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与发展*
2023-01-08王德蓉
王 德 蓉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其基本内涵可概括为四方面,即建立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形成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形成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对新时代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整体谋划和决策部署,为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提供了制度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新时代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在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要求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有为行动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部署。
(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迫切要求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代表的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习近平用“调整”“波折”“不确定性”等关键词来评述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认为“经济全球化进入阶段性调整期”,“经济全球化进程正站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上”(1)习近平:《面向未来开拓进取 促进亚太发展繁荣——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的发言》,《人民日报》2016年11月22日;《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人民日报》2017年7月6日。。之所以这样讲,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经济全球化在速度上放缓。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速在低水平徘徊,全球贸易增速更是明显下滑,持续低于世界增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正经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各大经济板块历史上首次同时遭受重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运行受阻,贸易和投资活动持续低迷。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仍然脆弱乏力,前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二是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正在转换。现在,全球贸易体系正经历自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以来最大的一轮重构。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进展缓慢,多边贸易体制发展面临瓶颈。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各类自由贸易协定大量涌现,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将对经济全球化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三是经济全球化的规则面临重构。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的存在和不断扩大,使这轮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需要作出更具包容性的制度安排。比如,全球贫富差距加大、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令人担忧。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减贫成果造成重大冲击,复苏不均衡加剧全球不平等,南北鸿沟持续扩大。再如,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过去数十年,国际经济力量对比深刻演变,而全球治理体系未能反映新格局,代表性和包容性很不够。
面对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新趋势,尤其是暗流涌动的反全球化呼声,习近平反复强调要从历史的角度、哲学的高度去看待和把握,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时代潮流”(2)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280、242页。。他认为,困扰世界的很多问题,并不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也遇到一些回头浪,但经济全球化也展现出新的韧性,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为了使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客观上需要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能够主动作为,结合国情正确选择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路径和节奏。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坚定支持者,以及重要建设者和主要受益者,我国应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动力变化、世界经贸格局的重大变化、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局面的重大变化、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的重大变化、国际社会对我国认知和期待的重大变化,构建和完善与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相适应的国内制度基础。加快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将为我国形成向世界开放和对外开放的制度安排提供有力支撑,为开创经济全球化发展新境界贡献智慧力量。
(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新时代深刻把握对外开放新要求新特点的战略选择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准确把握新时代对外开放新要求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指出:“这个新起点,就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就是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就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3)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第124—125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国内体制改革,为经济长远发展再造一个“开放红利期”。从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体制变革催生的竞争优势最全面、最稳定、最持久。哪个时期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更大,经济整体竞争力就提升更快;哪个地区开放型经济体制更成熟,经济就更具活力。因此,要通过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强化高质量制度供给,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深刻把握新时代对外开放新特点的现实要求。从发展水平看,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还不够强。从发展动力看,我国要素成本持续攀升,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开始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传统的竞争优势在弱化。因此,加快推动比较优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把巨大的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成就,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显得尤为紧迫。从体制保障看,支撑高水平开放和大规模走出去的力量仍显薄弱,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体制不适应国内外形势和开放型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比较而言,外贸体制改革更深入一些,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营商环境有待改善;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体制比较成熟,内陆地区相对滞后;企业改革步伐较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中介组织建设相对滞后。面对对外开放出现的新特点,我们要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为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动力的重要抓手,不断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
二、统筹开放型经济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新体制的系统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以坚持扩大开放的战略定力、务实高效的实际行动,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并逐步健全。
(一)以开放发展理念引领新时代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鲜明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从中央有关会议到地方考察调研,从主场外交活动到多边外交峰会,习近平在国内外多个重大场合对开放发展理念作出重要论述,彰显了新时代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决心和信心。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涵之一,开放在发展中的作用、地位被提升到全新的层次和水平。习近平指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4)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第500、283页; 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44页。。他明确表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5)《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24页。习近平提醒我们,现在搞开放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开放发展的大环境总体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有利,面临的矛盾、风险、博弈也前所未有,稍不留神就可能掉入别人精心设置的陷阱。他强调要从问题导向把握开放发展理念,指出“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6)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第41页。。习近平强调,为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人文交流,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对外贸易布局、投资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了根本遵循。
