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发展趋势研究

2023-01-08

自然资源情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补偿核算价值

张 兴

(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北京 100035)

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提出了“生态产品”概念,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党和国家正式文件和报告中多次涉及“生态产品”内容及渐次推出了一系列指导性重要文件,并组织实施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试点,从政策动议到政策实践开展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开创性、长远性的探索工作,开辟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新篇章。2021年4月,《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印发,对推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指引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快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趋势和热点,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把握研究态势和方向,侧重于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产品服务价值”“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研究现状进行概括性的梳理,以期为深刻理解生态产品要义及其价值实现管理决策和学理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生态产品作为学界持续关注的重大课题,国内外学者们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理论成果。本文选取和梳理部分代表性专家学者论文,借助文献现状研究,对生态系统功能、服务性价值、价值核算、制度制约、生态补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探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值得深入研究的有关问题,提出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相关建议,为今后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必要的研究路径和方案设计。

1.1 国内外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1997年,G. C. Daily和R. Costanza等把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推向新高度,随后,Martin和Anthony[1]认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人类社会与其他物种相互依存的生命网代表,社会实践时时刻刻离不开这个网络。虽然国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对其概念内涵已基本达成共识。MEA[2]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看作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的生态产品、调节功能、支持功能、文化服务等利益,自然资源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安全供给提供至关重要的支持服务。Delia等[3]指出人类社会的幸福感依赖于生态系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绝大多数生态服务是从环境资源中产生。国外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更多是从自然对社会的贡献,生态系统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的支持产品和服务角度进行探讨,绝大多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定义界定相对比较接近。

国外学者在研究内容上没有过多使用“生态产品”一词,国外文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引用次数最多,而国内将生态产品等同于生态系统服务,尽管二者在含义上有着较大不同,但均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看作良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张瑶[4]基于全球尺度视角,研究集中于生态产品的公用性和公共消费品的特性,即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杨庆育等[5]把生态产品分为纯自然要素的和人工劳动形成的两类,可根据生态产品价值的大小与使用价值的对比关系划分为生态产品、准生态产品、半生态产品、准物质产品和物质产品。黎元生[6]主张生态产品功能性服务是人类通过劳动生产物质性产品所需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产品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服务是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提供的惠益,狭义的生态服务是人工生态环境所提供的服务。此外,从生态系统中获益的角度,王佳佳等[7]认为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产品的范畴相似,应把生态系统服务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完整性、稳定性作为衡量系统功能健康状态的评价标准。

1.2 国内外关于生态产品服务价值的研究

生态系统是一项重要资本资产,生态产品价值特性在供给服务上获得较好的体现。从已有文献来看,国内外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产品价值研究基本上采用分类研究,实际上是结合生态产品体系本身的关联性认知,把不同功能的生态产品价值予以不同形式表达,在系统性研究选择方法上存在不一致。Evidence[8]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指出更多关注生态产品的一个或多个好处惠益,生态产品服务价值不仅发挥着具体的生态环境功能作用,生态服务价值的完整性也对满足经济总价值的增长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效应。Douglas[9]将生态服务价值分为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三部分,还认为生态系统价值依赖于关键生态要素的服务数量、范围和位置。

从国内来看,研究方法上目前更倾向于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体系,对各种服务功能划分进行了大量尝试性探索,例如,对公用性、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及广义、狭义上等方面具体列举式分类阐述。李金昌[10]对生态产品的价值组成进行探索解析,认为无论人们是否承认具有使用价值的环境资源,这种未投入人类劳动的生态环境系统,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郝韦霞和滕立[11]提出生态产品具有多维度的价值,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非经济价值;同时,认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可分为直接转化和间接转化,直接转化是生态产品的优势直接参与市场交易转化获得价值,间接转化是将生态产品作为资源利用后产生价值。王斌[12]认为,生态产品服务价值通常被划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可定义为理论价值和潜在变现价值,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就是将生态系统服务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过程,其价值在于自然界自然资本的福祉服务能力和水平。

