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征程坚持“两个务必”的时代价值及实践指向

2023-01-08杨雪娜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全党广大党员征程

杨雪娜

“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奋进百年永葆初心的优良传统。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用“两个务必”的思想激励全党,继续保持埋头实干的斗争精神,这一精神贯穿于党的不同奋斗时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肯定了“两个务必”的价值,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赶考”精神,接续奋进“赶考”新征程。深入分析“两个务必”提出的历史渊源及发展历程,探讨其时代价值,有利于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经验,将“两个务必”转化为全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伟力。

一、“两个务必”思想提出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历程

“两个务必”思想的提出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与丰富的实践基础,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谦虚谨慎、居安思危的精神智慧,又包含着历代中国共产党人走好“赶考”之路的斗争精神和执政理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脱胎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的“两个务必”思想,指引着中国共产党成功回答了何以建国、何以兴国及何以强国的时代考题,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历程中印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两个务必”思想提出的历史渊源

“两个务必”思想既来自时代的召唤,也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哺育与滋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用“两个务必”的思想警钟激励全党心存忧患意识,以“赶考”的谨慎态度应对执政后的风险考验。“两个务必”的提出不仅来自革命斗争的需要,更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以“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为核心内容的“两个务必”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谦虚谨慎”源自于“满招损,谦受益”、“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的谦谦君子精神,其中包含着防患未然和安不忘危的忧患意识。“不骄不躁”则延续了“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谄,何得如此也”的处世态度和气节风骨,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基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二者之间密切关联,毛泽东同志将二者相结合凝练为党的思想武器,彰显了老一辈革命家的政治智慧和价值追求。“谦虚谨慎”是处事不惊的态度,“不骄不躁”则是对“谦虚谨慎”的深化和递进,两者共同体现了共产党人虚怀若谷、居安思危的处世态度。“艰苦奋斗”这一内容正是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不懈奋斗精神,更是承继了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寓言所体现的执着追求精神。从史书典籍到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都江堰等古代工事,从精神文明到物质文明都见证了中华儿女艰苦奋斗的历程。历史和实践证明,“两个务必”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土壤,在历经传承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两个务必”思想发展的实践历程

“两个务必”思想承继于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优良传统。毛泽东最早提出“两个务必”,并带领全党贯彻落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毛泽东早在撰写《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治方向》一文时就立足党内实际,带领全党探究了艰苦奋斗的工作态度与坚定的政治方向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毛泽东号召全党同志:“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1]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我国经济发展落后的状况,告诫全党同志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两个务必”的生命力在历代领导人的传承与发展中焕然一新。邓小平深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是一个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过程,必须紧握艰苦奋斗这个法宝。江泽民在视察西柏坡时,“从治党治国、反腐倡廉和深化改革等方面指出,全党只有牢记毛主席的‘两个务必’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2]胡锦涛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要求全党继续践行“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柏坡旧址时指出:“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3]实践证明,正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牢记“两个务必”的优良传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从容地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各种风险挑战。

二、新征程坚持“两个务必”思想的时代价值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扬“两个务必”优良传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过去100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统揽“四个伟大”的新课题新任务,继续坚持“两个务必”思想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坚持“两个务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坚持“两个务必”是凝聚奋斗力量,实现民族复兴的不竭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建党百年以来,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两个务必”思想始终是激励全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党和全国人民发扬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两个务必”工作作风,实现了祖国的高度统一和民族的空前团结。在探索和曲折时期,党领导人民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保家卫国、建设国家,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确立了基本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改革开放新时期,在“两个务必”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稳步推进现代化进程,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力量保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体党员继续弘扬“两个务必”优良传统,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奋勇前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踏实了共同富裕的步子,为实现民族复兴夯实了更加坚固的物质保障和制度基础。

“两个务必”思想价值永放光芒且历久弥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5]百年来的实践表明,民族复兴的路途不会平坦无阻,必然会面临各种坎坷泥泞。而今的奋斗将面临更加艰巨的风险挑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性与长期性并存的斗争过程。“两个务必”思想永远烙印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并内化为接续奋斗强国新征程、实现民族复兴梦的动力基础和能量源泉。

