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2023-01-08米琪张英
米琪 张英
(太原工业学院)
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新时期,劳动教育的普及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国家创新型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着不竭动力。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型人才有着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社会也开始关注劳动教育这一话题,劳动教育的实际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概念界定
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应该从劳动观念的树立、劳动习惯的养成和劳动精神的塑造来进行理解,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掌握劳动技能。激励大学生能热爱劳动,积极劳动,并能在劳动中体悟生活,获得满足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首先,劳动教育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以前人们对劳动存在着偏见,甚至存在着轻视劳动的现象,认为劳动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逃避劳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使其从思想上重视劳动教育,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就业指导提供航向。其次,劳动教育就是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教育者通过言传身教、行为示范、榜样作用,来帮助大学生养成勤劳节俭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使大学生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建设者主力军的作用。最后,劳动教育就是注重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塑造。在劳动中体悟生活,在劳动中提高精神境界,真正从思想上去接受劳动教育,塑造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
在培养大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发展的同时,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中的重要环节,同样对其他四育有着促进作用。其中,劳动观念的树立、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精神的塑造,都使得大学生可以在劳动中养成良好品质,手脑并用促进智育和体育发展,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所表现出的对美的追求来实现美育,更好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体现
(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
日常生活中,人的行动是会受到思想指导的。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使得劳动教育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思想层面上来讲,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内涵、劳动价值和本质问题,在以后就业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行为规范。从实践意义上来讲,劳动观的树立,可以更好地指导其行为实践。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人民的不易,积极参与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劳动活动中来,更加珍惜靠勤劳双手创造的劳动成果。从情感塑造上来讲,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可以激发大学生劳动热情,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在劳动中体验劳动带来的幸福感、成就感和满足感。在劳动中体悟生活,改变生活方式,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并且可以创造性劳动,积极实现人生价值。劳动教育的核心灵魂就是劳动价值观的树立,帮助学生在劳动中以劳树德、以劳增志、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加强劳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离不开高校这一重要平台。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更多的是体力与智力的结合,甚至一些人工智能的出现也开始慢慢代替体力劳动,使得劳动更加有效率,实现质量与效率的全面提高。这也是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所带来的新的劳动形式对劳动者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对大学生讲述专业劳动知识,可以增强其对劳动相关知识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和理解,用系统的知识更好地指导其进行劳动实践,在劳动实践中又可以检验劳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加深对劳动理论的理解,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劳动价值观。高校鼓励大学生参加实践,创造实践平台,可以增强其体魄,培养其积极进取、不怕艰苦的精神。加强劳动教育,有利于从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培养大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更是需要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不懈努力,需要社会各阶层的齐心聚力。劳动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民族的繁荣复兴,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和开拓进取。大学生作为主力军,更应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努力向劳模学习、向工匠学习、向致力于国家进步发展的名人学习。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始终坚守一线,将小我融入大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人物,他们始终冲锋在前,即使艰难险阻、危险重重也不退缩,精益求精,夜以继日地致力于新冠肺炎疫情研究,始终发扬着爱国主义精神和劳模精神,这都是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去学习,去将劳模精神传承的。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对大学生传授专业劳动知识,激励其积极劳动,有利于加深对劳动这一内涵的深刻理解,不再仅仅是停留于对其浅显的理解,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观念。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劳动中不怕艰苦、积极向上、精益求精、热心助人,塑造难能可贵的劳动精神,培养其坚忍不拔、追求卓越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积极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也是实现个人理想的现实召唤。对大学生传授专业劳动技巧,可以帮助其在劳动中培养创新创造性思维,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提供更多创新型人才。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思想指导行动,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指导正确的行动。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都是00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网络日新月异的更新,使得一些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出现偏差,贪图享受、盲目攀比、挥金如土的现象也层出不穷,在新时代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主力军,更应去鼓励学生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培养学生在劳动中磨砺坚强意志,塑造自强不息的品格,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能勤奋进取,积极向上。同时培育大学生勤劳节俭的优良作风,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生活,去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首先,让大学生爱上劳动。新时代,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主动引导其改变劳动现状,懂得美好生活都是靠自己双手去实现的,就要不断奋力拼搏,挥洒汗水、无悔青春。踏踏实实进行劳动、工作,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价值,在劳动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并从劳动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而更加热爱劳动。
其次,让大学生积极劳动。在大学生的劳动和教育中,高校提供了重要的教育引导和教育实践平台。高校应该积极动员大学生去参与劳动,让学生去明确劳动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作用,劳动并不存在等级之分,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全面支持。劳动是实现财富、获取知识和收获幸福的重要渠道,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积极劳动。
