新颖的考试方式,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一次次“故障”的查找中,熟悉了检修标准、检修工艺和故障现象,提高了业务水平。主要体现在:一是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在“追击战”模式下,学生不仅要准确地找到故障,还要快,这就考验学生对检修标准、工艺的熟练度,只有当熟练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实现“快”的目标[2]。二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在高压环境下完成检修任务的能力,这种能力除了检修技术方面,更多地体现在心理素质方面,“追击战”对“快”和“准”的要求,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实际工作中临修作业时员工的检修心态。临修作业要求员工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原因,处理故障,缩短扣车时间。“追击战”贴合现场实际,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岗位责任心,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三是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为了在“追击战”中不被击败,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如何保证高质量、快速完成故障检查成了学生不断追求的目标。
新的实训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在锻炼技能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某些环节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提高了教学与岗位实际的契合度,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方位锻炼,从而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三、总结
本文基于校企合作,以企业岗位标准为依托,把企业岗位标准充分融入实训教学全过程,将教学大纲与岗位标准相融合,通过明确实训教学重难点,细化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引进“技术比武”考核模式,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机械检修实训课程进行了改革。采用新的实训教学标准后,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氛围浓厚,对检修标准、工艺熟记于心,对实操技能掌握熟练,岗位认同感、岗位责任心逐步提升,最重要的是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在实施改革后的两届学生,其考试成绩稳步提升,平均成绩较改革前分别提升了12.4%和13.2%。同时,使用新实训体系的学生在企业面试、实习及正式入职后,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有效地缩短了企业岗前培训时间,满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