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基于对《共产党宣言》的时代性解读

2023-01-08王凤李昕羽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宣言

王凤 李昕羽

(云南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盛行的背景下,国内外掀起了质疑和鼓吹“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过时论”的思潮。《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堪称为“对人类社会变革和思想革命影响最深远的马恩经典著作之一”“马克思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的典范”,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最重要的马恩经典文本之一。因此,要解答“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是否已经过时”这个问题,离不开对《宣言》这一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宣言书的追本溯源。

一、《共产党宣言》:承启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的经典文本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并不是孤立、片面、静止地存在于《宣言》中,而是系统、全面、动态地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中。但是,《宣言》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史上具有深刻的历史地位,对这一思想的形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在《宣言》诞生前的马恩经典文本中初见雏形

1843年底到1844年初,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1]这是马克思首次在哲学层面创造性地提出“无产阶级”这一概念,是《宣言》中“无产阶级革命”这一核心思想的理论来源。1844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了共产主义从根源上消除了财产私有制,从真正意义上终结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和对立,是论证《宣言》中提出的“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1844年9月,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论证了无产阶级是废除私有制的动力源,并高度肯定了无产阶级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845年秋到1846年5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德国所谓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首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进行科学论证,是《宣言》中无产阶级社会革命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1847年,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地位,并论证了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所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要使被压迫阶级能够解放自己,就必须使既得的生产力和现存的社会关系不再继续并存”。[2]显然,马克思这里所表达的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与《宣言》中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两个绝不会”非常接近。可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宣言》诞生前的马恩经典文本为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二)1848年《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孕育而生

综观《宣言》一文,虽然并没有出现“社会革命”这一术语,但《宣言》中却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革命思想,《宣言》的诞生和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孕育而生。

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以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作为目的、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解决社会革命问题的根本手段。无产阶级之所以要“革资产阶级的命”,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旧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阻碍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当然,马克思也承认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爆发绝非偶然,而是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体条件。就客观条件而言,只有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激化到无法调和的程度时,无产阶级才有可能进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革命。就主体条件而言,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发生还依赖于一定的阶级基础,只有当无产阶级的规模扩展到一定程度,且思想层面所具备革命意识并自发形成一个联合体——无产阶级的联合体,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才可能得以发生。

《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在有限篇幅中的浓缩和升华,其结合了各个国家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深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前进方向。可以说,《宣言》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是贯穿马恩经典著作的一条红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都是论证《宣言》中社会革命思想的理论根据。《宣言》对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的形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最有价值、不可或缺的经典文本。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在《宣言》诞生后的马恩经典文本中完善发展

在《宣言》诞生后的马恩经典文本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社会革命思想的论述并没有中断,他们将《宣言》中的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理论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对《宣言》中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继续完善和发展。

1852年,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总结了六月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即无产阶级中有一部分人没有利用旧世界所具有的一切强大手段推翻其自身,将旧世界等同于必须彻底清除的毒瘤和糟粕,妄想通过在有限的生存条件和范围内通过私人的、虚假的手段实现自身的解放。马克思用历史事实证明了社会的政治关系和阶级结构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论述了社会革命的物质经济根源,并指出政权问题是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1859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从政治经济学的层面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爆发的导火索,全面、系统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是对《宣言》中的“两个必然”所展开的全面、具体、深入论述。

1871年的巴黎公社运动,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运用的一次高潮。随着巴黎公社运动以失败而落下帷幕,同年,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全面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并提出著名的巴黎公社原则:“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达到自己的目的。”[4]换句话说,工人阶级要实现对国家机器的掌握和控制,只能通过暴力的手段达到这一目的,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这一过程就是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宣言》所阐述的共产主义理论作了具体的补充说明,指出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共产主义社会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着一个具体的过渡时期,实现过渡时期对国家统治权的占有,只能寄托于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和完善的社会历史过程,但这并不代表共产主义是一种思维上的“乌托邦”。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在《宣言》诞生之后的马恩经典文本中得到了全面系统地丰富和完善,为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实践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导。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在《宣言》诞生前的马恩经典文本中初见雏形,《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孕育而生,在《宣言》诞生后的马恩经典文本中得到补充、丰富和完善,其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运动过程。

