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生融合”理念指引下“乡村蓝图”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以《界首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例

2023-01-08周永鹏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41

安徽建筑 2022年1期
关键词:界首市居民点蓝图

周永鹏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41)

0 引言

过去30多年,我国经历了大规模、高增速的城镇化阶段,但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速度的降低,经济增速的放缓,城市吸纳乡村人口的速度也随之下降,因此,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将有相当数量的人民群众居住在乡村。解决农村居民生活、生产、环境问题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重大任务。

界首市是安徽省阜阳市下的县级市,位于安徽省和河南省交界地带,西接中原经济区广大腹地,东承泛长三角经济圈,具有承东启西的突出的区位优势。虽然经过历年的聚力发展,取得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巨大成绩。但是由于快速城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乡村地区的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人口外流严重、农村居民收入低于安徽省同期平均水平、乡村生态空间保护不足、居民点量大分散。为此,界首市政府拟通过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全面梳理乡村突出问题,精准制定规划对策,构建一张“乡村蓝图”,从而全面有效指引乡村的建设。

1 现状乡村建设主要问题

1.1 乡村体系:自然村量大分散,土地节约集约使用程度不足

现状共计1109个自然村,平均每个行政村约8.5个自然村,自然村人口平均规模约为600人,总体上聚落规模较大,但集聚程度不足。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约156m²/人,高于村镇规划标准规定的150m²/人的人均用地标准。

1.2 乡村产业:传统农业增长乏力,乡村居民收入来源较单一

生产成本上升与农业增效矛盾日益凸显。由于传统农业增长乏力,在价格难升、补贴难增而成本上升的约束下,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农村中劳动力迅速减少,老年化非常严重,农业劳动力成本急剧增加,并且由于产业链短,农民技术性缺乏,导致乡村产业的广度较低,乡村居民收入来源非常单一。

1.3 乡村设施:道路微循环缺口大,公共设施数量质量双缺口

交通方面,由于国省干线公路布局形态主要呈鱼骨状,未形成网络,对北部、南部乡镇覆盖度较低,并且乡、村道路宽度有待提升,错车困难、行车安全性有待提高。设施方面,除了教育设施配置较为完善以外,其余诸如文化室、卫生院都存在数量的缺口,现有的设施质量亦不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呈现出较为强烈的城市与乡村的品质分化。

1.4 乡村风貌:乡村风貌特色凸显不足,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

随着界首市整体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地区也出现村庄建设日趋城镇化,现建筑布局缺乏统筹、建设紊乱、建筑风格及色彩杂乱等现象。新旧交替,传统民居大多破落,新建住宅则布局随意,乡村景观风貌逐渐丧失、乡村地域美学不够突出,尤其在美丽乡村建设未覆盖到的地域,村容村貌较为破败。

2 “乡村蓝图”构建的思路

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诉求和国家战略要求,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解决问题的核心指导思想,突出规划重点、明晰核心理念,寻找适宜界首市“乡村蓝图”构建的路径。

第一,要保障生态空间。县(市)域一般都有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河流水源地、生态敏感区域等,其中大多数都属于禁止开发区域。这类区域的生态安全关系到生态产品能否有效供给,对更大范围地区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发展城镇化要保证生态空间不受到破坏,严守生态红线,就要通过规划的手段划定生态空间。

第二,要重构生活空间。目前来看,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的浪费已是普遍存在的事实。未来界首市将有近20万的人口居住在乡村,将有大量的农业人口就地城镇化,界首市乡村地区的社会结构将进一步发生变化,这就对传统的自发式乡村居住形式带来挑战,重构居民点体系迫在眉睫。首先要科学预测乡村人口,构建合理的乡村居民点体系;其次要全面配置乡村设施,实现城乡空间的“城乡等值”。

第三,要激活生产空间。十九大已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新机遇与新要求下,农业发展由最初的自然农业阶段到机械农业到生态农业,正朝着现代农业阶段迈进。居住在乡村的居民不仅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要美好,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就业生产空间。

3 基于“三生融合”的乡村蓝图

3.1 “乡村蓝图”:保障生态空间

乡村生态空间包括生态红线范围内的生态禁建区以及生态红线范围以外的非建设用地等生态敏感区,即市域生态蓝绿空间。

3.1.1 严守生态红线

生态红线内的禁建区主要包括《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中已划定的两湾湿地公园以及莲蒲湖省级湿地公园两处生态禁建区域。从严控制生态空间转为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禁止生态保护红线内空间违法转为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严格控制新增建设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外的生态空间。

