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本论》中马克思健康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23-01-08吴昌喻佳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资本论根源共同富裕

吴昌 喻佳

(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党校 浙江 临安 311300)

马克思《资本论》中有许多地方论及到了工人健康的内容。在其看来,人是现实的、鲜活的个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工人健康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紧密相关。书中关于工人健康问题的讨论,“让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有助于揭示和把握资本的“社会关系本质”,为人的解放提供了科学指引。[1]重温《资本论》中马克思有关健康问题的论述,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在当代的变与不变,也对身处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我们应对种种困难与挑战、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有所裨益。

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工人健康问题关注的原因

马克思所作《资本论》涉及了大量有关工人健康问题的内容。对健康问题的关注,体现了马克思对现实的、鲜活的个体生命的尊重,为他揭示和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固有缺陷提供了有力论证,也为工人认清自身处境、开展斗争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马克思高度关注人的体现

马克思一生致力于人的解放。从现实实践出发,对现实的、鲜活的个体命运关注是马克思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也是马克思学说的焦点。工人斗争的起因始于他们现实生活的遭遇[2],因为每一个人的活动首先要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3]。处于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工人的生活及其健康是极其糟糕的,“只有禽兽,才会漠视人类的苦难”[4]。事实上,马克思及其家人曾受病痛折磨和困扰。在其写作《资本论》期间,也亲眼目睹频发的霍乱、瘟疫。因此,这种现实经历和社会图景使他更容易关注工人阶级的健康问题。无论是对社会运动的关注,还是对人的关注,必然要对工人的生活包括健康问题予以关注。实际上,不关注工人,就没有全人类的解放[5]。

(二)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体现

在马克思看来,工人的种种遭遇和不幸,正是他们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所导致的。马克思就明确指出,资本主义越发展,人民的处境就越糟糕,资本主义对人民的生命的迫害是极其迅速而深刻的。[6]可是,这些事实及其背后的症结所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被资本家所遮蔽、歪曲。

(三)工人阶级开展斗争的需要

无论是马克思对工人健康问题的描述,还是对问题根源的揭示,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绝不是停留于话语言说,而是有着明确的现实指向。这种现实指向表现为如何使现实中的人摆脱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它的重要前提就是要使处于资本主义压迫之中的广大劳动者深刻认识到自身悲惨命运这一现实及其背后的根源。为此,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选择了大量有关工人现实生活的内容来展现他们所处的境遇,并对造成现有境遇的背后原因进行揭示和批判。

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工人健康问题根源的揭示

在写作《资本论》时,马克思明确指出该书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这一内在规律的揭示与工人健康问题的根源息息相关。在对工人健康问题关注的基础上,马克思分析了工人健康问题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对资本积累的本质进行了深刻批判,并指出了根治之道。

(一)工人健康问题的突出表现

马克思从生存环境、工作环境、居住环境、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直接或间接地对资本主义社会下工人健康遭到侵害的事实进行了描述。对于这些,资本家根本不关心,工人们的反抗很难起到作用。正常的生存需要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望,工人无钱就医。即使工人能看病,医生的水平拙劣,所服用的药根本起不了作用,很多时候只能任由病情恶化,忍受病痛折磨,苦不堪言。[2]以致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所处的现实,比但丁所描写的地狱还可怕[6]。

(二)工人健康问题的内在根源

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中提到的庞大的商品堆积场景与工人阶级的生存实际形成了巨大反差。造成这种反差包括工人健康问题的根源,只有分析与它所相关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才能将其中的规律揭示出来[6]。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基础之上,作为商品的劳动者被资本家雇佣进行生产劳动。资本家组织劳动者进行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实现资本的增殖或者说赚钱、财富积累,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6]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资本逐利的本性决定了它所关注的对象是自身,而不是被其雇佣的劳动者。资本逐利的本性也使得它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并占据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地位”[7]。这就意味着,资本必然以劳动者的健康为代价实现自身的正常运行获得增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资本家们便千方百计地借助和利用各种手段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上下足功夫。一方面,尽可能让“不变资本”节约,另一方面,尽可能让“可变资本”增加。任何不利于或妨碍这一计划的行动都将引起资本家的警觉、阻挠或制止。

(三)工人健康问题的根治之道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不仅揭示了工人健康问题的根源,也为工人享有真正的健康指明了解决之道。办法就是工人斗争,推翻压迫人的一切关系。事实上,面对自身的处境,工人们对资本家的反抗一直没有中断过,然而,许多斗争的诉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实际上是办不到的”[6],“自发的、零散的、阶段性的斗争也无法达到最终目标”[8]。因为资本所关注的不是工人的健康和寿命,“除非社会迫使它去关心”[6]。考虑到工人的实际斗争,健康问题对资本增殖的不利影响,疫病会危及每一个人等情况,资本家们不得不考虑工人的健康问题,如颁布法律、改善劳动环境、革新技术、提高工资待遇、提供医疗救济等。对此,马克思清醒地看到并提醒我们不要被表象所遮蔽,尽管这些行为是有利于工人健康状况的,但不可能根本上改变工人健康被资本侵害和吞噬的事实,问题不会得到真正解决,只是工人的被压迫程度有所减轻或者更为隐蔽罢了[6]。资本家的所作所为不是真正心甘情愿、无私地关心工人,而是“社会迫使它去关心”,保护劳动力或者仅仅使劳动者具备劳动能力。由于是社会迫使他们去做,对于这部分的投入他们尽可能地会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越少越好、越便宜越好。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只要还是遵循着资本逻辑,所有的行动只是小修小补。为此,只有推倒重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个时候,人才是真正的人,人才能真正享有健康,“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9]。

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工人健康问题论述的启示

《资本论》中所蕴含的马克思健康思想,体现了他对现实中的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关注。当今时代,马克思对工人健康问题的论述仍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是共产党人的最高行动准则,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西方国家在疫情防控中表现出的种种大跌眼镜的行径根本上正是资本在作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是中国抗疫的鲜明价值标识,疫情防控的积极成效一目了然。健康问题不仅仅关乎个体本身,又与经济、生态、社会等因素紧密相连。[10]健康也是生产力,守卫和增进人民健康就是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不断完善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机制

保障人民健康离不开有力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显著的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加快建立完善制度体系。”[11]这为我们保障人民健康提供了遵循。为此,必须加快完善这一制度体系,及时有效地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推动健康和经济社会良性互动格局的形成。与此同时,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着力解决影响人民健康的难点难题,确保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应高度关注人民健康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就是保障人民健康,保障人民健康就是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带领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能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因此,大力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健康安全,推动文体卫生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分配制度等都将为人民享有健康奠定良好基础。伴随着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必然能够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使共同富裕具有厚实基础。

总之,身心健康是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们正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路上,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之作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资本论》中所蕴含的马克思健康思想的分析和考察,无疑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守卫和增进人民健康,推动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

猜你喜欢

资本论根源共同富裕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追课本知识本意,溯解题思维根源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一道电偏转创新题的命题根源剖析
陈文茜:母亲曾是我痛苦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