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
2023-01-08姚延龙
姚延龙
(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导致其出现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患者机体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所引起的微循环与代谢障碍[1]。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感觉和神经症状,加重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影响其生活质量[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发病后可能会出现以四肢麻木、肿胀,感觉、活动障碍等为主的临床表现[3]。在为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并改善其周围神经功能为主要的目的[4],同时也需要实现对于患者微循环的改善,实现营养神经治疗,进而更好的控制、缓解患者的病情,改善预后[5]。而目前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并不能有效的达到这样的治疗效果,因此,就应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究[6]。本次试验研究分析了在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针灸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为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共包括在我院接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46)与对照组(n=46)。试验组中有25例是男性,21例是女性,患者年龄的上限为80岁,下限为41岁,平均年龄(58.9±4.8)岁,患者病程最长的为1年,最短的为3个月,平均病程为(5.69±0.83)个月,病情严重程度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1例、15例、10例;对照组中有27例是男性,19例是女性,患者年龄的上限为78岁,下限为40岁,平均年龄(59.2±4.6)岁,患者病程最长的为1年,最短的为2个月,平均病程为(5.54±0.79)个月,病情严重程度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0例、17例、9例。经过对基本临床资料的研究与分析发现,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并无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可比性显著。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7];临床资料完整;接受治疗前1个月并未服用过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好;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对本次试验研究中所有药物存在过敏情况的患者;年龄在80岁以上的患者;合并心、肝、肾等脏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意识障碍、其他原因所致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存在其他严重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的治疗方案,主要的治疗内容为:使用胰岛素严格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积极预防脑梗死、心肌梗死等情况的出现,与此同时也应该运用营养药物防止神经的进一步损害。
1.2.2 试验组 该组患者在接受上述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主要选取的穴位包括:外关穴、太冲穴、合谷穴以及曲池穴,每日1次,每次针灸时间应该控制在40 min左右,连续针灸7 d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为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8]治疗后,患者四肢麻木、肿胀、疼痛等相关不良表现均完全消失,患者的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恢复正常为治疗有效;治疗后,患者四肢麻木、肿胀、疼痛等相关不良表现均基本消失,患者的四肢肌力、肌张力均基本恢复正常为治疗好转;治疗后,患者四肢麻木、肿胀、疼痛等相关不良表现和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有效率+好转率。
1.3.2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主要的内容包括腓总神经和胫神经,采用肌电图仪对神经传导功能进行监测[9];采用肌电图诱发电仪对神经传导能力和速度进行监测[10]。
1.3.3 计算和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代谢情况,主要的评价内容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试验研究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19.0完成相关数据的对比和分析,相关计量、计数资料的表示分别采用()和百分比(%)表示,相关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方法分别为独立样本t和χ2检验,判断组间数据结果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分析比较[n(%)]
2.2 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在治疗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上,试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析比较(m/s,)
2.3 糖代谢情况 在治疗前糖代谢情况的比较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糖代谢情况的比较上,试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糖代谢情况对比分析()
表3 治疗前后两组糖代谢情况对比分析()
3 讨 论
在中医上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麻木”“消渴”的病症,其主要是体内阴阳失衡、饮食不节和劳逸失常所导致的素体阳虚[11],同时,与痰浊堵塞所导致的气血不畅也有着密切的关系[12]。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可以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的周围神经功能[13],让患者的病情趋于稳定,但是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根治效果,不能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14]。中医的历史悠久,在治疗的过程中以整体病症入手,实施辨证治疗,效果更为稳定且不良反应少,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与伤害也较小,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的过程中[15]。
针灸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和方法,其主要根据针灸理论、穴位选择,并利用针灸技术和相关器实施治疗[16],治疗目的通过将针具按照一定角度刺入患者穴位,并利用提插捻转等针刺手法进行穴位刺激来实现[17]。在运用中医治疗方案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该以温通经脉、温静补虚和活血化瘀为主要的目的[18],因此,可以将针灸运用于这一疾病的过程中。通过外关穴、太冲穴、合谷穴以及曲池穴的针灸[19]治疗来纠正气虚、改善血瘀,让患者的筋脉、肌肉都得到濡养[20]。将针灸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可以更好的缓解其肢端麻木、发凉以及异物感[21],在控制患者血糖的同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周围神经功能,让患者的微循环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22]。本次试验研究的相关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糖代谢情况、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上,试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样试验结果的获得与针灸温经补虚、温通经脉和活血化瘀的作用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通过对相关穴位的针刺来促进患者相关症状、体征的更好恢复,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更好控制,更好改善患者的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获得了相对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而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水平并无显著差异可以说明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也有着较强的可比性,不会因为治疗前相关指标水平差异对治疗效果造成任何影响。闻哲等[23]的试验研究将10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与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一致,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治疗有效率均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与本研究的相关结果有着较强的一致性,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了对于接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来说针灸是一种相对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人们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认识与临床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其发现大多集中于治疗前后的临床观察,随机对照试验较少,且缺乏科研设计,临床科研课题设计论证的强度明显不够,并没有深入的分析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中针灸应用对于其组织形态学超微结构与血液流变学、细胞分析生化水平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相关临床研究中就要注重对病例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分析针灸的作用。
综上所述,将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糖代谢情况,提高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