二、《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的深刻内涵

“社会革命”一词在不同的时间、语境和场景之下,涵义也不尽相同。有人将社会革命理解为流血牺牲的暴力、恐怖行为的总和;有人将社会革命理解为一种以温和的、无声的方式所进行的和平式的变革。而在《宣言》的语境中,社会革命是指无产阶级所进行的社会革命。从阶级斗争的角度看,社会革命也称为“无产阶级革命”;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角度看,社会革命又称为“共产主义革命”。①在《宣言》的语境中,无产阶级所进行的社会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共产主义革命在内涵和本质上相同。为了避免由时间、语境和场景所引发的分歧,以下统一采用“无产阶级社会革命”行文。具体而言,《宣言》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的深刻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

在人类社会革命史上,资产阶级也曾进行以推翻封建主义为目的的社会革命,这是因为“……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5]资本主义在打破封建统治桎梏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完全服从于资产阶级意志的新世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方面,“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6]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却忽视了自身隐藏着一个力量无比强大的“定时炸弹”——由生产过剩引发的经济危机,这个危机将会成为压垮资本主义社会强有力的“最后一根稻草”。

针对这一危机,一方面,资产阶级不得不依靠消灭大量的生产力,在夺取新市场的同时更加彻底地利用旧市场来达到克服危机的目的。遗憾的是,这种资本主义性质的手段在克服危机方面所带来的效益微乎其微,资产阶级并没有预想中的那样以温和、渐进的方式克服这种障碍,反而其采取的一系列“无关痛痒”的缓和方式使得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重新陷入了一场新的混乱。另一方面,工人逐渐沦为彻底的真正意义上的赤贫者,无产阶级的规模在增长速度方面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还要快。当资产阶级无情、肆意地剥削、压迫无产阶级到一种不可调和的程度时,无产阶级不得不联合起来推翻和炸毁资本主义固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寻求真正意义上的解放,由此,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就爆发了。

(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主体力量:无产阶级及其联合体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其不断激化的过程中,不仅锻造了炸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尖锐武器,同时也衍生出了资产阶级的宿敌——无产阶级及其联合体。依据马克思的观点:“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7]马克思对比了与资产阶级相对抗的各个阶级,他发现,中间阶级对抗资产阶级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寻求人的真正意义上的解放,而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生存以及巩固相应的阶级利益。这种笼罩在资产阶级统治之下的所谓的斗争与对抗,不仅不是革命的,反而是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而流氓无产阶级是“旧社会最下层中消极腐化的部分”,[8]他们并非依靠意志层面的自觉性对抗资产阶级,而是被迫卷入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中,流氓无产阶级随时有可能因为资产阶级抛出的所谓的橄榄枝而无法抵制住其糖衣炮弹的诱惑,最终倒戈到资产阶级阵营。因而,流氓无产阶级也被排除在领导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的范围之外。

马克思在《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9]马克思之所以将废除私有制、解放全人类寄希望于无产阶级及其联合体,是由于革命的无产阶级有着其他阶级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在组织层面,无产阶级由分散走向联合,其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步成长为风清气正、纪律严明的阶级;在思想层面,无产阶级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有着坚决对抗资产阶级的彻底的革命意志,这种可圈可点、大无畏的战斗精神正是其他阶级所匮乏的;在实践层面,无产阶级从对抗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不断汲取经验教训,真正成为了身经百战、百折不挠的革命阶级。通过以上对比,马克思指出,只有无产阶级及其联合体才能带领人们脱离剥削和压迫,实现每个人的彻底解放。

(三)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组织领导者:共产党

《宣言》诞生之前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之所以会遭受严重的挫折,一方面,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则是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者。在不断地摸索和尝试之中,工人阶级逐步找到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走向胜利的出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指导,以共产党作为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者。马克思在《宣言》中进一步指出共产党与全体无产者的关系:“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10]共产党是除了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任何自身特殊利益的工人政党。同时,这也是共产党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因而,只有共产党这样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者才能真正带领无产阶级从资产阶级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实现人从异化发展向自由全面发展的伟大转变。

