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2023-01-08李姗姗张桂英
李姗姗 张桂英
(本溪市金山医院 循环科,辽宁 本溪 117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广泛性病变引发冠状动脉血供迅速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缺血的病症[1],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患者常表现出持续心前区疼痛、低血压或休克、心律失常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伴随上消化道症状,若未及时治疗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对患者身体健康构成较大威胁。因此,及时实施科学有效的抢救与护理干预是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节律、频率、起源部位异常的情况[2]。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国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是威胁国民生命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3]。目前主要以尽快恢复患者心肌血液灌注、挽救濒死心肌、保护心脏功能为治疗原则救治患者,避免梗死面积、心肌缺血范围扩大[4]。但在治疗期间需配合护理干预,然而目前尚未形成全面、系统的护理方案。循证护理作为一种基于循证医学发展起来的新型护理模式,有机地结合了临床经验、理论知识与患者自身实际情况,目前在各个系统疾病护理应用中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获得患者医护人员的普遍认可。基于此,本文就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展开了下述探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92例。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5]。②符合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6]。③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7]。④患者同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②合并肝、肾、肺功能障碍。③药物过敏。④感染性疾病。⑤糖尿病。⑥甲状腺疾病。⑦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⑧高血压。⑨出血性疾病。⑩沟通障碍。采用黄绿双色球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6例。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67.34±2.68)岁。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36~85岁,平均年龄(67.15±2.79)岁。组间基线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指标监测、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入院后尽量卧床休息、记录输液总量和滴速、遵医嘱用药、控制休克等内容。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
1.2.1 科室护士长、主管护师和责任护士若干组建循证护理小组,由主管护师负责对小组护理人员进行专科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循证护理内涵、使用方法、护患沟通技巧等内容。
1.2.2 发现问题,对既往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归纳其发病原因、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安全问题等,明确产生原因,包括心理、生理、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1.2.3 寻找实证。依据所得的循证问题,在图书馆或网络平台翻阅检索并筛查高质量的护理文献资料,评估其可靠性以及实用性,结合医护人员临床工作经验、所收集资料、患者病情所需总结归纳出切实可行的资料证据,并参考制订护理方案。
1.2.4 评估实证,结合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际病况、相关循证证据等内容,合理制订循证护理方案,主管护师和护士长共同对护士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如心电图特点、器械和药品准备等,确保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扎实、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巧,并按照患者实际身心需求,灵活调整护理计划。
1.2.5 落实循证护理计划
1.2.5.1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体征、病情变化,加强病房巡视,注意关注脉搏、血压、心跳变化。在患者入院后立即予以持续性心电监护,由专人负责,确保监护仪波形清晰,每30 min记录1次血压、意识、心率等。如患者为复杂心律失常病例,可冻结心电波形,邀请其他医护人员一同分析典型波形,明确患者病情。预先准备好抢救所需的医疗器械和用品,在贴放监护电极时需绕开电复律处,确保无监护导联脱落情况发生,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应即刻告知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
1.2.5.2 心理护理,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和交流,掌握患者心理情绪变化情况,耐心倾听患者主诉,与患者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争取患者的信任。通过为患者播放其喜欢的视频、邀请预后良好患者现身说法等方式,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减轻患者心理、精神压力。积极争取家属支持,使患者家属意识到家人陪伴对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改善病况的重要性。
1.2.5.3 健康教育,自患者入院后,保持亲切态度带领其熟悉周围病房环境,消除陌生感;依据患者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家庭背景为其讲解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治疗方法、效果、目的、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等内容,使患者充分意识到遵医配合治疗对改善预后的重要性。
1.2.5.4 病房护理,定时通风消毒,保持病房中光线良好,调节室内温湿度,温度23~25 ℃,相对湿度50%~60%。尽量保持动作轻柔,调低仪器运行声音,为患者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治疗环境。对于心功能分级>Ⅱ级者应保持绝对卧床休息。
1.2.5.5 疼痛护理。叮嘱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评估疼痛程度,对于疼痛可耐受者,可在室内播放节奏舒缓的轻音乐或主动与患者聊天,转移注意力;对于心前区持续疼痛难耐者,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避免发生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现象。
1.2.5.6 饮食指导,严格控制患者饮食,使患者进食易消化、低胆固醇、低盐类食物,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避免进食过饱,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对于便秘患者可使用通便润肠药物。
1.2.5.7 生活指导,结合患者病况制订规律作息计划,使患者在医护人员和家人的共同监督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睡眠充足,严格遵医嘱用药,坚持定期随访。
1.2.5.8 定期召开小组研讨会,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循证护理过程中现存的不足,加以改进和完善,并将完善好的方案投入到下一轮护理中。
