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疗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
2023-01-08徐萍
徐 萍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核工业总医院,辽宁 兴城 125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一种相对较为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目前,这一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皮肤红斑、紫癜、网状青斑等临床症状与表现,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迁徙难愈,可能会对多系统脏器造成损害[2]。在我国环境不断恶化和居民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一疾病的发病概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3]。这一疾病的主要特征就是多脏器损害和自身抗体的产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影响较为严重[4]。在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目前尚无明确的用药方案,一般以甲基泼尼松龙类皮质激素作为较为常用和主要的治疗药物[5],可以减轻炎性反应、渗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情[6]。但是总体来说,药物治疗所获得的治疗效果并不显著,无法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来说,在治疗的过程中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尤为关键[7]。目前常规的用药方案并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无法更好控制好患者的病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分析其更好的治疗方案[8]。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患者64例,旨在观察在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三联疗法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患者64例,据患者入院病历尾数单双号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试验组中有男患者18例,女患者14例;年龄在18~60岁,平均年龄为(42.30±2.90)岁;病程在3~12个月,平均病程为(7.45±0.76)个月。对照组中有男患者19例,女患者13例;年龄在18~58岁,平均年龄为(41.90±2.70)岁;病程在2~12个月,平均病程为(7.33±0.69)个月。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分类诊断标准[9]。排除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肝、肾系统与发病、精神疾病患者,妊娠、哺乳期患者以及对本次试验研究所用药物成分过敏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试验组患者运用三联疗法[6]实施治疗,治疗药物包括:甲泼尼龙片,每日8 mg,治疗方法为口服;甲氨喋呤片,每次10 mg,每周1周,治疗方法为口服;硫酸羟氯喹片,每次0.2 g,每日2次,治疗方法为口服。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治疗方案实施治疗,治疗的药物为泼尼松,初始剂量为1 mg/(kg·d),连续治疗6~8周后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每次减少10%左右,每1~2周减少1次,在每日的药物剂量到20 mg后放慢药物减量的速度,每次减量间隔4~8周,最低用药剂量为每日12.5 mg。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疾病活动度评分、复发率、感染率和消化道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判定标准[10]:治疗后患者各种系统症状和体征均消失,试验室检查结果恢复正常,且治疗后2年内无复发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各种系统症状和体征均好转,试验室检查结果有改善,治疗后1年内无法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各种系统症状、体征、试验室结果均无变化为无效。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标准[11]:0~4分为基本无活动,5~9分为轻度活动,10~14分为中度活动,15分及以上为重度活动,评分越低表示其病情越稳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疾病活动度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在疾病活动度评分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疾病活动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活动度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活动度评分对比(分,)
2.3 复发率、感染率 试验组患者复发率、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复发率和感染率对比[n(%)]
2.4 预后效果 试验组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一种,其发生可能会累及患者的多种脏器。该疾病发病缓慢,临床症状多变,病因相对较为复杂[12]。患者在发病后可能会出现蝶形、盘状红斑,其肾脏、肌肉、骨骼和消化道均可能受累[1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14],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因素与体内雌雄激素的相互作用有关[15]。在以往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用药的方式为单一激素类药物治疗,但是在为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单一药物的使用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16]。相关试验表明,联合用药属于糖皮质激素的一种理想用药方案,有助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更好的治疗,促进了治疗效果的提升和病情的更好控制[17]。
三联疗法指的就是运用3种药物共同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在临床上有着越来越广泛的运用[18]。甲泼尼龙片属于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一种,其具有较为理想的抗炎、抗毒素、抗休克和免疫抑制作用,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常用药物[19]。甲氨喋呤片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其主要通过抑制异常免疫的发生来控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的发展[20],不良反应较少,同时可以降低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糖皮质激素对患者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21]。硫酸羟氯喹片属于抗疟药的一种,同时也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在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改善其皮肤表现[22],减少疾病的复发,减轻了对患者靶器官损害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23]。在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甲泼尼龙片、甲氨喋呤片以及硫酸羟氯喹片三联疗法的运用可以达到一定的协同作用,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理想[24]。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疾病活动度评分、复发率、感染率和消化道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表明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来说三联疗法的应用不仅仅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也不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增加,更好的降低复发率、感染率,改善患者的疾病活动度评分,是一种相对较为理想的用药方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临床应用意义与价值。相关研究与本研究中的结果有着相对较高的一致性,在一定的程度上验证了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来说三联疗法是一种相对较为理想和显著的用药方案,证明了本研究所获得相关结果的准确性[25]。
综上所述,在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三联疗法的运用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其疾病活动度评分,减少疾病复发、感染和消化道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