3.1.2 落实蓝绿空间

市域蓝绿空间包括市域水系和森林园林。通过全面梳理,重塑乡村特色的水网系统。建立“十横十纵”的结构性水网骨架,一级河道包括颖河、泉河两条,总长达到43km;二级河道直接与一级河道相连,包括界临河、界洪河、万福沟等共十条,总长达到了148km,形成兼顾防洪排涝、生态涵养与休闲的全新蓝色空间。

3.2 “乡村蓝图”:重构生活空间

3.2.1 重构乡村居民点体系

首先将全市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纳入选点范围,将“人口、交通、经济、设施、特色、生态”作为主要考量因子,运用麦克哈格的“千层饼法”进行因子叠加分析,形成初步选点方案。在初步方案的基础上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选点修正——与各乡镇村、规划管理部门进行多轮对接和协调,最终确定将73个中心村、24个近期保留的自然村、8个永久保留的特色自然村作为规划的乡村居民点。对农村的合理发展做出弹性边界控制,严格保护生态底线、基本农田、耕地,促进农村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按照户均面积进行乡村居民点用地的预期性划定,至远期可节约农村居民点用地28km²。

3.2.2 分类配置乡村设施

乡村设施配置按照突出差异化配置的原则,施行设施分类配置,依据供给方式和运营特点将各类乡村设施分为网络系统型设施、服务半径型设施。

将需要在全市域统筹、区域连片供应的设施分类为网络系统型设施,包括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燃气、通信等设施。该类设施依据市域范围的相关专项规划,并结合现状乡村情况进行适当修正后予以落实。引入“生活圈”理论,以空间界限、界定依据、服务单元、服务人口、服务重点五个方面为界定依据,划定基本生活圈、一次生活圈、二次生活圈、三次生活圈。在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当中重点对一次生活圈和基本生活圈进行各类设施的配置。

3.3 “乡村蓝图”:激活生产空间

3.3.1 近期结合乡村产业精准扶贫,实现基础产业的保障性发展

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特色农业、建设新型农村经营体系、产品质量和安全体系建设。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扶持绿色品牌粮食产业、瓜果蔬菜产业、马铃薯产业、健康养殖业、苗木花卉业。

3.3.2 中远期建设农业“三园一体”平台,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三园一体”建设,能够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将农村各种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等要素聚集起来,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规划建设共计8个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农业科技园、3个农民创业园,2个田园综合体,促进界首市现代化农业体系的构建。

3.3.3 市域乡村农业发展总体布局

通过近期的保障性产业的发展、中远期“三园一体”平台的推动,构建起未来界首市域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总体布局:“两轴四区”。“两轴”即以界首市境内的省道204、东环线为产业发展轴,重点发挥产业联系及对外拓展功能;“四区”即高效农业示范区、城郊型生态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示范区、休闲农业示范区。发挥特色农产品供给、休闲观光、生态保育、示范带动、科普教育、文化传承等功能。

4 总结与思考

基于“三生融合”的“乡村蓝图”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城乡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空间的支撑,保护好生态空间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严格落实生态红线、基本农田控制线是“乡村蓝图”构建的基本底线。生活空间是乡村居民赖以居住的空间载体,在现状乡村建设土地浪费、体系分散的情况下,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居民点体系、配套完善的乡村设施则是保障乡村居民生活的必要途径。乡村居民的生活离不开就业,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下,完整的科学的乡村产业体系是保障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

实现“乡村蓝图”愿景的道路仍然漫长。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不论是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还是要素分配结构,都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农村人口外流、异地城镇化现象凸显,使得诸如农村住房之类的乡村资本产生固化,丧失了参与要素竞争的机会。此外,我国快速城镇化造成城乡土地价值差异越来越大,经济正外部性效益的利益分配使得乡村居民获益甚微。虽然“乡村蓝图”的愿景已经大体描绘,但是想要在现实当中予以落实,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需要我们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之下,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对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变进行制度性创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等值”。

猜你喜欢

界首市居民点蓝图
基于GIS的金海湖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蓝图
五年蓝图
基于遥感技术的轩岗矿区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界首市水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
界首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运行体制机制现状及对策
安徽界首市农机补贴政策对促进农机化发展的作用与对策
湖南革命老区新农村居民点整理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