1.3 国内外关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研究

利用核算方法体系对生态系统提供给社会的服务进行必要的度量化。目前确切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对象范围的定义界定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国内外学者对价值核算对象的科学理解更多地体现在国民账户和国民生产总值中。总体看,生态产品效用核算方法在实际运用上较多体现在生态资源的数量、流量和质量等方面。学术界在核算对象和方法上尚未达成共识,如何根据既定的价值核算对象本身特征做好核算方法选择至关重要。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应在所有国家建立环境—经济一体化体系,挖掘更好的方法来计量自然资源价值,以及由环境提供的其他贡献的价值。国民生产总值和产值核算应予扩充,以适应环境—经济一体化的核算体系,从而补充传统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产值核算方法”。Obst和Vardon[13]在环境资产的价值估算中引入国民账户并做出对环境与生态系统的价值估算,构建可耗竭资源、可再生资源和环境资本经济折旧(耗减)的估值模型,对自然资源价值进行了恰当的测度。Banerjee[14]等在经济环境核算体系框架下构建了各类自然资源价值的计量模型,价值核算的目标并不在于核算本身,而是同样需要考量生态服务流和资产潜力随时间变化的值。Mark Eigenraam等[15]把生态系统生产总产值(GEP)界定为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在生态系统之间的净流量。

生态产品计量是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基础和途径。基于此种认知,我国诸多专家学者,以“生态元”当量为单位,探讨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价值理论与应用研究在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欧阳志云等[16]把生态系统生产总产值作为生态系统向人类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构建国家或区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以评估生态系统以及人工生态系统的生产总值。高卿等[17]提出把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总值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核算体系,将生态产品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年度计划,提供必要的核算基础支撑和解决方案,架构标准化的生态价值核算标准体系,以更好地推动生态价值评价体系的建构。

1.4 国内外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体系研究

政府和市场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两种途径,而政府主要通过制定制度和机制来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完善制度建设是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运行保障。纵观国内外对生态产品机制实现的制度体系,多为通过完善的政策工具支持体系,从规制管理措施保障上对目标任务做出整体性安排,强化生态保护意识,明确管理部门及其责任,在实现生态系统保护综合目标上要发挥制度政策优势。Angela等[18]认为制度约束已成为各攸关方关注的重要举措,环境流量制度的实施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及其关键环境服务和文化/社会价值提供了一种愿景手段。Saleem等[19]强调以非市场路径或途径方式对生态耗用与损害采取必要的、及时的干预手段,认为现有的管理框架之间需要建立新的监督责任。Schwartz和Carrol[20]提出,规制监管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担当社会责任,特定时期的规制制定、决策标准制度化,势必会对企业的生态耗用和损害行为产生一定约束,外部约束力会让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对公共政策压力及时作出回应。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政府规则、企业契约、社会监督三者间的有效结合,制度是管理行为的重要监督手段,刘滢和赵金元[21]具体从政府环境规制压力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其更可能成为企业履行保护承诺和责任的驱动力,注重从社会行为输出中维护生态价值的积极性。刘伯恩[22]认为,建立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绿色考核制度,生态产品本身具有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可借助于“绿票”制度框架引导绿色生态发展。丘水林等[23]提出,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明晰上下级政府之间的权责利关系,价值导向上推进由命令控制型向激励约束型转变,通过直接管制手段和经济刺激手段内部化方法实现外部效应的控制。

1.5 国内外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元化实现路径研究

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生态补偿毫无疑问是易于接受、应用较广、方法也较为成熟的一种方式。目前在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补偿机制的研究内容上,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环境服务付费层面和区域地理差异角度对补偿机制进行论述。Smith S.等[24]认为生态补偿在国际上更多使用“生态系统/环境服务付费”。Michael等[25]提出“生态行为”的概念,研究了生态系统服务水平与生态系统栖息地的丧失或效率低下的关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对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影响,需要尽早做出生态系统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性评估的必要性。Huberman[26]研究了生态补偿对生态系统维护的重要性,讨论了明晰的自然资源产权是生态补偿的重要基础,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采用财政转移、技术转让等方式,构建流域多种生态要素、多元主体间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以确保生态保护计划的有效性和区域间生态系统的健康、完整和可持续性。

