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大学生居家期间学习倦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2023-01-08毋瑞朋戎浩王颖婷赵晓易王春语吴震宇轩贺拥军
毋瑞朋,戎浩,王颖婷,赵晓易,王春语,吴震宇轩,贺拥军
(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部,陕西咸阳 712082)
研究显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生理损伤可能是暂时的,但是对心理危害会持续很长时间[1]。2020年1月,教育部做出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决定,对于大学生而言,假期延长,户外活动减少,居家时间延长,学生无法返校正常上课,许多高校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大学生的学业和心理健康可能受到不良影响[2]。本研究调查居家学习期间藏族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及其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拟为政府、高校等相关部门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健康教育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2020年4月28日至5月2日,通过网络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对西藏某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共收回问卷2 029份,其中有效问卷1 980份,有效率为97.6%。
(二)研究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性别、年级、民族、籍贯、专业背景等社会人口学资料。COVID-19相关认知行为:自行设计风险认知(开学后对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认知)、学习压力认知(因为此次新冠肺炎事件,您感到本学年的学习压力及负担?)、自我效能[3]。
2.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
采用连榕[4]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业倦怠量表”,包括3个维度20个条目,分别为情绪耗竭(8个条目)、行为不当(6个条目)和低成就感(6个条目)。各条目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级计分,总分合计为20-100分。分数≥60判定为学业倦怠[5]。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系数为0.832。
3.心理状况测量量表
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是筛查广泛性焦虑症疑似病例及严重性的有效工具[6],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由7个条目组成,采用 0~3(完全不会~几乎每天)级评分对被调查者最近两周进行评价。总分范围为0~21分,按照划分标准[7],总分0~5、6~10、10~15及15~21分分别代表无、轻度、中度及重度焦虑。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系数为0.947 。
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是在非精神病患者中广泛使用的抑郁筛查量表[8],量表由9个条目组成,评价最近两周内被调查者的心理状态,采用0~3(完全不会~几乎每天)级评分对大学生近两周心理状态进行评价。总分范围为0~27分,按照划分标准,0~4、5~9、10~14、15~19及20~27分别代表无、轻度、中度、中重度和重度抑郁[9]。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系数为0.925。
(三)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处理。分类变量采用人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简单相关和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一般情况
1 980名被调查者中,男生为754名(38.1%),女生1 226名(61.9%);年龄17-34岁,平均年龄为(20.775±1.826)岁;学生来源于9个民族,其中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1 225名(61.9%),汉族755名(38.1%);家庭经济情况较好者303名(15.3%),中等者1 065名(43.8%),较差者612名(30.9%);学生来自全国22个省份,其中西藏籍学生1 171名(59.1%),其他籍学生809名(40.9%);医学类专业学生967名(48.8%),非医学类专业学生1 013名(51.2%)。其他情况见表1。
(二)学习倦怠分布
结果显示,有929名(46.9%)学生检出为学习倦怠,其中轻度533名(26.9%),中度303名(15.3%),重度为93名(4.7%)。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倦怠检出率高于汉族学生(P<0.001),西藏籍的学生各组学业倦怠检出率高于其他地区学生(P<0.001)、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习压力较大与极大增加者的学业倦怠检出率高于认为学习压力不变或减小者(P<0.001)、认为开学后感染新冠肺炎风险中等与较大者学业倦怠检出率高于认为风险较小者(P<0.001),自我效能较低者学业倦怠检出率高于自我效能一般和较高者(P<0.001)。不同性别、年级、专业背景和家庭经济情况与学习倦怠的检出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学业倦怠、焦虑和抑郁在人口学资料上的分布(n=1980)
(三)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中焦虑比例为31.5%,其中重度焦虑为2.2%,抑郁的比例为47.6%,其中中、重度焦虑分别为5.8%和1.3%。同时学业倦怠对焦虑和抑郁均有影响,学业倦怠程度越高,焦虑(χ2=125.669,P<0.001 )比例越高,抑郁(χ2=218.060,P<0.001)比例也越高,见表2。学业倦怠与焦虑的相关系数为0.317(P<0.001),学业倦怠与抑郁的相关系数为0.371(P<0.001)。
