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2023-01-08曹媛
曹媛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银川 750001)
1 引言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能够集中处理分公司、子公司的会计业务,不但企业的财务运营成本得到降低,还可以将规范化、标准化的财务服务提供给企业各个部门。近年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得到普遍认可与广泛应用,显著推动了企业的整体发展。但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要深入变革治理方式,调整组织架构,很容易出现财务风险。面对这种情况,企业要全面认识财务共享服务,科学管理与防范潜在的财务风险,在发挥财务共享服务优势的基础上,推动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 财务共享的特点及作用
具体来讲,财务共享指的是在财务共享中心平台上集中处理各个分公司、子公司的会计业务,通过再造业务流程,实现规模化处理的目的。
2.1 特点
第一,统一性。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在独立的一个部门统一整合原先分散部门的财务,这样能够同步提高母公司财务核算效率及核算业务标准。同时,多余核算步骤得到减少,整体成本得到降低,有助于提高集团企业的财务水平。
第二,技术性。只有依托信息系统平台,才能够顺利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由此可见,技术性是财务共享服务的重要特点。
第三,规模性。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集中处理企业大量简单重复的业务,以便发挥规模效应,促使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等目的得到顺利达成[1]。
2.2 作用
第一,降低运营成本。过去企业各个子公司会将多名财务人员配备过来,当子公司账目完成后,向母公司上交。而财务共享服务则是整合各个子公司的财务,由财务共享中心平台统一处理,这样整体业务量并不会发生变化,但人力、物力却可以明显减少。
第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标准化、流程化得到实现,可避免信息传送过程中出现差错,提升了财务信息的准确度与可靠性。同时,由于企业将财务核算标准制定出来,可大幅度减少财务汇总时间,提高财务分析效率,将有价值的财务数据更快地提供给管理层。
第三,加快企业财务转型。财务共享服务对原有的流程与制度进行了创新,显著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总量。同时,财务人员能够在财务决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助于加快企业的财务转型步伐。
3 财务共享下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型
3.1 应收业务风险
第一,日常经营违规风险。由于财务共享中心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所脱离,难以高效审核业务的真实性与合规性,这样将容易有合同违规风险出现于共享合同签订中,或一些人员对销售合同进行伪造,导致企业利益受到损害。
第二,权力制衡风险。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各个分部需向总部定时上传财务信息,分部并不具备应收账款管理权。这样如果有突发情况出现,且总部难以及时处理,将会导致坏账的形成[2]。
第三,客户资信风险。由于财务共享中心与企业日常经营所脱离,导致难以对客户的经营、财务以及信用状况等进行有效核实。如果客户缺乏良好的信用,将会增大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
3.2 应付业务风险
第一,报销单据真实性风险。在报销流程中,工作人员填写报销单,附上相应的发票,经审批后向财务共享中心上传。财务共享中心人员审核所报销费用的项目与金额,对发票合规性、项目合规性以及审批程序正确性等进行判断。在这一过程中,财务共享中心难以对报销业务的真实性进行审核,这样将容易有虚假费用开支情况出现。
第二,供应商合作风险。集团企业往往具有较大的业务范围,原料供应商较多。而各个分公司由于处于不同的区域,存在着差异化的采购成本,财务共享中心难以准确核实。
第三,审核误差风险。每年进入业务旺季,将会大量增加报账单据,导致共享中心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随之提升,容易有多付、错付等情况出现。即便顺利索回错付的资金,也会因退款流程而影响到企业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
3.3 资金管理风险
第一,资金预算管理问题。集团企业的子公司较多,子公司业务部门向财务共享中心上传各自的财务信息,这样将难以有效明确责任主体。同时,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之前,并没有向系统中完整上传大部分财务数据,这样将难以有效、全面地共享财务数据,不但会降低资金管理效率,也会导致资金预算管理风险的产生。
第二,资金核算与结算问题。现阶段,大部分企业的电子数据化、信息化管理已经实现,但由于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年限较短,尚未完全匹配业务流程。特别是在资金申请、审批等环节,没有将相应的监督机制建设起来,审批环节的作用得不到发挥,缺乏明确的资金申请审批流程,导致企业资金管理风险随之发生。
第三,资金整体信贷风险增大。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统一管理资金,这样上级公司将需应对子公司的财务风险,影响到企业集团的整体偿债能力。同时,财务共享服务推行后,企业总部将会集中各种资金管理风险,进而增大总部面临的财务风险。
第四,资金监管力度不足。为高效利用资金资源,企业要全面监督资金的使用、支出等流转环节,但部分企业推行财务共享服务后,并没有同步优化资金监管流程和体系,难以有效监控资金支出申请审核的所有环节,不能够实时跟踪资金流向。同时,一些企业没有将资金考核管理机制完善建设起来,存在着考核指标不全面等问题,难以将企业资金利用管理情况全面、客观地体现出来[3]。
3.4 税务业务风险
一方面,财务共享中心难以及时了解地方性税收政策的更新情况,无法准确识别税务风险,容易忽视掉潜在的税务风险。由于财务共享中心人员与子公司所在地的国税总局难以直接接触,无法顺畅地沟通和交流,这样将不能够及时了解各个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企业潜在的税收优惠机会成本大幅度增加。
另一方面,国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会动态调整税法政策,这样将随之改变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而财务共享中心人员难以充分识别各子公司的风险问题,导致各种税务风险得不到及时应对。