我国学者主张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三者紧密关联起来,通过间接性方式解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的价值补偿问题,受益者通过付费方式补偿可能是唯一的选择。靳乐山和甄明涛[27]指出环境服务付费是针对各种满足生态需求的供给服务,着眼于满足环境需求的行为给予付费补偿机制的构建,支付给生态服务的提供者。马永欢等[28]对生态补偿主体范畴包括生态环境本身的补偿、生态保护贡献者补偿、生态破坏中对受损者的补偿、对个人或区域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等,认为生态补偿是实现外部经济性的重要手段。曹明德和王风远[29]认为生态补偿机制是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重要内容,自然资源资产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是所有权人实现其经济利益的方式,对维系生态功能作出贡献或付出代价者应得到相应的补偿。郝海广等[30]等借鉴国际环境服务付费和生态产权市场化的运作经验,提出在生态旅游服务、生物多样性服务等方面建立市场补偿机制。此外,国内专家学者还对优质生态气候产品价值实现进行了详细的探索,构建全域性全时季、多元经营规模化、品牌标识化及综合配套发展的举措,将优质生态气候产品不断转化为高品质、高价位的生态产品,侧重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补偿保障机制等措施,提出了进行生态产品普查和确权、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标准规范、开发交易市场等建议。

2 值得探讨的有关问题

国内外生态产品文献研究为其价值实现提供了较好的方法和路径借鉴,对生态系统服务、环境功能等相关问题研究较深入。国内学者对于生态产品和价值实现从内容、方法、对象等多维度开展了大量研究和论证工作,但一定程度上仍存在零散和碎片化的缺憾。

(1)在研究内容维度上。目前,研究成果多停留在生态系统服务与价值,或生态系统服务对国民经济增长、生态危机及其影响效应的考察,多数描述其特征理论性机理,实践上对生态产品的认识和理解尚处于探索阶段,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可操作普适机制等内容的研究仍显匮乏。

(2)在研究方法维度上。成果大多聚焦于以生态系统服务纳入“国民账户(SNA)”和生态系统生产总产值(GEP)的使用价值,从目前来看,在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问题上尚未达成一致结论,其货币价值计量存在方法套用、论证模糊等情况,在实践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实证研究生态产品价值路径、运行机制优化等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思考。

(3)在研究对象维度上。视角上集中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结合美丽中国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角度研究较少。分析生态产品与价值实现对发展的潜在需求,传统理论还较缺乏结合时代现实生态禀赋条件和外部环境特征展开讨论,需要克服主观臆断,进一步规范理性分析。

3 建议

展望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的消费理念、内容和层次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对生态服务功能、优质生态产品有效供给需求日益增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方向及其价值实现机制的构建迫在眉睫。

(1)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与生态产品内在关联系统分析。着重研究生态产品对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研究内容将会极大丰富资源环境价值、生态价值和生产力价值等理论,并将对美丽和谐中国提供新的事实依据和科学证据。美丽中国与绿水青山是相辅相成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诠释了美丽中国的价值,更加坚定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生态产品的价值所在。因此,进一步厘清现有研究结论间差异根源,系统诠释美丽中国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内在关系和本质联系,明确美丽中国下的新时代生态产品的边界和价值实现的质量标准,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美的规律,探索出符合我国“好山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路径,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实现的一项关键议题。

(2)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仍处在探索起步阶段。宏观层面上,目前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更多集中于较小区域尺度及重点流域、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等自然区域尺度的生态产品,亟待建立多层次、多尺度、全方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为新视角下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基准提供参考依据。微观层面上,进入新发展阶段,找准制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和难点障碍,从制度机制上进行顶层设计,加快培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动能,选择适宜的生态产品价值分类分级具体实现路径,为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提供必要的发展支撑点。

(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离不开生态产品的调查与监测,离不开生态产品价值评价,离不开生态产品市场开发,离不开生态产品保护补偿。这些环节不仅需要加强,更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把针对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探索实践经验,总结推广形成全国共识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效机制和发展路径。一是研究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行量化并纳入领导干部责任考核机制,确保生态产品价值不被人为地降低。二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建立符合法律法规制度的生态产品价值可持续实现的多元多渠道转化的方向和思路。三是需要加快研究绿色金融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接轨机制,探索生态产品标准规范的核算方法、资产资本化的路径和模式。

猜你喜欢

补偿核算价值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可见光通信非线性补偿技术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核算原理
海外工程项目的外账核算与管理
一粒米的价值
解读补偿心理
“给”的价值
谈电力客户无功补偿运行管理中的难点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离婚时,能否要求家务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