马克思认为,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组织领导者,是因为与其他无产阶级政党相比,共产党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突出优势:第一,共产党始终代表无产阶级及其革命运动的根本利益。同时,共产党的目标是带领无产阶级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基础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近期目标不谋而合。第二,共产党在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具有双重优势。在实践层面,共产党人是推动无产阶级社会革命运动强有力、最彻底的催化剂和动力源;在理论层面,相比起其他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人熟练掌握了带领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的科学理论,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第三,共产党的理论原则决不是来源于共产主义理论家的主观臆断和猜想,而是建立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基础之上,因而,共产党的理论原则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双重考验。可见,能够承担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有且只有共产党。

(四)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最终目标: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

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所谓自由人的联合体,是指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础和条件所建立起来的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联合体。

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用暴力的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按照无产阶级的意志改造人类社会。正如《宣言》中所指出的:“……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夺得民主。”[11]第二个阶段,消灭私有制,进行彻底的所有制革命。当然,“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12]只有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才能真正为促进人的解放创造前提条件。第三个阶段,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双重领导权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统治的根本标准。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不仅是经济基础层面的根本性变革,更是触及意识形态层面彻底的思想革命。这种思想革命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武装头脑,按照无产阶级的意志进行改造世界的社会性活动,将人的个性和自由从以往资本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现实意义

尽管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今天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但是,无论是推翻旧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建立新制度的社会革命,甚至是当前所进行的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都证明了《宣言》中的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宣言》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为指导,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发展背景,许多非马克思主义者质疑《宣言》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时代背景下不再具有现实意义。为了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13]当我们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再回顾《宣言》中的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时,要将以下三个问题贯穿于学习和研究这一思想的全过程。第一,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的实质是什么?第二,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难题时,是否将其放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发展背景之下?第三,怎样赋予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新的民族特色和时代内涵?要在回答和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并将这一重要的理论遵循指导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发展。

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阻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桎梏。面临这一大发展难题,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努力破解社会发展与人民需求之间的困境,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全过程,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不竭动力,满足人民在新时期多样化、高层次的需求,实现人民群众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层面的协调发展,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添砖加瓦。

(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新时期的社会革命

《宣言》明确指出,共产党与其他无产阶级政党相比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优势。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同样也具有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独特优势。就理论层面而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形成了指导中国社会革命独具特色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的过程中、在推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些独具特色的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成果共同丰富了《宣言》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

就实践层面而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推翻三座大山的基础上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人民真正意义上的当家作主;带领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制度;新的时代背景下又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14]因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发展高度的根本条件。当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绝非一帆风顺。因此,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党也要勇于进行自我革命,用彻底的革命精神、坚决的革命斗志推动新时期的社会革命。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人民在社会革命新时期中的首创精神

《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根本任务就是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解放全人类的基础上解放无产阶级自身。可见,现实中的“人”是马克思主义所探讨的核心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和发展思想的有机融合,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在试图打破资本主义体系下由所谓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所掩盖的人的异化发展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民思想和新发展理论,与《宣言》中所论述的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最终目标,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契合。

坚持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革命新时期中的首创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只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15]因此,要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将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首创精神融入到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创造出更多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共同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发一分光、出一份力。

(四)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进一步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宣言》指出,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崩溃论”以客观、敏锐、独特的眼光深入挖掘和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曾出现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流派,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预测与以英国和德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实际状况相比较得出结论:资本主义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还表现出惊人的生命力。因而,他们认为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崩溃论”是一种建立在思维之上的“没有根基的空想”。但当我们仔细研读和深入分析马恩经典文献中的这一理论时,会发现马克思所提出的“两个必然”是有条件的,即“两个绝不会”。然而,修正主义者却选择性地忽视这一条件,他们没有看到资本主义“一团和气”背后所隐藏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认识到这一基本矛盾正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致命一击。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形成与其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动摇和背叛分不开。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第二国际的解体,随着这一思潮在国际社会的盛行与泛滥,修正主义甚至成为苏联解体和苏东剧变的重要原因。这些历史事实无时无刻不在警醒我们,共产主义的实现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蕴含着一个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崩溃论”与“崩溃条件”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深化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作为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者和研究者,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提高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将马克思主义辐射到解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问题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宣言
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节选)
青春宣言
Father's Day
柔软宣言
“危险的侵略者”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陆尚博的思想有些什么问题?/资产阶级不能进入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