4 财务共享下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4.1 应收业务风险管理
第一,加强内部监督与控制。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要将内部监督机构专门设置起来,全面监督财务共享中心应收业务部的工作过程,将应收业务实施中暴露的问题找出来,严格审计应收账款账务,促使企业资金安全得到保证。各部门要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如果有问题出现,需对原始资料进行查阅,切实改善应收业务部门管理效果。要设置专门的人员负责合同管理工作,详细记录合同信息,统一制定合同条款,避免因私自签订条款而损害到企业利益。针对信用销售问题,需由应收业务部门严格审核客户资质情况,通过审核后方可对销售合同进行签订。
第二,结合分权与统一。企业结合实际情况,要科学分配财务管理权力。例如,可由分公司自主负责小额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只需向财务共享中心提交信息即可,避免因总公司处理不及时而形成坏账。部分企业在业务扩张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应收款项,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明显增大。面对这种情况,各分公司要向财务共享中心及时上报坏账信息,由总部商议后进行解决。
第三,完善信用体系。近年来,虽然企业构建了客户信用分级制度,但在宏观环境变化以及市场发展过程中,需进一步完善信用制度。在具体实践中,企业要向财务共享中心及时上传最新的客户资料,包括客户的财务报表、信用分析报告等,以便对客户授信额度进行准确定位。同时,结合市场变化及客户信用等级针对性调整授信额度。如果客户存在着长期拖延付款等现象,应收业务部门需及时降低其授信额度。
4.2 应付业务风险管理
第一,完善应付账款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将各种业务归聚于财务共享中心,可促使业务操作流程得到规范,业务推进效率得到提高。但在此种模式下,企业风险控制压力将会随之增大。如果企业能够将风险评估体系完善构建起来,不但企业内部控制成效可以得到改善,企业管理成本也可大幅度减少。因此,企业要将付款业务类型纳入考虑范围,结合采用定量法、定性法对潜在的风险问题进行识别。为改善应收账款分析管控效果,一方面,要完善付款审核机制,采购人员规范整理收货单、采购单等相关凭证,于财务系统中完整、准确地录入。财务共享中心在审核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着信息失真或信息不完整等情况,需及时向采购部门退还。另一方面,要完善款项支付风险评估机制,财务共享中心的资金组收到付款申请后,严格审核该笔款项的审批流程,准确编辑银行信息。若支付采用现金形式,收款人需对收款单据进行亲自签署。若采用网络支付形式,付款人员需签字盖章于已完成支付的清单上。
第二,落实授权与审批制度。为防范应付业务风险,企业需将完善的授权制度建立起来,严格落实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原则。在具体实践中,企业要加强职责分离控制体系建设,严格依据授权、审批、执行、监督等流程开展所有支付活动,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负责人,促使各个环节的相互监督得到实现[4]。部分付款业务缺乏明确的职责,企业需及时优化,且对付款流程进行完善,以便给予处理人员有效的指导,避免人为错误情况的发生。
4.3 资金管理风险管理
第一,优化资金预算流程。财务共享中心需及时更新资金集中管理方案,科学划分各部门及人员的职责权限。业务部门向系统上传财务信息前,子公司管理人员要严格审核信息,没有问题后方可向财务共享中心提交。要依据审批程序,认真审查大额资金,且将资金预算例会机制建设起来,定期从纵向与横向角度对比分析资金使用情况。为避免有较大的偏差出现于现金流量编制和实际情况之间,企业要集中核算与管理各项资金,促使预算的科学性得到提升。同时,对企业资金预算落实情况进行动态监管,促使企业资金信息的准确性得到保证。
第二,加强资金结算控制。资金安全性会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严格管理与控制资金结算流程。具体实践中,需结合资金结算流程优化系统功能,财务共享中心人员密切关注系统运行状况,将存在的各种漏洞挖掘出来,采取必要的解决措施。同时,严格管理资金报销工作,资金结算人员要提升重视程度,对报销单据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等进行严格审核,于系统中上传经过扫描的单据和附件。财务共享中心人员要仔细核对收款方信息与付款金额,避免出现人为错误。
4.4 税务业务风险管理
第一,加强税务信息沟通。企业子公司数量较多,且于不同地区分布,财务共享中心人员要对这些地区的税收政策变化情况进行密切关注,结合业务类型与发展现状,将税务风险管控策略科学制定出来,促使税负风险得到良好掌控。在具体实践中,财务共享中心要密切联系各地税务机关,对扣税时间、金额、方式等进行明确。同时,要加强内部沟通交流,税务业务部门及时整理归类各部门提交的涉税业务信息,向有关部门传递编制的反馈表,引导各部门对潜在的税务风险进行了解与防范[5]。由于企业具有复杂的内部组织与较广的业务范围,为提升税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可将税务信息系统搭建起来。
第二,制定税务风险管理目标。为提升税务业务处理的准确性,需将税务风险管理目标拟定出来。其中,合规性与战略性是主要目标。合规性指的是企业要严格依据国家税法要求处理各种涉税事项,促使税务风险得到良好防范与控制。财税业务部门要深入掌握税法政策,在发票开具使用、税款缴纳等各个环节严格贯彻税法政策要求。战略性指的是企业要依据战略发展目标制定税务风险管理策略,在制定各类管理决策时,需将税务风险纳入考虑范围。一旦出现税务风险,将会影响到企业整体形象,不利于战略目标的整体实现。因此,企业既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交流,又要切实做好税务风险的识别、评估以及应对工作。
5 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共享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决策制定、流程优化以及成本控制等诸多方面,有助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成效。但在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时,也会有诸多的财务风险产生。如果不能够及时应对和解决,将会阻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企业要切实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财务共享下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