开放发展理念是指引我们摸清开放发展规律、认准开放发展方向、找准开放发展路径、把准开放发展关键的行动指南。习近平强调,要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7)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第90页。,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8)习近平:《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人民日报》2015年11月19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系统整体谋划。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并把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明确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促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2015年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对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系统部署,明确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部署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指导性文件。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新发展理念,强调坚持开放发展,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在以中央全会和中央文件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整体设计的同时,习近平通过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以及对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关重点任务作出指示批示等方式,直接推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和发展。习近平高度重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实工作,他强调在改革有了清晰的顶层设计后,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上,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相关部署要抓在手上、抓出成效。
总之,在习近平的亲自谋划和直接推动下,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实践取得显著进展。2020年,“十三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实现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792页。的目标。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基本形成和逐步健全,有力推动了新时代对内对外开放的相互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更好结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二)牢牢抓住体制改革核心,明确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总体要求和主攻方向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关键是改革创新,就是要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习近平指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牢牢抓住体制改革这个核心,坚持内外统筹、破立结合,坚决破除一切阻碍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障碍”(10)《坚持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 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人民日报》2015年9月16日。。新时代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都体现出体制机制建设这个工作重心。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基本原则来看,就是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改革开放和法治保障并重,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坚持与世界融合和保持中国特色相统一,坚持统筹国内发展和参与全球治理相互促进,坚持把握开放主动权和维护国家安全。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总体要求来看,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建立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通过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方式,健全产权保护、信用体系等方面的制度,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全球高效配置、国际国内市场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与开放型经济相关的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二是形成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通过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依法管理开放,建立与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形成更好地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三是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坚持自主开放与对等开放,加强走出去战略谋划。四是形成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要在开放中不断巩固和拓展传统优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可以看出,新时代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仅要着眼于更多的进出口贸易、引进更多的外资、更大量的对外投资,更重要的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上的“新”,不是个别政策、个别区域的政策性优惠,而是全局性的体制性开放,是以国际化的眼光来发展经济、完善制度,以全球视野配置资源,这就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并与生产力布局、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紧密相关,是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新体制的系统工程。
党中央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相关部署,在明确主攻方向的同时,提出很多重要改革举措。针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弱化的问题,积极推进放宽市场投资准入、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对外投资管理体制等重大举措。针对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体制比较成熟、内陆地区相对滞后的问题,不断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建设自由贸易园区,立足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扩大对港澳台开放合作,推动形成全方位的区域开放新格局,以区域开放的提质增效带动经济协调发展。针对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市场中介组织不发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的问题,提出着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监管规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垄断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诚信体系,改善投资环境,改革行业商会协会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行业商会协会作用,有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针对全球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正在重构、我国在国际经贸规则和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不强的问题,着力巩固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总之,这些重大改革举措涉及利用外资、境外投资、对外贸易、区域开放、国际金融、国际合作等多领域,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既是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基于世情和国情作出的战略部署。
(三)始终突出制度建设主线,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程中着力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把深化改革攻坚同促进制度集成结合起来,加快形成有利于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制度安排。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关于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深刻变革。习近平指出:“我们提出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开放促进我们自身加快制度建设、法规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11)《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人民日报》2017年7月18日。因此,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诸多改革举措,都应该聚焦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提出制度性的解决方案,使制度创新成为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比如,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2013年9月,我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挂牌。习近平曾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加快在促进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等方面先试出首批管用、有效的成果。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5年间,靠制度创新努力构筑改革新高地,树立开放新标杆,培育发展新优势,已有127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再如,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所贡献,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以多边机制和平台为重点,运用好财政、货币、结构性改革等政策工具,统筹发挥好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逐步形成了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新机制,对引导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向有利于我国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之,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就是要把深化改革攻坚同促进制度集成结合起来,在改革创新中培育产业综合竞争新优势,推动开放型经济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成本、价格优势向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努力提高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在改革创新中培育全方位开放新优势,挖掘扩大对外开放的发展后劲和巨大潜力;在改革创新中培育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新优势,彰显新时代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外商投资、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决心和信心;在改革创新中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的新优势,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和人类的共同利益。