表2 学业倦怠对焦虑抑郁的影响(n=1980)
(四)心理健康状况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焦虑/抑郁作为因变量(否 = 0,是 = 1),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四年级、家庭经济情况较差、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本学年因为疫情学习压力较大增加、认为开学后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较大及自我效能(较)低是大学生焦虑的危险因素;女生、大学四年级、家庭经济情况较差、本学年因为疫情学习压力较大和极大增加、认为开学后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较大及自我效能(较)低是大学生抑郁的危险因素。
轻度、中度、重度学业倦怠学生的焦虑风险是无倦怠学生的1.953(95%CI:1.534-2.487)、3.133(95%CI:2.357-4.165)和3.065(95%CI:1.937-4.849)倍;轻度、中度、重度学业倦怠学生的抑郁风险是无倦怠学生的1.892(95%CI:1.515-2.364)、2.785(95%CI:2.109-3.678)和5.191(95%CI:3.103-8.658)倍,见表3。
三、讨论
当前关于西藏高校大学生学业倦怠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次研究发现,居家在线学习期间,我校大学生的学业倦怠检出率为46.9%,相较于广州某高校[10](51.13%)和新疆[11](52.12%)大学生学习倦怠检出率略低,但高于刘洋[12]等人对于西藏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检出率(25.8%)。可见当前大学生的学业倦怠现象不容忽视,学校及教育部门应该引起重视。
本次研究发现,藏族大学生的轻度、中度及重度学习倦怠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汉族,这与以往有关藏族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2-13],可能的原因为一方面藏族大学生汉语水平较汉族学生低,而大学相当一部分课程为汉语教学,导致其学业倦怠较为严重;另一方面,本次调查对象中的藏族大学生所就读的高校地处内地,文化适应可能是导致藏族大学生出现学习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14]。笔者试图探讨学生对新冠肺炎的认知风险与学习倦怠的影响,结果发现,认为因此次新冠肺炎事件,感到本学年的学习压力及负担较大、极大增加者,学习倦怠的检出率显著增高。以往研究发现,个体体验到的学习压力与学习倦怠程度成正比[15],而学生居家在线学习,感知到的学习压力比平时增加,导致其出现学习倦怠。认为开学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中等、较大者的学习倦怠检出率显著增加,与新冠肺炎相关的自我效能越低,学生学习倦怠检出率越高。
本次研究发现,分别有30.5%和47.6%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这与昌敬惠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2]。相对于无学习倦怠者,不同程度学习倦怠者的焦虑和抑郁风险可高达3.133和5.191倍,充分说明大学生学习倦怠是导致焦虑和抑郁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与之前的诸多研究结果一致[5,16-17]。当前关于学习倦怠与焦虑、抑郁的关系尚不完全清楚,但倾向于认为学习倦怠与后两者不同且经常重叠发生[17]。今后需要进行纵向研究来探讨学习倦怠与焦虑、抑郁的因果关联。
另外,藏族为焦虑的危险因素,相较于普通高校大学生,内地藏族大学生需要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及人际交往方式等,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女生为抑郁的危险因素,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8]。另外经济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本次研究也显示,家庭经济情况差者,其焦虑和抑郁的风险均增加。需要注意的是:大四年级、认为因此次新冠肺炎事件感到本学年的学习压力及负担极大增加、认为开学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较大、新冠肺炎相关自我效能差均为本次调查抑郁和焦虑的危险因素。既往研究显示,发生重大疫情时,由于对自身感染疾病的担忧,会对人们的心理行为造成影响,包括焦虑抑郁[19]。本次调查正处于大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学生对学习压力的感知比平时更多,只有10.8%的学生认为学习压力无变化或减少。另外,高年级如大四学生面临毕业,但无法正常返校或面临毕业找工作的压力,可能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当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自我效能感在激励其克服社会困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人们的风险认知有影响[20],本次研究自我效能低者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这与既往研究一致[3]。
综上所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藏族和汉族大学生的学习及心理健康产生明显的影响,相较于汉族大学生,藏族大学生在居家学习期间面临更多的学业倦怠、焦虑及抑郁困扰。教育部门和高校应建立科学的预防措施以改善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同时加强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认知教育,以减少学生不良心理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