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策略研究*

2023-01-08杨润辉

智库时代 2022年20期
关键词:规范性教学管理管理制度

杨润辉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当前,高校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国内社会经济进入发展转型期,高校间竞争也不断加剧。内外部环境变化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高校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以实现高校教育供给和人才需求高度对称。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又离不开质量管理,只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才能给高校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保障。然而,高校教学质量管理还相对滞后,不能根据教学质量管理要素实施精准化管理,造成教学质量提升需求和教学质量管理现状之间的不对称性。高校应牢牢抓住质量生命线,根据教学质量管理要素,不断优化教学质量管理策略,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通过高质量的教学管理为教学质量提升做好保障,以高质量谋求高校更好发展,为高校可持续发展赢得好口碑。

一、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具有系统性,教学质量管理要跨上新台阶,需要基于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性,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以实现高校教学质量精准化管理。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理念、教学大纲、专业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师资力量、专业考核等。

(一)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高校发展方向,对高校各项工作具有指导性作用,也是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遵循。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应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教学质量管理方向,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让教学质量管理始终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率。

(二)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高校内涵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折射出高校对办学的基本思考。办学理念对高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它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思路,决定着教学质量管理者对教学质量的价值研判和管理思想,进而对高校教学质量提升、高校专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只有将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和办学理念有机统一,才能确保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精准度。

(三)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针对专业教学做出的具体规划,它以纲要的形式,对专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等提出明确的规定,成为专业教学的基本参照。高校教学质量管理需要深入解读教学大纲,吃透教学大纲精神和精髓,对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规定,对高校教育教学进行科学管理,让教学质量管理做到有所凭借,并使教学质量评价获得较好的对照。

(四)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从专业人才培养层面而言,是专业教学的具体规划,包括对专业教学的各个要素、各个主要环节等,做出明确规定,提出详实的要求。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应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培养方案规定的具体要素、提出的明确要求等,对高校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让教学质量管理与教学各个环节有机对接,实现教学质量管理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在提升教学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习者学习热情。教学质量管理应对教师教学方法选择进行管理与评价,通过教学质量管理,对教师教学方法选择的科学性做出反馈。通过教学质量管理,给教师教学方法选择提供依据,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方法选择能力,让教学方法更加适合专业教学。

(六)师资力量

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的直接实施者、组织者,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制约着教学质量。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应重视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有效管理,通过教学质量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升专业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更好地发挥教师潜能,让教师更好地胜任岗位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奠定高校教学师资基础,确保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并构建一支富有活力、整体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七)专业考核

专业考核是对学生专业学习的评价,涉及面相对较广,涉及到专业教学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考核内容分析,考核维度也相对复杂。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应对专业考核进行管理,通过教学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专业考核,提高专业考核的规范性、科学性,发挥专业考核对专业教学、专业学习的引导作用,并不断提高专业考核效能,不断完善专业考核机制。

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策略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策略既要抓住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又要针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现状,切实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效能。

(一)加强管理制度规范性建设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离不开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当前,一些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建设还存在不规范现象,高校应基于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加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制度规范性建设,发挥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强制性约束作用。

首先,加强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性建设。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高校应根据质量提升需要,加强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性建设。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性建设应综合考虑,要充分考虑高校办学理念,对高校教学管理细则、组织关系等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让教学管理制度更好地规范教学行为,让教学组织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提高教学组织间的协调性。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性建设,需要实现对教学全覆盖,通过规范、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学习管理、学业管理、学位管理、考试管理、实习管理、毕业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

其次,加强管理岗位制度规范性建设。在规范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性建设基础上,高校应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岗位制度规范性建设。通过教学管理岗位制度规范性建设,明确教学管理岗位职责,做到教学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有人管,而且取得显著的管理实效;在明确管理岗位职责基础上,需要针对管理岗位职责履职情况,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对管理人员进行评价,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强化教学管理人员岗位管理意识,促进高校教学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二)提高管理组织体系科学性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需要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作为保障,只有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组织体系的科学性,才能确保教学管理组织方式的科学性,让教学管理方法更加有效。

首先,坚持教学需求为主导。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时,应坚持教学需求为主导,根据高校教学需求优化组织机构和组织管理职能。根据教学需求,各个部门打破独自为政的做法,各个部门之间互相配合,打破各个部门之间的割裂现状,在各个管理部门之间互联通道,积极推动高校教学管理组织由内而外的变革,让教学管理组织更加精炼,形成高度协同,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组织效应。