加强涉外法律工作,提升对外开放的制度化、法治化水平。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涉外法律工作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利推进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涉外法律工作。习近平认为,吸引和利用外资方面的立法,大多是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难以适应新时代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需要,亟需制定统一的外资基础性法律。一些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地区,如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雄安新区建设等相关立法授权工作,要及早作出安排(12)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253—254页。。他强调:“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涉外法治工作必须加强战略布局,占领制高点,掌握主动权。”(13)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第257页。加强新时代涉外法律工作,要在四方面集中发力。一是工作应对机制要跟上,司法、外交、商务、援外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和配合,及时了解掌握最新情况,从法治上有效应对各种国际摩擦纠纷;二是法治措施储备要跟上,加强反制理论和实践研究,加快推进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三是企业合规管理要跟上,强化企业合规意识;四是专业人才培养要跟上,要下决心尽快解决我国涉外法律服务业同快速增长的需求不相配的问题,积极推荐更多优秀涉外法律人才到国际经济贸易组织、国际仲裁机构任职,提高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新形势下加强涉外法律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就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大力规范涉外行政执法、提高涉外司法工作水平、提高政策法规透明度、强化涉外法律服务、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加强涉外法律事务国际合作作出明确规定,对于发挥好法治对改革开放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相关法律不断完善,通过立法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继续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逐步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有力促进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与发展。
三、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九大在充分肯定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的同时,向全世界庄严宣示将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对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战略部署,为新形势下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
(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朝着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聚焦发力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习近平在论述新发展格局时反复强调:“要科学认识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14)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第12页。从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看,国内大循环是基础,两者是统一体。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内外需市场本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展望未来,在国民经济循环中,国际循环部分的比例可能不像以往那样高,比如外贸依存度、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等可能有所降低,但其绝对规模还会持续扩大,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会逐步上升,对国内大循环质量的提升带动作用会更加凸显。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方面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坚持开放合作的双循环,通过强化开放合作,更加紧密地同世界经济联系互动,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更好地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
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任务,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新形势下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习近平提出“使各项改革朝着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聚焦发力”(15)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第380页。,强调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在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他还指出:“要围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改革,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建设,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产权保护、信用体系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16)《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发挥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关键作用》,《人民日报》2021年2月20日。为了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的空间格局,通过更大范围的开放,改变东快西慢、沿海强内陆弱的开放状况,引导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需要通过更宽领域的开放,持续深化商品、服务等要素流动型开放,拓展资金、人才、科技等领域国际合作,完善要素市场化国际化配置,使商品、要素等领域开放形成协同效应,更好发展和积聚经济新动能;需要通过更深层次的开放,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营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二)明确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点任务
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努力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贸易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11月19日发布《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于2019年、2020年亲自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研究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相关工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2013年我国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20年我国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额跃居全球第一。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2021年我国对外贸易再创新高,全年货物进出口规模接连迈上5万亿、6万亿美元台阶,达6.0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1.4%,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全年GDP增长1.7个百分点,贡献率达20.9%。外贸带动全国约1.8亿人就业,有力促进稳岗就业。货物贸易顺差6764亿美元,为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发挥重要作用。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的全球份额达15.1%,进口份额提高至11.9%,对全球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13.4%。(17)《国新办举行2021年商务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7673/47786/index.htm。服务贸易规模连续八年世界第二,2021年突破8000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了70%(18)《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打通内外贸,构建双循环”有关情况发布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7673/48300/index.htm。。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必须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一是将“五个优化”和“三项建设”作为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经营主体、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等“五个优化”,加快推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际营销服务网络和贸易促进平台“三项建设”。