最后,让大学生尊重劳动。尊重是一种思想认识,只有从思想上去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才能发挥劳动的原本价值。高校应该教育引导学生去尊重劳动,认识到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这一重要论述,并明白任何一种劳动类型在社会的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职业不分高低贵贱,每一个行业都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从而教育引导学生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转。
(二)全面优化校园劳动文化结构
高校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平台,在大学校园中,学生、教师和其余工作人员在朝夕相处中,会逐渐形成思想上的共识,减少行为模式上的差异,而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构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在完善校园劳动文化结构的过程中,学生、教师和工作人员都应当对劳动教育予以高度重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渗透劳动育人的思维。
首先,高校应培养一支专业的劳动育人师资团队,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才能更好地为劳动教育服务。建立一支以思政老师、辅导员等为主的专业师资团队,为大学生讲授专业劳动知识,帮助大学生从思想层面提高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并重视劳动,增强实习实训日常,在劳动实践中加深对劳动知识的理解,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劳动中培养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加强教师劳动教育学习培训,提升教师劳动教育素养。并组织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可以去一些劳动教育办得有特色的学校去调研学习,在观摩别的学校的过程中,吸取好的经验并结合本学校的特色去实施好劳动教育。掌握好劳动教育规律与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坚持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校训,在实践中践行劳动出真知的理念,从而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教师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日常教学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发扬好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爱国精神,在学生中树立良好形象,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和行为示范作用,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
其次,高校应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确保大学生参与校园美化、寝室内务整理活动中来。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寝室装扮,学生在寝室装扮的过程中也是手脑并用的过程,同时也可以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在遇到不同意见时,可以更好的沟通,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得到提高。在寝室装扮中加深对自己的寝室小家的感情;定期进行寝室内务整理评比,在评比的过程中反思到自己宿舍和别的宿舍存在的差距并积极改进,使学生能拥有清洁的居住环境;学校划分责任区,明确责任到人,各系部分管劳动教育的老师再进行具体分工,确保每一块责任区都有对应的学生,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打扫,在清洁校园的过程中体验到清洁人员的不易,以后在随手扔垃圾的时候能想到劳动人民的不易,并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劳动中加深对校园的情感,并能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培养其合作意识,共同助力美好校园建设。同时,还可以邀请一些劳动模范、企业家、优秀学长学姐进校园,进行现身说法,通过现身说法加深学生对劳动的认识,讲述美好生活要靠双手去创造和争取。同时,可以利用好我们的班会、三课、座谈会和微信等形式去将劳动模范真实事迹传递给大学生,使大学生受到思想上的洗礼,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劳动,热爱劳动,扭转思想观念,不再是抵触劳动、轻视劳动,从而激励大学生积极劳动,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个人目标。
最后,校园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校园广播站、校园微信公众号平台、劳动模范进校园进行讲座会等形式,积极宣传劳动模范、英雄人物事迹,进行思想的洗礼。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默默坚守一线数十年如一日的劳动模范。正所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有无数的人勤奋工作和英雄们为我们挡风遮雨,从而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劳动,从内心去尊重劳动者。正所谓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我们要从内心深处去尊重英雄,尊重模范,从而积极劳动,争做劳动模范,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扬不怕艰苦、精益求精、争做先锋的劳动精神,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三)协同推进三位一体劳v
由于劳动观念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因此在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就亟需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位一体教育机制,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共同发挥作用,同频共振,才能真正实现劳动育人目的。第一,要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我们从小养成的习惯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家庭的影响。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物质条件也更富足,由于父母的偏爱,导致一些孩子不会劳动、不愿意劳动。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应该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同时要注重家风建设,好的家风对于开展劳动教育有重要推动作用。在平时的家务活动中,鼓励孩子参与进来,与孩子一起进行家务劳动,通过劳动,用辛勤双手创造出的干净的生活环境可以使孩子在劳动中感受到快乐感和满足感。积极引导孩子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中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劳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劳动中学会自我管理、自力更生,并学会用感恩之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第二,要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性作用。学校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校方来讲,应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建立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提供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使大学生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后,可以脚踏实地认真工作,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三,要发挥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保障性作用[5]。社会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应加强宣传教育,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运用青年一代喜闻乐见的媒体形式,比如: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传播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营造热爱劳动、积极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社会风气。让青年一代从思想上关注劳动、重视劳动从而积极劳动,使自己更加符合高素质劳动者的标准,积极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同向而行,紧密结合,齐心聚力,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劳动育人教育实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结语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是时代召唤,劳动教育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开展劳动教育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从而促进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我们作为辅导员,是处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更是要起到示范作用,既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也要能多学习勤学习,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教给学生劳动技能、劳动本领。与此同时,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能形成良性运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更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齐心聚力,才能更好地实现劳动育人的价值,为国家发展培养更多可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