1.3 观察指标 ①负面情绪。护理前和护理后1个月参照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心理情绪 SAS分界值50分,SDS为53分,得分越高负性情绪越严重[8]。②相关住院指标。统计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③统计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心力衰竭、恶性心率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④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该量表包括躯体功能(0~100分)、情感角色(0~100分)、生理健康(0~100分)、心理健康(0~100分)、社会功能(0~100分)、肌体疼痛(0~100分)、生命力(0~100分)、一般健康状况(0~100分)等,得分与患者生活质量成正比。⑤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涉及内容包为基础护理、服务态度、服务内容等,非常满意>90分;满意70~80分;不满意<7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至SPSS 23.0,以t检验定量资料(),以χ2检验定性资料(%、n),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负性情绪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
表1 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
2.2 相关住院指标对比 观察组卧床时间(2.44±0.59)d、住院时间(11.45±2.07)d、住院费用(5 144.26±101.35)元;对照组卧床时间(5.57±1.08)d、住院时间(17.40±2.37)d、住院费用(6 588.10±115.29)元。组间数据对比,t=17.250、12.824、63.794,P=0.000、0.000、0.000。由此可见,观察组相关住院指标优于对照组。
2.3 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8.70%(4/46),包括恶性心率失常1例(4.35%)、心绞痛1例(2.17%)、心肌梗死2例(4.35%);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26.09%(12/46),包括心力衰竭3例(6.52%)、恶性心率失常3例(6.52%)、心绞痛2例(4.35%)、心肌梗死4例(8.70%)。组间数据对比,χ2=4.842,P=0.027。由此可见,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2.4 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躯体功能(69.44±5.12)分、情感角色(76.13±8.45)分、生理健康(74.10±5.73)分、心理健康(75.03±8.24)分、社会功能(67.51±5.89)分、肌体疼痛(70.17±6.23)分、生命力(73.48±6.59)分、一般健康状况(74.38±6.18)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躯体功能(62.78±5.04)分、情感角色(67.42±7.96)分、生理健康(65.28±5.69)分、心理健康(66.43±7.40)分、社会功能(60.44±6.01)分、肌体疼痛(61.59±6.14)分、生命力(64.35±6.19)分、一般健康状况(66.21±6.20)。组间数据对比,t=6.287、5.089、7.408、5.267、5.698、6.653、6.849、6.330,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由此可见,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2.5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情况为非常满意26例(56.52%)、满意17例(36.96%)、不满意3例(6.52%),护理满意度为93.48%(43/46);对照组护理满意情况为非常满意17例(36.96%)、满意19例(41.30%)、不满意10例(21.74%),护理满意度为78.26%(36/46)。组间数据对比,χ2=4.389,P=0.036。由此可见,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3 讨 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有助于快速开通梗死冠状动脉,缩小梗死面积,促进心律正常,恢复心肌再灌注,保护和维护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结构,达到改善预后的目标。实践证明,在治疗期间使患者充分了解到相关健康知识,正确认知疾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脏不良事件[8-9]。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医疗条件的提高,现代护理理念要求为患者提供科学、专业、全面的现代化护理服务,避免既往护理中的主观盲目性,确保各项操作均做到有证可循、有据可依,循证护理正是在该背景下应运而生[10]。循证护理即实证护理,具体包括提出问题、文献检索资料证据、评价研究依据、制订护理方案、实践、效果评价等,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能够熟练运用直接或间接经验,并以此为依据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灵活地运用科学性证据指导各项实践工作顺利开展,进而提高护理质量,该种护理模式在国内外均得到了不少的专家、医护人员认可与支持。陈凌[11]以9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现采用循证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心理情绪,应用效果满意。本文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降幅更高,提示观察组负性情绪调控效果更佳。分析后可知,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意识通常处于清醒状态,常会忧虑自身病情,容易产生烦躁不安、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在陌生的治疗环境以及病痛折磨下,负面情绪更为严重,影响预后[12]。而采用循证护理能够以患者实际病情为基本依据,合理制订针对性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入院至出院的全面护理服务,通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增进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和了解,使其意识到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借助注意力转移法、聊天沟通等疏解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心理压力,鼓励其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初步建立其护患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为后续治疗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13]。
牛秀春[14]对8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研究后发现,采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防控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中护理后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χ2=4.842,P<0.05)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模式可有效防控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研究后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受病情影响,心功能降低,需长期保持卧床休息,导致机体胃肠蠕动放缓,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而观察组采用的循证护理能够根据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病情,为患者提供所需的饮食指导、生活指导等护理服务,促使患者形成遵医用药、定期复查、健康饮食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纠正既往不良生活习惯与理念,积极地适应健康生活节奏与内容,全面预防或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舒适性提高,对于新生活的接耐性提高,生活质量得以改善[15]。本文结果中显示,观察组各项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实施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健康状态,促进患者逐渐融入到理想生活状态中去,早日实现其对于治疗与护理工作的预期目标,这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故本文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显著提高(P<0.05)。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循证护理能够有效调控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