二是要坚持创新引领,推动贸易创新发展。强化贸易领域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和业态创新,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创新发展服务贸易。三是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完善调控体系,促进监管体制、经营资质、标准等衔接。依托国内大市场,增加优质产品进口,满足产业升级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相对于对外贸易而言,双向投资是对外开放的更高级形态,是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更好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的有效途径。我国已成为双向投资大国,为全球高效配置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我国利用外资规模快速增长,以人民币计首次突破万亿元,达1.1万亿元,同比增长14.9%,实现引资规模和质量双提升。对外投资合作和对外援助平稳发展,全年对外直接投资以人民币计达9366.9亿元。(19)《国新办举行2021年商务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7673/47786/index.htm。促进双向投资与世界经济深度互动,需要进一步提质增效。习近平指出:“要优化升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体系,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纵深,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20)《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764页。新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就要完善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创新提升国家级经开区、边合区、跨合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不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就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企业走出去,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树立中国投资形象,不断提升对外投资水平。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就要健全高水平开放政策保障机制。习近平强调指出,要加快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制定新的外资基础性法律(21)《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人民日报》2017年7月18日。。涉外经贸法律和规则体系进一步完善,在总结外商投资法律制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22)该法于2019年3月15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确立了新时代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是促进我国外商投资法律制度与时俱进、实现内外资法制统一的实际举措。要深入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配套法规,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要健全促进和保障境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对外商签高水平投资协定,推动完善境外中资企业商会联席会议机制。
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承担着为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新路的角色。习近平对自由贸易区试验区建设多次作出指示批示,提出要加快探索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进程,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指出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23)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第355页。,充分展现出我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2018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启动,迄今已推出12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截至2022年,我国一共设立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向全国复制推广278项制度创新成果。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占全国国土面积不到4‰,但2021年其贡献的进出口贸易额占到全国的17.3%,吸收外资规模占到全国的18.5%,为稳外贸、稳外资作出积极贡献。(24)《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经济和生态文明领域建设与改革情况发布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7673/48260/index.htm。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需要自由贸易试验区继续深入探索。正如习近平指出:“中国将有效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引领作用,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数字经济、互联网等领域持续扩大开放,深入开展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创新,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25)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第431页。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布局,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加强差别化探索,形成更多制度创新成果。在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方面,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建立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体系,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还要发挥好进博会等重要展会平台作用。要打造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平台,确保进博会越办越好。同时,拓展广交会、服贸会等重要展会功能,培育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平台。
(三)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和开放监管能力
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题中应有之义。随着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风险空前上升,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坚持把握开放主动权和维护国家安全,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基本原则之一。习近平强调:“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26)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第375页。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国际格局深刻调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为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随着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货物出口国、第二大货物进口国、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最大外汇储备国、最大国内旅游市场和国际游客来源国,国民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形成的资产规模迅速扩大,公民出境人数迅速增加,面临的安全风险不能低估。为此,必须处理好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的关系,处理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关系,处理好利用外资和安全审查的关系,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扩大开放。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越是面对挑战,我们越是要遵循历史前进逻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呼应人民群众期待,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27)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第433页。
大力加强对外开放的安全工作,就要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织密织牢开放安全网,增强在对外开放环境中动态维护国家安全的本领。一要强化底线思维。底线思维,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思维方式。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守住底线红线,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与此同时,未雨绸缪健全体制机制,有效防范和管控风险,切实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二要完善开放监管机制。健全外资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等制度,完善产业损害预警体系,建立出口管制合规体系,丰富贸易救济等政策工具,提升运用贸易救济规则的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三要提升风险防控能力。风险防控是影响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的重要变量。要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保护海外我国公民和法人安全,完善领事保护工作机制,健全促进和保障境外投资的法律、政策和服务体系。推进企业“走出去”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坚定维护中国企业海外合法权益,加强对进出口贸易重要运输线路、海外投资重要建设项目的安全保障。推进对外投资联络服务平台建设,强化突发事件应对和风险防控。要加强动态监测和预警,组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推进风险预警预防、行动保障、信息化保障、政策保障、法律保障等能力建设。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习近平坚定表示:“中国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方向不会变,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决心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永远不会关上!”(28)习近平:《与世界相交 与时代相通 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5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必将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