(二)坚持“两个务必”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胜法宝

“两个务必”是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重要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正是得益于共产党人传承和发扬“两个务必”思想,并贯彻落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带领全党在革命实践中坚持“两个务必”思想,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战胜了革命、建设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新中国成立伊始,全国上下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国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大力发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发扬“两个务必”思想,立足国家实际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带领全党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改革开放的艰辛探索,并警醒全党牢记艰苦奋斗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真正优势,必须在脚踏实地的不懈奋斗中开辟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用“三个代表”思想将“两个务必”与党的建设要求紧密相连,用“两个务必”的内容重新诠释了党的根本性质,以此告诫全党继续坚持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两个务必”思想,进一步开创党的自身建设新局面。胡锦涛同志将社会主义发展与“两个务必”思想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时代命题,带领全体人民艰苦奋斗使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向前推进。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科学部署、整体规划绘就新发展的蓝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在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解决了绝对贫困等一系列难题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全国:“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止步不前,要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力拼搏”。[6]实践证明,“两个务必”思想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制胜法宝,我们要继续弘扬革命先辈们居安思危、谦虚进取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三)坚持“两个务必”是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在需要

坚持“两个务必”是纯洁党性修养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关键就在于将“两个务必”思想内化为自我革命的精神力量。“两个务必”高度概括了共产党的政治性质,体现了作为执政党对自身纯洁性的反思审视和对国家长治久安的忧患意识。毛泽东同志带领全党坚持“两个务必”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取得了执政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注重党性修养,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历代共产党人将“两个务必”思想刻在骨子里,落实在党的自我建设具体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带领全党发扬“两个务必”传统,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警醒全党“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7]就必须牢记“两个务必”思想。

党的历史实践证明,“两个务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律令。坚持“两个务必”,有利于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挑战和新问题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思维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对于提高全党拒腐防变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党的建设任务任重道远,全党必须握好自身建设的“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理性认识新征程的挑战难题。用好自身建设的“放大镜”和“显微镜”,就是本着精益求精的自我教育态度,细致观察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脱离群众和作风不纯等辨识难度较高的问题,找准症结对症下药。用好自身建设的“望远镜”,就是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发现自我提升的新空间,绘制继续前行的新蓝图。奋进新征程,需要全党同志坚持“两个务必”,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要求,坚定全党的理想信念、增强党的斗争本领。

(四)坚持“两个务必”是进行新征程伟大斗争的必然要求

坚持“两个务必”是基于世情的科学研判。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综合国力竞争越发激烈,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各国之间联系更为紧密,世界命运共同体趋势更加显著。世界各国面临的危机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非传统威胁冲击着各国的国家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翻开历史篇章,中国在各个时期致力于自身和平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现今世界格局多变复杂,多重因素极大增加了中国维护和利用战略机遇期的难度与成本。“两个务必”是党带领人民战胜不同时期各种艰难挑战的重要法宝,今天“两个务必”仍然是我们在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独立自主发展的关键武器,必须继续发挥“两个务必”思想的价值引领和精神鼓舞作用,在新征程上开展新的伟大斗争。

坚持“两个务必”是基于国情的清醒认知。我国所面临的国情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优势与短板并存、机遇和挑战共在。经过历代先辈的不懈奋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创造了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奇迹,中国巨轮驶向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海域,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稳步迈进。在肯定各领域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要面对更加复杂多样的矛盾和问题,尤其要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求我们党必须发挥关键核心作用,用“两个务必”的思想辩证看待、科学解决新征程中难以预见的各类风险挑战。广大党员必须保持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态度,努力将“两个务必”内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稳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源泉。

三、新征程坚持“两个务必”思想的实践指向

“两个务必”思想历久弥新,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历经传承的宝贵财富,具有强大的时空穿越特性和现实启发性,始终是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之下,中国共产党人要走好新时代的“赶考”征程,必须牢牢把握“两个务必”的思想,在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守人民立场中抓好“赶考”重点,在强化忧患意识和深化自我革命中提升“应考”能力,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的答卷。

(一)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

奋进新征程坚持“两个务必”,广大党员要在实干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系所在,对人生价值和革命事业起着决定性作用。

首先,要引导全党践行党的宗旨,在斗争实践中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群众工作中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做到谋事要实、为人更实,要想在实处、干在实处,以此筑牢理想信念,在为民务实的服务和实践中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广大党员要始终牢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因共同的理想信念而汇聚起来的先进政党,理想信念是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教育广大党员筑牢信仰之基、坚守正义之道、在埋头实干中争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忠实捍卫者和积极践行者。