其次,配套推进组织培训。新时期,高校教学质量管理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人才培养方向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实践应用型人才转变,需要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围绕市场人才需求,配套推进教学管理组织建设,实现组织培训常态化。通过组织培训,帮助教学管理人员积极转变管理思想,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管理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实现教学管理方式及时转向,打破垂直管理模式,推进扁平式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组织活力,更好地满足高校教学需求。

(三)建设完善的监督与反馈机制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服务与供给能力。高校应基于教学质量管理目的,建设完善的监督与反馈机制,确保教学质量管理效能。

首先,完善教学质量标准。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监督和科学的反馈,离不开完善的质量标准。高校应基于教学监督、反馈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对教学质量达成情况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让教学质量标准为教学监督、教学反馈提供有力的支持。教学质量管理只有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管理,才能进行有效监督,及时作出科学的评价与反馈,及时发现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优化建议,确保高校教学质量。

其次,管理标准动态化调整。目前,高校针对教学质量管理出台了质量管理标准,然而,不少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标准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从而与教学质量管理形势不相适应。高校应基于不断发展的教学形势,及时地调整教学管理标准,让教学质量管理标准与教学管理形势相一致,通过动态化调整,让教学质量管理标准发挥应有的作用,给教学质量监督和教学质量反馈提供依据,确保教学质量监督和反馈有效性,实现高校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

第三,拓展监督与反馈渠道。高校还应基于教学质量监督、反馈需要,积极拓展教学质量监督和反馈渠道,教学质量监督既要发挥教学质量管理人员的作用,对教学质量进行及时跟踪监督,又要充分利用教师、学生、社会群体等不同主体作用,实现教学质量监督全方位;教学反馈也应积极拓展渠道,除了传统反馈渠道外,还应充分利用融媒体优势,开辟网上反馈渠道,提高教学质量反馈时效性。

第四,完善教学质量跟踪机制。教学质量监督和反馈需要进一步延伸,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跟踪机制。高校应根据教学质量监督和反馈结果,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突出及时的整改意见,要求提出教学质量提升举措。针对提出的教学质量举措,需要加强跟踪,对整改措施是否落到位、教学质量提升效果等作出及时跟踪,确保教学质量管理达到预期效果,避免教学质量监督和教学质量反馈流于形式。

(四)加强教学行为、流程规范管理

高校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流程规范性直接有关,高校应基于教学质量提升需求,加强对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流程管理,让教师教学行为更加规范,教学流程更加合理。

首先,规范师生教学行为。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专业发展。教学质量管理应严格按照教学管理制度规定,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管理,要求教师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与规定,不断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化水平,通过规范教学确保教学质量;学生层面,严格按照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学习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管理,保证学生按照教学管理制度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规范专业教学流程。专业教学要达到预期效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需要对专业教学流程进行进一步规范。教师层面,要求教师按照教学管理制度规定,针对不同教学流程进行规范化教学,改变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学生层面,严格按照学习流程和高校学生各项规定,促使学生保时、保质地完成学习任务。

(五)促进教学管理平台深度融合

新时期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环境、管理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应基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外部环境和技术环境变化,将传统管理平台和媒体平台深度结合起来,发挥传统管理平台和新媒体平台优势。

首先,优化传统管理平台。高校应对教学质量管理进行深度反思,不断总结教学质量管理取得的成功经验,继续发挥线下传统管理平台优势。如通过线下管理平台,对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结果进行现场反馈,以提高教学质量反馈的严肃性,引起相关人员对教学质量的关注。

其次,发挥线上平台优势。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给教学质量管理提供全新的、便捷的平台。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应发挥线上平台优势,借助线上平台的即时性、便捷性等优势,以及技术优势,对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依据数据实施教学管理和评价。

三、结语

总之,教学质量管理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和质量稳步提升的必然途径。高校应基于当前严峻的发展形势,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发挥教学质量管理在提升教学质量中的积极作用,全面解读教学质量管理关键要素,根据关键要素,综合考虑学情实际、教学质量管理客观规律等,多途径、多策略地提高教学质量管理,全面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为高校可持续发展助力。

猜你喜欢

规范性教学管理管理制度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论自贸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的标准与方式
规则与有效——论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的规范性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自然资源部第三批已废止或者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西方国家土地管理制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