其次,广大党员要在理论学习和道德约束中坚定理想信念。“两个务必”思想既是党的性质的根本体现,又是共产党人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正确的价值观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要在学习教育中强化。要用科学的理论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在先进理论的学习中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牢固共产主义信仰的理论基础,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认知和实践之中。

最后,要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通过专题教育活动强化最新理论武装以保持理论清醒,同时加大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作用以保持道德清醒。要引导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把立德摆在首要位置,不断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和思想品格,使全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将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奋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动力。

(二)坚持人民立场,牢记初心使命

坚持“两个务必”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胜利的根基所在、血脉所在。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是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坚定维护者,始终把为人民谋利益当作唯一价值取向。坚持“两个务必”,就要继续发扬为民务实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中国共产党,摆脱了其他政党追求自身利益的局限性,是一个没有自己其他任何利益的纯粹的先进政党。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紧紧围绕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展开斗争。奋进新征程,必须明确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仍然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人民利益始终是评判一切工作效果的最根本标准。要着力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始终坚定不移地将维护人民的利益、实现人民的愿望作为追求目标。

坚持“两个务必”要始终握好党的群众路线这一生命线。我们党根植于人民,来自于人民,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要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中,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关乎人民利益的各种问题。“始终牢记衡量我们工作成败的标准就是看人民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答不答应”。[8]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必须站稳人民群众立场,在实际工作中想人民所想,忧人民所忧。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这一准则不动摇,做到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展开新的伟大斗争。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强化忧患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奋进新征程坚持“两个务必”,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各级党员干部必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严格要求自身,强化忧患意识,才能砥砺前行。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机”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全体党员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应对和防范各种风险挑战,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各种新问题和新挑战,提高防范各种重大风险和应对复杂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的综合能力。“艰苦奋斗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9]踏上新的“赶考”之路,保持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依然是我们交出满意答卷的关键法宝。要始终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继续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安不忘危、自强不息的优良作风。

奋进新征程坚持“两个务必”,必须提高学习能力。我们党从诞生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学习型政党,广大党员要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党性修养。一方面,要学懂弄通做实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用科学的理论提升战斗本领。要通过“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强化广大党员的思想意识、夯实全党的理论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意识,自觉用科学的理论分析解决中国在新发展阶段面临的各种新问题和新挑战。用科学的理论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行动上的坚定,用先进的真理凝聚奋斗力量,在斗争实践中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自觉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谦虚谨慎地做人民群众的学生,问计于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以初学者的角色请教人民,脚踏实地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关心和解决人民的愿望。

(四)深化自我革命,增强执政能力

奋进新征程坚持“两个务必”,必须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是一部自我革命史,坚持“两个务必”就是要继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要深刻认识到自我革命的长期性和挑战性,与时俱进地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开创从严治党新局面。围绕新时期党的建设主要内容和总体要求健全完善党内法律法规,全方位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在确保纯洁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能力过硬的党员干部。织密织牢党员干部选拔、培养、考核网络体系,坚持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吸纳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充实党的人才队伍。

坚持自律与他律协同发力,健全党性监督机制。一方面要健全党内培训制度和党员自我革命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教育优势,经常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革命的能力。同时充分激发党员个人的自我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引导党员在理论学习和道德约束中强化廉洁教育,在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中净化党性修养,在自我监督中坚定理想信念。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内、外部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要以内部强大监督力量为核心完善党内监督体系。同时广泛发挥人民群众和舆论媒体等外部监督主体的协同效应,倡导广大人民主体监督党风廉政工作,搭建群众建言献策的线上线下平台,畅通民主监督评议的途径。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自律与他律中提高自我革命和自我净化的能力,以更加纯净的党性奋进新征程。

猜你喜欢

全党广大党员征程
罗亦农——“中国共产党全党党员之楷模”
一个人的征程
新征程,从春天出发
《伟大征程》文艺演出在京盛大举行
七〇五所广大党员积极为疫情防控捐款
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切实推进石油企业党建思想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以“四个强化”引领人大履职新征程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组织找你了解情况 千万别做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